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的優秀議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孝的議論文
現如今,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的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的議論文1
有句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說,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據首位。一個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那么又有誰愿意真心與之交往呢?在我們所學的《弟子規》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們做人必須要以孝敬父母為根本己任。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恭敬地聆聽父母的訓導等等。在古代,三國的時候,孟宗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孟宗一直很孝順他的母親,對母親侍奉有加。有一次,母親病得很厲害,很想吃用鮮筍做的湯,可這時已近冬至,天氣很冷,哪里會有筍長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心里十分的焦急,可是沒有任何辦法,便跑到竹林里,他雙手抱著毛竹,心里想著臥床的母親,不禁兩行淚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難過,竟大聲的哭了起來。或許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動了天地,突然間,眼淚滴落的地方裂開了,從地上露出了幾莖竹筍,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臉上的淚珠,興高采烈地把這些竹筍帶回家去。他做竹筍湯給母親吃,母親吃了新鮮味美的湯后,居然立刻好了起來。后來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
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感恩是一種溫暖的情感,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時刻提醒著我們: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現在,我們都還是剛剛步入初中的中學生,并不能為父母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孝敬父母,應從日常小事做起,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應理解父母的辛苦,從心底里感激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時刻充滿一顆感恩心。
孝的議論文2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標準,是做人的本分,是一個成功的人必備的品德。
孟子曾說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涌泉躍鯉》通過寫孝敬婆婆,來表達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在當今生活中,孝,成了我們共同學習的高尚品德。《禮記》中記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是天經地義的,可又有誰真正去實現孝了呢?在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只有我們的父母。如果我們是一條小魚,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們是是一只小鳥,父母就是一片藍天;如果我們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愛也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孝又是什么呢?孝的含義在漢傳統里以“敬”為前提,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是“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本質是“順從”《弟子規》里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也就是說,父母有錯要指出,但是要照顧父母的心情,和顏悅色地指出。
有人說:兒女學習成績優秀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其實,孝,還包括德。一個人如果不孝,他就不會有德。就算學歷再高,地位再高,又會有誰會把祖國母親交給他呢?一個不懂德,不會孝的人,用什么去回報祖國,怎么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怎么成為祖國的接班人,不是應該成孝兩全嗎?
就算我們不能把孝演繹的無比精彩,我們也要盡力把它演繹,讓先輩們知道,炎黃子孫絕不是只會“成”不會“孝”的。
孝的議論文3
什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活不過來了,于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里。
我們現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讓我們看一看陳毅大元帥的故事吧!有一次,陳毅路過家鄉時,回家看望已臥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幫母親洗了臟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務事。作為大元帥的陳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萬機都能抽空回家孝順母親,何況我們小學生呢!我們一定要向陳毅大元帥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認為對長輩最大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盡量讓父母少操心,平時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個星期天(母親節)的時候,我就等母親吃完飯,搶著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給母親捶了捶背。我在母親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認真地捶著,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后背有一些駝了,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平日里不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還要做好多家務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認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許諾: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親。當然不只是對自己的家人,對所有的長輩都應該如此。如在校,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校外,我們也要孝敬長輩,我每個星期最少和爺爺、奶奶通一次電話,因為太遠,要不然我每天都會去看他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小學生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孝的議論文4
走在這個城市,每每看見一些滿面滄桑的臉,總會想起自己的雙親。
我的父母,是傳統的福建農民,樸實,勤勞,生活不算很好但是對人生的熱情不乏于一般人。
我的母親可以算是真正深居簡出的那種,早起晚休,天天都可以在那么一點大的家里勞碌個不迭。外婆的家就在百米之外,她自己一年下來難得去上幾次。熬了些湯,很多時候也是我們小的代勞送過去。外婆老了的時候,印象中也是老人家來看女兒的次數多。母親,真的是可以為了家而不顧一切的人。
母親節約溫順,有什么好的東西都要留給父親和孩子們。殺了只雞,買了些什么好吃的,自己只吃一點點,卻恨不得把我們的胃都撐圓。其實,這是她的秉性,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農民家庭經常吃些雞鴨魚肉的并不新鮮,可是她就是那么貧氣,那么疼愛自己的親人。對她而言,不論大小,寧愿自己苦點委屈點,什么都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孩子們最好的。
母親上了年紀,身體就出了點問題。貧血。她吃得樸素,干的活多。
父親算得上是風流倜儻的人物,方圓百里,人氣很旺。因為職業因素,他涉足閩西閩南兩地,認識的人不少。他又是出了名的酒鬼,早年時幾乎每日必醉。中年,要培養幾個孩子成材,壓力越來越大了,才開始節制酒量認真起來。父恩重于山,他像每一個稱職的父親一樣,付出和操勞的很多,不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平時,父親寡于和我們溝通,可是在喝完酒之后,卻有不盡的羅嗦話語。我遠在廈門,每次他酒后,總要響我電話然后再回過去陪他聊一會天。也許,在他老人家的心目中,我是孝順的,也善于傾聽他的.感受,我是他最疼愛最親的小兒子。
父親因為酒的緣故,略顯憔悴。他的最愛卻傷害他最深。
父親說要帶著母親來趟廈門。廈門離家不遠,三個小時的車程就到。父親跑過的地方不少,但是廈門卻是他想來又沒有什么原因而能來到的地方。他還說:當年,爺爺也說要去廈門走走,一拖再拖,竟成永生不能實現的心愿!他說,不能讓人生留下太多太多的遺憾。
我的心剎那間感覺淚在流淌。 父親的微薄心愿,讓我想起的事情很多。老人的寂寞,老人的一生操勞,老人的舐犢深情卻不求回報……而我此刻能做的,又有什么?
我嗟悔于自己對生身父母的回報還不及他們一輩子對我們的萬分之一,父母的愛,是我用一世的遺憾和內疚所不能償還的。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里,貼近他們的心靈,撫慰他們的滄桑,盡全力補償他們所給予我的一點一滴……
只是,這樣做,就夠了嗎?
孝的議論文5
中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歷代統治者所推崇的封建正統思想。因此,儒家的孝道便成了衡量一個人德行的`標準,成為了封建禮教的核心思想。
《孝經》有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可見,孝在古時是作為天經地義的頭等大事,若則不孝,乃有違天理也,不容也。漢時,據儒家思想,強調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因此,孝廉成為出仕做官必由之途,而非習五經修六藝之傳統道途。而漢朝歷代皇帝駕崩后都會在謚號前綴一“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等。此時,“孝”已是治國之本,馭民之道,只有真正做到“孝”,才不會犯上作亂,行忤逆之事,人與人則和諧相處,國家安樂,四方來朝。自此后,孝道深入民心,縱使國家變換,王朝更迭,孝道卻深植于百姓的內心深處,巋然不動。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歷經千百年,猶如一輪朝陽高高懸于天空般而孝道在我們每個人心頭。《春秋》有載:“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若是父母健在,則不可出游,若定要出遠門,則需告知高堂,否則將視之為不孝。古人將父母視為自己的信仰,因此則有“拜天拜地拜父母”之說,可知在他們心目中,父母便是如同天地般需仰視崇敬的,是不可詆毀的。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我又豈敢去損傷呢?這不就是對父母的不敬,非孝子所為之;若是有一天我惹怒了父母,就請盡情責打,我必然是不會反抗的;若是我有朝一日做了違背良心之事,您就將我賜死吧,這就是所謂”父叫子亡,子不可不亡“。雖然有些偏激,但也是他們內心對父母要求的尊重與服從,順應父母,為順應天命,順應本心之做。于之今日,若用古人之行來要求我們盡孝,怕是每個人都是”不孝兒女“吧,單單之論“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恐多數人都不知父母年齡,更何況再因此為他們高興又為他們擔憂呢?
國人之“孝”,回望歷史,此輩之人層出不窮;可偏偏到了如今,卻寥寥無幾,這其中之由誰人可解?所謂“百善孝為先”,古人誠不欺我。
孝的議論文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詩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了吧,母親在兒子臨行前還要把衣服再縫的結實一些,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親情永遠是你行舟萬里也在岸邊守候的癡愛。
那作為子女的我們,是否也在時時刻刻掛念著父母,也愿在百忙之中偷得閑時回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對坐飲茶,促膝長談?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自古以來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試問,若不盡孝道,又和他成就什么大業呢?
回望古代世界,四似能看見李密跪坐祖母榻前捧藥侍奉的感人之景,體會到李密進退不能,心急如焚時寫下《陳情表》的.感傷,哺育之恩定要侍奉終老回報,這是多么動人的孝心,感動了皇帝,感動了若干年后的我們。
著眼當下,一眾社會忙人只顧賺錢和“低頭”誰又用真實行動去考慮一下父母的感受,誰會愿意靜下心思傾聽老人的嘮叨、叮囑而不蹙眉甩門而去,誰會真心支持父母的想法愛好,陪他們笑,陪他們回憶過往?孝不在于物質上的回饋給予而在于精神上的陪伴與支持,一個人只有真正秉承孝道,讓父母真正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后半生,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能行萬里路,通達人生之巔。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遵從孝道不止于贍養的義務。真正做到尊敬方為大道。烏鴉反哺之情,羊跪乳之恩何止體現在“養”字上呢?孝敬父母“孝”與“敬”皆必不可少。
從明天開始迎接新生活的我們,能否感受到回報與孝敬的必要,改變當下狀態,效仿古仁人,真正做一個孝子,去為父母筑造到一方凈土種以百花使其芳香百世呢?我們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一個人只有善于回報、尊敬父母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做貢獻,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被如山父愛與似海母愛百般呵護成長;最后的最后,希望人人盡是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父母,用微笑融化一顆顆蒼老的心,用行動,盡孝道,達天下。
孝的議論文7
大家一定都聽過“孟宗哭筍”的故事:三國時代有一個孝子名叫孟宗,有一年冬天,他母親生了一場大病了,吃什么東西都沒胃口,只想吃新鮮的竹筍。但是冬天的竹筍還沒有長成,孟宗就在竹林里痛哭,沒想到這時竹筍突然長了出來,原來是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類似的故事,可見孝順是中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留下來的固有美德,所以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順就是尊敬父母,順從父母的意思。
為什么要孝順父母呢?因為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賺錢供我們受教育,這種養育之恩,就必須孝順父母。
現在的'社會,父母子女間相處時間大大減少了,因此沖淡了親情,許多人長大之后都不愿意何父母同住,使父母生活缺乏照顧,非常可憐。據說烏鴉會反哺;小羊吃奶時,總是跪著的,所以不孝順的人,真是連動物都不如了。
孝順父母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本分。我們現在孝順父母,以后子女才會孝順我們。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不能學烏鴉反哺,但是我要認真求學,聽父母的話,保重身體,不要讓父母操心,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孝的議論文8
不久前,因為我奶奶的腳上長了一個腫瘤,做了一次手術,所以行動很不方便。
記得奶奶剛做完手術那天,爸爸就立馬下發了工作任務,詢問我的時候可婉轉了:“路路(我的小名),奶奶行動不便,你要記住每天洗洗碗、給奶奶送送水,幫幫奶奶的忙,行嗎?”幫奶奶做事我很樂意,可我非常明白一點,每當爸爸問我行不行的時候,選擇是唯一的,只能回答好。不然離“竹筍炒肉”就不遠啦!
爸爸一說完我就開工了!“路路,你幫我把樓上的被子拿下來!”奶奶用純正的四川話說道。我蹦蹦跳跳地到樓上把奶奶的被子捧了下來。“路路,我有點渴,幫我倒點水,要稍微燙一點的!”我幫奶奶倒好了水,給奶奶端了過去,不過水不夠燙,回去重倒也是經常有的事。“路路,碗該洗了喲!”奶奶每次吃完飯都會提醒我,絕對不會忘啊!我家廚房的熱水來得特別慢,我的碗洗完了,熱水來了……每次洗完碗我的手都會紅通通的,卻還有別的事等著我去干。我覺得洗碗太辛苦了,因此抱怨過不少次。可是奶奶天天洗碗,從沒抱怨過。我才洗了幾天的碗,就在這叫苦,真是不應該!“路路,我想上個廁所,你扶我一下。”我攙扶著奶奶去廁所,上完廁所再把奶奶扶回去。反正奶奶大大小小的事我都一手包辦了。奶奶的命令無時不在,我在認真做作業的時候,奶奶突然叫我端個水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得“時刻準備著”!這種事做多了,我也厭煩了,覺得我就像奶奶的傭人,可我仔細想想,要是照我這么說的話,那奶奶豈不是當了一輩子的傭人嗎?
我有個幼兒園同學,他在家是有償服務的:洗個碗8塊,倒個垃圾3塊,家里還是有電梯的!為自己父母做事還要報酬!我在“百度”上看到一個問題:說幫父母做家務是助人為樂嗎?我看了真氣憤,父母生我們,叫助人為樂嗎?父母一輩子為我們做的.那么多的事,從我們的出生開始,每一天都在為我們的衣食住行而操心,這能叫助人為樂嘛?!
長輩、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他們一直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現在。我們應該去孝敬父母,報答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孝的議論文9
當你把面包吃下去的時候,你是否想起已經饑腸轆轆的父母?當你把一杯熱乎乎的水喝下去時,你在意過父母已經干裂的嘴唇嗎?當你把好玩得玩具買下,你明白不明白買玩具的錢從哪里來?在生活中德點點滴滴,父母對我們十分照顧,而我們要做到的,則是孝敬。
說到孝,同學們會不屑一呼:切!孝算什么?可是有人把孝當成神圣的使命:20xx年的孝模冉子朋,為了母親的病,一口氣走100多里的路請醫生看病;古代人狄仁杰,為了找到生母,不顧自己身居重職,去遙遠的故鄉接母親來享清福;古代人王祥不論后母怎么打他,怎么罵他,他不僅不埋怨,還為她“臥冰求鯉”……孝是什么?孝是天底下最純潔的感情,是無可代替的.親情,是世界上令人垂淚的不朽傳奇!你說呢?
以上這些都是感天動地的孝事跡,還有我親身經歷的,就說爺爺過生日吧!爸爸忙著買東西,因為爺爺牙齒不好,爸爸怕爺爺吃得不順心,還特地買些松軟可口的東西。回家時,爸爸還不閑著,忙著炒各種菜。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飯菜上桌了,看著爺爺吃的很開心,爸爸會心地笑了。我想著爸爸忙碌的身影,十分感動:爸爸太孝順了!
來吧!朋友們,行動起來吧!一次洗腳,一次開門,一次幫忙,都將是一種孝的表現!
孝的議論文10
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民族,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就是告訴我們孝順是一切美德善行的基礎,一個人如果不孝順,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也會被其他的人看不起,所以,孝順是做人的基礎。
中國古代有許多孝順的故事,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像是“臥冰求鯉”、“搧枕溫蓆”等故事流傳到現在,都是因為這些人能孝順父母,所以 能萬古流芳;“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連動物也知道孝順,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我們如果不孝順的話,就會連禽獸都不如。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孝順的重要,那要怎樣做才算孝順呢?我認為孝順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惜自己的身體:孝經上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孝順父母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避免父母親擔心,我們如果 不愛護自己,生病或受傷了,爸爸、媽媽都會很擔心,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到我們的病好了為止,所以我們要愛護自己,才算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二、體貼父母的心意:父母如果要我們幫他做事,就要趕快答應,并且立刻去做,不要拖拖拉拉的,甚至故意裝作沒聽到,這樣就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三、努力求學、修養品德:爸爸、媽媽辛辛苦苦的工作,供給我們讀書求學,就是希望我們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長大之后能夠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所以我們要認真讀書,聽從師長的教導,讓父母高興,就算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四、愛國家:孝順的`最高表現就是愛國,一個人如果能孝順父母,長大以后想必也會愛自己的國家,古人說:“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就是這個意思,中國古代有很多的忠臣,他們也都是孝子,像宋朝的岳飛就是一個例子,他是一個孝子,也為國家打了許多的勝仗,雖然他最后被害死了,但是他真的是一個孝順的典范。
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個初中學生,但是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相信你一定是一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孝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孝的議論文800字05-02
關于孝的優秀議論文800字(精選68篇)06-16
極孝(極孝)04-29
順孝(順孝)04-29
孝04-28
關于孝的作文《孝字當頭》04-27
何謂“孝”02-23
作孝04-29
孝東陵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