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蠶的作文(優秀)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蠶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蠶的作文1
我,是天上的蟲子,通稱,蠶。平常人們往往說到蠶就會想起古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今天,我真得謝謝這個名叫李商隱地詩人,讓我們蠶,登上大雅之堂。
我屬于卵生動物。母親將我們丟在桑葉下,就自顧自得走了,把我與我的兄弟姐妹一丟下就置之不理,任我們自生自滅了。我們剛開始時又黑又小的,芝麻大小的蟲卵,擠在桑葉的葉片下。就好像躲在一個大被窩里睡覺,舒服死了。
過了幾天,我感到十分無聊,就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說實話,這時的我樣子真的不怎么樣,渾身上下長滿了毛,只露出一個黑不溜湫的小腦袋。這時的我們被稱為蟻蠶,也許是因為我們現在只有螞蟻般大小吧!我被那些生物學家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頭、腹、尾。頭上長著一張貪吃的嘴,稍往下面是三對足,再下面是四對大點的足。有人說我們蠶的頭像老鼠,可我才不這么認為呢,老鼠怎能與我們如此高貴的蠶扯上關系?我們蠶好像蚯蚓似的,有好多節,走路時將前幾節身子收緊,后幾節身子伸開,就扭著屁股前進了!
環視四周,我們兄妹們真是舒適,有的扭著腹部,伸著懶腰;有的懶洋洋地躺在桑葉上曬日光浴;還有的撲到桑葉邊上放開肚皮對著嫩葉大啃。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第十二天——我脫皮的時候!這可是個痛苦的時候。我拼命地動著,扭著,將肚子一呼一吸。外面那層皮將從中間分別向兩邊脫去,像人類脫衣褲一樣,上衣往上脫,下褲往下脫。不過蠶脫皮時“衣褲”同時脫得。終于,我將那層鄒巴巴的皮脫去了。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身體:“身長、胸圍”等明顯增加!比原來更白、更肥了。
脫完皮后,我開始大吃特吃!那張嘴啃得飛快,將嫩嫩的桑葉消滅了!
轉眼間,到了第二十五天。今天是我的第四次脫皮!我扭動著,把那層穿在身上的`稍顯短小的皮大衣給退下了。
到了第二十六天,我該上山了。我的身上吐出了自己的第一根絲,透明的,黏黏的,光滑極了。我毫不疲倦地工作著,將自己白白胖胖的身體用絲給包了起來。呵呵,也許埃及的木乃伊就是模仿我們蠶的吧!重重疊疊的絲,把我包在兩位不見天日的地方。大約到了第三十天,我就躲進兩位一個白白的繭里了。然后,我開始兩位睡大覺,沉浸在了無邊無際的美妙夢境與變化中了!
終于,當繭破裂時,我以變成了一只長著透明翅膀的飛蛾了。也許是被黑暗中關了太久,我似乎一看到黑暗中的光源就會忍不住飛過去。
終于,我再生下了自己的小寶寶,雖然我不想丟下孩子自顧自地飛走,但還是離開了,因為我的生命也快要走到盡頭了。
蛾,死了,也就是說蠶的一生結束了。讓我們祝福下一批可愛的蠶寶寶吧!
關于蠶的作文2
傳說,黃帝的妻子發現了一種昆蟲,它的幼蟲吐出的絲很有韌性,于是試著養在家中,用它吐的絲織成了美麗的綢緞。這種昆蟲便是蠶。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它的真實性已無從考證,但蠶確是一種有用的動物。
蠶一般春天開始生長,秋冬死亡。初春三月,春暖花開,桑樹長出了嫩芽,而小蠶也爬出了那小而黑的卵殼。它們破殼而出時,只有一只小螞蟻那么大,因此又叫“蟻蠶”。蟻蠶只能吃最嫩的桑葉,吃桑葉的樣子也很有趣,像開隧道似的一直向前吃。有時,兩蠶同時吃一片桑葉,一下子碰到頭了,于是我讓你,你讓我,那互相謙讓的樣子,實在惹人喜愛。
蠶的一生中要經歷四次蛻皮,每蛻皮一次,就成熟一些。第一次蛻皮太不引人注目了,只能看見一團黑黑的“殼”在剛蛻完皮的蠶旁。蠶蛻完皮以后比原先大了一些,變成黃黑色的'了。過了幾周,它又要換上一套新衣裳,只見它們的頭昂得高高的,什么都不肯吃,只是用嘴一個勁兒地磨著。它們磨破了嘴邊的皮之后就探出頭來,再用力地一點一點往外擠,好不容易從皮中鉆出來時,己變為黃白色的了。蠶第三次蛻下的皮又比第二次稍大一些,也更白一點。此時它們已有六七厘米長,每天都必須換許多桑葉,才能保證它有充足的食物。
最后一次蛻皮之后,蠶變得更白了。這段時間。它們的食量很大,吃完就要再喂。不僅要有足夠的桑葉,還要注意溫度,要防蚊蟲叮咬,而且不能讓煙熏著,同時又要及時清除蠶糞,養蠶人很是繁忙。但這辛苦絕非白費,不久蠶就將以吐絲來回報養蠶人的關愛了。這時,把它們放在容易掛上絲的地方,它們就不斷吐絲,身體越來越透明,而絲也越來越厚,直至蓋住了蠶那嬌小的身影……幾個小時后,它們吐出的絲便形成了一個酷似白蛋—只是較小些的絨球,這便是蠶繭。
幾天后,蠶就化為蛹變成蛾鉆出來。它閃出來之前先往繭上吐些酸性物質,弄出一個洞來,再慢慢地鉆出來。稍后蠶蛾就開始產卵,產卵后不久就將結束自己的生命了。它們看著產下的卵,欣慰地死去。蠶卵又將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初中作文)
蠶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它給人們的貢獻卻不小。它吐出的絲可制成天然絲線,是縫制衣服的高級材料。用這種絲制成的衣服既輕便又柔韌,是人造絲綢所比不上的。古時我國曾以“絲綢之路”鋪出了與海外友人的友好交往之路。即使是看似無用的蠶糞,也可作為中藥,對治療某些疾病有妙用。蠶為人們提供了許多好處,我非常喜愛它。
關于蠶的作文3
上上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發了蠶,我的這一盒一共有30多條蠶,非常小,每條蠶大約有4厘米左右,每條蠶的頭上都有一個小黑點,身體上一節一節的,一縮一縮的,有趣極了。
讓我來介紹一下蠶吧: 蠶蛾科昆蟲的一種,原產中國,馴化在室內飼養,故又稱為家蠶。養蠶和利用蠶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已經開始人工養蠶。公元551年,有兩個外國修道士把蠶繭帶到歐洲。蛾體中型,雌、雄觸角皆為櫛齒狀,雄性櫛齒略長;喙退化,下唇須短小,無單眼,體翅灰白色,翅脈灰褐色。蠶吐絲結繭時,頭不停擺動,將絲織成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字形絲圈。每織20多個絲圈(稱一個絲列)便動一下身體的位置,然后繼續吐織下面的絲列。一頭織好后再織另外的一頭,因此,家蠶的繭總是兩頭粗中間細。家蠶每結一個繭,需變換250~500次位置,編織出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每個絲圈平均有0.92厘米長,一個繭的絲長可達700~1500米。絲腺內的分泌物完全用盡,方化蛹變蛾。
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屬鱗翅目,蠶蛾科。桑蠶起源于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蠶的一生經過蠶卵—蟻蠶—蠶寶寶—蠶繭—蠶蛾,共四十多天的時間。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兩天后毛即不明顯了.蟻蠶出殼后約40分鐘即有食欲,這時就要開始喂養過程了。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后身體慢成白色,一段時間后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后,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
五歲幼蟲需二天二夜的時間,才能結成一個繭,做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公里長耶!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后,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來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后也會慢慢死去.(以上的介紹是從書上看到的)
詳不詳細?你也買一盒養養吧!你會從中得到樂趣的!哈哈!
關于蠶的作文4
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蠶,但經常看見媽媽穿上她那件絲綢衣服,那件衣服輕柔、光滑,而且,我聽媽媽說那件衣服穿著涼爽還非常舒服。我的好奇心讓我情不自禁地問大人們:“絲綢是怎樣來的?”大人們都回答說:“是蠶吐的絲經人工織成的。”于是我有了想見蠶寶寶的強烈愿望。
考試完后,我們學校旁邊的小賣部正在出售蠶卵,于是我用僅有的零花錢買下了四顆蠶卵。蠶卵黑黑的、圓圓的,像一粒粒黑芝麻,附在紙上。阿姨說:“蠶寶寶是要吃桑葉的,我送你一片。”說著她就拿出了一片鮮嫩的桑葉遞給我。買到蠶后,我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剛到家,我就把黑乎乎的四顆蠶卵放在桑葉上,盼望著蠶寶寶早日出世。我每天都細心觀察它,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它始終沒有孵出來。那些鮮嫩桑葉很快就干枯了。因為城市漸漸擴大,也沒有人再栽桑養蠶了,所以桑樹非常難找,最后我終于找到了一棵孤零零的桑樹。我每天都堅持給蠶寶定一片桑葉,等待著蠶寶定的出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天,我剛回到家,奶奶就對我說:“你盼望已久的蠶寶寶終于孵出來了。”聽了這句話,我連蹦帶跳地跑到小蠶寶寶面前,可映入我眼簾的'是四條黑乎乎的小毛毛蟲,這讓我有點失望,但我還是堅持每天為它們采摘桑葉。
由于我沒有養蠶經驗,沒過多久有兩只蠶寶寶不幸死掉了。我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并向大人認真學習喂養蠶寶寶的方法。在我精心照料下,剩下的兩只蠶寶寶每天吃著鮮嫩的桑葉,一天天長大,不知不覺中變得又白又胖。看著白白的蠶寶寶,我的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
又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發現兩只蠶寶寶不再吃桑葉,也不再動了,它把頭抬得高高的,而且它渾身透亮,我還以為它們又生病了,我非常著急,但奶奶卻說:“這兩只蠶寶寶要吐絲了。”于是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高高興興地和奶奶一起為蠶寶寶找一些小樹枝,架在養蠶的盒子上。蠶寶寶爬到樹枝上,不停地晃動著它們那白胖的身子,一天后我發現它們變成了潔白的蠶繭。我拿著蠶繭看了又看,好奇地問大人們:“這蠶繭怎么才能作成衣服穿在人們身上?”大人們告訴我:“還需要剝蠶抽絲,將得到的絲織成絲綢,經過加工后就變成了華麗的衣服。”接著我又問:“那蠶寶寶呢?”大人們說:“它為人類奉獻了自己的生命。”聽了這句話,我感到有點傷心。
這使我想起了唐朝詩人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不正是奉獻者的寫照嗎?而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這樣無私的奉獻者,像錢學森、華羅庚、醫院的醫生、我們的老師等等,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私奉獻者默默無聞地工作,才會有今天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會指日可待。
關于蠶的作文5
蠶以前,我看到蠶,心里就覺得一陣惡心。為啥?蠶的樣子實在不能恭維:白白的,胖胖的,活像大腹便便的胖子,一節一節的,讓人不禁想起蜈蚣這可惡的東西來。還有,它還是一個很難伺候的客人。它的主食——桑葉,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城里的某個地方找到了桑樹,可大家都去拽,很快一顆樹便被五湖四海的蠶主們搶摘一空,于是,它的飲食便又成了問題。
再說,蠶的保護措施也十分令人麻煩,前幾天天冷,蠶的保護層可得用毛巾“里三層,外三層”地果一圈。即使這樣,大部分的蠶還是死翹翹了!這令我對蠶有一種天生的抵觸心理。可是,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只蠶在搖頭晃腦地吐絲,它的身體已經成了半透明的`白,有點兒像水晶一樣,不再吃桑葉了,它吐出的絲潔凈又明亮,凈得像白花花的墻壁,亮得像被太陽朗照的屋子。
我對它的身體很擔憂,期望它晚一點結繭,可最終還是化成了繭,讓我不禁淚眼盈盈。這時我忽然想起,蠶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憐,從蠶剛剛出生,小蠶像螞蟻一樣黑糊糊的,稍微不慎就會被踩死,即使它生存下來,也得面臨食物的危機,食物解決之后,病魔又可能把它折磨得死去活來。然而,蠶的生命力是那么頑強,終于活到了這么大,這么白。可是,它又要自己折磨自己,把自身龜縮在繭里,造出蠶蛹,而后蠶的生命就終結了,多么可憐的一生啊!對蠶的憐憫促使我查了一下資料,竟然發現從某個角度來說,蠶可是中華文明的一個起點。
在很久很久的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已經知道了野蠶有很高的利用價值,蠶繭能夠抽出細絲,織成華美無比的絲綢,取代棉布。因此,大批蠶農出現,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工養蠶,抽絲織綢,精美的絲綢成了輝煌的文化,正是通過絲綢,才把中國的文明從“絲綢之路”中傳遞出去。漢唐宋明清……無不以絲綢為支柱產業,綢緞成了貴族們專用的布料,成為了歐洲貴族們渴望的東西。小小的蠶造就了中國燦爛的文明。
實際上,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也像蠶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辛勤勞動,堅忍不拔,經歷種種磨難后終于使中國日益強大,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幾天后,蠶繭成了蛾,我不再覺得蛾是不好的東西。我回想起以前蠶的身體,愈發顯得可愛,一節一節的,一動一動的,有益無害,有趣無害。以前對蠶的厭惡令我倍感內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的《無題》永遠讓我記住了雖然微不足道,但卻無私奉獻的——蠶。
【蠶的作文】相關文章:
蠶12-08
蠶的精神作文08-25
挖地蠶作文09-02
關于蠶作文09-18
寫蠶的作文12-20
關于蠶的作文04-02
可愛的蠶作文06-27
關于蠶的作文07-29
描寫蠶作文04-13
蠶小學作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