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手抄報資料:曾國藩的“微博”
曾國藩年輕時是個憤青,“自負本領甚大,每見人家不是”。三十歲時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學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寫日記,不過他的日記與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曾國藩日記的篇幅都不長,幾十字,一二百字,寫的內容多是生活的白描:從早晨起床開始,吃的什么飯,和誰說的什么話,甚至晚上做了什么夢,都一一記錄下來,然后回憶自己一天的言行,發現其中哪點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責,做深刻反省。更關鍵的是,曾國藩寫日記不光自己看,還讓別人看。雖然那時沒有互聯網,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發布到網上,與粉絲們互動,但曾國藩有他的辦法,他把日記抄錄數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傳閱,朋友們會在后邊加批注,談自己的感想,或批評,或鼓勵,就像現在粉絲們的跟帖一樣。
比如,有一次,好友倭仁在他的日記后批語道:“我輩既如此學,便須努力向前,完養精神,將一切思維、閑應酬、閑言語掃除凈盡,專心一意,鉆進里面,安身立命,務要另換一個人出來,方是功夫進步。愿共勉之。”曾國藩看到后的反應是,“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嘆說,不如此“安得此藥石之言”。還有一次,他在日記中抱怨駱秉章對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國華評論說:“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難堪。”這讓他如醍醐灌頂,想起自己素來自負,對這位前輩加上級匯報工作或說話總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過來。
日記通常都是非常私密的東西,通常都會嚴加保密,不讓外人知曉,可曾國藩為什么如此開放呢?
原來他在日記中雖然能夠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做到狠斗私字一閃念,但自己的缺點、錯誤或是陋習改正起來卻非常困難,總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例如,他曾在日記中立誓“夜不出門”,但還是經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兩天,京城刮起大風,他仍然“無事出門”,回來深切自責:“如此大風,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殺人,別人邀他去看熱鬧,他“欣然樂從”。
內修效果不理想使曾國藩認識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監督是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記公開,讓眾多的眼睛看著自己,并且通過親人朋友的“跟帖”、點評,點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強大的外在監督力量。用他的話說就是:“勢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監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的壓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變。
曾國藩天資并不聰慧,但卻成為“內圣外王”式的人物,成為清朝的“中興之臣”,與他注重自我修養,使自己不斷完善是分不開的。而在其漫長的一生中,寫這種類似“微博”的日記,并公之于親人朋友,成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強,也有被自己打敗的時候。所以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向外顯現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斷從外界汲取力量。這,正是曾國藩最聰明的地方。
【歷史手抄報資料:曾國藩的“微博”】相關文章:
歷史手抄報資料:曾國藩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關于歷史的名言警句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最早的皇帝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王安石偏食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和尚升天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永樂盛世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商鞅變法06-30
歷史手抄報:中國歷史手抄報內容資料06-30
歷史手抄報資料:北京猿人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