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蟬詩優美散文
長期在城里生活,感到遺憾的是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季節的變動———四季盡管在嬗遞,我們卻只能在服裝上去識別,在溫暖、炎熱、涼爽、寒冷中去感受,不能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中去領略、欣賞,感受它的原汁原味。
蟬鳴是個例外———城市里也有蟬鳴,告訴你現在是夏季。
現在,我就在聽蟬,蟬聲就是從斜對面那棵廣玉蘭樹上飄過來的。樹冠四季蔥蔥郁郁,讓我無法仰望歌唱者的尊容。
兒時在鄉下常聽到蟬鳴,從門前屋后的刺槐樹、楝樹、椿樹和老柳樹的繁枝密葉里傳出,一陣陣地,把老屋灌滿,小村灌滿。響徹云天的蟬歌,高低緩急、長短抑揚,或合唱,或重唱,或獨唱,能給人以回味和無邊的遐想。
現在我聽到的`蟬鳴,只是一只蟬的孤單寡鳴,不是能引發幾十甚至上百只也鳴叫的蟬的大合唱。相比追憶,不禁惘然若失。于是我感悟到蟬聲是天籟的一分子,只有在真正的大自然的懷抱里,才能聽出它的美妙之音———城市既沒有足夠的樹木供其棲集鳴唱,也沒有鄉野的清靜來突出它們清越的音色。
于是,想起詠蟬的詩。
唐人有一首詩就道出了夏季農村景象:“蟬鳴聲不斷,農事人倍忙。鄰婦餉母去,何處尋菲芳。”蟬聲還被詩人用來寫出靜境、靜趣。梁朝王籍《入若邪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充分表達了若耶溪之靜、之幽。唐代姚合在《閑居》詩中寫道:“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寫出了作者幽靜的心態。這種動中顯靜、以聲寫靜的藝術手法,可謂高超。
蟬聲有時被詩人賦以凄切、孤寂傷感、眷戀等性質,以深化主題。唐代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表現了詩人詠物抒懷,以蟬自比高潔,不甘屈辱的悲憤心情。
唐代李商隱在《蟬》詩中寫道:“本以高難飽,徒榮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詩人托物寓懷,以“高”與“飽”的矛盾,表明自己志行高潔而不遇時,以“梗猶泛”寫出自己“舉家清”的困苦生活和悲憤無告的心情。
詩中的蟬鳴,也可彌補城市中蟬聲的不足吧。
【蟬鳴·蟬詩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蟬鳴不絕優美散文12-29
蟬鳴鄉心起的優美散文04-25
白云深處聽蟬鳴優美散文12-15
蟬趣優美散文12-13
蟬的詩意優美散文12-26
聽蟬鳴應詔詩,聽蟬鳴應詔詩沈約,聽蟬鳴應詔詩的意思,聽蟬鳴應詔詩賞析 -詩詞大全01-01
蟬聲依舊優美散文01-01
夏日蟬鳴的散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