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范文300字(精選50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范文3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回老家去過端午節。
一走到家門口,濃濃的粽子香味立刻迎面撲來,饞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家里,剝開一個就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哇,黏黏的糯米,香香的.肉片,甜甜的干貝,好吃極了!吃完粽子后,我們全家人都一起去看劃龍舟比賽。
龍舟比賽開始了,伴著“咚咚咚”的鑼鼓聲和劃手們整齊的吶喊聲,龍舟在河里劈波斬浪,奮勇響前。劃手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岸上觀眾的喝彩聲不斷,水中表演者越劃越起勁。“加油,加油,快點劃,快點呀。”“好樣的,贏了,快贏了。”我在岸上不停地拍著手,扯著嗓門大喊著。過了一會兒,我表哥那隊終于不負眾望,大獲全勝了。等他一上岸,我們大家就又跳又叫的,好興奮呀!
雖然在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但是最令我難忘的卻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
端午節的習俗,其實相當于是國家的習俗,在習俗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
今天我們戶外課是在飯店里包粽子,那個阿姨教了我們幾遍,我們就會了,先把兩片葉子做成一個像飯碗似的形狀,再往里面放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放完了以后,再把它包起來,再用繩子把它兩邊卷起來,每邊三條。這樣粽子就做好了。
做完了粽子,我們就做了風箏,在我們做之前,老師向我們示范了一遍如何做風箏,看完了以后我們就開始做自己的.風箏了,先把一張大報紙弄成一半,再用其中的一半剪成一個正方形,再把正方形的四周都貼滿了膠布。再用兩根木棍,一根樹枝,另一根直接頭和尾,最后再做尾巴,但是不可以貼太多東西,太重了,它會掉下來的。
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的去做,要有耐心,不可以因為自己失敗了就放棄,要多做幾次,自然就會了。習俗是國家的,所以不能放棄。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萬江,體驗了端午節的習俗。有包粽子、做風箏、涂雄黃酒。其中我最深刻的是包粽子。
阿姨讓我們拿兩片粽葉,教我們在里面弄了一個“窩”。她在“窩”里放了糯米、綠豆、肉、蛋黃,再把餡包好,再一邊用兩個粽葉把兩邊縫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覺得包粽子很簡單。過了一會兒,終于我大展身手的時刻到了,我學著阿姨一樣折一個“窩”,再放點糯米、再放點綠豆、放一塊肉和一個蛋黃,再把餡包起來,再把粽葉弄回去,可是失敗了。我不相信我做不到,我又繼續包了起來,因為經過我的失敗,我有了意識,所以做了幾個超級好看的,我開心極了。我繼續做,一直堅持包,最后戰勝了自己。
我今天學到了端午節的'習俗,還在包粽子中學會了一個道理:只要你堅持就會成功,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碰巧今天的戶外課也有幾個活動與端午節有關,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活動是:包粽子。
在包粽子前,有一位年老的老婆婆走到桌前給我們當包粽子的'“教練”。她先拿起兩片綠綠的粽葉并告訴我們:“一定要把彎起來的葉脈朝下哦!”,然后把兩片粽葉交叉,窩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形狀,接著她放了點兒綠豆、糯米、五花肉和咸蛋黃在里面,她又拿起兩片粽葉包在了“漏斗”的口上,最后她拿出線綁在粽子上,一個粽子就做成了!
我學著她的樣子,好不容易才做到了最后一步,一不小心我松了手,只聽見“嘩啦”一聲,糯米飛了出來,后來我決心要做好一個粽子,在那最后一刻,我成功了,我高興的跳來跳去。
我長大后,一定要把這種習俗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5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并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我們當地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粽子也分好多種:有肉粽子、素粽子、甜粽子、我喜歡吃甜粽子,因為甜粽子和糖一齊吃,吃起來甜而不膩、口齒留香、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呀!
小時候不懂事,我問媽媽:“為什么有端午節,要賽龍舟?”媽媽慢慢說: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避邪,等,賽龍舟應當是因為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僅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并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游戲,繪圖騰神,也給自我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吧。
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僅有放假,回家還有:香噴噴的粽子吃,祝大家端午節歡樂!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6
我喜歡端午節的民間風俗,喜歡吃香香的粽子,喜歡看熱鬧的賽龍舟。
端午節的時候,我喜歡看媽媽包粽子。這是一件非常細致的.活,媽媽首先要預備好粽糯米、餡料等,先把糯米泡發,大約要泡6-12個小時。然后就要來選粽葉了,一定要選光滑、嫩綠的葉子,再把粽葉煮或蒸幾個小時,這個時候就能聞到粽葉淡淡的清香了。這些都預備好后,媽媽就在手中把粽葉慢慢地卷成一個圓錐形,再接著就用勺子把糯米、餡料小心翼翼的盛到卷好的粽葉里面。最后卷緊、用小細繩把圓錐形的粽子給捆好。這樣,一個精美的粽子就成功包出來了。等粽子下鍋蒸熟,又香又糯,我愛吃極了。
端午節看賽龍舟是一件非常喜悅的事情。當天早早的就有良多彩色的龍舟排在水面,龍舟上面的人也穿戴同一的服裝,斗志昂揚,場面非常壯觀。我擠在站在小河岸邊的人群中,此時已經人隱士海,熱鬧不凡。一聲號響,所有的龍舟齊頭并進,大家歡呼著為他們加油。
我喜歡這布滿著粽子香的端午節,我感觸感染到了端午節的樂趣,我也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不但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還是一位愛楚國的大詩人。他做過許多為民的事,所以楚國人民都非常愛戴他。楚懷王卻聽了奸臣的話,將屈原削職流放。流放期間,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屈原大怒,來到汨羅江邊,跳了進去,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是因為楚國人民知道屈原投江后,迅速乘著漁船來打撈他的尸體,一直行至洞庭湖,還是沒有看見屈原的尸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投入江中,說是讓水里的生物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這種米團就變成了現在的粽子。楚國人民為了寄托思念,蕩舟江河之上,后來發展成了賽龍舟。
我們家鄉的習俗是吃粽子、插艾葉。太倉的粽子種類很多,有白米粽、蜜棗粽、肉粽、蛋黃粽……不但種類多,形狀也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其中,我最喜歡吃三角形的肉粽和白米粽了。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8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家一塊包粽子。母親早上非常早起床,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籌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塊,在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后,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來,再放一點糯米。
最后,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糯米一直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母親說:“不可以如此,待會兒如何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著母親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后,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出色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里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里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很自豪。
大家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游戲:把三個不一樣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嘗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剛開始,一直品嘗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發現最后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開心的指著它,父親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9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為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法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體驗一下這種氛圍,請奶奶告訴我包粽子的方法。
包粽子,首先要清洗筷子的葉子,用熱水浸泡。準備棗、雞蛋、肉等陷落,把自己喜歡的陷落煮得香,就可以開始了。首先,折疊長筷子的'葉子,圍起來,做個窩,中間放入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起棱角。然后把凹陷放在米里,和筷子的葉子一起揉,最后把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形。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不耐煩地揭下蓋子看情況。從鍋里飄出粽子的香味,想要我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當我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時,我很高興得到舞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下來,就能看到里面金黃色柔軟的粽子,咬一口,好吃,幾乎連筷子都咬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0
端午節最大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往年都是吃二姨親手包的現成粽子。但是今年不同,因為我嘗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天,我來到二姨家迫不及待地準備包粽子。只見二姨將泡了一夜的糯米和提前煮熟的五花肉拿了出來。泡了一夜的糯米比原來顯得更大更白。我拿起一片竹葉就準備包,可又犯了難這個粽子的形狀一點兒也不規則怎么包呀!只見二姨將竹葉一端攏成一個漏斗形,放進一勺米,把一塊肉按在米的中間再放進一些花生米、芝麻等四處捏一捏、拍一拍,熟練地將竹葉包好用繩子一捆,一個個好看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也學著做,可兩只手像是不聽使喚怎么也捏不成。我又仔細地回想了一遍二姨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捏,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做成了一個粽子,雖然形狀不太好看,但也能湊合。隨后我又包了幾個,比第一個進步很多。這時粽子要下鍋了,過了大約30分鐘就煮好了,一陣香氣足以讓人垂涎三尺。先不說了,免得你流口水。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1
賽龍舟是珠江三角洲端午節的一項獨特的民間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今年有幸看了一場龍舟賽,因為那天爸爸正好有空,所以我們一家人去看了龍舟賽。當我到達龍舟比賽場地時,兩岸已經被圍觀者包圍了。我看到橋上有個缺口,讓家人擠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條河一目了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條龍舟都像離弦的箭,向前沖去,每條龍舟下面都綁著許多粽子。每往前走一步,龍舟上就有人用刀把粽子割下來扔到水里。每艘龍舟的速度并駕齊驅:一會兒1號領先,一會兒8號追上。
突然,劃手們似乎增強了力量,每條龍舟都移動得更快了。這時鼓手開始打鼓,劃手馬上有節奏地喊:“咚!董!咚咚咚。哇!哇!吼吼吼。”上帝似乎在歡呼,開始下起毛毛雨。好鼓啊!聲音!干杯!聲音震撼!下雨!出汗!河水和水是兼容的!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在江中飛速飛翔。漸漸地,漸漸地。一號、五號、九號組成領導小組。100米!50米!20米的終點越來越近,卻看到5號的力量爆發出了失控!把兩條龍舟遠遠甩在后面,然后越線了!
龍舟比賽真的是一場激烈的比賽!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2
美味可口的粽子,威武霸氣的龍舟,泛著一股淡淡的清香的艾葉,甜香四溢的雄黃酒,苦苦等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奶奶拿起一把白白的糯米,加點咸咸的醬油,放上細柔嫩滑的肉,最后裹上香噴噴的箬竹葉,這樣端午粽子就包好了。放進熱氣騰騰的鍋中,一會兒就香氣四溢,我的口水如同瀑布一般流下,要是李白都能做一首詩了。
外面的河流已經被擠的人山人海把河流圍的水泄不通,別說人了,就連一只蚊子都過不去。河里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的龍舟比賽,有一艘紅黃相間的龍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沖破了終點,其他龍舟遠遠落在后面呢。
這時奶奶拿出了幾捆長長的'綠葉子,掛在了墻上,我好奇極了“奶奶這是什么葉子,為什么要掛在墻上,還有這是干什么用的?”。“呵呵,這是艾葉,至于為什么要掛嗎,是因為我們的習俗,可以辟邪,也還挺香的。”
吃晚飯的時間到了,爺爺拿出出兩壇冒著香氣的雄黃酒,剛打開蓋了,酒香四溢,十分誘人。吃飯完,沒想到,已經八點了,我依依不舍地上了床睡覺。
在夢里,我夢見明天又過了一次端午節,我還痛快地喝了一壇子酒。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去臥虎山爬山。我和媽媽一邊往山上爬一邊數臺階,一共有480級臺階。我們又爬了一段山路,一路上,媽媽教我認識了很多植物,比如:車錢子、灰菜、骨節草、玥筧草......媽媽突然摘了一片葉子,貼在我的褲子上,竟然粘住了!這么神奇,媽媽說這是“補丁草”。以前的人用它來當補丁用,葉子上有很多小毛毛刺,可以鉤住你的褲子,媽媽往我的褲子上粘了兩片這種葉子,我卻摘了一片特別大的,粘在媽媽的.褲子上。然后我們倆又笑著繼續往上爬,又遇到了一大片黃色的花叢,我摘了一個小小的花骨朵,結果弄的滿手都是黃色,我大喊:“植物染料!”我并沒有把它扔掉,而是帶著它繼續往山上走。我采了一些骨節草、一些玥筧草的花、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我還拿著它們照了兩張相呢!好久以后,我和媽媽到山頂了!往下一看,好壯觀啊!整個臨江映入眼簾,我還找到我家了呢!
上山容易下山難!
上去挺容易下來真很難,我還差點摔了一跤。
雖然差點摔了一跤,但是我還是很開心的,因為我不但學到了知識還鍛煉了身體。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4
我在家沒事的時候,打開冰箱,想拿瓶飲料,突然,我看到冰箱里凍著的粽子,便想起那天我和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媽媽以前沒粽子,所以今天我和媽媽共同學習包粽子。我們先把材料準備好—糯米、粽葉、紅棗、花生。一切準備就緒,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張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顆大棗,然后又放了一些糯米蓋好。
我心里想,包粽子這么簡單呀,可是接下來我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小小的粽葉太調皮了,一點不聽我的話,當我捏住左邊,右邊開了;捏住右邊,左邊開了;捏住中間,兩邊又都開了。哎!這時我恨不得變成章魚!
最后在媽媽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只是那形狀真有點對不起觀眾。媽媽其實包的也不怎么樣,我不想就這樣輕易放棄,繼續小心的包著粽子。因為這種堅持不懈的力量,我和媽媽終于把所有的.粽子包完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感到十分幸福。
包粽子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同學們,你們也來一下包粽子的樂趣吧!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5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北方人都要吃粽子,劃龍舟,掛艾草。過端午節,我們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臣,楚懷王不聽從屈原的建議,聯合其他國家抗擊秦國。但是卻聽信了奸細的讒言,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在屈原流亡的過程中,他知道了楚國滅亡的消息,就在汨羅江寫了一首《懷沙》,懷著悲痛的心情抱著石頭跳江自殺了。然而,屈原的跳江被百姓知道了,百姓把吃的都帶上,有雞蛋肉飯團,讓江里的魚吃,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尸體,還讓漁夫打撈他的尸體,后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
恰好今天也是端午節,我要嘗一嘗姥姥給我包的粽子。首先,粽子的外形是一個金字寶塔的形狀,顏色綠綠的,像晶瑩剔透的寶石,聞一聞更帶勁了,我會聞到獨特的粽葉香味兒,一剝開就會有一陣棗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下一步是我最激動的時刻,那就是吃。第一口會具有一股米香,再嘗一口有一股棗香,不同的`餡料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肉餡兒是一股肉咸香,綠豆餡兒是一股綠豆香,但是粽子也有討人厭的地方。那就是拿在手里黏黏的,特別不舒服。每次吃完都要舔舔手指,然后好好的洗洗手。真是讓我既愛又恨。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6
今天,我在放學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老師布置了實踐的作業,拍端午節吃粽子的照片。
我回到家,看到媽媽在煮粽子,我問媽媽:“媽媽今天又不是端午節,為什么老師讓我們吃粽子呢?媽媽說:“因為明天就是端午節呀!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想:我又可以吃上可口的粽子了。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床看到,餐桌上有兩個粽子,于是,我問了媽媽:“媽媽這兩個粽子都是什么口味的呀?”媽媽說:“都是咸蛋黃肉的。”然后,我看了看兩個粽子的外觀都差不多,我就隨便挑了一個,就在我剛要吃的時候,突然,我又想到了一個作業,老師說,在吃粽子時要看看外觀長得什么樣子。于是,我就按照老師的'要求仔細觀察粽子的外觀是三角形,而且是用糯米做的,在我吃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中間夾著黃黃的咸鴨蛋,當我再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又看到美味的肉,我心里想:這個粽子棒極了,讓人回味無窮啊!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除了能吃到那么美味的粽子,還讓我懂得了要仔細觀察生活的細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7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精靈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籠中進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媽媽帶我去集市,今天的集市特別熱鬧,我們買了葫蘆、艾葉草、五彩繩、香囊,回到家把艾葉草和葫蘆掛在門上,我把一根漂亮的五彩繩系在媽媽手上。
吃過早餐后媽媽便開始包粽子,材料是提前準備好的',糯米、粽葉、蜜棗、五花肉、咸蛋黃,媽媽包的粽子是五角的,我也學著媽媽包起來,先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的樣子,往里面放了一把米,接著放了一個蜜棗,再加糯米,然后把粽葉包起來,但總是包不好,后來還是媽媽幫忙才包好,看著媽媽包著很簡單,但我包起來覺得很難。包了一個便放棄了。媽媽包完后把粽子下鍋煮熟,出鍋時濃濃的粽香飄滿屋,我解開一個粽子吃起來,太香了、太好吃了,一口氣吃下3個粽子。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習俗傳千古。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8
端午節又稱午日節、端陽節、龍舟節等,它是中國第一個被世界博物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在我國閩南地區有幾種風俗習慣,那就是包粽子、賽龍舟和在門前插艾草。
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么要在端午節吃粽子。為此,我特地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原來,人們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愛國為民,被讒言所害,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又害怕江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由此風習相傳,人們為了緬懷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
“五月五,是端陽,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前后幾天,大江南北都要賽龍舟。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插上幾棵艾草,以此來驅魔避邪。星期二下午,弟弟從城關回來,他手上還系著一條五彩繩,這也是用來驅魔避邪的。
這就是我們閩南地區的`風俗習慣,不知道各位同學的家鄉又有什么風俗習慣呢?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19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一大早姑媽就打來電話,要我去她家跟她學包粽子。來到姑媽家,姑媽把早已準備好的蘆葦葉、糯米、蜜棗放在桌上。按照姑媽說的方法,我先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然后再放上米和蜜棗,可我弄了好大一會,卻怎么也封不緊葉子的口,還弄壞了好幾片葉子,姑媽看著我著急的.樣子,笑著說“吃著香,包起來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喲”。
我的臉紅了,定下心來,在姑媽的耐心指導下我慢慢的學會了包粽子。姑媽說“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在當時的楚國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在屢屢受到壞人迫害后憤恨投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到了那天就家家戶戶包粽子,劃龍舟。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學到了不少的課外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的。
位詩人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在屢屢受到壞人迫害后憤恨投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到了那天就家家戶戶包粽子,劃龍舟。于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車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學到了不少的課外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這一天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有這樣一首兒歌就這樣唱道:“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我們家鄉也不例外。在我們家,每逢端午節,奶奶都要包好多粽子。她先把清洗干凈的蘆葉彎成三角形,然后把白白的糯米放在蘆葉中,再放上幾塊腌漬好的鮮肉,把它們抱起來,最好用細繩子把它捆牢,就這樣一只三角粽就包好了。然后奶奶就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來半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粽子就起鍋了。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拿起粽子,把蘆葉剝開,粽子蘆葉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咬上一口糯懦的,香香的,好吃極了。在我們南方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在這一天人們要插艾葉,戴香囊,賽龍舟等。
端午節真是個意義重大,文化內涵深厚的節日啊!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支歌,便想起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流行于很多民族地區,有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者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在端午節那天,人們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者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還有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熱鬧啊!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2
端午節前夕,在我們的母親河漢江上舉行了龍舟比賽。雖然天氣不太好,那天下著毛毛雨,但一點也不影響球員的表現。
在有節奏的鼓聲和響亮的喊聲中,龍舟一艘接一艘地比賽,乘風破浪,向終點線沖刺。場面很激烈。觀眾舞臺也很熱鬧擁擠。觀眾熱情高漲,不斷為參賽選手加油。現場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幾輪比賽,冠軍終于產生了,但比賽的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展示了潮汕四市的友誼,給節日增添了歡樂。
端午節也是一個餃子香的節日。端午做粽子是每個家庭的傳統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那天早上,奶奶準備好了做粽子所需的.竹葉和餡料,開始做粽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只看到大人拿起兩片竹葉,把餡包起來,折三折,用一條牽伸帶扎好。然后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些孩子很驚訝,渴望嘗試,纏著大人教我們如何做粽子。
我們包的粽子不是露在外面就是太小了。它只是一只丑小鴨。過了一會兒,我們打包了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蒸。幾分鐘后,粽子被蒸熟了。屋子里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真的很吸引人!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3
端午節向來摳門的學校放假三天,實在是太開心了,不用上課,不用作業也寫完了,可以愉快的過端午咯。
端午節這天,我正在打游戲玩的不亦樂乎,突然我聞到一股清香的氣息。頃刻間,我的靈魂被這一股清香給“勾”走了,我頓時沒有心思打游戲了,趕緊跑到廚房瞧。只見媽媽正拿著粽葉包粽子。那香味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我走到媽媽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著媽媽,雙手抓著媽媽的衣袖,一副“可憐樣”從我臉上溢出了。媽媽“抵擋”不住我的“可憐迷魂術”,便無奈地笑笑,說:“好的,你想吃對不?可我沒把粽子包完,你要幫我。”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包!誰怕誰呀!我挽起衣袖,做出要大干一場的姿勢,拿起粽葉開包了。
過了一會兒,五六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說:“你這孩子呀,手藝進步了呀!”媽媽一邊撫摩著我的頭,一邊開始發表自己的長篇大論。我可不想聽媽媽的嘮叨呢,便一邊說:“粽子好了叫我!”,一邊“逃之夭夭”了。
我又回到了電腦前,打起了心愛的游戲,一邊打一邊想著今天的粽子會不會很好吃呢?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和準備其他習俗,我們家也忙了起來。
媽媽到商店買了幾斤糯米,把糯米掏洗干凈,放進一個盆子里,把蘑菇、花生、三層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后,把準備好的筍葉卷成一個圓錐形,把攪拌好的材料放進去,快要滿的時候把一片筍葉往下一折,再用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一個、兩個、三個……粽子全部包好了,媽媽用大火煮起粽子來。煮了半天,才把一盤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我拿了一個,把繩子解開,咬了一口,簡直是人間美味呀!
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今天要吃粽子?”媽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后,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尸體,便投粽子給魚兒們吃。”
端午節不僅是包粽子,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你說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5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我可以去奶奶家看龍舟比賽,還可以吃到我最喜歡吃的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又是在奶奶家過的。當我剛踏進奶奶家門,一陣粽香味便撲鼻而來。我一聞到這粽香,就飛快地跑到廚房,拿起一個有肉餡的粽子,剝開粽葉,趕緊咬了一口。啊!這個粽子可真好吃!甜中帶了一點香味,我幾口就把這個粽子搞定了。再仔細地看看這些粽子,花樣真多:有我愛吃的豬肉粽,有妹妹愛吃的豆沙粽,有媽媽愛吃的紅棗粽,還有爸爸愛吃的紅豆粽……
“加油!加油!加油!”忽然一陣呼喊聲從外面傳來,我趕緊打開門,一看,原來賽龍舟比賽開始了。只見龍舟上的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我跑到了那人山人海的人群中,也跟著喊起來了。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吃粽子。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望著一串串碧綠的粽子,讓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那天,我們全家人都去了奶奶家,奶奶正在忙著包粽子。首先奶奶用清水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的,然后,奶奶一手拿著線,一手端著粽葉,認真地包了起來。我越看越帶勁,就趕緊湊過去,仔細地觀察那一堆誘人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是長方形的,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小口袋,沖著我笑,似乎在說:“你會包嗎?”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按照奶奶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包起粽子來。我試了一次又一次,雖然包得不是很好看,但是我覺著非常有意思,就這樣,我越包越帶勁。我一邊包一邊在想,如果能夠天天過端午節該多好呀!那樣我就可以天天陪著奶奶,親手為她包粽子了!很快我們的'粽子就上了鍋,不一會兒,我聞到一陣香噴噴的粽子味。啊!粽子熟了。我趕緊從鍋里拿起一個自己包的粽子,送到奶奶跟前。奶奶愣了一下,我似乎看到了奶奶眼中亮晶晶的東西。奶奶捧著我包的粽子,半天沒有打開……
我知道,這個端午節有我和奶奶最珍貴的回憶!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7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和午日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是各地人們的習俗是相同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頗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希望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畔,懷抱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眼含熱淚劃船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中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我再來講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國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還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我喜歡端午節!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一天,記住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8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后,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后,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吃。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29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入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折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竹葉包著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松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水要漫過粽子,用勐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后,改用文火煮叁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后,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后是劃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游弋,有的舒展著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劃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里弦,欲爭群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勐劃,奮力沖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0
包粽子,賽龍舟,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就和家人一起包了粽子,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哦!
我和奶奶一起去河邊洗粽葉,粽葉一身清爽爽地上了岸,奶奶和我一起來到了長廊那里包粽子,不過奶奶說包粽子有點小困難,我不怕!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我先把粽葉交差,哇!那個樣子真像一個小小的帽子,再把糯米放到“小帽子”里,我想打噴嚏了結果一噴,噴到了弟弟臉上,我“咯咯咯咯”我笑了起來,然后再把粽葉和糯融為一體,輕輕提住它的.鼻子”最后,用繩子綁住,正宗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想:如果加上眼睛嘴巴會成什么樣呢?我還是不要了吧!因為粽子不夠,只能擺成花朵,好漂亮呀!
過了一個小時,粽子熟了,一股香味向我飄來,我連忙抓起一個粽子,粽子可真粘,把我的手緊緊的粘住了,剝粽子就像剝衣服一樣,粽子衣服剝了下來,黃黃的身體全露了出來,我不太喜歡吃灰水粽子,像九江的粽子有綠豆的,紅豆的……不過黃色粽子,只有定南才有,大家都稱為它叫灰水粽。我只吃了一半就丟棄在旁邊了。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人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會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江自盡了。人們知道后,非常悲傷,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裝粽子,扔到河里,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這樣來的.。
今年端午節的那一天,奶奶特地從超市里買了許多口味的粽子,有紅棗粽、豆沙粽、牛肉粽……下午快吃晚飯的時候,突然聞到一陣清香,我跟著香味走去,發現原來是奶奶在煮粽子。煮好后,奶奶把一大盤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撥開粽葉,大口大口地吃著,是紅棗餡兒的,又香又甜,味道好極了!我一定要記住這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下去。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的氣息遍布在中原,為家家門口掛上了艾葉,為廚房增添了一陣粽香,更是為河邊的龍舟增添了比武的斗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香噴噴的糯米,清香的粽葉和甜甜的蜜棗,湊成了那美味的粽子。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和奶奶學著包粽子。剛開始我坐在旁邊觀看,隨著我的成長,我漸漸可以當奶奶的助手了。直到現在,我已經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因為奶奶生病了,所以今天我想讓奶奶嘗一嘗我自己包的粽子。拿起兩片一長一短的竹葉,讓短竹葉與長竹葉的一條邊對齊,微微傾斜,再折成漏斗的形狀,然后拿出泡的糯米,抓起來,瀝干水,放進漏斗狀的粽葉里。捏起一顆蜜棗,把它放在糯米上,再抓一些糯米放在上面,然后壓實,再向下折,擠一擠,左壓壓,右壓壓。捏起一根線,纏繞、拉緊,最后打一個蝴蝶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把粽子下到水里,過了一會兒,粽子就做好了。
我把粽子端到了奶奶的.房間,和奶奶一起分享了這份美味。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有飄香的艾葉,香噴噴的粽子和精彩的龍舟。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也會在家門前插艾草,小朋友們會玩撞蛋等好玩兒的游戲。
端午節的前兩天,我們班來了幾位“老客人”,她們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們帶來了甜蜜蜜的棗,黃澄澄的糯米,還有綠油油的'粽葉呢!
林宥宸奶奶制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親手給我們做了示范,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我先拿了一片粽葉,將它卷成一個“圓錐體”,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然后又放入一把糯米,這時,糯米“圓錐體”已經滿了,我用剩下的粽葉將“圓錐體”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細線把粽子捆緊,在末端打一個結,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們一睜開眼睛,只見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串串,有雞翅,有大腸,有豆腐干,還有海帶結,每一個串串都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樣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明年的端午節我要親手包給爸爸媽媽吃。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4
每年陰歷5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時尚于漢、壯、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區域。學者聞一多覺得,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天無論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大家把房屋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預防毒蟲孳生。
關于端午節還有很多兒歌,這部分兒歌活潑、生動,讓人們十分喜歡。這部分兒歌也給端午節增添了很多歡樂的'情趣。
端午節能看龍舟,可以吃美味的粽子,我真喜歡端午節啊!真是難忘!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5
端午節到了,吃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而今天,我就要跟奶奶學習包粽子啦!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后就叫我在一旁認真看著,只見她漫不經心的拿了兩片像一條尾巴的粽葉,把粗的一頭折成一個三角的漏斗形,接著灌上糯米,然后把開口的地方封住,再沿著三角形的邊一層一層的`緊緊裹住,最后用線牢牢地把它扎好,這樣,一個精致的三角形的粽子就成功了。"你來試試,"奶奶對我說。我迫切的拿起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依葫蘆畫瓢包起來,因為是第一次包粽子,有點手忙腳亂,包得七零八亂,擺弄了半天,最后竟然散架了,結果第一個粽子因失敗而告終。
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我灰心的要放棄。奶奶鼓勵我又開始包第五個粽子,這次我特別小心,每個環節都很認真,奶奶也在一旁耐心的一步一步的指導我,經過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啊!第五個粽子終于大功告成,奶奶連連夸我第五個粽子包得很棒,看著我包的粽子我滿意的笑了。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啦,真高興!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6
“啊!我們終于可以親手劃一劃龍舟了!”我興奮不已,以往都是我看別的大人劃,卻從未親手劃過,想想我都高興,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開始“拉幫結派”,共商“大計”。你一定眼饞了吧!我就來和你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龍舟碼頭”,我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穿好救生衣,帶上船槳,分好小組上了龍舟,可惜的`是我們這組沒有分配老師帶,所以剛一開始我們就手忙腳亂的,好像我們的龍舟很喜歡這個碼頭似的,遲遲不愿離去,好在岸上的老師推了一把,不然,不知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劃走呢!我們的旅行終于開始了!我們左右各6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不過也會不時的爭吵,每次一個小小的爭吵便會使龍舟停了下來,幸好我們還算團結,少數服從多數。我發覺,我們的龍舟始終不能走直線,不是劃過了頭,就是還沒劃到頭就停了,后來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在龍舟快要轉到一定的位置時,如果向左,右邊的同學就劃快一些,左邊的同學劃的慢一些,如果向右就以此類推了!后來我們很順利的劃上了岸。
我們特別自豪,因為只有我們這一組沒有老師教,了不起吧!我想:龍舟之所以如此受人喜愛,是因為它需要一種團結的精神吧!所以我們要學會團結!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7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簾三尺,長長的米粒者的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紅棗的餡。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要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我常常是吃的'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喵”。
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痛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的。
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花花草草的和心形的。她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8
今天是我最盼望的節日——端午節。早上我和媽媽從市上買來一些艾草和菖蒲,還有許多菜,回來就開始準備過節了。
上午外婆在包粽子,她一邊包一邊說:“小猴子,也過來幫幫忙呀!”“好吧!好吧!以后別再叫我小猴子了,我可是一個人呀!”全家人聽了我倆的對話,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拿了一個椅子坐下來,毛手毛腳地包了起來。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先拿出用開水浸泡好的粽葉,接著又把糯米放入粽葉中,然后把紅棗或豬肉放入米中,包裹嚴緊,咬住繩子的一端開始纏繞,最后打一個結,就大功告成了!婆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瓏,像一個個百看不厭的藝術品。可我包的粽子像一個“大肚子將軍”一樣,無法形容。
到了中午,家里來了許多客人。外婆和媽媽在廚房里燒飯,我給客人倒水,終于到了吃飯的.時間,今天的飯菜可真豐富呀!有雞有鴨,還有龍蝦、魚……里面還有我和外婆包的粽子。我二話不說,快速地把飯吃了個精光,那吃飯的樣子讓人哭笑不得。再說說粽子吧!婆婆的粽子都被別人拿走了,只剩下我的“大胖將軍”由我自己處理。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39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去了香包展廳。來到世紀廣場,那里人山人海,車輛川流不息,到處都是香包。走著走著,忽然眼睛一亮,我最喜歡的紅牛手鏈!我立刻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您能夠給我把紅牛手鏈買下來嗎?媽媽說:能夠。我真高興!
不一會兒,媽媽和我來到一個做姓名手鏈的小攤,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叔叔制作的又精美又好看的手鏈。媽媽看到我羨慕的眼神就明白我喜歡。她嘆了口氣說:好吧!給你做。于是,我就選了一個心字形狀的鏈子,里面還寫了一個蛇字,一條活潑的小青蛇在鏈子上晃來晃去,趣味極了。我還選了三朵花做我的姓名,曹是一朵玫瑰花,含苞欲放;嘉像一束綠色的小草,爭奇斗艷;麟像一只蹦跳的'小鹿,凄楚動人,把這三個字串起來,就像天空中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鷹,要去遠方尋找夢想和永恒。
回家的路上,戴著我心愛的飾物,心里樂滋滋,甜蜜蜜!
真是一個歡樂的端午節,我喜歡這個充滿家鄉味道的節日。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來慶賀節日我記得我五歲那年,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回老家看爺爺奶奶。?
正好是快要過端午節了,我看見隔壁啊姨在包粽子,于是我好奇的.上去問,阿姨您們在做什么呀!阿姨就告訴我這是在包粽子,我就看著那一張張綠油油粽葉就像扇子一樣,白白糯米,還有那些放在粽子里面的餡,有紅棗的,咸肉,看著還挺好吃的。我看著阿姨那神奇手,一會兒就包好一個粽子,速度還挺快,包的粽子像秤砣,硬硬的。
于是我就問阿姨我想也來試試一試,阿姨說好啊你來試試看啊,阿姨說要兩張粽葉團在一起倦起來像斗笠,在放進糯米在放餡上面再放少許糯米在將上面葉子包過來,再在上面拍幾下,拿條繩子捆上就行了,這樣會使粽子更加扎實。我就按著阿姨步驟一步一步做,那個粽葉在我手里這么這樣不聽話呢,卷來卷去怎么也倦不起來一個斗笠啊,后來在阿姨幫助下終于倦起來了,我就放了糯米和紅棗餡在慢慢把粽子葉包裹過來,在拿一個繩子系上,終于大功告成了。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1
我喜歡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其實是喜歡吃白糖,如果吃粽子不放白糖,我一口也不會舔的。
這個端午節,我起的很晚,早餐都可做午餐了。每次過端午節,都是媽媽把粽子剝好,放進碗里,灑上白糖給我吃。這回我問爸爸:“爸比,幫我弄一下粽子,好嗎?”他裝作沒聽見,坐到沙發上看起電視。我小聲地自言自語:“哼!不弄就不弄,我自己來,總比不吃強。”
不久媽媽回來了,她右手提著菜,左手拿著一大袋神秘的東西放進廚房。我攔住媽媽指著那一大袋東西問:“媽媽,這是什么?”“中午你就知道了。”原來是口味蝦。
爸爸現在是我崇拜的偶像,媽媽買得一大袋口味蝦,他一個人蹲坐在衛生間處理完。我不敢用手抓蝦,手拿著剪刀把蝦抓出來放在地板上,把它的“武器”剪掉,才敢抓。可老爸是抓住它的背,把蝦的'“武器”拔掉。爸爸力氣真大呀!
開飯嘍。爸爸做得口味蝦,香味撲鼻
而來。還做了我最喜歡吃的牛肉和菡菜。媽媽說,端午節的菡菜賽線雞。沒多久,我桌前堆滿了口味蝦的殼。我打了一個飽嗝,大聲地說:“這個端午節吃得真香!”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2
又是一個以喜悅心情迎來的端午節。端午節原來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但現在它早就成了一個為我們帶來喜悅心情的節日。過節時,不僅有龍舟比賽,還有吃粽子,做香包的習俗。今天,我們老師就帶著我們做了香包。
老師首先發給我們一個小口袋,小口袋里裝著艾草、布、針、線、流蘇。老師讓我們把線穿進針眼兒里,我一下子就穿進了,同桌讓我幫她穿一下,我也穿進了,我又回來拿我的'線,結果一下子給針弄掉了,我想:呀!這下可得了,又得穿一遍了。
穿完后,老師又教我們怎么縫香包,首先要把布的反面放在外側,接下來就開始縫了,先把線的尾部打一個結。老師為我們演示了一遍怎么縫,老師縫好后問我們會不會,我點了點頭,可是一動手就又不會了,找老師求助,溫柔的小時老師又認真地教了我一遍,這次我才會。我動作有點慢,快下課了還沒做完。心情有點沮喪,細心的小時老師看見了我心情不怎么好,又說了一句:“同學們,香包要是沒做好還可以回家繼續做。”我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香包中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細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表現出了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3
明天,是端午節,我起了個大早。剛一下樓,就聞到一陣陣粽葉的幽香。我趕緊刷了牙,洗了臉。飯桌上曾經擺好了撒上白糖的.粽子、綠豆糕和咸鴨蛋。我刻不容緩地用筷子夾起一個粽子,津津樂道地吃了起來,香香的,甜甜的,滋味好極了。
我邊吃邊問婆婆:“端午節不是要插艾草來辟邪嗎?”婆婆淺笑著說:“去瞧瞧吧,艾草在門外呢!”我立馬沖了出去,發現艾草正靜靜地靠在墻壁上。
媽媽問:“還記得為啥要吃粽子嗎?”“當然記得”我趕緊答復:“有一個楚國詩人叫屈原,為了喚醒百姓的愛國之心,不惜犧牲生命跳進大江。后來人們就用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留念他。”媽媽點搖頭說:“你說得對,所以有些中央也把端午節叫‘詩人節’呢!”
吃完粽子,我和帥妹妹各自做了張卷子。然后,媽媽帶著我們提著禮物去舅爹爹家送節,以表示對他們的節日祝愿。
半夜,婆婆做了一桌子我愛吃的飯菜,雞、蝦、粉蒸肉……婆婆特別交待,要多吃點大蒜和莧菜,說是可以防止肚子痛。我和帥妹妹一下吃了好多。
端午節真是個不錯的節日,不過,假如能看到真正的賽龍舟,那就更好了。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4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今天我們去外婆家過端午節,還沒到門口,就聞到一股撲鼻的香味,原來是外婆在做油炸餅呢,我忍不住拿起一個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媽媽說只有在每年的端午節才能吃到這香脆可口的餅。
一會,我又看到外婆拿來幾把草,把它插在大門上,我奇怪地問外婆:“這是什么東西?”
外婆告訴我:“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上它,因為它們的莖和葉能產生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還有驅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東西趕出去。”我感到很吃驚:原來這草有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飯是,我發現桌上有我最吃的黃鱔﹑黃魚等。媽媽告訴我:“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和雄黃酒,把雄黃酒灑于室內可消毒殺菌,喝它對人身體也很有益。”
今天不僅有很多好吃的,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5
端午節,這是我喜歡的兩個節日之一,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家是怎么過節的吧!
早上,媽媽在6時30分就把我叫起床說要為端午節做準備,這時我才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我馬上把衣服穿好,跟著媽媽出發了。媽媽帶我來到了早市,我發現,早市一片紅色,離近一看才發現那些全是五彩線和葫蘆,我看到的東西我全喜歡,而媽媽只給我買一樣,我挑挑這挑挑那,終于選出了一個最喜歡最漂亮的,我是這么認為的我馬上戴上它去姥姥家,一進門就聞到了一縷縷香味,我立刻跑到廚房,看到盤子里的雞蛋、粽子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可是媽媽說在中午才能吃,現在你可以吃一個雞蛋,媽媽還沒說完,我就把雞蛋那跑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吃到了粽子,可我奇怪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就是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投江而死,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天上的神仙被屈原感動了就告訴百姓,過來多少天屈原會變成神仙千萬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真身于是,大家把粽子投入江里,喂魚蝦吃,而五月初五正是端午節,所以要吃粽子。”我終于明白了。
今天端午節,不但玩的開心了,而且還知道了知識。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6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為超市,菜場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松軟的`豬肉粽、清香的紅豆粽等,讓我眼花繚亂。
我最喜歡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粽葉里裹著白米團和紅通通的大棗子,顏色鮮艷而美麗,使人一看就想流口水。我不但喜歡它的顏色,更喜歡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粽葉一股粽葉清香味撲鼻而來,輕輕一咬,軟軟的,粘粘的,好吃極了。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買艾草,用艾草洗澡,艾水的功效有去蚊止癢的作用。對了,老師以前講過,端午節粽子的來歷,“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痛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粽子的由來。
一年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7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仰天長嘯,毅然地跳進了江中,憑著人們怎么打撈,就是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包好的米投入江中,喂魚蝦。兩千多年后,這演變成了“吃粽子”和“賽龍舟”。
兩千多年后,我正在過傳統佳節——端午節。
這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四個角的粽子啦我家正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家正包著可愛的'粽子。包粽子,需要一些蜜棗、一些花生、一些江米、加一些粽葉。一切準備好了后,媽媽便“破土動工”了,三下兩下編包成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了,既結實又好看,我吵著也要包,媽媽起初不同意,但經不過我的軟磨硬泡,終于同意了。我興高采烈的把媽媽的動作一絲不差的學了下來,但包的粽子自始至終不成形,我發了火,終于有點像了,悄悄的放進鍋里,我的杰作無疑是匹害群之馬,落在其他粽子之上,一進過就爛了……不過我最終學會了包粽子。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咬一口,又香又甜,好吃極了,而此時,我對屈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8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沒錯,農歷的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
媽媽早早地上街了,還答應給我們帶幾個香噴噴的粽子。到了下午,爸爸下班回來了,媽媽早已為我們煮好了粽子,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我覺得太無聊了,便對弟弟、爸爸、媽媽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誰了解關于端午節的.知識多。我還沒有說完,弟弟便舉起了高高的手說:“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記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看來,弟弟你懂的不少嗎,接著,爸爸又說:"屈原當時不忍看到國家破亡的情景,便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記念他,紛紛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找到,后來又把江米投入河中,防止屈原的遺體被魚蝦所食,所以,也有了端午節人們的習俗:賽龍舟、吃粽子。”“看來,你們的確懂得不少,那我就背一首胡仲參寫的關于端午古詩《端午》吧:“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曰人來吊汩羅,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爸爸說:“你懂得也不少啊!快點吃粽子吧,快涼了。”
真是“小屋歡聲,粽情意濃”啊!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49
5月5日是端午節,這天一早,我和媽媽一起準備了端午的棕葉和糯米去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我看見外婆家的桌子上早已擺滿了端午的粽葉和糯米,還有紅棗、咸肉、赤豆。這時外婆走過來對我說:“我們現在一起開始包粽子吧。”外婆把紅棗、赤豆、咸肉放到桌上,于是我們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見外婆把粽葉包好,還在里面灑了一些米,很快,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外婆的樣子包粽子,可是,粽葉在我手里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怎么也包不起,怎么也灑不進去米,我問外婆:“為什么我怎么也包不好粽子呢?”外婆說:“你要學嗎?讓外婆來教你吧!首先先拿三片粽葉,然后把三片粽葉圈成一個圈,往里面灑些米再弄一兩個紅棗就可以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不多一會兒,我媽媽和外婆就把粽子包好了,接下來,我和外婆把一個個小粽子放到鍋里面!我就在旁邊等著,想像自己包的粽子是什么味!不多久,粽子就熟了,我趕緊拿了一個粽子放在嘴里,吃起來真好吃呀!不愧是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就是不一樣,粘粘的,甜甜的……心里甜蜜蜜的。
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在端午這天包粽子呢!”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 篇50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也叫做端陽節、五月節。大家都知道,這個節日也是用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是熱鬧、有趣的一天。我們會帶上大人們用紅、藍、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線編成的手繩,它的寓意是長命順遂。奶奶還會買一些新鮮艾草回來掛在門上,據說是用來辟邪和防蚊蟲叮咬的!家里所有的人都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包粽子、吃粽子和看龍舟比賽!
一個個粽子玲瓏可愛,看著簡單做起來卻不那么簡單。尤其是最后一個步驟用繩子扎粽子的時候,扎不好,里面的糯米就會像頑皮的孩子接二連三地跳出來……試過后,我才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杭州過端午節我們還要吃五黃: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鱔和黃酒。奶奶說吃了五黃就會平安順利!
這一天不僅可以吃粽子,還有這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偉大愛國精神,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夠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也蘊含著我們對屈原的愛國精神的追懷!
【端午節的三年級日記3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06-26
端午節小學日記01-17
端午節優秀日記05-22
關于端午節日記11-28
關于端午節的日記02-04
端午節日記精選15篇11-12
端午節的日記15篇02-04
端午節日記合集15篇01-14
端午節日記匯編1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