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端午風俗作文

時間:2022-03-04 09:19:03 風俗習慣作文 我要投稿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風俗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5篇

端午風俗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天氣出乎意料的好。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就興高采烈的來到了靈湖。聽說,這里有賽龍舟活動,我非常期待!

  一到靈湖碼頭,大老遠我就看到了王憶倩和她媽媽。她們很遺憾的告訴我,賽龍舟活動剛才已經結束了!不過,過一會,聽說還要再賽一場。我和王憶倩就一邊玩一邊等。

  過了一會了,賽龍舟終于又開始了!這時候,陳昊宇和他的媽媽、楊舒羽和她爸爸媽媽也如約而來。只見,平靜的湖面上,兩艘細長的龍舟排列整齊,龍舟上人員穿著紅黃相間的衣服,整裝待發。隨著裁判一聲哨響,兩艘龍舟爭先恐后,立刻出發。龍舟上隊員喊著口號,和著鼓點步調一致,使勁的劃著船槳,你追我趕,龍舟后面畫出兩條美麗的水痕,越來越遠,場面很壯觀!碼頭上的觀眾們紛紛為他們喝彩!

端午風俗作文 篇2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由于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能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能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好像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風俗作文 篇3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風俗作文 篇4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將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將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將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夠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夠去瓜地,說一去就將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風俗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 ,我們就一塊兒吃甜甜的粽子。

  每年端午節,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因為“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 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的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是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 色的香囊。

  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色彩的節日。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5篇】相關文章: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6篇02-03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五篇02-02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六篇01-12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三篇01-06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五篇11-21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4篇11-10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三篇11-09

端午的風俗作文02-08

【精選】端午風俗作文七篇01-28

端午節風俗作文精選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