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狂飆,試名馬散文
京西大覺寺附近有一狂飆樂園。有山,但不高;有水,但不深;有廟,少見香火;有碑,鮮為人知。它究竟“樂”在何處,致使諸多游歷過名山大川、經常在海內外游樂場所出入的人流連忘返?在我內心深處,曾懸浮起碩大的問號。
我原本以為“狂飆”二字的詞義很時尚。因為占地3000余畝、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的狂飆樂園是以康體休閑為主題的景點。還因為,那里常見雅馬哈、本田等越野摩托車和越野汽車風馳電掣地閃回于藍天白云下,各國名馬在草坪上點綴出現代進行時的高雅與華貴。未曾想,在偶爾翻閱典籍時,竟然意外地發現,“狂飆”一詞很早便見于古詩文中,譬如,與《文賦》的作者陸機齊名、并稱“二陸”的西晉文人陸云在《南征賦》中曾感嘆:“狂飆起而妄駭,行云靄而芋眠。”唐韓愈在《寄崔二十六立之》中,一任“狂飆”涌入丹青般的詩句里:“舉頭庭樹豁,狂飆卷寒曦。”數千年席卷大地的狂飆啊!你曾見證過多少在風雨中日漸漫漶的碑記,曾助推過多少仗劍昂首、仰天長嘯的英杰?
直到我在狂飆樂園小住了數日,才體味到眾人在那里流連忘返的真正原因。
狂飆樂園的兩類圖景,既相互感應又相互碰撞,給人一種奇異的視覺沖擊力。其一,汽車越野、自行車競速和摩托車越野賽事若陣陣狂飆掠過賽道的時候,樂園一隅的古碑和山巔處的古廟被卷揚的風塵籠罩,越發顯出幾分迷蒙神異。
那日,我登上城子山頂,調好望遠鏡的倍數放眼望去,但見塵埃落定處,厚重的赑屃與古碑的規制逐漸清晰,南山的娘娘廟與通向廟宇的曲徑像是回歸史潮。據說古廟里供奉著東岳娘娘,是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存;古碑下安息著清雍正年間一位禮部尚書,碑銘顯現著一段百余年前的記述。
其二,是高端馬術的動感與細品慢酌的靜感相融。仲夏日,我在接受了幾天的初級馬術訓練后,便與馬開始親密接觸起來。從我跨上馬背的那一刻起,才真正明白,近年在游樂場所精彩展示的“馬文化”有多么的深邃和高遠!僅在京城周邊的草原上騎過幾次蒙古馬便自稱“會騎馬”的我,在認認真真體驗中,倍感汗顏。馬文化,說來非常豐厚。漫漫史途中,它歷經刀光劍影、烈焰冰河,與將士榮辱以共、生死相依。古代一些帝王或草莽英雄,不僅把馬看作是戰事的重要工具,而且把自尊、權勢、精神寄托等統統壓在了名馬身上。有時為爭一匹寶馬良駒,竟然引發一場血雨腥風的戰事,導致一批名將為此血濺沙場。由此,史官和小說家心情復雜地把漢武帝、晁蓋為爭奪名馬的得失不惜搭上血本的過程寫進篇章,把“赤兔”、“烏騅”、“黃驃”、“的盧”等名騎連同它主人的命運一同講述,讓讀者想起馬,便想起馬上的英雄。
一旦騎乘過價值在數十萬元以上的名馬,便深知僅僅會走馬、跑馬,不過是騎馬的基本技法,就像剛剛入校門、初識26個英文字母一樣,與“馬術體驗”的“初級段位”還相差甚遠甚遠。
那日清晨,當草尖上的露滴還晶瑩發亮時,我在專職教練的指導下與“庫特”(澳大利亞名馬)一同沐浴在霞色中。
原來,名馬馬術僅是步法就有諸多講究,大致分為自然步法與人工步法,慢步是最基本也是速度最慢的一種,可清晰地聽到馬在悠閑信步時那四個蹄音的節奏,像是一首舒緩的圓舞曲;襲步是所有馬步中最快的一種。這種最刺激的馬步與快步有不同之處,快步的特點是每個對角線的前后四肢同時落地或離地,通常而言,每完成一步有兩個蹄音,每次運行中顫動二次并有一個短暫的懸空時間,騎乘者在上下起伏時很覺舒適。而襲步在馳騁時步伐跨度加大、懸空時間也長,因此有一定難度。當我嘗試過兩種反差極大的馬步后,盡管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卻有一種“周身通泰”的感覺。
經歷過一番劇烈騎乘后,人們自然會把目光投向半山腰的竹樓,那是品飲、觀景、思古、感今的閑適所在。當我飛身下馬,登上竹樓,一縷縷新茶的清郁便撲鼻而來。這座典雅的茶樓依山面水,和風習習,佐以茶女的素裝細語、茶點的精致清麗連同古韻的抑揚頓挫,似乎把我帶入了古香古色的江南水鎮。
面對此情此景,我自然有所感悟:當靜與動攜手、今與古對視、雄渾與柔婉共舞、造勢與閑逸契合,休閑的樂趣才能充盈到極致,許多處世的感悟也會油然而生。
歸途,當車與狂飆樂園漸行漸遠時,心與“超然物外”的哲思便漸漸貼近……
【知狂飆,試名馬散文】相關文章:
好雨知時節散文04-28
夢里花開知幾度散文04-27
—葉知秋楓散文05-01
歲月亦知味的散文04-27
年少不知愛知愛不年少散文04-30
星星知我心雜文隨筆散文05-02
富二代的狂飆生活04-27
捕捉狂飆股的七大絕招04-26
試膽量06-21
見知(見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