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與農商行的情緣散文
最近我在《張家港日報》上看到“我與農商行的故事”有獎征文,往事禁不住涌上心頭。
讀小學時我家在兆豐街上開了家超市,對面就是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兆豐營業所。每天我們都要把當天的主要營業款存進農商行,一是保險,二有利息。20xx年煙草公司要求香煙經銷戶通過銀行打煙款,農商行自然成了我家的最佳選擇。奶奶經常會在下午三點以后沒有客戶的時候到對面辦理業務。有時我們店里生意忙,人手少,農商行的叔叔阿姨們坐在辦公室,只需抬一下頭就能觀察到我們這邊的實時行情。
到了節假日、寒暑假,我都會發揮特長,幫店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每到春節,生意格外興隆,很多客戶拿了百元大鈔來購物,我就一次次跑到對面銀行兌換零錢。農商行的小錢阿姨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我這個“小跑腿”:“云云,來往車輛多,過馬路要多加小心啊!”
這種看得見摸得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不僅提高了我們的辦事效率,而且大大加深了我們全家對農商行的感激之情。
日久情深,農商行的叔叔阿姨都成了我家熟悉的好朋友。遇到下雨天,有的員工沒帶雨具,我們就主動借給他;冬天有的員工來不及吃早飯,我們就送兩個熱騰騰的饅頭讓他充饑;夏天煮了玉米、花生,奶奶總會吩咐我端上一碗,讓他們一起分享。
20xx年春節前夕,小錢阿姨還專門幫我辦了一張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的.存折,“誘惑”我把爺爺給的200元壓歲錢轉移到農商行。當時我還真的舍不得,一旁的爸爸勸導我:“農商行不僅是存錢的地方,更是放‘心’的場所。農商行不僅讓你省力放心,還讓你的錢保本增值呢!”小錢阿姨洋洋得意地說:“云云,你可以不聽我的,爸爸總不會騙你吧?”于是我在農商行有了第一筆屬于自己的財富。為此爸爸還特意輔導我寫了《微笑》這篇文章,發表在20xx年4月的《張家港日報》上。
20xx年秋,我跟隨父母到市區讀初中。年老體弱的奶奶便把超市轉租給了老王,繼續留住在老家。奶奶很喜歡看電視,有陣子電視機“罷工”了,什么信號也沒有,急得奶奶打電話向媽媽“求救”。爸爸心急火燎地趕到鄉下,把兆豐最資深的電器專家張亞平師傅請到現場“診斷”,結果發現什么毛病也沒有,原來是有線電視欠費停機了。爸爸趕緊到農商行辦了卡,交了錢,開通了水電、電話、有線電視等各類費用的代繳功能,一下子解了奶奶的心頭大患,喜得她眉開眼笑。
到了市區,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伴隨著農商行,接受它的溫馨服務。節假日我會自告奮勇心甘情愿地幫著父母去辦理繳費、存款、轉賬等業務。
記得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布置我們寫《假如我會克隆……》。我寫的是克隆刀魚,因為經常聽奶奶說,她小時候經常吃刀魚,而且很便宜,我好生羨慕。想不到一個月后,這篇文章登上了《張家港日報》。假如現在有人布置我寫篇《假如我會克隆……》,我會在我就讀的江南大學的校門口,克隆一家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的營業部,讓我重溫那份珍藏在心里的深厚情誼,回味那特有的甜蜜。
【我家與農商行的情緣散文】相關文章:
北京農商行筆試經驗01-01
上海農商行筆試經驗01-01
北京農商行筆試經驗01-01
文字情緣散文03-13
墨香情緣散文05-14
聚散情緣的散文04-24
電話情緣散文11-08
窯洞情緣的散文02-18
柿子情緣散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