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法救贖的靈魂顫音--《贖罪》觀后感
先聲奪人的開場給人以強有力的視聽享受,可謂驚艷!《贖罪》中,沒有什么比音樂更震撼人心了。而《贖罪》也更是憑借著它曼妙的音樂榮獲"第65屆金球獎最佳原創音樂"以及"第80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贖罪》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榮獲"普立策文學獎"。講述的是一位因為小時候的無知與魯莽使一對眷侶無法結合且飽受磨難而自我懺悔救贖的故事。13歲的布里奧妮偶然看見姐姐塞西莉亞和仆人兒子的羅比的親昵行為,出于對性的恐懼以及對表姐的嫉妒之情,年幼無知且想象力豐富的布里奧妮便將羅比認定為邪惡的人。恰逢這夜,表姐勞拉被人強暴,布里奧妮謊稱羅比就是那個無惡不作的罪犯。事實上,西塞莉亞和羅比是青梅竹馬且早就情投意合。這次誤會使得羅比蒙冤入獄,西塞莉亞深陷失去愛人的痛苦之中。多年后,無情的戰火相繼吞噬了這對終未能成眷屬的有情人。留下布里奧妮活在深深的自責之中,用盡一生來懺悔自己當年的錯誤,為自己贖罪。
該片的配樂是由Dario Marianelli完成的。主要插曲有:《Briony》《With my own eyes》《Come back》《Robbie's Note》《Love letters》《Elegy for Dunkirk》《The half killed》《Atonement》《Denouement》《Clair De Lune》等。
配樂中最出彩的莫過于打字機的配聲。清脆而急促的打字聲開啟了《贖罪》的序幕。伴著打字聲,流暢而匆忙的鋼琴緩緩流出,慌亂而緊張的節奏感奠定了一種尖銳急躁的氣氛,這是屬于布里奧妮自己的旋律《Briony》。近乎狂亂的敲鍵聲,細致的刮擦聲,無不顯示出布里奧妮漫無邊際到近乎失控的想象力。主觀的節奏,巧妙的暗示布里奧妮極具戲劇性而主觀臆想的內心。
同樣的打字聲隨后也出現在《With my own eyes》中。偏執的布里奧妮一口咬定羅比是強暴羅拉的罪魁禍首,急促的敲字聲,反復的鋼琴音符,奏響了一曲堅定而近乎殘忍的布里奧妮的信念。這段要用盡她一生的血淚來懺悔的誤會便從此展開。而后,在《Come back》中,也運用到明顯的打字聲。此時,布里奧妮放棄了大學而選擇了成為護士。在醫院里,布里奧妮逐漸長大,并且認識到自己小時候的無知和錯誤,緩慢的鋼琴聲與急促的打字聲表現了她忐忑不安的心情,段落中還有勞拉的婚禮,教堂的管風琴加入到音樂中,卻不是顯示婚禮的美好,而是映襯出布里奧妮內心的波瀾。表現了她對姐姐的懺悔以及對自身過錯的自責。
《贖罪》最主要的還是西塞莉亞和羅比蕩氣回腸的愛情。在表現這段愛情故事時,音樂的運用也是十分出彩。首先,是二人愛情的萌芽。精致的單簧管樂,配合悠揚緩慢的琴聲,《Robbie's Note》宣布了兩人甜蜜愛情的開始。同時,悲愴的歌劇配樂也暗示了他倆以后的悲劇命運。在以后,戰爭中兩人短暫的重逢,那甜蜜美好的感覺從《Love letters》的鋼琴樂中緩緩流出,雖短暫卻美好。
影片中還涉及戰爭的問題,雖然沒有正面交代,但仍能從海灘上撤退那段沒有硝煙的場景中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此時,出現了《Elegy for Dunkirk》和戰士們低沉的歌聲以及《The half killed》,戰爭的陰霾似乎就籠罩在天空之上,悲愴而動人。宛若對殘酷戰爭以及西塞莉亞和羅比愛情悲劇的挽歌。
對戰爭的認識以及對過錯的懺悔,布里奧妮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此時一曲命名《Atonement》的音樂響起。舒緩而悲愴,感情真摯讓人動容。隨后《Denouement》也是優雅的鋼琴聲,動人的旋律,褪盡了打字機那種急躁不安的氣氛,表現了布里奧妮長大成熟的心路歷程。為只能在文章中給西塞莉亞和羅比一個完美的結局而懺悔。細膩的感情變化,暗暗流動著華麗而苦澀的美麗,感人至深。最后,一曲《Clair De Lune》收尾,盡管布里奧妮如何懺悔也挽救不了西塞莉亞和羅比的悲劇命運,在無限的遺憾中,電影結束。
《贖罪》從畫面到音樂無不精心雕琢,十分唯美。然而出色的音樂在影片部分情節中其實是稍顯突兀的,有些喧賓奪主之感。如果故事能夠再出彩一些,配上如此精致的音樂,相信一定會更加出色。
【無法救贖的靈魂顫音--《贖罪》觀后感】相關文章:
靈魂的作文11-24
靈魂的日記01-26
靈魂的作文01-10
無法抹去的記憶02-17
無法改變的說說05-06
無法忘懷的后背02-18
無法忘卻的作文09-16
無法抹去的記憶02-17
無法言語的溫情04-30
靈魂優秀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