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素材積累作文錦集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素材積累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素材積累作文 篇1
杜甫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陸游語“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他倆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觀書有感二首》中所道由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義。
筆者建議同學們可以從中外名著的閱讀、報刊雜志的剪貼、人群交談的收集、影視欣賞的采擷、新聞信息的聆聽、專題報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記等諸多方法 中,去廣泛積累儲存,使自己在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建筑、書法、篆刻、科技、財經、文體的大文化、大文學、大藝術中快速升華,提高個人觀察社會、感悟 人生、闡發理念的能力。
對音樂素材的人文積淀
欣賞音樂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在緊張學習的空閑時間里,細心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弗朗茲·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美妙音樂,閱讀有關他們的人物傳記及樂曲介紹,加以充實自己。
對口頭表述進行訓練
前蘇聯阿·托爾斯泰在他的《論戲劇創作·劇本》中有這樣一句精彩的話:“讓你珍惜語言,讓每一個字都像利箭一樣,一直射到觀眾的心坎上!”筆者理解為:每個人要學會說話,并且要說出精彩的話。
當今社會對“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不會說或說不好”的人,應該是“學能的畸型兒、人才的偏頗者”。因此,希望同學們要抓緊不到一年的時間,在 課內外、校內外、家內外、社內外主動積極、想方設法地開口說話,讓自己在問題的探究、群體的辯論、活動的演講、課間的談說、師生的對話、雙親的交流、外人 的接觸上都能展示出言之有物、物之有情、情之有理的個人口才,讓大家慢慢對你的口頭表述感到口服、心服、佩服、敬服。比如在語文課前的“演講”活動中,自 己要充分把握這一表現機遇,從素材、立論、語言、感情、評說、典例、層次等方面做好切實準備,把個人的演講作為一次口頭作文訓練的最佳途徑,作為邏輯思維 嚴格外顯的重要形式之一。倘若在任何場合的說話,都能采取類似“演講”活動這樣的態度的話,這對轉化為文字的精彩撰寫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古人有云:“為文章”要“陶冶萬物”,“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其言之意蘊是希望我們撰文要“去陳言”,務必創新。
同學們在高三語文學習階段,應更加注重動手動筆,要經常運用簡潔明快的點評、闡述、補敘、概括、解說、描繪、賞析等技巧手段,對生活中的事、人、物、 景、狀、情、理加以有序有意的記敘、說明、議論、描述、抒情。當然,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中,不論是遣字造句,還是表情達意,均該堅持求質不求量、求好不求 快、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淺、求新不求俗的原則。比如例舉對李白《贈汪倫》七絕詩的賞析表達,應該細細品味詩情真感、文字內意,力求寫出精煉雅致的鑒賞簡 評。筆者試涂拙文如下:《贈汪倫》這首“離別詩”,有二大藝術特色:其一,將真摯情誼化無形為有形,寓意深厚濃烈;其二,巧妙設置送別場景,并只聞其聲不 見其人,更顯熾熱眷戀!寫好之后,反復默讀,反復思索,反復修改。只要認真切實地好好寫作,一定能讓自己在文字表達的功力上有所提升!
文言虛詞而的用法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一)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如: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三板塊不能厚此薄彼一
為大家提供“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三板塊不能厚此薄彼一”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三板塊不能厚此薄彼一
二期課改《課程標準》規定高中生的課程學習分作“三板塊”,即基礎型學習、拓展型學習和研究型學習。高中教材編寫、教學以及高考命題均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于高中語文學習,理所當然應關注基礎型、拓展型、研究型這“三板塊”的課程學習。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操作過程中,尤其是高三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和同學可能較多關注的是基礎型學習,而對另兩個板塊的學習關注不夠。
積極參加拓展課程
實際上,近幾年來的高考語文命題,都在關注“三板塊”的學習。
先拿拓展課學習來說,拓展課分作限定性拓展和自主性拓展兩種。上海語文拓展型教材,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有三本:《古代詩文閱讀與鑒賞》、《現代文學作品閱讀與鑒賞》、《基礎寫作實踐》,各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不同年級開設這三門拓展課;另外,就是各學校可以開出各種類型的拓展課,供學生自主選修。這將對豐富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能力,有著基礎型學習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對這一板塊學習的考查,近年來的高考語文命題,都或隱或顯有了一定體現。20xx年春季高考現代文第一個語段,選擇的是一篇關于振興京劇的演講。京劇是我們的國粹,代表著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京劇進課堂的呼聲很高,有的學校可能京劇進入了課堂,有的學校可能京劇并沒有進入課堂。這年春考所出的第一道題,京劇的行當除了梅蘭芳所擅演的角之外,還有生、凈和。這兩個空,如果同學們參加過京劇欣賞拓展課學習,對京劇有一定了解的話,很容易填出來,即旦和丑;否則,這可能就是某些同學知識的盲點。這就是具體的暗示,暗示同學們要關注拓展課的學習。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三板塊不能厚此薄彼一”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預習提示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逝世。3月17日,馬克思的葬儀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恩格斯在葬禮上發表了這篇著名演說。
演說開頭簡要敘述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著概括地指出馬克思的逝世給全世界無產階級造成的巨大損失。然后轉入文章主體,具體論述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上的偉大發現,特別是關于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和資本主義特殊運動規律的發現,嚴謹深刻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作者還用生動的文筆敘述了馬克思從事的革命實踐活動,展現了馬克思光輝的一生,贊揚了他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對馬克思一生所創造和追求的共產主義事業進行了美好展望 高三。文章全文敘述、議論和抒情等多種手法有機結合,抒發了作者對馬克思無限崇敬、對馬克思逝世無比悲痛的心情。
這篇課文篇幅雖短,但難度很大,不僅涉及馬克思主義的許多基本觀點,內容艱辛,而且多是長句,結構復雜,學習時宜采用下面方法:
(1)課內課外結合。課外搜集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歷史貢獻的`資料,藉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內涵,把握文章主旨。
(2)突破文中難點。特別是第3段的長句,應運用各種方法,包括句法分析的方法進行重點突破,藉以提高對結構復雜的語句的理解能力。
簡簡單單得高分:高考文言文翻譯口訣
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后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后,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
“簡明”是“簡要”、“明晰”,使對方能夠明白無誤地理解,不會產生歧義。此點可以落實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壓縮語段、語法的綜合修改、修辭、連貫等一起考。
“連貫”考查的是書面表達中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問題,保持語言連貫,需要兼顧話題(有共同的話題)、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語言的運用(語言的銜接與呼應)三個方面,還要注意語境、句式的協調一致。
此考點近年來是考查的熱點,綜合性強。
“得體”,就是指能根據語境條件恰當地使用語言,即用語能根據表達的目的、對象、場合、方式的差異來調整,與語境保持和諧一致,分寸得當。常結合具體生動的語境來考查,也是考查的熱點。
一、“簡明”的三種方法:
1、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簡明的語言表達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給語段的中心句、關鍵句,以此作為答案的核心內容,刪除無關的語句。
2、辨識歧義法:可從以下角度辨識:句中有多義詞、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關系不清。
3、刪除繁冗法:多出現在改錯題里。找到題目中的重復、繁冗的詞語并刪除掉。
二、“連貫”的八項注意:
1、話題的同一性:在連貫的語句中,前后各句的話題應該保持一致。如果換了話題,整個句子就顯得不連貫。
2、事理的邏輯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邏輯、自然的邏輯和思維的邏輯。如果在表述中違背了邏輯,就一定會影響語言的連貫。
3、行文的照應性:既要注意結構的前后照應,也要注意語意表達的前后連接。這樣才能保證文段的整體語脈和內部層次的連貫性。
4、分承的對應性:在幾句話中,前后提出兩個、三個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須按照前面提到的次序,分別加以說明、描寫或補充,使前后語句對應承接,緊密銜接。
5、風格的趨同性:在一段連貫的語句中,前后的語言風格應該統一,不然就顯得不協調。
6、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詞語,句子的先后順序是人們在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在語言的具體表達中,也要滿足這樣的順序。
7、音節的協調性:對音節數錯落不同的短語的排序,需要將音節數少的短語排在前,音節數長的短語排在后,這樣就保證了句子由短而長的自然順序,語句就顯得連貫了。
8、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幾個對象或同一對象的幾個方面時,要注意句子或短語格式的一致性。這樣,可以增強語勢,又可以加強語句的通暢性。
三、“得體”的四個方面:
1、要考慮對象,即根據不同交際對象的社會背景、文化修養、語言習慣等采用相應的語言形式。
2、要考慮場合,在不同場合(如正式場合、工作場合、日常生活、娛樂場所等)采用不同的語言形式。
3、要考慮目的,目的不同,語言表達自然有別。如廣播稿是念給人聽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語,不用容易引起歧義的詞和生僻的詞等。再如失物招領啟事語言要簡潔,尋物啟事語言要較詳細等。
4、要考慮表達方式,表達方式的差異主要指不同語體所用的表達方式不同。語體分談話語體和書面語體兩大類。談話語體包括日常談話、演講、辯論等;書面語體分為文學語體、政論語體、科學語體、事務語體等。
熱身訓練
下列句子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保護動物已不是人們陌生的話題。人類的發展,也早已達到可以把其他動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們命運的程度,但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人類真正考慮過動物和人在生命意義上的平等嗎?
①兔子小雞成為孩子們的玩物
②耕作的動物在田間勞作
③老虎服服帖帖在舞臺上表演
④用于實驗的動物為科學獻身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②④①③分析:該語段闡明人類并未真正在保護動物。橫線左邊的句子有兩個關鍵詞語“玩弄于掌”、“主宰命運”,其中“玩弄”明顯帶貶義,程度重,“主宰”顯中性,程度輕。再看提供的四個短語可壓縮為①兔子小雞成玩物②動物勞作③老虎表演④動物獻身,明顯可分為兩類:①③與②④。據“玩弄”與“主宰”的先后順序,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要求。
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文化常識巧記法六
你還在為沒有合適的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而苦惱嗎?別擔心,看了“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文化常識巧記法六”以后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高中語文學法:高考語文文化常識巧記法六
稱謂記憶法
實際交往中,禮貌稱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稱、謙稱、雅稱、婉稱”等書面語,具體如下:
尊稱:自家父母稱“高堂、雙親、膝下”,別家父母稱“令尊、令堂”,老師稱“恩師、導師、夫子”,他家房居稱“尊府、貴宅”,自家居室稱“草堂、寒舍”。
謙稱:學生自稱“門生、受業、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學”等。
雅稱:自家父母稱“椿萱”,他人母親稱“萱堂”,岳父母稱“泰山、泰水”,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稱“伉儷、伴侶”,丈夫稱妻子“內人、可卿”,婦女稱“巾幗”,男子稱“須眉”,同學稱“同窗”。
婉稱:家父母稱“家嚴、家慈”,去世父母稱“先父先嚴、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稱“喪偶”,夫死未嫁之女稱“遺孀、孀居”,妻死未娶稱“鰥夫、鰥居”。
素材積累作文 篇2
1、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重點的字是“過”和“教”。“過”的意思不僅僅是過錯,更多的情況是違反,改動的意思,違反改動的是什么呢,叫做"正常的規律"。“教”指的是一個過程,意思包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到現在“教”的含義要加上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是主要還是指父親對孩子的示范作用,示范的內容包含道德,禮儀,技能,勵志等;所以“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父親應該以身作則的教孩子,如果作為孩子的父親沒有這樣做的話,就違反了正常的規律。
2、新時代背景下,應該賦予“養不教,父之過”新的含義:“生養了孩子,如果只是給孩子提供吃穿等物質生活,卻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沒有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責任。”孩子如果出現的問題,那么父母都要承擔責任,只要父母教育理念一致,齊心協力,共同給孩子指引人生的道路,才能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未來發展的.更好。
3、教不嚴,師之惰。懲戒歸根結底對學生起到的只是一個震懾,警戒的作用,當教師連懲戒的權利都失去之后,剩下的只能是對學生一昧的遷就跟隱忍。在學生最應該明白規矩重要性的成長期,給他一個沒有規矩的環境,是很難保證該學生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孝敬父母,誠實處理,守規矩的人的。一位面對熊孩子唯唯諾諾的老師,絕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4、教育是個嚴肅的事業。孩子不聽話,不完成作業,老師當然要教要管。屢教不改只能是進行懲誡……這種嚴肅背后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支持。因為這種擔當這種責任是塑造靈魂,傳承文化……老師不管,孩子就學不好;老師太溫柔,孩子就不學好。老師、家長和孩子的關系:家長是養分,培育根系的成長,根枝強壯,樹葉繁茂。老師是園丁,不斷地修理枝葉,成形成材……老師,家長和學生是一種塑選生命和靈魂的和諧的社會關系。
5、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6、如果不對違反紀律、不愛學習的孩子進行懲戒,只是單純地與孩子口頭講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許會把教師、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師,這是所有家長的期盼。作為家長,我們也必須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教育懲戒是以教育學生為根本目的,懷著關愛學生的態度對犯錯或違反規定和規則的學生實施否定性的批評、處罰等,以警示學生。
7、教育懲戒作為一種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方式,在中國教育史上由來已久,諸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目前,一方面,賞識教育和關愛教育在教育界頗為盛行,遏制體罰、禁止變相體罰學生在社會上的呼聲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師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為困擾一線教師的難題。
素材積累作文 篇3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是許多同學寫作的難題。因為缺乏素材,很多同學的寫作時只能堆砌一些被無數人使用過諸如屈原、陶淵明、愛迪生或者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例,以致千人一面,難得高分;因為缺乏素材,也有些同學只能不斷絮叨自己兒時的一些小事,以致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說服力而不得高分;因為缺乏素材,作文中只能將某些陳舊材料拿來擴寫,或者“同構”材料中的事例,以致沒有自己的創作而分數居低不高……
為什么產生這些弊病呢?這主要與大家自身的因素有關。客觀上,由于年齡小、生活空間窄,經歷簡單,閱歷不足,自然就沒有生活體驗、生活積累;再加上學習科目多、任務重、壓力大,自主學習的能力尚未形成,只會跟著老師轉,哪個學科布置的作業多就應付哪科,不可能自覺主動地騰時間去閱讀,素材積累自然偏少。主觀上,由于寫作本身是一個比較艱苦的活動,寫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短時間能見效的,很多人在思想上有著較強的畏難甚至是抵觸情緒,因此也就不愿意主動去閱讀,去積累。
作文在整個高考過程中是重中之重,素材又是構筑作文大廈的基本建筑材料,素材積累的程度如何,直接關系著作文的成功與否。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基礎等級的“內容充實”和發展等級的“豐富”,都與使用的材料種類、數量、是否新穎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儲備大量的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基本條件。那么,在平時的復習備考中,考生應該如何進行搜集、儲備作文素材呢?筆者以為,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嘗試:
首先是化用教材,活學活用。
中學語文課本內容涉及古今中外諸多領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其中也包含豐富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這是儲備素材最方便、最直接的信息。比如《蘇武傳》中蘇武那堅定的民族氣節、堅貞不移的高尚品格;《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在國難當頭顧全大局、毅然出使,智退秦師的作為;《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胸懷;《離騷》中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著精神等,都可以成為作文中的素材。
單單語文課本中就有這么多可供積累和借鑒的資源,更不必說那內容豐富多彩的《紅樓夢》《復活》等七部名著和思想深邃的文化經典《論語》和《孟子》了。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作文資源。
化用教材,活學活用,那么即使在三點一線單調的學習生活中,你依然可以坐擁素材“金礦”。 這一點,我們從近十幾年來各省的高考優秀作文中不難發現典型的范文。
其次是與時俱進,關注時事。
我們很多同學寫起作文來,喜歡羅列“光榮榜”“古典榜”,舉例要么太過陳腐;要么千人一面,百卷相似,都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令閱卷老師感到單調乏味、毫無愉悅感,又怎能獲得高分呢?
古人說,“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現象、新問題出現。與時俱進,關注時事,利用平時看書看報看新聞的時候,開闊視野,開拓素材空間。緊跟歷史潮流,把握時代脈搏,多積累一些具有濃郁生活氣息和時代感、新鮮度的素材,并適時地運用到作文中,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具有鮮活的時代氣息,一定能給閱卷者耳目一新的感受,進而為取得高分贏得先機。近幾年各省高考作文優分卷中,就有許多因為取材新穎而得到高分的。
近年來還有不少高考作文題是緊扣當年的時事來命題的,例如20xx年新課標卷以中國崛起的報道為題、重慶卷以袁蘇妹被授予榮譽院士的新聞為題,這些材料都是高考不久前發生的事,如果你不熟悉這些話題,甚至可能面對題目無從下手呢。因此,要寫好作文,不但平時要關心國家關心社會,即使在臨近考試時也要抽時間了解時事,這樣你就能在寫作時擁有了最新的素材,也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而信心加倍。
第三是要揚長避短,獨特出眾。
我們每個人因為家庭環境、生活經歷、天賦秉性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自己所興趣、愛好的方面,一般來說,就會了解、鉆研比較深入,有關這方面的素材積累起來也就比較輕松容易。反之,則可能就會比較困難。揚長避短,作文就會因為素材獨特出眾而得高分。比如有的同學對娛樂界、演藝圈比較感興趣,他就懂得更多的歌星影星的事情;有的對足球、籃球、拳擊等體育類項目感興趣,那么他對球星、拳王個人成功的.事例就積累得比較多。如果有個同學對國產汽車的發展尤其是某汽車品牌公司感興趣,他就會積累許多有關這個公司發展進程中的故事。這些材料就可以成為你的作文與眾不同的可能。就像我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他對超級女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對李宇春,他積累了許多關于她成功的故事,以及成功背后的努力事跡;還有一個對拳擊感興趣,他積累了歷屆拳王的故事,于是每次寫作文的時候,他們總能揚長避短,巧妙地將自己所掌握的這些素材與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聯系起來,用這些別人所不熟悉的素材來論證的觀點,結果常常因為獨特出眾而獲得高分。
第四是要留意生活,聯系實際。
葉圣 陶老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想要寫好作文,就要到廣闊的生活中去積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一個人的本領再高,如果離開了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也難以寫出好。許多著名作家大多經歷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比如曹雪芹與他的《紅樓夢》,巴金與他的《家》等。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說:“作文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思想和學習的實際,培養實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風。”作文與生活天然聯系在一起,作文的源泉來自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中處處有作文素材,比如,我們可以從獨特的生活經歷中發掘出蘊含中的社會意義和審美價值;可以從獨特的情感體驗中發掘出人性的光輝……走進生活,聯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儲備、積累作文素材,作文就不會是“無米之炊”。
第五是研讀他人作文,巧妙借鑒。
俗話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多讀讀別人的作文。比如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文,各班總會有一些寫得比較好的,拿這些同學的作文來讀,因為是同題,因為是身邊同學寫的,可學性更強,差距也不會太大。當然,也可以是一些高考優分作文,或者是外地市同級考試中學生的優秀作文。讀的時候,除了可以借鑒人家的篇章結構、語言表達,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人家的素材,尤其是那些你沒積累到的但又比較富于個性的事例或者名言警句等。因為同一材料中蘊藏著多種不同的意義,積累了,也就豐富了你的素材庫,日后寫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在學習中化用所學教材資源,豐富寫作素材;在平時看書看報看新聞的時候,開拓素材空間;揚長避短,在追求個人愛好、興趣的同時,積累素材;走進生活,聯系實際,在生活中儲備素材;多讀他人優秀作文,在欣賞中借鑒積累。只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做素材積累的有心人,你便可以輕松積累素材;在考場上恰當、謹慎選材,大膽表達,你這個“巧婦”又何愁“無米”“為炊”呢?
素材積累作文 篇4
【素材解讀】
“一心為國,兢兢業業”,這是師昌緒一生的寫照。他把最后的光和熱全部奉獻給祖國。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盡管沒有等來那副對聯所說的“百歲更慶萬世功”,但他的`人生因為純粹而沒有遺憾。
【適用話題】
愛國、奉獻、赤子情懷、人生的價值
素材積累作文 篇5
【摘 要】目前,小學生中對作文不感興趣或害怕寫作文的還是為數不少,如何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既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素質、面向未來教育的一項長期任務。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積累素材、活動、生活、課外閱讀
積累寫作素材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觀察社會,用不同的方法發現、收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素質、面向未來教育的一項長期任務。
目前,小學生中對作文不感興趣或害怕的還是為數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感覺沒東西好寫。不少學生為了應付只能胡編亂抄,寫作內容虛假、空洞、乏味。這種做法使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以致作文興趣逐漸淡漠。
有鑒于此,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對如何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進行了大膽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小學命題作文要求學生所寫的內容一般都是學生所熟悉的,但很多時候學生對原本很熟悉的活動卻感到沒什么可寫,或者無從下手。于是,我經常選擇各種活動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體驗,在活動中引導觀察、加強指導,從而積累寫作素材。
1. 開展校內活動。在早會、班隊活動、體育鍛煉、科技文體活動等活動課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藝、體育、科技活動和校內勞動實踐,待到寫作時,學生作文就會“言之有物”,而不會成“無米之炊”,學生所寫的作文就會生動活潑、充滿情趣。
2. 組織校外活動。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我有意將學生的視線從校內引向校外,引導學生不斷走出校門,去尋找寫作的“活水”。
以上寫作實踐活動,從活動組織的形式來看,作文活動課分為集中型和分散型。集中型指以學校、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組織的參觀、競賽、勞動等;分散型指以小組或個人形式搞的采集、辦小報、做家務等。開學初,我曾采取集中型的.寫作活動形式,帶領全班學生通過集體搜集資料、調查訪問,了解家鄉近年來在交通設施、街道面貌、家庭生活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完成了一篇習作。通過寫作,學生增強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而在假期中,我則給學生布置分散型活動,要求個人在長假期間至少參加一項社會實踐,可以是參觀訪問活動,也可以是勞動體驗,以日記、作文或調查報告等形式,寫出一篇自己覺得最為滿意的習作,培養了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在開展各類作文實踐活動中,既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作業負擔,又要明確活動不是單純的為作文而活動,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走向實踐、關注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獨特體驗,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實學生作文素材的源頭。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事事都可作文,時時都有作文,四季變化皆可入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學生的思維往往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讀書作業,兩點成一線,視野狹窄,不能突破常規。事實上,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日新月異、豐富多彩,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學校的路上,只要留心觀察,寫作素材就在身邊。坑洼的小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的荒地變成幢幢洋房,破舊的房屋變成了氣派的高樓,一盤棋局、一場游戲,俯拾之間都是寫作的素材。家務勞動、校園活動、走親訪友、興趣愛好都是學生寫作的好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學會思考。
三、讓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指導學生寫作必須與閱讀相結合。我們在重視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積累和捕捉素材之外,還要積極組織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吸收營養,拓寬知識層面,增強語言能力,豐富寫作素材。“作文功夫在文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小學生知識面和生活的接觸面都較為狹窄,如果將閱讀范圍僅限于語文課本,那么寫起作文來很有困難。
因此,我們在抓好課內閱讀的同時,指導學生在課外多讀書,多讀好書。我在班級里除了設置了“讀書寫報欄”,及時更換報刊文章、抄寫學生習作、粘貼生活圖片、提供時事新聞,以開闊學生視野外,還辦了一個“讀書角”,讓每個學生帶來自己的課外書,供大家傳閱。
四、讓學生從記憶中提取寫作素材
兒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兒童的活動是有滋有味的,美好純真的童年,快樂有趣的生活,總會勾起學生難忘的回憶和無窮的遐想。教師要去啟發和引導,讓學生從記憶中提取最有價值的生活素材來運用。小學生初學寫作,也只有對粗糙散亂的生活材料經過自己大腦不斷地篩選、整理,錘煉自己的思維,才能使寫作水平逐步提高。其實,我們成人也都會有這樣的感觸,要將日常生活中的見聞行之于文,得有個從感受到理解的過程。要使學生提高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就要善于引導學生從記憶中追尋素材,積累生活感悟。讓學生根據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追憶腦中貯存的生活場景后再指導學生來寫文章,這樣就較為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一個良好的寫作狀態,作起文來游刃有余,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是自己在多年小學作文教學中對指導學生如何積累寫作素材的一點拙見,積累寫作素材還有許多途徑和方法,有待進一步去探討、嘗試和挖掘。
素材積累作文 篇6
“薇拉又在樹下守了一個上午。”支倫說。
不用問,我就知道薇拉所做的一切了,它守在后院的那棵百英尺高的松樹下。它日復一日地蹲伏在樹下,指望有小鳥兒從巢里掉下來。
薇拉,是我家的一只老貓,長得像一只虛胖的企鵝。在我們養的四只貓中,是最不健壯的。小的時候,薇拉從來沒有像其他貓那樣去捕老鼠。它寧愿吃貓罐頭,一日兩餐。現在,薇拉又老又胖了,更沒有興趣去捕食。它靜待樹下,頭斜向上,目不轉睛。薇拉知道樹上有鳥巢。她也許猜測,最終,她會有好運。
第二天早晨,胖薇拉繼續堅守在樹下,抖動著胡須。“別費事了。”我對它說,“小鳥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的。面對現實吧。”薇拉不理會我的'建議,一個春天都守在樹下。
一天,薇拉沒有像往常一樣出現在樹下。在初夏,它改進了計劃。
“誰在拖老鼠?”6月的一個晚上,我問艾倫。
“我留意一下。一定是薩克萊,或者是凱恩斯。”我沒有說什么,但是我相信不是我們的4只貓。薩克萊一下午都在睡覺,凱恩斯從來不捉老鼠。還剩下夏洛特……還有薇拉,不可能。
繼續有死老鼠出現。當我們得出結論,是薇拉,只可能是巍拉在捉老鼠時,我們由困惑轉而吃驚。
“它怎么捉老鼠呢?它又胖,又老,根本捉不了老鼠。”
第二天,我開始跟蹤薇拉來到后院。我搬來張椅子,拿了一大杯咖啡,期待著漫長的等待。捉老鼠,對薇拉來說,是一場耐心的較量。我一邊等待,一邊觀察。
薇拉的計劃非常巧妙。它爬上柴堆,蹲伏在老鼠窩前。它守著,一動不動,直到獵物失去警惕。當一只老鼠跑出來時。等待的是薇拉的黑爪子,一把將它逮住。
那個夏天,薇拉就是個滅鼠器。一天又一天,老鼠們都死在薇拉“耐心”的爪下。
薇拉靜靜地躺在我的腿上。它已經16歲了。明天,我們得帶它見見獸醫。薇拉得了癌癥,我們無能為力。
撫摸著薇拉,我意識到,我是多么幸運,有這樣一只寵物貓,一只聰明的貓。它教給我長大的智慧:知道如何定位自己,才能心隨所愿。
薇拉抬起頭來。我想它一定是對著我笑。
素材積累作文 篇7
近幾年的高考作文發展態勢走向清晰地告訴人們:要切實“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大事、關注人文”。具體地說,就是要求考生能撰寫出具有“五性”的素質佳作,即“時代性、社會性、應用性、思辯性、哲理性”。
假如你是高二學生,希望自己在明年高考作文得分上有較大突破,那么從現在起應該做好以下三件實事:
要對寫作素材進行積累
杜甫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陸游語“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他倆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觀書有感二首》中所道由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義。
筆者建議同學們可以從中外名著的閱讀、報刊雜志的剪貼、人群交談的收集、影視欣賞的采擷、新聞信息的聆聽、專題報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記等諸多方法 中,去廣泛積累儲存,使自己在音樂、舞蹈、繪畫、戲劇、建筑、書法、篆刻、科技、財經、文體的大文化、大文學、大藝術中快速升華,提高個人觀察社會、感悟 人生、闡發理念的能力。
對音樂素材的人文積淀
欣賞音樂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在緊張學習的空閑時間里,細心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弗朗茲·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美妙音樂,閱讀有關他們的人物傳記及樂曲介紹,加以充實自己。
對口頭表述進行訓練
前蘇聯阿·托爾斯泰在他的《論戲劇創作·劇本》中有這樣一句精彩的話:“讓你珍惜語言,讓每一個字都像利箭一樣,一直射到觀眾的心坎上!”筆者理解為:每個人要學會說話,并且要說出精彩的話。
當今社會對“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不會說或說不好”的人,應該是“學能的畸型兒、人才的偏頗者”。因此,希望同學們要抓緊不到一年的時間,在 課內外、校內外、家內外、社內外主動積極、想方設法地開口說話,讓自己在問題的探究、群體的辯論、活動的演講、課間的談說、師生的對話、雙親的交流、外人 的接觸上都能展示出言之有物、物之有情、情之有理的`個人口才,讓大家慢慢對你的口頭表述感到口服、心服、佩服、敬服。比如在語文課前的“演講”活動中,自 己要充分把握這一表現機遇,從素材、立論、語言、感情、評說、典例、層次等方面做好切實準備,把個人的演講作為一次口頭作文訓練的最佳途徑,作為邏輯思維 嚴格外顯的重要形式之一。倘若在任何場合的說話,都能采取類似“演講”活動這樣的態度的話,這對轉化為文字的精彩撰寫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古人有云:“為文章”要“陶冶萬物”,“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其言之意蘊是希望我們撰文要“去陳言”,務必創新。
同學們在高三語文學習階段,應更加注重動手動筆,要經常運用簡潔明快的點評、闡述、補敘、概括、解說、描繪、賞析等技巧手段,對生活中的事、人、物、 景、狀、情、理加以有序有意的記敘、說明、議論、描述、抒情。當然,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中,不論是遣字造句,還是表情達意,均該堅持求質不求量、求好不求 快、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淺、求新不求俗的原則。比如例舉對李白《贈汪倫》七絕詩的賞析表達,應該細細品味詩情真感、文字內意,力求寫出精煉雅致的鑒賞簡 評。筆者試涂拙文如下:《贈汪倫》這首“離別詩”,有二大藝術特色:其一,將真摯情誼化無形為有形,寓意深厚濃烈;其二,巧妙設置送別場景,并只聞其聲不 見其人,更顯熾熱眷戀!寫好之后,反復默讀,反復思索,反復修改。只要認真切實地好好寫作,一定能讓自己在文字表達的功力上有所提升!
以上就是“高二語文學習:如何積累作文素材”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素材積累作文】相關文章:
積累作文素材04-25
作文素材積累08-05
作文素材積累08-15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11-30
作文素材積累11-06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09-24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04-25
【精選】優秀作文素材積累11-14
作文素材積累之我見04-25
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