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
孔老夫子言:“詩,能夠興,能夠觀,能夠群,能夠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币髟娮鲗,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達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詩三百首》,名頭之高婦孺皆知,靈動拗口的唐詩,悠悠一千多年的傳唱,已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艱澀。泰半久遠,我借光陰為引線,在若隱若現的記憶中尋覓那唐代性格各異、出色出眾的才人們,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他獨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靜,放下繁雜的思慮,讓奔騰的念頭停歇下來,任它隨清流遠去。意識得到控制,整個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的他,應是受了現實很深的沖擊,帶著強烈的失落心意歸隱山中。產生這種見解實則是基于先入之見構成的無意識的強加,認定一個人的歸隱總包含著對現實的不滿和遺憾。
我認為,終其一生,李白都是個進取入世的人不會輕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內心,磅礴的才華和見識。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鵬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樣不能勉強李白只能看到腳下的一塊地方。
他是個精彩的人,善于發現身邊的完美,無論是樓前的流水,懷中的美酒,還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來都別有意趣,他有世人無法企及的才華,哪怕最平常景物,經由他描摹,亦會動人心弦。
里邊醫生都無法進入政治的漩渦中,有太多人為他抱怨不公,可這樣的結局對一個天性浪漫的偉大詩人而言,委實是最好的`結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他生在晚唐,錯過了最繁華榮勝的時期,又身處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鐘,終身潦倒,郁郁不得志。當時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沒落,可是除了詠史詩外,李商隱詩綺麗之處,絲毫不露末世悲涼之意,倒是頗有開元遺風。能不讓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詩浩如煙海,李白杜甫雙馬橫絕,其余眾人峰巒疊嶂,各有擁躉。情勢則是李商隱當之無愧獨占鰲頭。進而放眼晚唐詩人,仍似李商隱的成就為翹首。
李商隱以感情詩稱著于世,我想這與他的情感經歷是分不開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舊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響了他一生的初戀。他與宋華陽的戀情最終以杯具收場,是李商隱的心結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2
英國的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宋代的蘇軾也曾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眱晌辉谖膶W領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認為,讀詩,可以提升人的智慧與情操。放眼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唐朝的詩歌發展最為昌盛,為后人留下了無數經典之作。
年少時,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詩迷,珍藏的詩書舉不勝舉。于是,我便輕易讀到了《唐詩三百首》。我初識的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一讀之下竟欲罷不能,從此,我便沉浸于詩的世界。
最初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語句;再讀詩,便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愛在清風微拂的傍晚,于柳樹下,讀一首唐詩,或讀李白的豪情,在現實中飲酒放歌;或讀杜甫的雄渾,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或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在內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當此時,總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向來垂青富含思想的詩歌,因為它們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本统蔀樾闹械奈拷。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失意得意,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許多中華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遺棄,對外來事物的狂熱追求使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忘記了中國的古文化,忘記了唐詩,他們寧愿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事物。曾有一則新聞報導: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面對這個結果,我不禁震驚,難道中國文化的內涵不及外國文化嗎?并非如此,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粹。試問,如果每個中國人能夠多讀一首唐詩,多一份對詩歌的熱愛,又如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向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讀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紛繁的今日,不妨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來領略其中的感悟。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3
詩和遠方——讀《唐詩三百首》有感
前段時間看《中國詩詞大會》,先是感嘆煙雨江南、色靜深松的中國風式舞臺效果,進而又被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飄逸豪放、或沉郁頓挫的唐詩迷的魂不守舍。感受了唐詩的魅力,卻發現我自詡為一個愛好文學的青年,居然沒讀過唐詩少兒入門讀本——《唐詩三百首》,真是慚愧有余。于是出門直奔書店,買回中華書局出版、顧青編注的《唐詩三百首》日夜捧讀,不亦樂乎。
《唐詩三百首》雖然“俾童而習之”,然卻“白首亦莫能廢”。身為一個漢語使用者,這么美的風景明明懂漢語卻不能領略,實乃人生憾事。
時下常有人說:“人生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那么,詩是什么?遠方在哪里?有人說詩和遠方是漫無目的的流浪;也有人說詩和遠方是不顧生活的窮游;更有人說詩和遠方是隱居山林、閑云野鶴的飄逸。
而我的詩和遠方,就在《唐詩三百首》里。當我每讀一首直擊心靈的詩,一首心曠神怡的詩,一首思緒飄飛的詩,我就想去到詩里的地方,用身體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汗孔去感受,去融入…那便是我的詩,我的遠方!
從此,生活充滿情趣。
偏僻的村莊不再是日夜耕作的勞苦,而是“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詩畫;泥濘的小路不再是滿腳泥巴的嫌棄,而是“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的寧靜;蒼茫的大山不再是祈禱風雨的無助,而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荒誕的郊外不再是魚龍混雜的城郭,而是“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的閑情。
從此,生活處處開朗。
復雜的人事不再是勾心斗角的陰險,而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淡泊;平凡的生活不再是碌碌無為的自責,而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的超然;奮斗的價值不再是追求他人的`認可,而是“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的灑脫;忙碌的工作不再是日復一日的重復,而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壯志。
從此,生活開始和諧。
頻繁的加班不再是賢惠老妻的幽怨,而是“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歡愉;頑皮的女兒不再是嘰嘰喳喳的黃雀,而是“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的思念;年邁的母親不再是嘮嘮叨叨的太婆,而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遺憾;遠方的兄弟不再是吆五喝六的爛醉,而是“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钡母袘选
顧青為《唐詩三百首》作序云:唐詩集先秦以降中國古典詩歌之大成,同時又開啟此后一切詩體形式和詩歌流派之淵源。這么高深的文學理論我不懂。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4
泱泱大中華,五千年文化。涌現的經典似那浩瀚蒼穹中一顆顆耀眼的明星,璀璨奪目。那凝聚著先賢智慧的結晶——《唐詩三百首》,依然常讀常新。
——題記
兒時的我,對詩并不感興趣。總覺著它不如童話,看公主幾經波折后遇到王子,無比欣喜;觀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風雪之夜悄然升入天堂,倍感凄涼;感情隨情節跌宕起伏。那時候對詩,不過停留于類似”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边@般略顯膚淺的詩罷了。也只是單純的記誦,從不試想多理解。
如今漸漸長大,才發現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它還包含許多內容。詩,可以是一種回憶,就如同舊唱片,刻下一寸一寸的舊時光。看前朝,多少風流人物繪出千里江山如畫;論今朝,是否跨越千年依舊如初心動如昨?
單賞這詩,就讓我思緒萬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油燈下的母親,安詳的坐在那里。她的手微微顫抖,手中的針線穿梭往來,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疲憊,雙鬢明晃晃的發白。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一針一線,密密麻麻,她把無盡的思念與牽掛縫進衣衫的袖口,心中的戀戀不舍似燈油慢慢融化,落在地上,好像瀉了一地的月光。母親老了,卻固執得像個孩子。她擔心孩子不能如期歸來,一人默默在故鄉等待。都說母愛如歌,似水柔情,直至今日,才悟得真諦。
讀詩時,總免不了了解詩人。孟郊被稱為“詩囚”,我看完資料,多少有些心酸的。他的一生有太多荊棘坎坷,經歷了多少的風雨;蛟S人只有到了一定閱歷的'時候,細數過往,才懂情深。原來很多人本是我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就算是父母,也只是短暫地陪我們半輩子?倳絼e離時,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我們不該把父母的愛當作揮霍,且行且珍惜。
我們為什么要讀詩呢?讀的豈是字句,更是靈魂。正值風華正茂的我們,更應學習古人的精神,迎難而上,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斗。終有一日,我們能穿過厚厚的云層,尋覓到希望的光亮。
詩,可以是千千萬萬的寄托:羈旅之人借詩詞抒發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沙場上英勇拼搏的將軍戰士,借詩詞表現自己拳拳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多情之人借詩表達對紅顏的斷腸愛戀.......詩,更多的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象征,唐詩更是一個無人能及的巔峰!
《唐詩三百首》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峰與瑰寶。它的篇幅不長,卻是無數文人才子智慧的結晶。字里行間,凝聚著大唐盛世中國人的力量和風采。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歷史,風吹雨打,我們悲痛過,我們哭泣過,但我們不曾放棄過!我們理應繼承并將其發揚光大,讓它成為中國恒久不變的經典,永遠地留在中國人的心中。
再次讀完《唐詩三百首》,我心中又多了一份澄凈,又增了一份自豪。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5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峰。在唐代優秀詩人大批涌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詩約為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使浩如煙海的唐詩迸發出最美的光彩。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唐詩呢?
第一,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力。詩歌的畫面感很強,讓詩歌飛翔的是想象。比如讀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的時候,我仿佛看到鄉間的.小溪邊,長長的柳枝垂到溪面上,溪水清澈見底,一群美麗的白鵝悠閑地游著,仰起脖子,仿佛唱起最動聽的歌。
第二,能更好地感受意境美。每讀一首古詩,我的腦子感覺都在“放電影”,那美麗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銘刻在心中,讓我如癡如醉。當我和爸爸媽媽登臨黃鶴樓的時候,望著滾滾長江,我的腦子里只有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第三,能更好抒發自己感情。當你看到落日那壯觀景象的時候,不是:“哇,有好多鳥!”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共一色”,當你看到一池荷花時,不是“哇,好美的花”,而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那么,我是如何學習唐詩的:
第一,因為喜歡所以學習。讀詩能使人心情愉悅,就像懂音樂的人聆聽音樂一樣,能從中獲得快樂。詩歌是一塊精美蛋糕,我們把它送口中,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
第二,要尋找理解的鑰匙。古詩中的關鍵詞,往往點明了詩的主要內容,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這就是我們理解古詩的金鑰匙。比如杜甫的《春雨》,這首詩就是圍繞關鍵詞“好雨”來寫作的。這場雨好像知道農民的需要,應時而來,大小合適,滋潤萬物,這不是好雨嗎?而且,這場雨夜晚悄無聲息地下,不妨礙人們的勞動和休息,多好呀。抓住了“好雨”,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第三,要聯系實際學習。古詩中的很多詩句,如果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春天,你會真切感受到“吹面不寒楊柳風”;夏日,走近荷花池邊,眼前的美景,就是“映日荷花別樣紅”最好的注解;秋季,火紅的楓葉,你會覺得“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描寫是多么恰當!冬天,一場大雪過后,眼前不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嗎?結合實際發揮想象,理解古詩自然輕松自如。
我相信,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將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6
唐朝歷21帝,享國289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雄厚的經濟實力、開放的政策、開明的君主、多元的文化帶來了一個詩的王朝。唐詩同宋詞元曲一樣,傳誦至今,其中蘊含無數韻味。
我們自小就誦著“床前明月光”長大,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被翻了一遍又一遍,那時只是靠著詩的韻腳背誦記憶。再長大些,識的字多了,就開始看注釋,漸漸懂了文字背后或淺或深或悲或喜的情緒。高中時,又進行了系統的學習,那些意象、詩人便映入腦海,我們學會了分析一首初見的詩里深藏的心緒。
李白在《月下獨酌》里以月為友,對酒當歌,表達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情感,表面來看,他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又無限的凄涼,全詩體現了李白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的'豪放個性,你看,他還是那個“鳳歌笑孔丘”的楚狂人。
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能詩會畫,詩歌作品中的畫面總是栩栩如生,他在《山居秋暝》中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流動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笑聲,漁舟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清新秀麗、恬靜優美的山水畫。表現了他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時悲哀,友情深厚,江山難阻。
唐詩不僅記錄詩人的個人生活經歷,也反映當時社會的許多現象。
高適作《燕歌行》以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尤其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戰士們在揮灑血淚,主將卻仍在帳中觀美人歌舞,叫人如何不氣惱,如何不悲憤。
杜甫作《兵車行》,借征夫對老人的答話,傾訴了人們對戰爭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則流露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嘆當今衰落之情。
唐詩也極盡展現江南之美,韋莊說“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白居易說“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杜荀鶴說“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唐詩把江南之美刻畫地淋漓盡致,引得古今無數游人春日南行,一品江南的婉約秀麗。
唐詩中蘊含景之美、情之趣、,古人的智慧情懷濃縮于數字之間。讀詩就像品茶,要細細琢磨,才解其中之味。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7
孔老夫子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吟詩作對,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達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詩三百首》,名頭之高婦孺皆知,靈動拗口的唐詩,悠悠一千多年的傳唱,已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艱澀。泰半久遠,我借光陰為引線,在若隱若現的記憶中尋覓那唐代性格各異、出色出眾的才人們,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他獨自漫游山中,心里非常清靜,放下繁雜的思慮,讓奔騰的念頭停歇下來,任它隨清流遠去。意識得到控制,整個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的他,應是受了現實很深的沖擊,帶著強烈的失落心意歸隱山中。產生這種見解實則是基于先入之見形成的無意識的強加,認定一個人的歸隱總包含著對現實的不滿和遺憾。
我認為,終其一生,李白都是個積極入世的人不會輕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內心,磅礴的才華和見識。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鵬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樣不能勉強李白只能看到腳下的一塊地方。
他是個精彩的人,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好,無論是樓前的流水,懷中的美酒,還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來都別有意趣,他有世人無法企及的才華,哪怕最平常景物,經由他描摹,亦會動人心弦。
里邊醫生都無法進入政治的漩渦中,有太多人為他抱怨不公,可這樣的結局對一個天性浪漫的偉大詩人而言,委實是最好的結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他生在晚唐,錯過了最繁華榮勝的時期,又身處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鐘,終身潦倒,郁郁不得志。當時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沒落,可是除了詠史詩外,李商隱詩綺麗之處,絲毫不露末世悲涼之意,倒是頗有開元遺風。能不讓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詩浩如煙海,李白杜甫雙馬橫絕,其余眾人峰巒疊嶂,各有擁躉。情勢則是李商隱當之無愧獨占鰲頭。進而放眼晚唐詩人,仍似李商隱的成就為翹首。
李商隱以愛情詩稱著于世,我想這與他的情感經歷是分不開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舊扣人心弦?他曾經有一段影響了他一生的初戀。他與宋華陽的戀情最后以悲劇收場,是李商隱的心結所在,也是他的愛情。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8
還記得幾百年前有一個這樣的朝代,它經濟發達,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昌盛。唐詩就是在這樣的年代被創造出來的,繪盡了盛唐繁華色。
唐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詩歌能夠作為博取功名的工具,也能成為籌光交錯的閑談之語。
且聽風雨幾許,看一半往事入斜陽。手不釋卷,幾盞昏燈,幾杯薄酒,一彎明月,一曲歌,一枝柳都被唐詩勾勒的美的醉人,遠不止這些,那清夜無塵,月色如銀的夜里,吟唱著詩文的詩人更是這部書的主角。
《長安古意》里大街小巷的繁忙,帝都的壯麗輝煌,市井倡家的輕歌曼舞,其繁華濃艷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極致。而這背后對豪門貴族驕奢淫逸的`諷刺,對當時社會腐敗、墮落,黑暗的刻畫。也難怪如聞一多先生所說:“這不是一場美麗的熱鬧,但這癲狂中有戰栗,墮落中有靈性!钡煤笫乐喝绱耍氡厍昵暗谋R照鄰也不負寫下此篇的心意吧。
唐詩里不得不提的李白,也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從小時候就開始背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钡饺缃竦摹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還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彼睦寺,他的放蕩不羈全部都揮灑在這盛唐的詩篇中。他永遠活得像個孩子,永遠的舉酒暢飲,而后“誘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還有王右丞,王維。被人熟知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還有別忘了“渭城朝雨絕塵”中送別的他;唱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只。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他;“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他。王維登得朝廷,下得塵世?芍^“廟堂有夢,江湖有酒。”我穿越千年愿與其共飲月色,賞木未芙蓉花。
晚唐不復繁榮鼎盛,潘鎮割據,戰亂四起,昏君當政。唐朝似乎一夜之間便損了容顏,凋了花瓣,徒留滿腔悲憤與無奈給杜甫。杜甫一生沉痛于山河破碎中。不管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還是“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憤恨與同情,亦或是“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都與國之沉浮相關。他這一生,看過繁華,遇過落魄,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國,他的家。
唐朝啊,依照浮生夢,少不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少不了“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李商隱。他們的名字一一在我眼前浮現,他們的一生或平凡,或坎坷,或榮華,或潦倒,但這都不礙于他們的才華橫溢。
溫酒一杯淺唱,美夢一場隔世。我恍若看到那初唐的清新,而后便是中唐的繁盛,再就是令人悲涼的晚唐。那個朝代,男兒風流倜儻,女子恣意嬌美,不管是胸懷大志還是紙醉金迷,都陶醉其中。再回長安酒意里,唯愿夢不醒,再讀大唐夢。唐詩三百首,歌盡天下繁華夢。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9
詩歌存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命里。
小時候跟著大人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時并不懂得什么思鄉之情,卻在長大后每每看到這些詩句便記掛起家鄉來。我認為讀詩歌是對中國文化最好的傳承方式,學生時代背過不少詩詞但鮮少能靜下心來好好品味其中的韻味,現在翻開那本《唐詩三百首》看著熟悉的詩句卻仿佛明白了,從前的背誦就是為了此刻心中的了然。
林語堂先生曾在《吾國與吾民》中說過一段關于詩歌的話--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治人們心靈的創痛,詩歌通過享受簡樸生活的教育為中國文明保持了圣潔的理想。它時而訴諸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在這個辛苦勞作和單調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升華;時而又訴諸人們的悲傷、屈從、克制等感情,通過悲愁的藝術反照來凈化人的心靈。它教會人們靜聽雨打芭蕉的聲音,欣賞村舍炊煙裊裊升起,并與流連于山腰的晚霞融為一體的景色;它教人們對鄉間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親切,要溫柔;它使人們在杜鵑的啼唱中體會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們用一種憐愛之心對待采茶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遺棄的戀人、那些兒子遠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親,以及那些飽受戰火創傷的黎民百姓。
林語堂先生的話簡潔精煉的概括了中國人和詩歌之間的關聯,他將詩歌稱作中國人的宗教,甚至幾乎認為如果沒有詩歌中國人就無法存活至今,可見詩歌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性。
清人蘅塘退士所編選的《唐詩三百首》在如今流傳甚為廣泛,唐詩稱得上是中國詩歌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唐朝的繁榮安定使得一批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佳作得以名留青史,那些流傳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詩句最能真切的表達我們中國人的靈魂。
重新品讀這本《唐詩三百首》讓我拾回那些被遺忘的情感。再讀一遍“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想象如奶油般細膩柔滑的'酥潤的春雨;再讀一遍“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想象溫和的春風輕輕拂過柔軟的柳枝;再讀一遍“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想象明月松峰清泉白石的靜謐……詩中還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們去細細體味。
人們的步伐總是太匆忙了,閑不下一刻來感受到看看我們周圍的世界,不能像古人那樣細膩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單調乏味的城市生活讓我們的精神變得麻木,從而埋沒了我們心底那份詩意。不過就像于丹老師說的:人的年歲越是增長,就越需要一種溫暖,需要生命年華中的浪漫,讓我們在現實的糾葛之外找到一種掙脫地心引力的力量。
在我們有限的年華里享受無窮的詩意,那么也就成全了我們自己最美的人生。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0
選了很多關于唐詩的作品,出于種種的原因,最終還是選取了自我最熟悉的這部作品,也就是《唐詩三百首》。
在我們國家,我想就應沒幾個人不明白它,也就是說它已經成了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歷史中,涌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詩人,比如我們從小學時就比較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還有著名的邊塞詩人王維等。當然此外也有很多相對不出名的詩人,就是所有的這些詩人,使得我們歷史上的唐朝成為詩的鼎盛時期,也有了這天人人稱道的唐詩。
從小我們就明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在一進入校園就接觸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杜甫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等,相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以前的我還以為《唐詩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其實并非如此。
《唐詩三百首》一書的命名,是沿襲“詩三百”的說法,有著要繼承《詩經》傳統的含義。它一共分為8卷,入選詩篇按詩體分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六類,樂府詩附于個體之后。說三百首,其實只是個概數,實際上書中一共收錄了310篇詩作,原本是為了兒童開蒙而選編的一個“家塾課本”,因為針對的對象是理解潛力較弱的少兒,因此該書借鑒了《千家詩》易于背誦的特點,因此不一樣年齡階段的人都能理解。我想這也是它能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來,唐詩之所以魅力經久不衰,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除了它具有的簡單易懂的特點以外,還與它向人們展示出來的那個極其繁榮昌盛的社會背景,它自身語言也意蘊無窮,有時還會使人充滿期望與力量等原因有關。唐代經濟繁榮,政治昌明,外交發達,這些都為唐詩的發展帶給了很好的條件。唐朝的統治者們酷愛詩歌,也常鼓勵別人進行創作。詩歌在唐代的科舉考試中尤為重要,那時實行了以詩取士的政策,這樣一來就使詩歌和功名利祿緊緊地聯系在一齊。詩歌寫得好壞關系著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因此,它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
另外,我覺得在讀唐詩的過程中會得到一種力量,會讓自我的心靈得到一種超然的釋放。每讀一次,都是心靈的一次沉淀。當我們受到挫折時,想想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幕磉_與堅持,想想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喜悅和幸福,就會從失望甚至是絕望中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念!總之,我認為多讀詩不僅僅能夠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能夠陶冶情操,提升內在氣質。
總而言之,閱讀唐詩真的是很有必要的,而《唐詩三百首》又是其中較為精華的部分,因此,沒讀過的人們趕緊拋開一切雜念,潛心閱讀吧!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1
唐朝二十一位皇帝享國289年,被公認為中國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強大的經濟實力,開放的政策,開明的君主,多元的文化,帶來了一個詩意的王朝。唐詩和宋詞的元曲一樣,流傳至今,蘊含著無數的魅力。
我們從小念叨著“我床腳那么亮的一線光”,兒童版的'《唐詩三百首》翻來覆去。當時我們只憑詩的押韻來背誦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的單詞越來越多,我開始看筆記,漸漸明白了單詞背后的情感,有淺有深,有悲有喜。高中的時候,我們系統的學習,那些意象和詩人就浮現在腦海里。我們學會了分析第一首詩中的深情。
《月下獨酌》年,李白以月亮為友,唱著關于酒的歌,表達了一種從孤獨到寂寞,再從寂寞到寂寞的復雜情感。表面上他自得其樂,內心深處卻無限凄涼。全詩反映了李白的孤獨感和孤傲感,他在失意中依然樂觀奔放。你看,他還是那個“唱瘋歌辯孔子”的楚人
蘇軾評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會畫詩,詩歌作品中的畫面總是栩栩如生!渡骄忧镪浴,描寫秋雨楚清后的傍晚山村旖旎風光,把秋雨后的秋涼,松樹里明月的光,石頭上清泉的流,竹林歸來女子的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與完美,表現出他熱愛山川,安于隱居的情懷。
“然而,盡管中國保持著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這是王波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一句名言,意在安慰朋友們離開時不要悲傷。友情深厚,難以抗拒。
唐詩不僅記錄了詩人的個人生活經歷,還反映了當時的許多社會現象。
高適寫《燕歌行》,揭露主傲慢,輕視敵人,不關心士卒,導致戰爭失敗。全詩氣勢磅礴,文筆雄健,氣氛悲壯。尤其是“我們前線的男人有一半被殺了,但另一半還活著,還在營地里為他們跳舞唱歌的美女”,士兵們流著血和淚,但指揮官仍然看著美女在帳中唱歌跳舞,這讓人感到憤怒和憤怒。
杜甫寫的《兵車行》,通過婆媳對老人的回答,傾吐了人民對戰爭的仇恨,透露出唐玄宗長期戰亂,給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透露出他念念不忘始皇帝的盛世,感嘆當下的沒落。
唐詩也把江南之美發揮到了極致。韋莊曰:“春水勝天,畫舟聽雨眠”;白居易曰:“亂斷紅杏發,鋪新綠水,蘋果長”;“花越來越吸引人,只有淺草才能沒有馬蹄鐵”;杜荀鶴曰:“水巷多橋”;“靈藕夜市賣,再續前緣春船運”。唐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的美麗,吸引了無數古今游客在春天南下旅游,欣賞江南的婉約之美。
唐詩蘊含著山水之美和情感之趣,古人的智慧和情懷集中在數字上。讀詩如品茶。你要仔細琢磨,才能明白它的味道。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2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掀起了吟誦唐詩的文化熱潮。影片中引用大量的經典詩句、名人典故,讓觀眾沉浸式體驗了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爸灰娫冢瑫,長安就在”。詩見證了千年前詩人們的春風得意,也承載了千年前的落寞孤寂,我重新拾起塵封已久的《唐詩三百首》,傾聽歷史深處的文化回響。
《唐詩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編撰的一部唐詩選集,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唐詩311首。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圣’大可不必動手了”,可見唐詩地位之高、成就之大。
年少初識唐詩不知此中意,重溫不覺已直觸心底。一本唐詩集,半個唐朝史。翻開《唐詩三百首》,透過文字,我感受詩人穿越時空的文化浪漫、感受中國文化千古不朽!稐鳂蛞共础分械摹霸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是唐朝的江楓漁火敲打著后世的人淺愁的無眠之夜;《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唐朝的.月圓月缺照亮著無寐人的千里嬋娟;《淮上與友人別》中的“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這是唐朝的折盡柳枝留不住送別人的一曲離歌。它不僅是“詩”,更是“時代”“命運”的生動寫照。
以唐詩窺唐朝,現實中的繁華盛景與兵荒馬亂,早已揉進蕩氣回腸與曲水流觴的唐詩之中。這里有寫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詩中有畫的王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壯志滿懷的孟郊,也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憂國憂民的杜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語淺意深的李商隱。在《唐詩三百首》中,我感受到盛唐氣象的磅礴之勢、晚唐光景的衰落疾苦。
年少自認本該封侯拜相、出人頭地,縱使一生追求也未能一展抱負,看待人生依然充滿希冀,堅定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是“詩仙”李白;年少滿腔報國情,數次流連長安依然報國無門,寫下“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面對人生依然堅守本心,在邊塞寫下“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終在年逾半百后獲得重用的,是“高常侍”高適。在《唐詩三百首》中,我感受到了詩人事與愿違的灑脫抒懷和矢志不渝的赤膽忠心。
心有千層意,詩中萬種情。唐詩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傳承千年,生生不息。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生動體現,著眼山水,對準人間。唐詩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真切鮮明,光彩照人。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3
薛瑄曾在《讀書錄》中提及過:“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這使我們了解身外之物產生的味道,長此以往便會覺得厭煩,僅有讀書所領略到的味道,時間越長才會越覺得濃厚。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里,是在我國詩歌發展的輝煌時代,云蒸霞蔚,知名人士人才濟濟,在這其中《唐詩三百首》是一部廣為人知很廣的唐詩宋詞總統大選。
唐代詩人都有各的設計風格派別,有的人生境界寬闊,大氣磅礴;有的喻理刻骨銘心,回味無窮;有的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有的素雅當然,清雅俏麗……不管怎樣,唐詩是中華文化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璨燦的明珠,詩大家簡潔明了明潔將作家的觀念引進一個高些的人生境界。
在《唐詩三百首》中,我十分喜歡的一首詩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火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一遍一遍地念完這首詩,眼下漸漸地閃過了這一幕:清幽的森林中,輕風一陣陣,鳥語花香。在通往黃鶴樓的小路上,慢慢地走著兩人,并肩而行。這兩人就是李白和孟浩然,今日,孟浩然就需要與難分難舍的老朋友辭別了,要到那遠處的揚州市去。她們一起走上黃鶴樓,看見這滔滔長江滾滾東流,她們深深地對望,看見她們那情深脈脈的目光,我感受到她們的濃厚情義:從初春的.賞花、吟詩,到中秋節的花前月下賞月,再到大雪競相下的談古論今。李白斟滿了一杯酒,拿給了孟浩然,孟浩然一飲而盡,她們的離情別語都化為了一杯酒。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孟浩然在船夫的督促下,走上了小船,他立在船頭,向李白輕輕地揮手,她們的道別聲都被洶涌的長江水逐漸吞沒了。孤零零的白帆身影,漸漸地消退在這里晴朗的藍天白云里……
這一首詩表達了作家送別朋友時的依依不舍之情,最終那目送老朋友漸行漸遠的潛心的目光,它是蘊涵了多么的誠摯的友情與祝愿。
想到那一次我和老朋友送別時,老朋友她都是將我送至地鐵站去,當我上了車,我又通過窗子看見老朋友一件事揮揮手,還說著一路順風、祝福的話語,我將那很多想說的話都化為了揮手的道別,即便再不舍得的老朋友的離開,大家還要了解,自己做得僅有笑著祝愿。
大家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針對我來說,讀書如同飲茶,比照手機游戲與飲食搭配等層面得到 的愉快而言,讀書的快樂取決于它所產生的開心并不限于一會兒的滯留,只是會伴隨著時間的變化發醇。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4
我國被譽為詩的國度,詩歌創作源遠流長,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意境高遠,氣象萬千。五言、七言、絕句、律詩……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唐詩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的最高水平,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學遺產之一。俗話說“熟讀唐詩300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娞圃娪绊懼,流傳之廣。
暑假里,我讀了這本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的書——《唐詩三百首》,這些詩寫得情真意切,富有哲理,讀后使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進一步體會到古人內心的情感。
打開書的封面,一首五言唐詩映入眼簾,詩名為《蟬》,由唐朝的虞世南所作。我低聲的默讀著,品味著其中的深刻韻味。詩的正下方標注著釋文,“有一只蟬正低頭吮吸清涼的露珠,它的鳴叫聲從高大稀疏的梧桐樹上傳了出來。他身居高處,聲音自然傳得很遠,并不是借助秋風的吹送!蔽矣植殚喠速Y料,明白了“垂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為了外形和習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品質。“飲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潔,并以此暗示著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這樣才能說話響亮,名聲遠播。這首詩雖然看似很普通,但是整篇充滿了道理。而且也讓我明白了許多大道理。一個人如果想站的高,可以看得更遠。那么就應該像蟬一樣生活在樹的頂端,站在高處,這樣才能夠真正成就一番事業,也正是詩人所要傳遞出來的人生理念。所以在這首詩中,我們處處能感受到這種深刻的.人生哲理,蟬這種動物盡管很普通,隨處可見,可又有幾個人曾仔細觀察過?可見虞世南在創作這首詩之前,對蟬的觀察也是極為細膩。如果觀察的不夠仔細的話,那自然是寫不出如此有趣富有哲理的作品的。
《唐詩三百首》里,令我最難忘的詩還是羅隱所寫的《蜂》了,蜜蜂,它為釀蜜勞苦一生,終生徒勞,所獲甚少。詩人羅隱深知這一點,寫出這樣一首讓人感慨的“動物故事”。令人深思!安徽撈降嘏c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币馑际钦f,無論是在田野還是山岡,凡是風光美好的地方都被他們占去了。后兩句的“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翻譯過來就是,他們采得百花釀成蜜后,到底是為誰付出辛苦,又是讓誰品嘗香甜呢?
我仔細地品味這首七言絕句,新潮難以平復。蜜蜂的壽命雖短,但它一生只為人類采花成蜜,蜜蜂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贊嘆,使我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唐詩是我國文學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千百年來它被人們反復吟詠。這本《唐詩三百首》被我珍藏著,它在我眼里是那樣的神圣,那樣的寶貴。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15
小時候,媽媽總是在我耳邊嘮叨,讓我多讀唐詩。上了小學,老師更是常常叮囑我們背唐詩。他們的話我沒太上心,每次都是隨意的讀讀。直到20xx年寒假,我走進新華書店,從那琳瑯滿目的書架上,一種直覺讓我拿起一本《唐詩三百首》,它觸動了我的神經,竟讓我愛不釋手,如饑似渴的讀了起來。我忽然明白了老師、家長的良苦用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詩的魅力,唐詩真是古代詩歌藝術的頂峰!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收集的唐詩內容廣泛,走進它,就仿佛走進了唐代的歷史,勾起我許多聯想,激起我無數共鳴。有的詩是贊美山川田園的,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讓我又一次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了“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祖國的山山水水讓我心潮澎湃,我想和“詩仙”對酒當歌,一同遨游。有的詩寫邊塞將士的英勇氣概,如盧綸的《塞下曲》和王昌齡的《出塞》又讓我重溫歷史,回味大將軍李廣那富有傳奇劍法的一生,領悟他英勇的氣概。有的詩記敘民間疾苦和人民愿望,抒發個人志向和奮斗精神。陸游的《示兒》帶給我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在戰火硝煙之中,他們都希望中國早日統一,好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流血少,流汗應該多,要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想到今年發生的舉世矚目的汶川大地震,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華夏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我一定要好好讀書,肩負起歷史的使命。有的詩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如李白的《贈汪倫》讓我感受到了李白和汪倫之間濃濃的深情厚誼。我也禁不住,提筆寫了一首送別我表弟昊楹的詩:“胡猛乘車將欲行,忽聞路邊踏歌聲。楊柳梧桐高千尺,不及昊楹送我情!钡艿芨袆拥恼f:“我也要讀《唐詩三百首》,學做詩人!
《唐詩三百首》里,一首首詩作,就像一面面鏡子,能反映社會生活,啟迪人們思考。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的讀書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從李白那里,我懂得了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他的詩氣勢豪放,想象奇特,夸張大膽,不愧為“詩仙”!耙箒盹L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詩清新自然,活潑生動,大多以田園風光、自然景物為內容。以后我寫文章,可以學習他們的寫作手法。還有杜牧,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他不僅詩文寫得好,而且還精通行兵法,有政治才能,這本書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小小的一本《唐詩三百首》伴我度過了整個寒假,我很喜歡它,它使我受益匪淺,我將反復誦讀。我誠摯的歡迎和我同齡的同學常常走進平橋區圖書館,讀自己喜愛的書,交自己能夠一生受用的朋友!
【《唐詩》讀后感】相關文章:
《唐詩高地》教案04-25
唐詩宋詞詩句03-12
唐詩伴我成長作文04-30
唐詩談愛李白原文12-08
唐詩洋洋入樂來04-27
唐詩中的渭城所指04-28
走在唐詩宋詞里作文05-01
中考語文唐詩名句欣賞04-30
讀唐詩心得體會03-22
唐詩自然觀的生態思想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