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合集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正月里,中國農歷的春節,在這個萬眾歡欣的時節,各種各樣的香味在這個月份里集中釋放。有水仙花、蘭花等散發出來的香味;有祭祖拜佛燒香的香味;有煙花爆竹的火藥香味......
依稀記得前幾年的春節,我們在老家過年。年夜飯后,大家開始放煙花爆竹。我覺得很好玩,但又膽小,害怕那火苗,尤其喜歡又怕那一聲“砰”。父母親便陪我一起,我們手里提著爆竹來到空曠的院子里,父親先點燃一根香煙,并告訴我只需要借著這小小的火苗就可以引燃。父親邊說邊慢慢地彎下腰,手中的香煙穩穩地伸向爆竹,碰到火線了,咦,沒點燃,父親非常鎮定地又點了火線,然后不緊不慢地移開腳步,燃了,“砰”一聲響。
而這時,母親已緊緊地捂住著我兩只小耳朵,爆炸聲也變得沒那么響亮,但我聞到了濃濃的火藥味,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吸著鼻子狠狠地捕捉那一絲爆竹燃放的氣息。父親熟練的放了一個又一個,過了一會兒,他喊著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我過去放一個。我一步一步的挪過去,心里害怕極了,父親的鼓勵給了我膽量,爆竹的.魅力也使我加快腳步走到父親身邊,他耐心地彎下腰再一次示范給我看,用肯定的語氣說:“沒危險,別怕,我在!”父親的話不多,卻讓我內心不再慌張。點燃爆竹時爸爸就站在我身邊,手伸開著,好像時刻會把我拉進懷里。我小心翼翼把顫抖的手慢慢地伸向引火線,又快速縮了回來,沒點燃。再一次,火苗剛接觸上我拔腿就跑,咦,沒聲音呢。又再一次,終于,我點燃了爆竹。
父親臉上綻開了鼓勵的微笑,母親走過來溫柔地摟著我并夸我是個小男子漢。在這一瞬間,我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高興、緊張、興奮都混合在了一起。隨著濃濃火藥味的散開,我在這種味道里像是找到了勇氣和幸福。
濃濃的年味依舊,爆竹和煙花在不停地燃放。抬頭仰望星空,絢麗燦爛的焰火,伴隨著彌漫在空氣中的味道,還有父親那一雙大手,這種場景在回憶中長久留存,而那年節的香味,在正月里始終散發著獨特的氣息。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塊大年糕。”唱著喜氣洋洋的歌謠,有一個新年向我們走來。家鄉的春節雖不如老舍筆下北京春節那樣的隆重,但從臘月初八直到正月初五,對于人們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他不但是人們勞動一年后歡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按著我們過的風俗,臘八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咸米飯,即用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等八種原料煮成,粥稠味香,寓意來年五谷豐登。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春聯、年畫、飲料、糖果、鞭炮等,都要在這幾天內置辦齊全。
到了二十三,過小年,它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又稱“祭灶節”。以為在二十三,人們都要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后,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除此之外,人們還要放鞭炮,吃湯圓。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必須要把家里大掃除一遍,還要出油鍋,蒸棗花兒饃,理發等。
大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一天,要把灶君請回來,還要貼春聯,年畫,門前。到了晚上,一家子聚在一起,一邊吃湯圓一邊說話。寓意為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還要守歲,就是指一夜不能睡覺,因為神仙姐姐在十二點要賜“福”,早睡就沒有福了。等待新年的`鐘聲敲響,人們都拿去鞭炮往外趕,鞭炮聲一個接一個。
正月初一,家家都要換新衣。洗刷完畢后,首先要放開門炮;其次晚輩向長輩磕頭拜年,則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最好,人人都要吃餃子,只有一個餃子里有錢,誰吃到誰就是有福的讓。以后這幾天還有走親戚,串門,正月初一也不例外,因為要走干親……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紛紛回娘家。女兒回家通常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牛奶,雞蛋,蘋果……雖然禮拜多,但禮輕義重。
初五晚上也要放炮,因為初五俗稱“破五”,諧音——破無。要放炮吧窮趕走,把富迎來。
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隔得的風俗不同,但中華民族的五十六朵花,心連心,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門的節日習俗,總是讓人耳目一新。
過年的氣氛是從何時濃起來的呢?或許從“臘八”那天就已經開始了。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找齊那八樣食材,在鍋里煮。我們家臘八粥雖然模樣不怎么出眾,可那粥的味道絕不亞于宮廷御膳之味。
臘月里的事呀,可多著呢!臘月初,那年味兒才剛剛有些“味兒”,臘月中旬的年味兒,才夠“味”。
今年,我家是在臘月二十磨了豆腐,二十一才“動油鍋”——炸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三,家里又熱鬧了一陣——蒸包子。到了臘月二十八,奶奶又將腌過的年貨放進鍋煮,留著二十九中午吃。
到了“年三十”,從早上起便能聽見炮仗聲。奶奶說,這就是“過年”。我們家是中午過的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在吃飯之前,我們家還有個習俗——祭祖。祭祖宗的菜在祭祖之前是不能吃的,而且家里人還得在堂屋門前燒紙錢、磕頭,希望老祖宗能夠保佑全家在來年平平安安,也可寄自己的心愿于此。到了三十晚上,我們這一帶還有個別樣的風俗——裝“紅包”,此“紅包”非彼紅包,這是在一個紅袋子里裝上些吃的,如“蘋果”“大糕”,寓意平平安安,步步高,然后再在里頭裝上壓歲錢,這就是咱這兒的紅包。到了晚上,初一的凌晨零點,家家戶戶都得放煙花、鞭炮,來迎新年。三十這天還有件事可不能忘了——貼春聯。過完年后,家家的`春聯也都“上門”了。
初一早上,晚輩得在家里先給家里的長輩拜了年,再出門去拜年。拜年倒也有個忌諱的事——下午拜年,所以一般拜年都是在上午。初三早上還得放炮仗,干什么呢?迎灶王爺。初五早上還得迎財神爺。有些人家還會買灶王爺的圖像貼在家里,希望來年家里能夠財運興旺。
若再論遠點兒,那就是正月十五度元宵了。元宵節,我們家最重要的一個習俗不是吃元宵,也不是看花燈,而是到祖宗的墳上去送燈。送的這燈,都是用四根細竹棍,一個塑料袋和一支蠟燭做成的,每到一個墳上,都得放一個炮仗,然后燒點紙錢,放上一盞燈。到了晚上,那林子里、山上也都是燈火通明。
時代在變化,而這些習俗卻一直在延續……
《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我是在鞍山市出生的,爸爸的老家是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雅河鄉胡堡的。
因為奶奶去世了,我們只在每年的大年初二的時候,和爺爺回老家給各家親屬拜年。雖然我沒有在老家過過年,但爸爸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跟我講他小時候老家那里是怎樣過年的。老家那里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過年了,這一天被稱為“小年”。爸爸說小年那天,家家都要喝雪魚湯,一方面象征著年年有余,另一方面也是犒勞犒勞自己從春到夏種田的忙碌。家家戶戶還會買一種糖吃,不用我說你一定能猜到,那就是灶糖——黏黏的,甜甜的,我也非常喜歡吃,我想灶王爺的嘴肯定被粘住了,他再也不會向老天爺報告了。到了大年三十更熱鬧,早晨早早起床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門上、倉房上都變得紅紅綠綠的,就連豬圈、雞架、玉米囤上都有,什么“肥豬滿圈”、“金雞滿架”“糧食滿倉”呀都貼上了。嘿嘿,就連爺爺家里的那輛馬車也會被貼上“出入平安”。爸爸說,對我來說最最新奇的要屬春節供家譜這件事了。老家里有一張大大的家譜,上面寫滿了祖先的名字。每年貼完對聯后,大人們就要將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進大門的屋里,這樣方便家族里的人們給祖先拜年。還要擺上供桌,上面擺好用生菜、香菜,還有胡蘿卜等制成的.小山。爸爸說有些人家還要擺上豬頭、雞、鴨、魚,我們家的傳統是擺素供。哈哈,的確是沒有一點葷腥的,爸爸說就連盛素供的盤子奶奶都要事先刷洗很多遍呢,那一天奶奶是最忙碌的人。
聽爸爸說的太有意思了,真想回到爸爸小的時候,過個不一樣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家鄉的春節作文02-25
家鄉家鄉的春節作文4篇04-05
精選家鄉家鄉的春節作文3篇07-17
家鄉家鄉的春節作文3篇05-24
家鄉春節作文02-05
家鄉的春節作文精選02-05
家鄉的春節作文01-26
家鄉的春節作文01-25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09-29
家鄉的的春節作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