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情。
傳說張仲景當年辭官還鄉時,他老家正值寒冬,十分寒冷。當時人們沒有多余的錢購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凍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凍爛了,有許多人到張仲景求藥,看到鄉親凍僵的樣子,便舍藥相救,獲得了百姓的稱贊。后來張仲景研制出了"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人們吃過嬌耳,喝了驅寒湯后,渾身暖和,耳朵氣血也通了,吃過的百姓從此都沒有出現凍僵的.現象,耳朵也沒有被凍爛了。
除夕當天,媽媽正在廚房包餃子,我也湊上去包,看到媽媽包的餃子一個個活像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搟面杖搟面皮。先把面團放到面板上摁一下,面團變扁了,就可以搟了。三兩下一個圓圓的,薄薄的面皮就出現在我面前,我也樂在其中,不一會兒,一堆面團便一個不剩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面皮放上餃子餡,把中間對折,從左到右捏到一起,一個新月狀的餃子便包好了。但是我包的同媽媽包的相比丑多了。媽媽鼓勵我說:"再包一個吧。"這回我在皮上多加一點餡,包出來變得鼓鼓的了,美觀多了。半小時后,餃子包完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小巧玲瓏,讓人心里頗有成就感。
讓人開心的不單單是吃餃子,還有包餃子這有趣的過程,因為我知道每個餃子的背后都是我辛勤勞動的成果!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2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端午節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節有著許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節,都會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節前一天,奶奶會先到街上去買糯米、豬肉、粽葉、大棗……先將豬肉用醬油和鹽腌制好,再煮熟,再將糯米進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豬肉塊放進去,然后加上一顆大棗,把粽子用絲線纏繞,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門前,在我很小的時候是聽奶奶說這樣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讓插艾草的這家人百毒不侵,我聽了覺得很新奇。
端午節到了,還在床上的我就能聞到樓下的粽子的陣陣清香,我趕忙洗漱完走到樓下,大鍋上熱氣騰騰,白煙裊裊,綠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稱贊,我急忙撥開粽葉,軟軟的糯米便透了出來,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邊的糯米十分鮮甜,我終于意識到了,肉旁邊的糯米就是這個粽子的好吃的.所在,這糯米進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細細品嘗著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戰亂時期,想到了那個時候的人們一點糧食都吃不到的樣子,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點凄慘而悲涼,我又想到趙國戰敗,屈原那痛苦的樣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們的一切都來之不易,請大家珍惜現在的時光。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3
每個人的家鄉應該都有一些特別的風俗。
我的家鄉——華港,是江蘇泰州的一個小鎮。沒錯,這里有白墻紅瓦,有小橋池塘,可所謂詩情畫意。
我們這春節前最熱鬧的一天就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都會去買糖果等一些過年期間要用的東西,而晚上我們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并喝守歲酒,看春節聯歡晚會。
每次除夕,我都激動得睡不著覺。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會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并且我們里華人過節日最離不開的就是鞭炮了,在春節期間我醒來都是被鞭炮叫醒的。一吃完早餐,我們小孩子都會不約而同的排成幾個小分隊出去拜年,而我們回來會收獲滿滿,會有許多五彩繽紛的糖果,有巧克力……
春節過后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就應該吃元宵(湯圓)。我曾經在一次包元宵中問過爸爸:“元宵節為什么是吃元宵?”爸爸這樣跟我說道:“吃元宵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規矩,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你知道元宵為什么是圓的嗎?”我說不知道,他又說:“元宵之所以是圓的`,那是因他他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知道了嗎?”我恍然大悟,說著說著奶奶已經將煮好的湯圓盛出了鍋。因為有自己包的,所以感覺這湯圓格外的圓,也格外的甜。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還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歡。經典永流傳,讓我們把這種習俗傳承下去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4
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等,這些節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過外國也有節日喲!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把粽子放在水邊祭拜屈原。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的'風俗,人們會把粽子放在水邊,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過端午節時,還要劃龍船,那場面可熱鬧了!劃龍船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人山人海了,有時擠都擠不進去,所以最好來早點來。劃龍船開始時,現場更熱鬧了,人們會拿著粽子在旁邊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拿著槳奮力劃動著,哪一隊先到終點就會得到獎品,那獎品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粽子了。
中秋節也是我過得傳統節日,中秋節必須吃美味的月餅,月餅的陷也有很多,人們都喜歡吃。關于中秋節的來源,也是有一個傳說的,就是嫦娥為了不讓一個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就把這一天叫中秋節。中秋節的由來可真悲傷啊!
不過,有些人會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為了贊美嫦娥的高尚品質。中秋節是我最愛的節日,因為奶奶會給我講好聽的故事,吃晚飯時,難免會拿幾個月餅吃,奶奶有時要哄我,就會把月餅放在嘴邊,說幾個故事,再給我吃。
在我的家鄉,過中秋節,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總是開開心心的。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
除夕,這個并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后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后來到屋子里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和放爆竹,只是因為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里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著紅燈籠,貼著春聯,多么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著,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收獲!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6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陽新縣,這里的風俗與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樣。正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里過年的風俗習慣吧。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節日,雖然全國人民都過著同一個節日,但是每個地方過年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們這里從臘月初就開始忙活了。
冬至開始大寒之前,人們把紅薯從地里挖回來,然后把紅薯一個個都洗刷得干干凈凈,加工成又白又細的紅薯粉,再然后就用壇子或干凈的袋子裝好準備過年用。
下雪了,人們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干活,就在家里制作又香又軟的年糕。制作年糕雖然費心費力但制作過程卻充滿了無限的歡聲笑語。每次聽到別人提起年糕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它出鍋時的騰騰熱氣,想起它的香甜美味,想起一家人品嘗年糕時的'幸福笑容。我家每年做年糕的這項任務主要是由爺爺奶奶來完成的。首先將米粉放進大盆里摻和適量的水揉一揉,揉成一個個小球形的劑子,然后放進模具里將它們壓成各種形狀,有圓形的、有魚形的、也有桃形的……最后將各種形狀的年糕放到大蒸籠里蒸熟。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年糕倒在簸箕上,讓人看著就喜歡,聞著就流口水,吃一口滿嘴的年味。但我們不能多吃因為奶奶說這是用來招待來拜年的客人的。
年糕做好了,人們又將五谷雜糧倒在裝有沙子的鍋中爆炒,做成各種各樣的零食。過年的主食、零食都有了,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每家每戶都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離過年還有幾天時間,東西就都準備妥當了。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大家都在門口貼上紅紅的對聯,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正式迎接新年的氣氛。這就是我們這過年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7
說起咱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拿過春節的風俗來向大家介紹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這一天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這也是節目的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為人們帶來吉祥。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當然就是吃餃子了!為驅邪惡,圖吉利,餃子必須要煮得多還得有余,飯后還要在鍋里放上幾個饅頭,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要是餃子煮破了,不可以說“破了”要說“掙了",就是賺了的意思。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興旺。吃餃子時還有許多樂趣呢!新年里吃的`餃子里包有棗子、栗子、錢、花生米等物質。吃餃子時吃到的第一個餃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質,新的一年里就會像物質象征的那樣。如果吃到紅棗,新的一年里就會紅紅火火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做事有干勁;吃到花生米,就意味著長命百歲,行大運;吃到錢,那就意味著發大財,日子紅紅火火……不管誰知道哪一種,大家都會衷心的祝賀。如果是小孩吃到錢,那就代表學業有成,大家都要祝賀他(她)。
春節時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問好,晚輩向長輩問好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打電話拜年,給別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風俗。你們的家鄉也一定也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吧?那就把你們家鄉的風俗也結介紹給大家聽聽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鄉——陸豐,也有不一樣的習俗。
在我的家鄉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里買年貨,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八就開始大掃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將垃圾、灰塵掃走后,就把買的吃的擺上桌,讓客人和家人吃。在這一天,已經漸漸會有客人來做客了,無論是隔一面墻的鄰家親戚,無論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會趕來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海鮮與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在廣場上會演“潮劇”,會有很多人前往觀看。不僅如此,在廣場上還會有人在賭“魚蝦蟹”,時不時連小孩子也會拿著十塊、五塊前往去賭一賭,因為過年開心。此時此刻,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因為都去看戲了。
正月初一與除夕截然不同。這一天,大人們都在家中看看電視什么的,只有小孩偶爾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來臨,有一個高潮到了,許多的人都蜂擁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親戚家拜年,小孩子都應接不暇,嘴里不停說著“新年快樂”等吉言,然后不停收著紅包,到下午時會有舞獅不斷進入一戶戶人家,舞獅代表吉祥,意味福氣來了,大家都十分樂意它們進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過去,家鄉的新年也就算過去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去照常工作了。雖然新年過去了,但小孩還會放放鞭炮,還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來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過去。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9
做籺是家鄉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歷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或已經開始做了。“籺”是粵西地區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的最為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糍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后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節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蔥、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里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后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里,舀一點剛才炒好的餡,然后像包餃子一樣,對折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折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才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0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里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并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著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后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著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里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為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后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1
寒假到了,鄉下的爺爺捎來一包糯米糍粑,樂得我都笑成了一朵花。爺爺是畬族人,做糍粑是畬族的風俗,節日都要做的。
我和父母來到爺爺家,剛進門,就看見了一個大石器,它張著老虎一樣的大口,這個老虎口上大中小下又大。我十分好奇,便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轉過頭,滿是皺紋的臉上忽然露出了笑容,接著溫順的對我說:“等春節了,你自然就知曉了!”
盼呀盼,大年三十了,爺爺告訴我今天就要解開“老虎口”的秘密。只見爺爺裝了一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淘洗干凈了,放進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的大木甑里蒸。我心里可急了,這蒸糯米和“老虎口”有哪些關系啊?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何想也沒頭緒,開始試著問爺爺這個難點,可爺爺就是笑而不答,讓我耐心等待。終于,大木甑里飄出了一股糯米的清香。爺爺將一木甑的'糯米倒進清洗過的“老虎口”里,再一邊掄起身旁的石錘往糯米飯上砸,一邊不停地往里面加水,我想,這糯米肯定好疼的吧。
一頓飯的功夫,糯米就軟軟地、黏黏地粘在“老虎口”中。原來,我稱為“老虎口”的石器是用來做糍粑的。軟塌塌的糍粑給舀進了一個大竹匾,飄來的香氣引得我直流口水。爺爺看見了,就用大勺子挖了一些糍粑放進碗里,加了些白糖遞給我,說:“趁熱吃吧!蔽铱粗亵,立刻拿起筷子,細細的品嘗,哇!這糯米的味道像蜜一樣滋潤我的心頭,忙對爺爺夸贊道:“美味,太美味了!”
想著想著,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我過的非常充實,也非常快樂,但糯米糍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的心里……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2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但是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有這些風俗分別是:“吃餃子,扭秧歌,看冰燈,舞獅子,放鞭炮……”
在一年來臨之際,我們家會去超市買一些春節用的物品和吃的,回到家后我的奶奶會將買回來的面粉弄成面團,再在里面包上豆沙,再放進天然的冰柜里,因為我的老家很冷,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把豆包放到陽臺上。把這些干完,我們還會把房子擦的一塵不染。弄完了我會和我的爺爺去門外面貼對聯,我們把舊的摘下來,把新的貼上去。然后我的姑姑們會帶我去買一身新衣服,因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姑姑還會再給我買一身紅衣服預祝一年吉祥、安康。
過年的時候,我會和我的爺爺和爸爸一起出去放鞭炮,到了晚上我的奶奶會去參加扭秧歌舞,我便和我的爺爺去看冰燈,和冰雕。等回到家我和我的家人們會看春晚,等到了十點我們會一起去包餃子,我會在兩個餃子里包上硬幣,只要有人吃到硬幣,就代表著在新的.一年里會有好的福氣,有好的運氣,我們還會在餃子里包兩個甜的,要是有人吃到了,就代表著新的一年里會甜甜蜜蜜的。等吃完了餃子,剛好是十二點左右,我們會全家出動,我負責盯著表看,等到了十二點整我們會點燃煙花。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會去爬山,滑冰。并且會好好的休息一天。
這就是我老家的風俗,如果你們家也有這樣有趣的風俗,那就說來聽聽吧。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描述出了新年萬象更新的一派景色。
新年的來歷說法海量,其中最為常見認同的一種說法是,由上古年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作為國內最為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新年,風俗自是數不勝數的。比如:置辦年貨,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拜年……
在家鄉的清晨,街上鞭炮的“噼噼啪啪聲”響徹云霄,將熟睡的孩童們從美夢中拉了出來。
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眼前的春聯、燈籠,增加了節日的味道。
大大家凌晨四五點便起來忙活了,由于他們得為一家人團聚籌備好豐盛的年夜飯。無憂無慮的孩童們則與伙伴推薦自己新年開心的源泉之——各式各樣的鞭炮。有仙女棒,沖天炮,擦炮,甩炮,魔術彈等等。
春節使大家孩子兒最欣喜的莫過于能收到壓歲錢了。壓歲錢一般是長輩給小孩們,母親從小叮囑我要懂規矩,收下紅包時,需要雙手接過,并向長輩道謝。
在大家家,春節時收到的壓歲錢都是交予爸爸媽媽保管的。從書上我還要知了關于壓歲錢的小故事呢,讓我來跟你們一塊推薦吧!
以前每年大年三十的夜里,會有一個名叫作“祟”的小妖出來傷害孩子子。它會趁夜里偷偷潛入大家的.家里,摸一下熟睡的孩子子,從而造成孩子子生病、發高燒。當時的大家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會讓孩子子用紅紙包八枚銅錢玩,將“祟”嚇跑
因此,大家又將這八枚銅錢叫做“壓祟錢”。后來又因“歲”與“祟”諧音,又被叫做了“壓歲錢”。
新年是大家中華民族歡樂而又喜慶的節日,家鄉的風俗與新年的快樂如一首美妙的樂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4
俗話說“十里不一樣風,百里不一樣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春節來講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含義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期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并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中一年級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孩子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中一年級初中二年級滿街走!
大年初中一年級凌晨5、六點的時候,大家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大家便動身去上墳,拿著冥幣、黃紙,還有鞭炮。大家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后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中一年級,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含義是今年不可以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性一般會攜帶一群孩子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性們則在家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小孩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困難呢,由于這是孩子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后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顯示出新年歡慶而熱鬧的氛圍。
一個一般平凡的風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部分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部分結晶需要大家繼承與保護。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5
在南方,每年端午節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墻角處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蛇。在門旁邊插上艾葉,有滅蟲驅鬼的說法。
傳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
那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屈原。可是楚國的奸臣卻非常討厭他,于是,就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就不相信他,后來楚懷王被殺,他兒子楚襄王把屈原下放到江南地區。
屈原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等很多詩,后來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把做的粽子投入江河。
所以,端午節就會包粽子。我們會在端午節頭一天晚上包好,用柴火煮一個晚上,一起床,便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做粽子的方法很簡單。先拿粽子葉洗干凈,取出粽子葉一端卷成錐形,再往里面撒米,小火煮一個晚上就可以了。
端午節又怎能少得了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前,河面上有兩條龍舟。一隊是紅龍舟,另一對是綠龍舟。隊員橈手意氣風發,一個個勢在必得的'表情。
比賽一開始,船如離弦之箭,在江上飛馳。一時間,鼓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風俗的作文11-07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1-10
[精選]家鄉的風俗作文10-10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10-13
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10-14
家鄉的風俗作文【經典】01-01
家鄉的風俗作文06-13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07-09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07-11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