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寒食節的作文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的一二日。當天初為節時,寒食節那天禁煙火,只吃冷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于寒食節的作文,僅供大家參考閱讀!
關于寒食節的作文1
寒食節又稱為禁火節,清明節又稱“寒食節”,那么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呢?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關于寒食節的作文2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于載籍。后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關于寒食節的作文3
今天是寒食節,陰歷三月初二。明天是清明節,聽母親說同時又是民俗三月三王母娘娘的生日節,不宜祭掃,所以上墳掃墓定在今日。
中午飯后從省城往家趕,路上抓緊時間買了些祭品,下午兩點多帶兒子來到祖墳。本家的老少四代各家代表都到了。父親本月三周年,遵循一個月內不上兩次墳的風俗,這次沒給父親上墳。分別祭掃了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二爺爺、二奶奶,和我叔的墳墓。
在父親的墳前跪拜磕了三個頭。從墓地回來后,回家陪母親聊聊家常,澆澆花。傍晚到護城河邊折了些柳枝,給兒子編了一個草帽戴上。兒子很高興,問我:“爸爸,這樣我如果藏在草叢里別人就發現不了我吧?”我說:“發現不了,因為你戴著草帽呢。”兒子接著問出了習慣性的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天黑后給母親送去柳枝,陪母親插在大門、堂屋門和廂房門上。
我問母親:“清明節為什么要插柳?”母親說:“我小時候聽你姥爺說過,過去有個皇帝,當皇帝前落難的時候,他的一個把兄弟對他很忠誠,餓極了實在沒法的時候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給這個皇帝吃。皇帝成功登基后,他不愿意當官受賞,陪著自己的老娘隱居深山。皇帝想逼他出來當官,知道他是個孝子,想著只要放火燒山,他為了保護老娘肯定得背著老娘出來。沒料想他就是不愿意出來,結果他娘倆被燒死在山里。
從那以后,這個皇帝為了紀念這個把兄弟,下令在他被燒死的`這天全國不生火做飯,家家戶戶門上插柳枝。”這使我一下子想起了介子推與晉文公(即位前公子重耳)的故事和蘇軾的《寒食帖》。本來我以為插柳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祖先,因為楊柳低垂,很可寄托人們在祖先親人墳前的低頭哀思,沒想到還有這么一段悲壯而發人深思的歷史典故。
【寒食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寒食節的詩句02-06
寒食節詩句11-08
有關寒食節的詩句11-03
關于寒食節的詩句01-25
寒食節有關的詩句01-31
描寫寒食節的詩句08-10
關于寒食節的傳說10-10
寒食節的詩句11篇02-06
寒食節的詩句(11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