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莊鎖憶散文
看著前幾日朋友從同里古鎮寄來的照片,我也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故鄉的古鎮—李莊。此時,那里也應該展現出她柔情的一面吧:雨絲飄飄灑灑,氤氳嵐煙。
古鎮不大,揚子江從邊上逶迤而去,那里有號稱“上海到宜賓二千公里長江江邊建造得最好的亭閣”的奎星閣;被建筑大師梁思成稱之為“梁柱結構之優,頗足傲于當世之作”的旋螺殿;處處是“青磚小瓦馬頭墻,垂花雕簾小軒窗”的明清建筑群。滿鎮煙柳,沐云披霧。青石板上長滿了翠綠鮮嫩的苔蘚,矮墻上垂下的芭蕉葉在微雨中羞答答的低著頭。狹窄幽深的小巷靜謐而美麗,仿佛在某個轉角處就會遇見那個撐著油紙傘,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在這樣霏霏細雨的雨天里,你可以隨意走進一間老舊的茶肆小憩聽雨。店里的茶具和陳設都很陳舊,卻別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韻味。這樣的茶館不用刻意附庸風雅,規矩和講究自然也沒那么多了。只需沏上一盞清茶、閉上眼聽老人們講述李莊的陳年往事。他們會告訴你奎星閣里的張家祠堂里出過多少秀才,禹王宮的梁柱用的是多少年的巨木,梁思成和林徽因在這里的動人愛情故事。甚至在小鎮哪里能吃到最正宗的李莊白肉。
可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聽古稀老人們繪聲繪色地講述其關于李莊抗戰時期的故事。
1940年,正值抗戰的艱難歲月。5月初,日軍攻陷棗陽,進犯宜昌,昆明也頻遭轟炸,為躲避戰亂,在李莊人民“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16個擲地有聲、巨力千鈞的電文邀請下,中央研究院、同濟大學、金陵大學、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以及中國營造學社等高等學府、科學文化機構、一萬多人遷往李莊長達六年之久。更迎來了李濟、傅斯年、陶夢和、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金岳霖和國外著名學者李約瑟、費正清等眾多學術界的泰山北斗。其中還有20多萬冊書籍和文物裝成600多個大箱先后運到李莊。古鎮的老人們自豪的說,當時倘若在國際信函上寫有“中國李莊”四個字,國外的郵件都能準確送到。從老人們口中得知,隨著師生們的到來,李莊人民也顧不得東岳大帝了,士紳們將東岳廟內的神像請下神壇,騰空大殿、偏殿和大小不一的套院,擺上簡易的課桌——同濟大學規模最大的工學院就此開課了。鄉親們擠出自己的房子給學生們做寢室,緊衣縮食、砸鍋賣鐵換做油鹽柴米給學生們生活供應,就連禹王宮的大梁也險些拆了做成課桌。靠著李莊人的惺惺相惜和互助,大量的中華文化終于得以免受戰火的摧殘。不僅如此,李莊的兒女喊響“救亡圖存、匹夫有責”的口號,300多位知識青年憤然投筆從戎,用錚錚鐵骨去與侵略者展開殊死較量,鎮上很多男人為了四萬萬同胞存亡踏上了投軍報國的道路。劉老太婆的丈夫就是那時候參軍出川就再也沒回來過。
自古有“東有周莊,西有李莊”之說,故鄉的李莊相比江南古鎮少了些許小家碧玉的柔美和詩意,較秦淮河邊的烏鎮而言,缺了幾分嫵媚和胭脂味,她更多的是巴蜀大地的有容乃大。作為“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在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物資匱乏的年代,李莊承載了一段令人動容和難忘的歷史。成為了抗戰時期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為學者筑起了寶貴的“戰壕”,使華夏文化在這里得以薪火相傳,李莊就像一位年邁的母親,國難當頭下,她以博大的胸懷哺育了天下莘莘學子。
窗外依舊細雨霏霏,記憶中古鎮景致依稀。漁舟唱晚,漿影傾斜,揉碎了千古的月色,一盞茶,一筆墨,李莊的記憶在紙上慢慢侵染開去。
【李莊鎖憶散文】相關文章:
鎖憶初中作文04-30
雷許莊下院散文04-30
青春憶曲的散文04-30
憶一祥散文04-27
走進李雅莊煤礦暢談十八大04-30
深秋鎖記抒情散文04-27
李漢榮的散文05-01
李寨的夜散文03-25
懷念李大腳散文04-30
驚蟄時節憶當年散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