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
女人好像都是利己主義者,看看《馬丁伊登》里的羅絲,《名利場》的夏普,《亂世佳人》的郝思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黛西,甚至包括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伊莎貝拉。
反正他們男的就是很好,深情又充滿理想。唯有巴爾扎克比較深刻復雜,還有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普希金,司湯達,狄更斯,霍桑,福樓拜,福克納等等等等。
看見了嗎?一味的貶低女人是成為不了偉大的作家的。
可憐的菲茨杰拉德,僅僅一個女人,就否定了所有女人。瞧瞧他的'描寫,“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蓋茨比可是付出了所有,可是她不僅不顧舊情,甚至還拋棄了她。實在是無情到極點。
再來看看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溫柔》,同樣是一樣的戲碼。自傳式的作家,帶有過多的感情在里面,必然有所遺憾。
當然,這樣對美的追求實在讓人動容。讓我對上述的遺憾稍稍忘卻,而沉浸在兩個人之間幾英尺的暮色里。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2
也許每個人都和蓋茨比一樣對于生活,感情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幻想。即使現實把自我折磨的殘破不堪,也不會輕易放棄心中夢想的世界。年輕時的蓋茨比和黛茜深深相愛,可是自我貧寒的家境和養尊處優的黛茜門不當戶不對,這樣的現實讓蓋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滅。然而他并沒有被現實打敗,懷揣著對黛茜的愛和對夢想憧憬,他發誓要成為百萬富翁,滿足物質女黛茜,以便和她長相廝守。可是一個人即使十分的優秀,萬分的努力,也不大可能短時間成功。蓋茨比的地位和財富,在黛茜結婚五年后才取得,黛茜和湯姆結了婚,她沒有等他。
五年后的蓋茨比無疑是成功的,可是人都是不幸的,總是會有煩惱,成功者也不例外。他們鶴立雞群,站在眾人之上。有的由于沒有對手會感到孤獨,有的期望有人分享這份成功。蓋茨比無疑是后者,他深愛著黛茜,沒有她,這一切所謂的成功也就沒有意義,因為在他所幻想的完美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襯。來來往往的人在他豪堡中穿梭,盛宴的狂歡聲與光彩奪目的燈光直到深夜才會慢慢褪去。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讓黛茜看見,看見此刻的他是多么的成功,如何的富有;看見此刻的他有足夠的金錢和地位滿足她;看見此刻的他是如何的愛她!最終在黛茜表弟尼克的幫忙下,讓黛茜看到了這一切,她所流露的激動與熱淚也使蓋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愛他。
黛茜的丈夫湯姆生性暴虐,做了種種對不起黛茜的事,和情婦威爾遜夫人越軌之事不僅僅不諱莫如深,還搞得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黛茜很絕望,可是她又能怎樣,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這是她自我選擇的.丈夫。
然而蓋茨比的再次出現重新點亮了這個絕望女人的心,毫不掩飾的流露著對蓋茨比的愛。這一切也讓蓋茨比無比堅信他心中的世界就在眼前,即使他不愿意相信黛茜的熱淚中流露的除了愛戀之外還有金錢。然而這一切全在尼克的眼里,他看見了黛茜已經不是蓋茨比深愛的那個黛茜了,更不是他幻想世界中的黛茜。
湯姆的嫉妒成為了蓋茨比杯具的導火索,在蓋茨比和黛茜的關系坦露之后,三人的激烈爭論使得黛茜情緒激動異常。情急之下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威爾遜夫人,駕車離去。然而蓋茨比承擔了這一切,在湯姆的詭計之下,威爾遜為報夫人的仇,在蓋茨比的豪堡中響起了槍聲。
然而當蓋茨比的尸體躺在豪堡中時,卻沒有人來祭拜。整個豪堡入死一般的沉寂。往日的一切熱鬧景象似乎本來就與這座豪堡沒什么關系。更加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這時的黛茜正和湯姆在歐洲度假,享受著他們的“完美人生”。這一切看在尼克眼里,他看見了蓋茨比幻想的破滅;看見了夢想世界和現實的差距;看見了人性的冷漠無情;看見了為物質所動的一切虛情假意;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自我的家鄉。
這就是蓋茨比的杯具人生,一個活在完美幻想世界中的人,卻深愛了一個物質女,并為其斷送了自我的大好前程。
對于書中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是蓋茨比、尼克、黛茜、湯姆、以及威爾遜。蓋茨比,本書的主人公,有夢想,肯努力,能忍受,敢愛不敢恨,總是將一切想象的過于完美,最終杯具在自我的幻想世界中。可是我想他是成功的,因為直到死他似乎也沒有意識到黛茜的背叛,帶著對黛茜的愛離去,也算是美滿。黛茜,一個典型的物質女,因為物質,放棄了自我的感情。在物質的驅動下又將其重拾了起來。然后在犯罪的恐懼下又再次的放棄,完結了蓋茨比的杯具人生。不明白當來生再見到蓋茨比,會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她又會因為什么而再次愛上蓋茨比,當然,如果有來生。湯姆,一個典型強勢暴虐,用情不專之人。因為“愛”,應當是嫉妒而成為蓋茨比杯具導演者。威爾遜,或許是書中最杯具的人物,無錢,無地位,工作不努力。渾渾噩噩之下連老婆出軌也不明白,直到最終被人利用,結束了別人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我的生命。觀其一生做過的唯一一件成功事就是把老婆騙到了手。尼克,整個過程的見證者,也是最終的承擔者,承擔著這個冷漠的世界。
人必須要有夢想,它激勵著我們步步向前,可是卻不能活在“美夢”之中。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3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以電影而聞名的。盡管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但是直到最近我才開始看它的小說。
看外國名著,首先當然是譯本的選擇問題了。有很多譯本,不過我最喜歡村上村樹的版本。對照著英語原文看,我認為他的表達更通順,更具文學氣息。
一、 人物分析
尼克。卡拉韋 故事以他的口吻敘述,他是一切事件的見證人。
世故,他能清醒地意識到上流人物的空虛;
軟弱,隨波逐流,放任自己和他人一樣沉迷于浮華的世界。
黛西 愛慕虛榮的富家女;
軟弱,憎恨湯姆的花心卻沒有勇氣離開他
湯姆。布坎南 寡廉鮮恥、帶著富裕人家的傲慢
杰伊。蓋茨比 癡情到像個傻子。持之以恒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卻不知道那夢想由于遙不可及而被不斷美化,就算實現也已經不再是原先想要的那個了。
喬丹。貝克 好強
二、 文章主旨
人總是傻傻地為理想而奮斗,而現實則像泥潭一樣玷污一切。
對于美國夢的思考
三、 閱讀感想
1. 灰色的.人性,沒有完全的善,也沒有完全的惡,只是介于其中不上不下的一團混沌。蓋茨比矢志不移地追逐理想,這讓人感動,同時也覺得他十分愚蠢和盲目。
2. 黛西和蓋茨比都想破鏡重圓,黛西是因為后悔與湯姆結婚,而蓋茨比則是因為沒得到才執念深沉。但是錯過就是錯過了,不存在當一切從未發生,從頭再來的可能。就算得到了,也不再是原先所期盼的那樣。你總不能叫已經落下的太陽再升起來。
3. 蓋茨比死后沒有幾個人來悼唁,那些他活著時常來參加他家宴會的人享受著蓋茨比的財富卻沒有想過要有所回報。以金錢維系起來的關系無比脆弱。
我覺得閱讀大概有兩個境界。一是能夠讀懂作者想表達什么。通過人物的對話和作者的點評推測出作者的情感態度和意圖。另外,嘗試讀懂文章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別人是出于什么意圖而說出那些話。二是能夠有自己的觀點。不滿足于只是吸納作者的想法,對于同樣的話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4
花了幾天,斷斷續續讀完該書。其實是昨晚一口氣讀了后面的70%的內容,讀完后卻發現沒啥特別的感覺,這種感覺早在讀完前言時就有了,卻因為這是本眾人推薦的世界名著,所以堅持讀完。
不知是不是很久不讀名著了,有些不明白讀這些是為了什么了。讀歷史可以了解史實,讀散文可以欣賞其文筆,讀名言警句可以勵志明理,讀言情可以見證主人公的愛恨別離。
那么對這些名著呢?通過主人公的性格遭遇反應出一些道理?反襯出當時的社會風氣習俗?批判一些褒獎某種?細想來大概吧。
看來真的是太久沒有靜下心來讀過書了,連讀書都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想著讀了哪些小說名著或許就能彌補之前落下的功課了!
看來我真是太急功近利了,想著讀一本書要么讓我學到什么,要么使我懂得一些,其他便只是走馬觀花。
還好,我及時反省,明白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積累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
一本好書,自然有其值得閱讀的道理,或許并非每本我都能讀得其真諦懂得其精髓,但總會收獲一些我自己的體會和領悟不是么?既如此,便要做好筆記或是記下感悟。日復一日,總歸會有所長進!
來說說蓋茨比。我不太懂得他所生活的年代背景,更很少讀過外國名著,所以單純講他的這些經歷,我確實沒懂作者說的了不起指什么?
指對夢想的堅持?對感情的忠貞?還是其他?有人說他偏執,所以也才有了最終的悲劇收場。
有人敬佩他對戴茜的愛矢志不移,痛恨戴茜自私自利紙醉金迷。
想想蓋茨比父親描述中的'蓋茨比,從小就對自己嚴格要求,這也就難怪他最后能成為富豪。
可是我真的懷疑他對戴茜的感情,真的是那么堅貞那么不移?或者年輕的時候確實如此,可是時日愈久愈發成了一種執念,亦或只是為了證明?
當然,他真正的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許他真是因為太愛,所以才會如此吧。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5
聽《了不起的蓋茨比》名字,它給我的印象就是:這個蓋茨比一定是做了非常偉大的事情,那這本書中的重要的主角肯定也是他。聽名字《了不起的蓋茨比》就覺得這本書的敘述者應該是蓋茨比,內容大概就是講述他的成功經歷,然后再說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認為就是這么簡單易懂。但往往幻想和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看這本書后,才發現蓋茨比做的偉大事情就是努力工作,然后討他的心上人黛熙開心。主角是他沒錯,但是他的出境率和一個配角的出鏡率都差不多。最最重要的就是這本書的敘述者竟然不是蓋茨比這讓我欲哭無淚啊!!這本書因為和文言文一樣難懂,所以它被我評為在我的書籍中“最變態的書”。讀完這本書我整整花費了一天的時間、而且讀完之后整個人還有一點迷迷糊糊,所以,我覺得被評為“最變態的書”合情合理。
第一章我讀起來有點懵,只知道尼克和黛熙他們幾人玩了一天,黛熙向尼克說了心事——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一個相好。我佩服黛熙,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相好她卻不去管,是應該說她樂觀呢,還是應該說她懦弱?連自己的丈夫都管不好。
第二章,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有些驚訝,因為第二章的內容不是接著寫第一章的事,就像你在說這一件事,還沒說完,就跳到另一個話題上了。
讀完第三章我就覺得敘述者尼克太誠實了。誠實是好但是誠實可能讓你受傷。
讀了第四章,第五章我為蓋茨比感到高興,而又為他感到悲傷蓋茨比和戴熙很相愛他也知道自己的心上人黛熙喜歡金錢,所以蓋茨比去工作,賺錢。過了幾年蓋茨比賺到了錢,也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是那時黛熙已經結婚了。蓋茨比沒有放棄追求黛熙,因為他相信黛熙還愛著他,而事實也就是如此。
第六章盡管蓋茨比知道黛熙還愛著他,他和她終究是回不去以前的模樣了。蓋茨比愛黛熙已愛到無法自拔
最后,蓋茨比為了黛熙丟了性命。這讓我明白了該放手時就放手,不屬于你的不要強求。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
美國作家菲茲杰拉德的杰出作品,此書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措詞最優美的小說。
這還是兒子剛上大學時我給他買的。有一天發現他在朋友圈免費送書,標題言簡意賅:“處理圖書,欲求從速”。其中竟然有我費心為他選的蓋茨比!老媽我忙不迭地回復“我要我要”,他公事公辦的回復一個“好”字,那年寒假果真把已經磨損了它帶了回來。但我這一放又是好多年,今年終于翻騰出來去讀。
這是村上春樹最喜歡的小說之一。他說:“三十多歲的我就發誓在六十歲時一定要自己翻譯這本《了不起的蓋茨比》,并以此為目標,進行著各種練習。這本書就像是擱在我家神龕上,時不時看幾眼,以此度過自己的人生”。可見了此書對村上春樹的重要。
果然,村上春樹做到了。這個小說家為了做好翻譯家,反復閱讀菲茲杰拉德的原著,做了大量的功課。我愛屋及烏,在眾多的譯本中挑選了他的譯本(國內翻譯鄧若虛)。正如一個好的翻譯家才能更好地詮釋外文原著,經過村上春樹的精益求精,原著更像似渾然天成的、行云流水般的華美樂章,帶給閱讀者無限美的感受。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初的美國,一群西部的貧苦青年到達東部后開始飛黃騰達。
年輕的蓋茨比出身貧苦,但美國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無時無刻不令他神往,終于有一天他富足到有底氣去追求曾經愛著的黛西。他為此買了豪華別墅,只為了和黛西隔海相望;他的別墅常常杯觥交錯、夜夜笙歌,只為了吸引他心上人的目光。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站在你面前,我們已經相差千萬里。
時過境遷,人隨境轉,蓋茨比還是那個深情的.蓋茨比,他有一種“高貴又平和”的微笑,他有一種“風流儒雅”的氣質;他為人大方真誠,他渾身散發著看透了世事滄桑仍然單純可愛的模樣。他深情而執著,他愛他所愛,無怨無悔。
而黛西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黛西。她貪婪物欲,她虛偽驕恃;她的眼神依然透亮,她的紅唇依然嬌艷,她已攀上了富家成婚,卻依然喜歡四處賣弄風情,但這絲毫阻擋不住蓋茨比愛她的癡心!書的名字起得真好,蓋茨比因此了不起!
故事以蓋茨比為中心,圍繞著黛西夫妻,湯姆夫妻,喬治和尼克等幾個人物的過去和現在娓娓道來,將他們置身在“現實”和“私欲”的極樂社會中不能自拔。如果書中的婚姻是浩瀚的大海,愛情就像是其中層層的浪花,時時拍打著岸邊,說著或真或假的諾言。
大環境極度的奢靡。
我不知道當時美國發生了什么,但通篇的紙醉金迷和虛榮浮夸能看出這是一個特殊的拜金主義時代。包括了不起的蓋茨比,他的巨額財產來自何處,他是如何由窮鬼變成了富翁,文中一直沒有詳細交代。人人都在演戲,人人都在挖掘快樂,自私和貪婪,虛偽和謊言……一切無可能的愛恨情仇都變得無所不能。
最終,蓋茨比為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黛西撞死了人,可憐的蓋茨比頂了罪。這樣的結局并不是讀者所需要的。這個人人都喜愛的、一路苦苦追求純粹愛情的“傻瓜”,最后的死都是那般的不值得。然而這還不夠,這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沒有就此罷休,蓋茨比的葬禮又一次將人世滄桑滑入寒徹入骨的深淵。
猶記得蓋茨比在世的時候,每天來拜訪者數不勝數。他們免費吃住,恣意歡樂,他死后,葬禮卻無人問津。那個他深愛的黛西他頂罪的黛西,早已跟隨丈夫悄然離去。
“尼克”,這個一直默默關注著蓋茨比的“我”目睹了整個故事所發生的一切,他對蓋茨比的死,無比悲傷又無能為力。他在埋葬了蓋茨比后說出了這樣一段讓人心酸的話:“東部,在我心中如鬼魅一般,它面目全非,超出了我視力可以矯正的范圍,因此,當焚燒枯葉的藍煙飄向天空,當寒風把晾在繩子上的濕衣服吹得僵硬的時候,我決定回家了”。
書看完了,我百感交集。善良和丑惡或許就是一瞬間,唯愿好人一生平安。
想起兩句膾炙人口的諺語,歸攏一下復雜的情愫:
“富在山林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7
大一的時候舍友就有這本書,當時囫圇吞棗似的,并沒有看下去,直到今晚。才把這本并不是很厚的書看完,但并沒有畫上句號,因為它會影響我很久很久……這本書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美國經濟迅速繁榮,紙醉迷金到經濟大危機到來前20年的美國的“爵士時代”。在那樣浮躁,喧鬧,逐利的年代中有人保持了內心清醒,有人沉醉在燈紅酒綠之中。這本書正是反映了那個特殊的年代,(那個汽車,電話迅速發展的時代,人物內心奢靡,拜金的風氣),又能通過一廂情愿的愛情故事把其中每一個主人公刻畫的淋漓盡致。
只有完整的看完這本書,才發現用“了不起”這三個字去形容蓋茨比并不為過,或許他并沒有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但從其最后的抉擇,對于愛情的執著。他就值得這3個字。書中碼頭上的綠燈似乎是黛熙的一個化身,蓋茨比身無分文時,看到碼頭的綠燈竟然如此遙遠,縹緲,就像黛熙一樣,可望而不可即。后來“接近”碼頭上的`綠燈,最后蓋茨比之死又升華了對黛熙的愛,在這時,綠燈也升華了一種更高的境界。是一種無怨無悔,一種灑脫。蓋茨比的一生似乎都在為黛熙而活,就像文章中所說
“他的要求居然這么簡單,這讓我很吃驚。他等了整整五年,買下那座華廈,把星光施舍給那些想來就來、想去就去的飛蛾——他費了這么多心血,只是為了能夠在某天下午,到一個陌生人家里“坐坐”
只是為了讓自己與黛熙在“陌生”人家中坐坐,看看她,關心她,或許對他來說就足夠了吧。然而他又是可憐的,他多年來依然堅信黛熙就像他愛她那樣執著。可惜黛熙所處的又是紙醉金迷、尋歡作樂的勢利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輕歌曼舞盡日不息,聲色犬馬終年無休。薩克斯管徹夜吹奏著如泣如訴的“畢爾街藍調”,上百雙金色、銀色的舞鞋踢起閃亮的灰塵。黛熙早已改變,所以在最后的攤牌時,他才會那么的歇斯底里
你的太太并不愛你,”蓋茨比說,“她從來沒有愛過你。她愛的是我。”
她從來沒有愛過你,你聽到了嗎?”他大喊,“她會嫁給你,只是因為當時我很窮,她又不想等我。這是個可怕的錯誤,但在她心里,她從未愛過別人,她只愛我!
正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愿意為你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那些黛熙們”
我認為黛熙只是那個社會的一個代表,也是我們這樣社會的代表。生活在這樣快速的,來不及聽到自己心跳的時代,滿眼的都是高樓大廈,霓虹閃爍;滿耳都是管弦樂隊,怎么還能記得自己曾經還有一個初戀情人?怎么還能記得除了“金錢”“地位”以外的東西。所以當黛熙逃避自己的責任時,也代表了她的內心徹底被腐蝕。明知道自己丈夫出軌,卻依舊“淡然處之”,維持那“生活的死水”一片平靜。面對自己內心的感情卻躲躲閃閃,唯恐失去了金錢地位。她并不是個體,而是一個群體,一個象征。黛熙相對于書中的威爾遜太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威爾遜太太不滿足于平淡,貧窮的修車生活。與湯姆搞外遇,在湯姆面前更是恃寵而驕,瞧不起他人,似乎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為自己穿上了水晶鞋就是白雪公主。書中雖然描寫的是美國的“爵士時代”但與我們當下的生活不謀而和,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應該怎樣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8
看完蓋茨比的遭遇,不禁為他感到唏噓不已。當他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卻不合時宜的遇上了一個上流社會女子黛西,并把她作為一個理想的追求對象,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真情變為了俗物,甚至當蓋茨比撞了黛西后來的丈夫的情婦時,黛西竟然把責任毫不猶豫的推給了蓋茨比,蓋茨比后來被殺后她也不為所動。蓋茨比把愛情想的過于理想化了,任何東西都不能太過于理想化和程式化,必須與相應的現實相結合,更何況是在那么一個充滿頹廢感和無目的感,人們傳統的信仰已經不復存在的美國。
每個人都必須有理想,理想是一個人努力和奮斗的動力,沒有理想,大部分人都會被內心的那種原始的慵懶和惰性給拖垮,加上浮夸的環境,會使自己變得玩世不恭,也會失去原來的那份純真。有理想終究是件好事情,但理想必須引導你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并不斷根據現實的變化來不斷修改理想,使理想更加切合實際,符合情理。一旦現實與夢想出現偏差,那么理想就像一個失去了的磁性的指南針,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就完全只憑借你自己的感覺與方向了,你接下去所走的方向也許都會是錯的,這時你會怎么辦呢?
毫無疑問的,你會買一只新的或是借一只,總之你不會再去用那一只指南針了,具體到一只指南針,大部分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一旦抽象到人的理想,人就不那么容易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為人大多都不想放棄自己已經為之奮斗過一段時間的理想,人們害怕改了之后仍然是錯的,但是,不要忘記你改變了一次,就表示你又多嘗試了一次,殊不知那一次的.改變就正確了呢,你明知自己已經定錯了方向,卻因害怕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嘗試,這不是得不償失嗎?與其一味的錯下去,還不如主動的尋求不同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方向,機會不是用來隨便浪費的,而是用來給又準備且又能夠理性思考自己的人來不斷提高自己的。
盡管有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失敗,就像愛迪生,他為了自己發明電燈的理想,不斷地堅持,也不斷的嘗試,嘗試了1000多種材料,才給人類帶來了最后的光明,試想如果愛迪生只嘗試了其中幾十次,或是只對一種材料而不斷反復研究,不求改變和嘗試,那么電燈的發明恐怕要推遲個好幾十年,有人趁在他做實驗時問他:“你試驗那么多材料有意義嗎?”愛迪生回答:“當然有意義,至少我證明這幾種材料都不適合于制造電燈。”一語驚人,道破了嘗試和改變的重要性。
也許愛迪生的發明是美國那個時代浮夸和墮落的社會氛圍的催化物,但其本人卻絲毫沒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從這點上來講,蓋茨比甚至于菲茨杰拉德都和他有差距,蓋茨比理想的單一化和追求錯誤理想,都使他的結果和遭遇可悲,蓋茨比也是那個時代美國的一種本質的概括和詮釋。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9
“于是,我們奮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停的推了回去。”
故事發生在紐約長島的一座豪華公關內。那里佳歌達旦。這是主人公蓋茨比精心安排的盛宴,為了一個不曾到來的賓客——他的心上人戴茜。五年前并不富裕的軍官與富家小姐戴茜相愛。金子般熠熠生輝的戴茜令他沉醉。但當他從戰場歸來時戴茜已嫁作夫人。為了挽救愛情,蓋茨比努力奮斗,不惜貶賣假酒私酒賺錢。他買下那座豪華公館,因為戴茜就住在對面;他舉辦盛宴,盼望戴茜能來到這里。他沉浸于重逢愛情的夢中,夢甚至超越了戴茜,超越了一切。他最終重逢了戴茜,卻沒有觸碰到愛情。最終淪為了犧牲品......
蓋茨比如何了不起?他出身寒門,卻能為愛擠身豪門。一封漂亮的簡歷,牛津大學畢業高材生,功勛累累的少校軍校,家財萬貫。他有著傲立這個世界的實力,錢,權又或者是年輕,他都擁有。唯一的`遺憾便是無為時的愛人,待他功成名就卻嫁作他人。
“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待重逢后戴茜早已不是從前的戴茜,但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蓋茨比也深深沉浸于五年來所創造的夢中。他仿佛一開始便預見了自己的未來卻從未停止追逐。他抱著不存在的希望死去卻又好像是最清醒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追逐摯愛,用一生踐行,又好像一直活在夢中,一個自己創造的夢中。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日日笙歌的豪華而美麗。繁華過后便是蕭條。人們贊頌財富和成就,卻毫無例外對后事避而遠之。蓋茨比一個人孤獨地躺在那兒,意味著失敗的房子中,尼克一個人打著電話,期望著有人能來參加葬禮。“別擔心,我會給你找一個人來的,蓋茨比別擔心。”他追的是個夢,夢里出現了很多人,而最后夢醒了,他還是睡在那,孤零零的一個人。這個故事像一則憂傷的童話,鑲著金邊的泡沫,裹挾著少年面對這個世界喧囂和浮華的無力......
蓋茨比家的地板上,泳池里的裝飾都是菊花,而雛菊的英文就是daisy。那朵菊花中間是GD是蓋茨比和戴茜的縮寫。這些小細節比那些奢華的場景更為動人。在眾多物欲橫流浮華喧囂里,蓋茨比是積極追夢的人尼克是冷靜觀察一切的人。人生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一個死亡,一個離開,是夢的虛幻是這個世界的不容。但蓋茨比是值得,他變得無所不能。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往往難以真正擁有自己,他從始至終追逐著夢,不惜代價。蓋茨比不像個資本家,他是個造夢者。一個富麗堂皇的夢境,一觸即碎。“可惜有霧,不然我們可以看見對岸你家的房子。”他只是一直追隨著從前的她。
也許這是最壞的結局,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
一個純粹的夢在離開前仍充滿希望。一場場盛大的宴會,那所有人都看不到那一點點種在蓋茨比心靈深處的星火才是所有絢爛的源頭。世人的喧鬧,歡笑也好,斥責也罷,終究沒人可以打擾他把夢做下去,以一個純凈的美好的靈魂來這一遭,走的時候還在期待未來,這位也許是作者能給蓋比茨最后的溫柔了。
那盞綠燈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0
每個人都能從蓋茨比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是。
書名對蓋茨比做出了評價,了不起,在于他對于這部分“夢想”的堅持,一顆心的赤誠。故事的結尾充滿了悲涼,充滿了那個年代里的人性的冷漠與人情的薄涼。生前財富與榮華帶來的熱熱鬧鬧,對比著,葬禮的冷冷清清,蓋茨比畢生追求的,或許只是為了可以與黛西那個階層的匹配,他的內心是真誠的`,只是最后得到的是“背負著早已忘卻的夢走過一年又一年,守望著虛無”,那五年他守望與堅持的,是一份想象,美好的想象,“美國夢”般的想象。只可惜到最后夢碎了,滿是悲涼。
黛西和蓋茨比根本不是一個世界里的人。其實黛西所處的環境,她所在的那個階層,根本無法體會蓋茨比,她只是想要一份快樂,一份安逸,她根本不會為了一份所謂的真摯的感情而放下她擁有的,哪怕是冒一丁點的風險。
“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安慰好”,對蓋茨比的一生,我總感到惋惜。有時在想,若是五年前蓋茨比可以接受現實,懂了過去的終歸是過去,那或者又是另一番結局。
細細想來,我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接受了所有的現實,發現即使再回到那年,也早已沒了那年的冬天,沒了那年的自己,過去了的也早已過去。我很感激,感激曾經的那份感覺帶給我的,一種溫暖如陽光,一種一直鼓勵我往前走的向上的力量。
我很欣賞對生活認真的人,早已過了耳聽言語的小小年紀,聆聽自己的心,用心感受,追求著讓自己更為舒服的生活,一種方式。可以無趣,但貴在真實。
“躲得過對酒當歌的夜,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若現實如此,我依然喜歡這座城市,依然喜歡在這里的感覺。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1
和很多人一樣,是因為村上明白了菲茨杰拉德,明白了蓋茨比。雖然喜歡村上,然而我并沒有追隨喜愛的作家讀書的習慣,于是雖然暗自確信我將會喜歡這本書,卻遲遲沒有找來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籠罩在此書頭上的那個陰云般的碩大詞語:“美國夢”。正如翻譯者施咸榮那番令人作嘔的序言導致了我始終沒有看過《麥田里的守望者》,正如電影《美國美人》的海報一映入眼簾大腦里便浮現出“中產階級”一詞,“書寫了美國夢的幻滅”這樣的定性也使得我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產生了由衷的排斥。美國作家向來具有密切關照社會生活的傳統,所以,美國作家的作品是很貼合某些評論家的口味的吧。
看過之后,小說的故事本身并沒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觸,也許,是這樣的感觸已經經歷太多——表現“資產階級的勢利虛偽冷酷”的作品,從巴爾扎克到卡夫卡,已經堆積如山。打動我的,是此書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菲茨杰拉德身上那股純真的頹靡味道。美國文學幽默輕快的傳統到了他那里,添加了濃重的抒情和感傷,添加了東方式的悲憫和關懷,從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小說中的對話很多,細節很多,這樣的小說很難寫得不乏味,到了菲茨杰拉德那里,卻被處理得津津有味。神經質的女人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比喻層出不窮,辛辣的議論一針見血,然而,那些令小說節奏停滯下來的長句的感懷,又具有抒情詩一般的氣質。人如其文,寫出這樣文字的作者,究竟有過怎樣的人生經歷這讓我深感興趣。
于是找來菲茨杰拉德的生平資料,果然貼合我的猜測。如果把作家的'生活和創作之間的關系分幾種類型的話,菲茨杰拉德無疑屬于人生經歷和小說一樣精彩的那種。出身貧寒,飛黃騰達,生活糜爛,蒼涼死去,他不僅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夢想主義者,一邊迷醉于塵世享樂一邊仰望天空的孩子,他是污泥中綻放的黑色玫瑰。其實他是詩人,或者說,他是那種詩人氣質濃郁的小說家,這決定了他作品的質地。他小說中細節的出彩來源于詩人那種為人間事物重命名的本事。
我堅信,那些積累在人類禮貌大廈角落的沉甸甸的作品,其內核都是一樣的。世世代代,大家書寫著同樣的主題,只是用不一樣的結構和語調。文學的魅力,就在于那種種美妙的說話方式;文學,保存著人類言說的本事。
“美國夢”這樣一個詞怎樣能夠概括《了不起的蓋茨比》所具有的全部內涵,沖破現實陰云的籠罩,我看到的是大海彼端那隱約可見的綠色燈光,那是蓋茨比看到的,那是廣告牌里的大眼看到的,那是菲茨杰拉德看到的,那是很多很多人都能夠看到的。有的人,隨著時光的消逝漸漸看不到了,有的人能看到卻不再相信自我看到了,有的人一向都看得到,一向都在指著燈光的方向喃喃自語。那是一個恒久的姿勢,那個姿勢是美麗的。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2
幻想的生命力過于旺盛,這種想象超越了本身,超越了一切。蓋茨比用創造的活力不斷投入這場夢幻中,不斷的給它添色增彩。用飄來的每一根絢麗的羽毛點綴著它。
幻想著的黛西,臉龐哀怨可人,卻又靚麗照人,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和一張鮮艷熱情的嘴,可是在她的聲音里有一種特殊的活力,使一切愛慕過的男人都難以忘懷。飽滿的額頭,完美的身形,炯炯有神的雙目挑釁著他的每一言一語,略帶沙啞的嗓音,他聽在耳里甜在心里。六月的風,緩緩地吹過我的眼,故事都留在心中,烙在腦里。
再熾熱的火焰,再飽滿的`想象力,都比不上一個人孤獨的內心積聚起的情思。有時,我們愛著的只是幻想中那個她,用盡自我渾身解數努力營造出一個完美無瑕堪稱神級的對象,而往往這種形象都是短暫的不可深究的,像泡沫一吹就散。
多少人在同情著蓋茨比一生都忠誠愛著黛西,可憐的是黛西愛的僅有自我,就連最終的葬禮都不屑一顧的忽略,她享受著的只是蓋茨比無盡的愛慕和調情說愛時的無限曖昧。在與蓋茨比相會中時時有意挑逗,蓋茨比昏昏然聽她隨意擺布,并且天真地以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結局。然而真正的杯具卻在此時悄悄啟幕。她早已不是舊日的黛西,她可是將她倆的暖昧關系,當做一種刺激。
黛西在心緒煩亂的狀態下開車,偏偏撞死了丈夫的情婦。蓋茨比為保護黛茜,承擔了開車職責,而黛西卻早已打定主意拋棄蓋茨比。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蓋茨比最終徹底成為了犧牲品,至死都沒有發現黛西臉上嘲弄的微笑。她自私無情,對財富的熱愛勝過對感情的追求,為保護自我,她能夠改弦易轍,決不陷入感情的困擾和義務當中。冷酷無情、追求奢侈與財富是黛茜的悲哀,無疑也就是那些華而不實追求軀殼“美國夢”階級人民的悲哀
蓋茨比的杯具在于他把一切都獻給了自我編織的美麗夢想,而黛西作為他夢想的化身,卻只徒有美麗的軀殼。盡管他清楚地聽出“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卻仍不改初衷,固執地追求重溫舊夢。
蓋茨比葬禮,黛西和她丈夫此時卻早已在歐洲旅行的路上。不了之情最終有了了結。我不能說年少輕狂時分的黛西沒有動過真心,而我只能相信眼前這個被世俗惡化被社會同化的女人離相愛二字所差甚遠,不配成為蓋茨比心心念念牽掛無數個日夜的愛人。
他撒著彌天大謊,經過不正當的方式致富,努力營造著黃金的宮殿和熱鬧的聚會。在英國牛津受的教育,謊稱家里祖祖輩輩都在那里受教育多年。迂腐,循規蹈矩,過于謹慎,然而他致富的目的卻如此浪漫單純,甚至舉辦盛大的聚會,也僅僅是為了同樣單純的目的:吸引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可是,即使他嘴里跑著火車,我也能原諒他,正因為混雜在自私自利、污濁不堪的人群中,蓋茨比的純情、浪漫愈顯得無比高貴、脫俗。
愛,是無能無辜的幻想。請你,不要深陷其中。
如果—種夢想,有的只是對物質的追求以及對成為“大人物”的渴望,卻缺乏對為什么要擁有財富和擁有了財富后究竟應當怎樣生存這樣一些具有人類終極意義的問題的思考,這樣的夢想終究是海市蜃樓,也必定是短視和沒有延續力的夢想。任何一個想實現自我美國夢的人在當時的美國社會都受到三種消費觀的深刻影響消費來縱情享樂;用消費來炫耀自我的地位和財富;用消費不擇手段到達自我的目的。
但這三種消費觀念會選成嚴重的后果,構成三大矛盾:1.自身的矛盾。實現美國夢需要有精神和智力支持,但享樂主義只重物質,不重精神,使人失去了發展的動力;2.個體與個體的矛盾。即需要別人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卻又得不到;3.個體與社會的矛盾。個人的美國夢的實現而要有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但在腐蝕了的社會又得不到。這三大矛盾嚴重地阻礙了個人的成功,甚至阻礙著整個社會的提高。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3
一個失落的故事,在煙火中拉上了大幕。
財富可以改變人,在財富的包裹之下,人的外表光鮮亮麗,線條分明。人的內心同時會受到財富的影響,擁有了財富之后,再也無法離開,人會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財富,而拋棄自己的靈魂,靈魂就像畸形的生物,弱小、丑陋、灰暗,被擠壓在角落里,在金光閃閃的財富和地位照不到的地方。
黛比開車撞了人,拼命地踩著油門逃離,蓋茨比幫她把事故車藏在自家的車庫里面,黛比卻沒有出現在蓋茨比的葬禮上;湯姆和車行老板威爾遜的`妻子有染,在對方拿著槍找上門的時候,卻告訴對方,蓋茨比才是那個情人。結果蓋茨比倒斃在自己的泳池中,威爾遜在草叢中自殺。
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僅是自私;而是懦弱和傲慢的綜合體,就像一個四肢瘦弱如雞爪的人,藏在堅固的鋼鐵盔甲之中的傲慢。
蓋茨比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作為巨大別墅中奢靡晚會的主人登場,為了跨過財富和地位的鴻溝,以平等的姿態接近黛比,先是放棄了退伍后的牛津生活,然后再一文不名的情況下加入了沃爾夫山姆的生意,得到錢財之后在黛比的海灣對面,買下豪宅,天天大宴賓客,希望黛比能出現,但是她沒有。
一般的小說講述故事,好的小說傳遞感覺。這感覺難以言說,卻深入骨髓。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4
蓋茨比與黛茜的戀愛和分手本來是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蓋茨比熱戀的姑娘當作青春、金錢和地位的象征,當作追求富裕物質生活的“美國夢”的手段。蓋茨比為了追求黛茜耗盡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為:有了金錢就能重溫舊夢,贖回失去的愛情。可惜,他錯了。他看錯了黛茜這個粗俗淺薄的女人。他看錯了表面上燈紅酒綠而精神上空虛無聊的社會。他生活在夢幻之中,被黛茜拋棄,為社會冷落,終于鑄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蓋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國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歡歌笑舞的“爵士時代”的寫照。作者為小說設計了一個“雙重主人公”尼克·卡羅威。他的重要性在許多方面不亞于主人公蓋茨比。他既是故事的敘述者和評論者,又是小說中一個重要人物。他與矛盾著的雙方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他是蓋茨比的鄰居和朋友,又是黛茜的表哥、湯姆的同學,還熱戀著黛茜的好友喬丹。他充當了蓋茨比和黛茜分別5年后重新見面的牽線人又成為蓋茨比重溫舊夢的批評者和他慘遭殺害的同情者。
他雖然躋身于長島豪華的住宅區,但他既不是湯姆所代表的“荒原時代”的精神世界的公民,也不是蓋茨比所代表的盲目崇拜黛茜的脫離現實的夢幻世界的同路人。他代表美國中西部的傳統觀念和道德準則。他對于蓋茨比追求失去的幸福的夢幻有許多中肯的批評,對于講究外表而內心卑俗的湯姆和黛茜則進行了公正的鞭撻。蓋茨比死后,昔日的賓客一個也不露面,黛茜則陪丈夫遠遠離去,尼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社會的虛偽和無情,使讀者對于蓋茨比所追求的美國夢的必然破滅有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仿佛書中發生的一切都是尼克的親身見聞,不加虛飾,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尼克和蓋茨比兩人從陌生到認識,感情上既有距離,又有融和,富有多種層次的結合和區別,寫得脈絡清晰,恰到好處。這種把不同的觀點巧妙地統一在一部小說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內涵和嚴密的結構,正是作者獨特的藝術成就。
作者在敘述中還運用了許多豐富生動的比喻,使人物的感情起伏和場景的變換增添了抒情的色彩。精采的比喻常常被用來渲染夢幻的氣氛,表達精神的空虛。如尼克初次到湯姆家,看到黛茜和她女友貝克坐在沙發上“活像浮在一個停泊在地面上空的大氣球”,后來才“慢慢地降落地面”。蓋茨比在家里第一次與黛茜重逢時伸手去抓她的手,以一種創造性的熱情投入了他的夢幻。“不斷添枝加葉,用飄來的每一根絢麗的羽毛加以綴飾”。這些夢幻是“牢牢地建立在仙女的翅膀上的”。內涵深刻的比喻把蓋茨比對“美國夢”的追求描繪得維妙維肖,躍然紙上。
小說還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揭示人物內心的活動與環境的冷酷。比如:西卵碼頭盡頭有一盞綠燈,蓋茨比常常在晚上孤獨地望著它,伸開雙手想去擁抱它——那青春和愛情的象征,仿佛是黛茜的化身。小說末了,尼克又想起了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似乎近在眼前,他幾乎不可能抓不住,實際上卻可望而不可即,他的夢想已經遠遠逝去了。又如書中六次出現的“埃克爾堡大夫的眼睛”是藍色的,“若有所思,陰郁地俯視這片陰沉沉的灰堆”。它象征不幸和災難。在情節發展的關鍵之處,這雙眼睛好像復活了,它仿佛看著蓋茨比去跟湯姆攤牌,又預見到威爾遜要去殺死蓋茨比。渾身銅臭的黛茜愛穿白色的上衣和裙子,宛如純潔可愛的天使,其實她的靈魂污點斑斑。這象征純潔的白色像一面潔白的鏡子,把她的.靈魂深處暴露無余。
蓋茨比重溫舊夢的幻想一去不復返了。作者用五光十色的音符譜出了一曲凄悵的悲歌,給人留下無限的思索。
蓋茨比的死是整個故事的高潮,他莫名其妙開始的神話并沒有隨著他的死亡而結束,他的父親來到他的別墅后驚呀不已,強烈的自豪感已經掩埋了他的悲傷。就這樣,蓋茨比的葬禮在他父親贊嘆聲里開始,亦在這種贊嘆聲里結束。
菲茨杰拉德的想象到了故事的結尾似乎枯竭了,或許他是想徹底諷刺富人階層的膽小與懦弱,在蓋茨比的葬禮結束后,無論是關于尼克與喬丹戀情的最終交待,或者是尼克與湯姆重逢后關于蓋茨比死因的推斷得到證實,都顯得多余而又生硬,并且切斷了讀者剛剛展開的聯想。尼克的獨白是無力的,他想起蓋茨比戲劇性的一生,想起蓋茨比信奉的那盞綠燈,想起那些可悲的爭論和逐漸遠去的城市燈光,他的內心一片孤寂。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15
今天看了場《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片子是很早的了,知道這個有小說,電影也是按小說的敘述來的。
看完后,心中有種淡淡的刺痛,為蓋茨比不值。那樣一個冷漠的,你為了她付出一切的女人,值得你愛嗎?
故事的旁觀者是一個新到紐約的小子,懷揣著美國夢的男人。當他看到了紐約的奢華糜爛的生活時,他有些不能接受。
蓋茨比住在一所城堡里,總是開著PARTY,而他,只是他的鄰居(我有這么個高富帥鄰居就知足了)。他從參加他的PARTY開始,走進了他的世界。他愛著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卻已經結婚。他們相愛過,他依然愛她。她過的.并不幸福,她的丈夫在外面有情婦。為了重新擁有她,他做了所有一切。
但是,在他們逃離的時候,發生了車禍,撞死了她丈夫的情婦。女人開的車,女人的丈夫很渣,將罪名栽給了蓋茨比。在蓋茨比幾乎要得到他要的幸福的時候,他被殺了。
沒有人參加他的葬禮,沒有人同情他,只有他的鄰居。連女人也和丈夫一起走了。冷漠,只有冷漠。
一個擁有了全部的人,卻非常孤獨,他唯一的快樂,就是和女人在一起的時候。但是,就在他要夠到他要的幸福的時候,卻永遠得不到了。
近來發現電影電視劇的路子,都走起了這種路線。高富帥男子必癡情,但那只是電影里才有的故事,例如像《繼承者們》《秘密》,我看的韓劇較多,多舉的是韓劇的例子。那種富二代倒追灰姑娘的事,不是現實。
萊昂的演技依舊,更多了幾分深沉。我很佩服他,只為了奧斯卡的男人,希望他能得到他想要的。
電影的場景奢華,裝扮也很入時, 美國人很舍得砸錢啊。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相關文章:
了不起的蓋茨比影評10-17
《了不起的蓋茨比》心得03-13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心得04-25
了不起的蓋茨比名句子(精選140句)08-12
學生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心得10-19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美國夢11-07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心得體會04-17
《了不起的蓋茨比》兩譯本對比研究初探12-10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筆記(通用21篇)11-23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