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雄鷹為何能問頂蒼穹散文
我們經常發現有人總是羨慕別人這樣如意那樣好,自己端一碗肉吃著還非常苦澀的樣子,看著別人端一碗羹吃的有滋有味的,心里感嘆命運的不公;我們經常發現有的人上頓吃了沒有下頓,存折里沒錢,孩子交不起學費,穿的破破爛爛的,一家人可開心的不得了,一家人可和諧的不得了,一家子可幸福的不得了;我們經常看見有的人有了一百萬,還在叫苦連天,說自己命苦,為什么沒有一千萬?而有的人有了一千萬,還在說自己窮得不得了,命薄的不得了,還到處借錢,還說別人為富不仁,不仗義什么的!
有的人夏天依然在37度的高溫下扛磚,搬運,粉刷……汗流如雨,依然干的精神抖擻,好像一點不累的樣子;而有的人在空調下上班卻叫苦叫累,好像累出了病來的樣子 。
有的人身強力壯,一表人才,有高文憑,有高素質,卻找不到工作?即便找到了工作卻總是干不好,跳了無數次槽,最后得出的理由是生不逢時或運氣不好;而有的人長的像武大郎或像黃月英,身體并不怎么強壯,沒文憑也沒有所謂的高素質,卻有干不完的活,而且工作總是干的很好,他們不懂什么叫生不逢時也不懂什么叫命運?他們只懂務實,認真,負責,努力,堅持……
有的人身邊有一位嬌美的賢妻,卻大喊愛情迷茫,非要找理由去勾引別人的糟糠之妻或去糟蹋楊白勞的喜兒,整的別人家破人散,還在高呼著“愛情自由”和“愛情萬歲”的口號!
其實,只要我們注意留心,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累,每一個人都不容易,只是開不開心幸不幸福全在你自己,就算你做二流子或做叫花子也不容易,也累,不信你去做一做二流子或乞丐體驗一下就明白了。
雞動一下,大家都知道雞辛苦了,因為這是明顯的。
大家都說鴨子在水面上多自在多悠閑,其實,在你看不見的水下,鴨的雙腳在拼命的劃動!
鳥兒總是喜歡群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哭訴著自己的不幸,制造著藍天和白云的緋聞,嫉妒著農民的豐收,最后理所當然的去偷吃農民莊稼地里的糧食……
我們總是羨慕雄鷹有好翅膀,我們贊美雄鷹的展翅翱翔!
可你知道雄鷹為什么能展翅翱翔嗎?我們讀一讀《雄鷹的成長錄》就明白了:
“ 一只雄鷹展翅飛向藍天,他擁有了美麗遼闊的天空 。可他那雙鋼鐵般的翅膀是如何練成的,他依稀深深的記得:
他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母親近乎“殘酷”般 的修煉。在母親的幫助下,他很快就學會了比爬行好一點的飛翔,但為了獲得母親口中的食物,羽翼漸豐的他繼續接受著母親成千上萬次的訓練。
隨著訓練難度的加深,下一步,母親把他帶到了懸崖邊,然后母親無情地把他摔下來,此刻,山風呼呼地灌進了他的耳朵,強大的氣流刺得他睜不開眼,小小的他被嚇壞了,驚恐的尖叫著往下墜落,但生的欲望迫使他拼命地振動那雙有力的翅膀盡力地往高處飛翔……母親含著淚說:“孩子,只有這樣的訓練,你才能飛上高遠的藍天,你才不會因難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餓死。”
被母親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他終于通過了飛行的考驗,幼小的他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就是峰頂的雄鷹了。卻料有一天,母親用銳利的爪子殘忍地折斷了他正在成長的翅膀,母親根本不理會他痛苦的哀鳴,母親接著再次 把他從高處推下,絕望的他如流星似的一頭栽了下去,此時,他想到了心中的夢還沒實現啊,他想到了活著的幸福和自由,因此,他忍著劇痛,堅強地再一次煽動血淋淋的翅膀,跌跌撞撞飛了上去……
他問母親為什么這么殘忍,母親微笑著說:“我‘殘忍’地折斷你的翅膀中的大部份骨骼,是為了你未來能否在廣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關鍵所在,小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在被折斷后仍能忍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地充血,不久便能栓愈,而栓愈后的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死后重生,長得更加強健有力……”
有人會說,有人從小失去了父母,如何成長?
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歸根結底靠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巨大無比的潛能,只是有的人的潛能已經蘇醒。任何成功者都不會是與生俱來的,成功的根本是開發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只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自己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你離成功也就越來越近了。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要面臨一些迫不得己的選擇,那可能是挫折,可能是困苦,也可能是生與死的考驗,但不管是什么,我們都必須戰勝它,才能挺胸向前走,否則只有倒下;你戰勝了困難,你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享受到了最高級的人生樂趣,哪里還有時間還有心情去怨天尤人嘰嘰喳喳嫉妒什么的……
我們的激情,我們的意志,我們的勇氣,我們的希望就是我們的翅膀。我們的翅膀也同樣常會被折斷,也同樣會變得疲軟無力,如果我們能忍受劇痛,不怕艱難挫折,不斷的挑戰自我,相信我們都可以如雄鷹展翅上騰,問頂蒼穹!
【雄鷹為何能問頂蒼穹散文】相關文章:
問佛的抒情散文04-27
以問為話題的作文05-06
搏擊長空為雄鷹作文1000字05-06
問禪靈山散文隨筆05-02
蒼穹04-30
莫問君遠近優美散文欣賞05-03
問秋的優美散文(通用9篇)11-28
心靈的蒼穹04-28
關于學與問為題的作文05-07
淡守清歡,用心問禪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