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1
“生活雜俎,萬物伙伴,曉風過處,有些人,初綻。”凡塵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感受過溫柔的風,而后又汲汲于時間的車輪前進時揚起的塵土,張曉風老師化身為了那陣“曉風”,使許多人“初綻”。
接觸《曉風過處》這本書,是源于課堂中學到的《衣履篇》,讀完之后覺得神氣清爽,便去買了一本。張曉風這支“最溫柔的筆”,或寫身邊的人、事、物,或寫自然花草、景物觀賞、游覽記,或寫讀書感想,表達的是對于母愛親情的贊頌,對于生命的禮贊和現實人生的關懷。這本書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以小見大”。
張曉風老師知道自己生活在凡塵世界,她也知道自己應該接受現實世界,但她自己卻沒有被染上世俗的氣味。她認為世俗與“土氣”是不一樣的。生活可以“土氣”,可以用筆寫下雞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寫由電視劇引發的思考,但絕不能夠落入俗塵。
有一個故事,徹底撥動了我心底的一根弦。它,就是《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這是詩詩上小學的第二天,張老師作為一個偉大的母親,內心很想再陪他一次,但她卻狠下心來,看詩詩單獨去了,她說,“母子一場,只能看著一把借來的琴,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這時,我已經從她落下的眼淚中,體會到了一個母親的擔憂、緊張和不舍。我知道,這時,無論張老師是什么心情,出發點都是唯一的,那就是對兒子放手的愛。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停留在封底的那句“鳥翼點給兩岸同樣的白”。是的,鳥翼也給我們每個人點有同樣的白,這樣美妙而充滿哲理的話語,在《張曉風散文集》中,俯身可拾。所以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讀她的文章一遍又一遍,心里想,這個人,這個人,怎么可以這樣寫,怎么可以寫得這樣好。我是多么喜歡曉風老師的文字啊!
思想至深。新穎獨到。
我承認,俗世中的我一定達不到這種境界。但我愿把這本書一直擱在我的案頭,視為知己。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2
打開這本書,翻動著紙頁,字里行間透露著深沉的韻味,一幅幅美麗的景象展現在我的面前,這一本書中,仿佛每一個字都有它獨特的感情和意義。這本書便是《張曉風散文》。她的文章總能讓我悲喜交加,讓平凡的事物都有了生命,各具自己的一番特色。
“落了許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覺得似乎撿回了一批失落的財寶,天的藍寶石和山的綠翡翠在一夜之間又重現在晨窗中了。陽光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這選自書中的`其中一篇:《畫晴》。晴天可以畫出來嗎?當然可以了。就如這段,這是環境描寫,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天空藍得像寶石,山綠得像翡翠。灑在山谷上的陽光無比溫柔,就如一盅稀薄的葡萄汁。立即,一種歡快,輕松,愉悅的心情油然而生。此時的心情不也如那陽光一般明媚、晴朗起來了,那“畫晴”也畫到了心中,原來晴天不僅是晴朗的天氣,它還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也是一個個奇妙的文字。可以生動地畫在心中,也可以溫柔地寫在心里。此時,我就像與張曉風心連心,因為我讀懂了她的內心。當進入她的寫作世界時,便沒有了自己的情感,一會兒為那無私奉獻、生命力脆弱的曇花默然流淚,一會兒又為那浪漫、可愛、美麗的桃花飛舞的景象贊不絕口。就是這種悲喜結合,咖啡與方糖融合的感受,讓我讀懂了張曉風的散文。這種感覺是美妙的,因為它讓我走進了另一個書的世界。
一會兒憂傷,一會兒歡喜,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當我讀它的時候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有一種陶然的幸福。”合上書,望著遠處,我忽然對這些平凡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認識……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3
如果不是學校的推薦,還真難遇上張曉風這樣的奇女子,讀到她這樣有才情的文章。這一回,我真算得上是孤陋寡聞了。作為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名聲絕不局限于島內。張曉風的散文,實在值得我細細品味。
這本集子令我心有觸動的,如《平視,也有美景》、《生命,以什么單位計量》、《許士林的對白》等篇章,令我心生悵惘的,卻是那篇:《不識》。
文中寫道:兩個人坐著談話,其中一個是高僧,另一個是皇帝,皇帝說,你認得我是誰嗎?……
不,不識。在高僧看來,人與人其實都是不識的。誰又曾真正認識過一個人呢?
張曉風繼而想到,就連我們自己,也未必識得自己吧!
幾年前,一位長著曾對我說:“夫與妻之間,朝夕相處,日夜相伴。在離婚那一天,才發現,許久以來,他們并不認識對方,所謂的結婚、生子,原來也是一場錯誤。”
一個人,走在人生的路上,經歷曲折、起伏、歡笑和淚水。多少年后驀然回首,那個不諳世事鑄下錯事的少年是我嗎,那個在池塘邊凝視水面的'孩子是我嗎,那個追逐媽媽直到將鞋子跑掉的人是我嗎?
是你,不是你;你知道,你不知道。
人生的河流,就這樣流淌,順勢而下,激起水花時,被石塊絆住腳步的我們會思考:我認識我嗎?將這樣的困惑拿來糾纏自己,真是幸也不幸。
張曉風這樣思考:從宗教意義言,肉體只是暫時居住的房子,屋主終有搬遷之日。回族有這樣的生死觀: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結果。
而蘇軾說,人生如夢。
討論“識”與“不識”,想想“死生一矣”,的確有些宗教哲學的意味。
閱讀使人思考,思考促人參悟。如果悟不透,那也是參悟的前兆,抱著這樣的信念,自然更有興致將這本書讀下去。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4
張曉風筆下的那株雨荷,至今仍令我覺得驚艷無比。“看那株蓮花,在雨中怎樣地唯我而又忘我,當沒有陽光的時候,它自己便是陽光,當沒有歡呼的時候,它自己便是歡樂!”鄉間不惹眼的路邊,這漫天大雨中的紅蓮,令作者不欲撈月也幾欲失足!它在雨中傲立,如紅梅傲雪,有鷹擊長空的氣勢。這株雨荷,忘我而獨立,柔韌而清朗。
這株紅蓮如此忘我的盛開,與漫天的雨構成了一幅和諧的'令人如癡如醉的畫卷。與環境融為一體,才有了真正的風景。人生亦如此,唯有與逆境融合,才可能真正升華自己。生活或許如一把沉鈍冷硬、銹跡斑斑的古劍,與其被動被之塑造,不如主動出手握住那堅實古樸的劍柄,與之共舞。這不僅是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更是種自信者的姿態。在要付出巨大努力和經受眾多無奈的塵世中生活,守住這種心態、學習這種姿態委實不易,這是一顆堅韌的心才能支撐起的恬淡風景。
更令我感動的是這株雨荷的忘我。它自顧綻放,傾吐芬芳,亭亭玉立,竟有了鄭燮筆下竹的幾分氣節了!“任爾東西南北風!”花如此,人亦然。忘我是種境界,它更是另一種與客觀事物融為一體的和諧。一切藝術、事業成功的奧秘,在于人可以同樣忘記時間空間與整個世界。茨威格眼中沉溺于雕塑的羅丹,朋友眼中癡迷于創作的福樓拜,眾人眼中專注于實驗的巴斯德……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努力,更離不開努力中的忘我。
生活,以一株雨荷的姿態。這株荷花,經歷幾載春秋幾番風雨才拼勁全力開出這樣一朵亭亭玉立的花!縱使自然給了你諸多磨難,你也要笑著睥睨它!且看那張幼儀,她無疑是女子中一朵絢爛的荷花。作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遭到丈夫的背棄,卻憑著一股執拗的力量從人生沉重創痛中華麗轉身,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商業輝煌。正是有這扎入生命的雨荷精神,她的生命才能重新綻放。學會以一株雨荷的姿態生活,迎接苦難與之融為一體,忘我地綻放自己的生命。
倘有荷在心,則長長的雨季何患!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精選13篇)08-31
《張曉風散文集》讀后感8篇03-16
張曉風散文集優秀讀后感(精選31篇)10-03
張曉風經典語錄10-28
張曉風讀后感04-29
張曉風散文讀后感03-22
《張曉風散文》讀后感11-20
張曉風散文讀后感08-08
周國平散文集摘抄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