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匯編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著》讀后感1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歲月;經歷了人一生中的大喜與大悲。他死了爹娘,也喪了兒女。說他可憐,也是,也不是。至少,他,還活著。
他曾經年少輕狂,賭博輸光了家產,從遠近聞名的.徐大地主變成了貧農。而取代他的龍二,在解放初期時就被槍斃了。他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又曾經,他被抓去當兵,在軍營中度過了好幾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戰爭中失去,而福貴還是幸免于難,挺到了戰爭結束。這又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金錢?為了名利?不!只是為了活著!如果人死了,那還講什么金錢,什么名利啊!你來了,并沒有帶來什么,那你走了,也不能帶去什么。你是清清白白來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樣。所以,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雖福貴失去了一雙兒女,還沒有了溫柔賢惠的妻子家珍,但他還是得活著。從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確實很可憐。但是生活總是這么艱辛、殘酷和神秘莫測。活著的確很難,他飽受著歲月的風吹雨打,但,他還活著!
在生活中,福貴他幾乎一無所有。在別人眼中看來,他也只是一個瘋瘋癲癲的糟老頭子。可是他至少還有一樣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無價之寶,那就是——生命!
《活著》讀后感2
活著,是無論外界如何起起伏伏,都能保持內心的平穩和樂觀。
決定開始讀這本書時的自己正深陷自我懷疑,不停的思考人生的意義,一度無法自拔。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開始了讀這本書。
起初是沖著書名去的,覺得這本書一定蘊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像是讀完之后就能大徹大悟,生龍活虎,人生煥然一新。.。然而在讀之后,我的這個預想并沒有達成。在讀這本書的前幾章時,實話說,我曾一度想過要棄書(事實是,我也確實在讀到一半的時候擱置了2個月),當時主要是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在那個年少紈绔的福貴身上找到絲毫的'共鳴,也覺得前期他的慘全都是他自己作的結果。但是到后來,當我再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當我不再是帶著自己的目的性試圖去書中尋找答案的時候,當我開始站在福貴的角度去體會他人生坎坷的時候,我開始感受到了那種作者想要傳達的那種活著的力量。
也許活著是福貴在輸光家產之后,能夠痛改前非,從頭開始,把雞養成鵝,鵝養成羊,羊養成牛的勇氣;也許活著是福貴被充軍在戰場上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依舊堅信自己可以活下去的信念;也許活著是家珍即使重病臥床,家里窮困潦倒依舊把自己穿戴整齊,梳洗干凈的態度;也許活著是福貴即使食不果腹依舊不埋怨不妒忌努力掙扎的積極;也許活著是福貴看著身邊的親人子女一個個相繼去世最后孤身一人卻依舊活好當下的那一份不滅的希望。
也許活著很難,因為需要面對很多人的自私自利,事的與愿相違;但活著也很好,即使會遇到壞事,但好事也一定會來!所以,無論外界如何起起伏伏,都要保持內心的平穩和積極樂觀,你的感受即是世界,共勉!
《活著》讀后感3
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出于作者的身份,一個炸礦工人;不是驚訝于生活在底層的人寫詩,而是好奇他寫的什么,描述了底層怎樣的生活。書中的序言有提到陳年喜認知上的局限,從書中的文字來看,陳年喜的文字是真實的,記錄了真實的生活和情感。
底層的生活粗糙,充滿了無奈也有片刻的歡愉。我不愿承認生活的殘酷與無奈,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找到享受生活的方式。陳年喜寫的礦地生活的不確定性,不知道有沒有礦,不知道能不能按時結工資。工作是每個人為了生活必須要去做的事,大部分工作都是拿時間換金錢,“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時間和耐心有的是,而錢怎么省也是沒有的,用時間換錢是最現實的經濟學。”
在為溫飽發愁的時刻,即使周圍是美景,也沒有人來欣賞這份美景,“從洞口往對面的山上看,一道峰壓著一道峰,一條溝接著一條溝,山勢壘著,那最高的地方不能看的真切,仿佛一道真實的`夢境。”書中為數不多談到周圍美景的片段。我對田園風光總是站在欣賞的角度來觀看,很少考慮到真正生活在其中的人,“繁華之外的地方總是山川風景如畫,沒有多少人懂得,這畫的底色是苦澀的,甚至是殘酷的。”人們總是身處在某一環境并不覺得本身環境的可貴,總是向往自己所不能擁有的;拼命追求自己所沒有的,從不曾好好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陳年喜的文字有著本能的力量,可以感受到真實生活的氣息。
《活著》讀后感4
《活著》這部小說講得很悲慘,當一位名叫富貴的老人以樂觀的心態講述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地離去,我們同情他。當然,這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年輕的時候做過多少蠢事,也許將來有多少厄運發生在你身上!我們也許會同情他,但并不會可憐他,因為人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所以富貴的故事告訴我們:但行前路,也要考慮后果!
人生本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亦或是為人丈夫,都應該先學著做人!有些東西可以去嘗試,但需要一個合適的“度”,正如《活著》中的富貴,不能因為父親是地主,家里有錢,就不顧父母,妻子的阻撓,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去追求自己所謂的“人間極樂”!
人生在世,何來虧欠,都是本色出演!人生都是一場騙局,誰的騙局高明,誰就活得更好!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同樣也是世界上最傻的動物!有些東西擁有的時候,不懂得去珍惜,直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我們望著富貴和老牛的背影漸行漸遠,從他們的背影中,我們看到了活著的艱辛,看到了活著的`不易。故事的最后老人和老牛成為彼此的依賴,也許剩下的時光可能會很累,但我希望他們是快樂度過的,也愿他們只為活著而活著!
活著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容易的,但活得瀟灑,每天都快樂卻又是非常困難的。《老人與海》中說:“一個人生來并不是要給打敗的,你盡可能把他消滅掉,但就是打不敗他”,我想既然活著,就去和所謂的命運抗爭。正如電影哪咤中所言“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你問我人是否能改變命運,我不曉得,但我曉得的是,不認命也許就是富貴的命吧!
《活著》讀后感5
我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作家余華的代表作《活著》。讀完后就讓我聯想到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所講的苦難。
其實沒有比活著更簡單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然而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希望。
余華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了生活的真實,我始終難以忘懷,那個小村莊,那家人,那頭牛。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他叫福貴。福貴嗜賭成性,最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妻子因患上軟骨病失去了生命。福貴沒有退縮,他試著學做農活,承擔起養家的責任,而每次生活剛剛有了起色時,親人卻一一故去,兒子、女兒、女婿、甚至是外孫。最后只剩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可悲,但又無奈。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福貴”,他們在經歷磨難后依舊心存希望。但也不乏有很多年輕人,一點小挫折就尋死覓活。高三學生不堪壓力跳樓自殺、花季女孩燒炭自殺等事件層出不窮……他們輕生時的決絕完全超出了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勇氣。
《活著》讀后感6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初三那年,它給我帶來很大的感觸,這本書講述的是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故事開始富貴是一個不務正業,成謎賭博的地主家的少爺,他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可謂是人生贏家,到最后他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過上窮苦日子。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一路都在成長,因為富貴成謎賭博,敗光了家里的財產,父親承受不住打擊而病死,從此他帶上年邁的母親,妻子孩子搬去了一個貧窮的地方,從此過上窮苦的日子,最后母親也病死。母親死的時候富貴被抓去當兵沒有送母親最后一程,是妻子處理了母親的后事。多年以后富貴終于從部隊逃了出來,他回家時妻子還在帶著一對兒女等他,這應該是他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了吧!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他們一家人過上了勉強能解決溫飽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到最后他的妻子,兒女全部相繼離世,剩下他一個人孤苦無依,孤獨終老,他的兒子是被餓死的,那時候吃不飽穿不暖,親人都被餓死,但是主人公富貴堅持活到了最后,不管人生有多難,日子有多苦,他但是積極向上,樂觀對待,活到了最后,活著對于那個年代是多么了不起,人來這世界一趟就不能辜負自己,好好活著才是最了不起的。
看完這本書我壓抑了兩個多月,為什么那時候那么難,我們能活在這個年代是多么的幸運,我心疼主人公更心疼他的家人被餓死,我感慨,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啊。所以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不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待遇,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好好活著。
《活著》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讀成長心靈雞湯之人活著樣有尊嚴》這篇文章,它的大概內容是:維尼的母親是他7歲那年去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猶太人。一天,維尼偷摘人家院子里的葡萄時,被大胡子逮找了,維尼平時就最怕他了,如今在他的院子里犯錯。大胡子叫維尼跪下。在大胡子的強迫下,維尼跪下了,恰巧被繼母看見了,她沖上前,一把把維尼提起來,并對大胡子叫道:“你太過分了!”到了家,她狠狠的打了托尼一頓,邊打邊說:“人活著要有尊嚴!”他抱住了繼母的肩膀道:“媽,我再也不敢了”這是維尼第一次和繼母叫媽。
讀了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想是:做人就要有尊嚴,尊嚴說起來簡單,可誰知道“尊嚴”二字有多么重要!一個人可以犯錯誤,但不能喪失尊嚴。只有捍衛了尊嚴,信念才不會缺失,人生的陣地才不會陷落,才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獲得輝煌的人生!
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反面教材。比如說那些乞丐,也許他們就為了一兩塊錢,就隨便給人跪下,甚至磕頭。其實,他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果實,但他們并沒有選擇正確的道路,這就是因為錢帶給他們的誘惑,勞動又太累太辛苦,所以他們相當于放棄了自己,去給錢當奴隸。這是可恥的!
科林斯托姆說過:“雖然尊嚴不是一種美德,卻是許多美德之母。”盧梭也曾說過:“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我覺得他們說的很對,只有尊嚴,才能捍衛自己的地位,丟失尊嚴,就等于自暴自棄,這樣的人不值得去大家關心他和愛護他,尊嚴二字其實很深奧,尊嚴二字也很簡單,它很難做到有容易做到!
同學們,請記住,“做人必須有尊嚴!”
《活著》讀后感8
《活著》首次出版那年,余華33歲。33歲并不是很年輕,但如果和小說透出的老辣勁頭相比,很多讀者都會驚訝于這個數字的稚嫩。因為這本小說太悲了,余華對筆下的人物是真下得去手。通過一個個鮮活人物的死去,來展現“活著”這一主題。
小說圍繞嗜好的敗家少爺福貴展開,在他將地產、房產等一切家產都輸光后,親人一個接一個的離世。先是父母,接著是兒女,然后是妻子和女婿,最后是小孫子,就連被抓壯丁結識的兩個朋友也難逃一死。
這當中最震撼的當屬兒子有慶的死。一個奔跑的少年,踴躍地去獻血,卻因護士的過度操作失血過多而死。護士不懂嗎?旁邊的老師不去阻止嗎?那是因為獻血要救的是縣長的夫人。對權力的'諂媚,可以拿孩子的生命冒險。尤其是有慶之前犯了錯誤,老師不讓他獻血,越是阻攔,有慶就越想爭口氣,最后的悲哀也就越濃烈。
親友的一個個死亡,如同一記記鐵錘砸在活著的福貴身上。雖然以旁觀者的角度看,福貴是如此之悲,但小說用第一人稱讓福貴講訴自己的人生,而他依然美好地看待一切。就像歌中所唱“就算生活給我無盡的苦痛折磨,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
類似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這種跨越多個時代的小說,《活著》的背景也設置為內戰、大躍進、文革等諸多政治事件迭代的歷史時期。但其他小說展現的是動蕩的大歷史背景下,個人命運的沉浮,這里有一種必然性。而《活著》更側重于無常。
在反思歷史的小說中,經常能看到躊躇滿志的某某,被歷史的車輪碾得血肉橫飛。但《活著》彰顯的是個人,無論歷史怎樣,境遇怎樣,人還是人,還是要活著,而且要自得其樂的活著。
《活著》讀后感9
這本書我花了兩個半天看完了,看的很快,看完后感覺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當然和我自己的閱讀習慣也有關系,如果是我喜歡看的是書,一目十行,快掃快清。
之前的達人比賽我沒有看,就是看過一些他的照片和有點些許文字的新聞,我感覺劉偉很單薄,但他寫的《活著已值得慶祝》很寬厚,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時而淚流不止,時而呵呵自樂,時而也莫名大笑,或者一直不語。看完后心中感慨萬千,對于一個受過那么大一次磨難的人,命運之神都給他那么多機會,何況那些一生平安健康的人們啊,所以我對自己說不要放棄啊,幸福時刻都在,不管經歷開心還是磨難。
有時候和朋友聊天,某某發生了什么事情,朋友就說會某某就是這個命,天注定的。我是個極感性的人,些許心里的想法也和朋友的一樣,但我大部分感受還是事情發生都有它的必然性,事事因因果果的,我們遇到事情不能總是說這就是命,有偶然的成分,但更多是必然。劉偉,我評論不了,你是多么偶然的在10歲時候讓魔鬼輕吻了一下,但我認為你的成功是必然的,是你努力的結果,是你不放棄自己的美好呈現。
我是個讀快書的人,所以不能很文藝的贊你的書了,總體感覺很好,文字簡單細膩,幽默雋永,很多感受勵志美好,神助自助者,加油,劉偉,加油,自己。
《活著》讀后感10
每個人都有一個多彩的人生,這個“多彩”或許是坎坷的,幸福的,痛苦的也有一些人過著與世無爭,平凡而辛勤的一生。
這次,我要與大家談的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人的一生有著許許多多不一樣的活法,有快樂的去活,堅強的去活,奮斗的去活等等,你有沒有想過你就應需要活出一個怎樣的人生呢?這問題是我提出的,但暫時連我自個兒都拿不定一個想法,也許這實在很難說,有人會問:“這可不是自己來決定的。”但是,我要說,這掌控權還是在你自己的手里,你的各種因素都會改變它的道路和方向的。
雖然這次我的主題不合“科學”。但,推薦的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活著》。
這是一部小說,簡樸的語言塑寫了劃時代的家庭杯具。美國的《明星論壇報》評價說:“你只要讀到一半,就已經確信它是不朽之作了。”真的,我一拿起書就越發越想往下看。
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余華,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曾從是過牙醫工作,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主人公福貴起初是風光的.少爺,可正因無顧忌,在外面吃喝嫖賭,把他父親的2多畝地全抵債給了別人,毀了家人幸福的生活。貧困中,他最后醒悟,可已經遲了,父親被他給氣死了,之后母親相繼死去,溫柔可憐的妻子家珍,過度勞累,骨瘦如柴,最后死去。這也許就是上帝對他的懲罰,到最后,福貴7個至親全被他親手埋藏起來。只剩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和一頭老黃牛。
福貴歷經令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后,他學會了忍受,只是十分單純的為活著而就活著。
余華告訴我們:學會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承受展此刻面前的無聊,平庸和困難。
我想:是啊,平淡理解,樂觀忍受,順其自然吧!
《活著》讀后感11
話題太過沉重,所以不談生死,談人心。因為你年紀小,不懂事,所以只要是一副委屈巴巴的樣子,你就會被原諒,因為你的父親敗家,所以你也敗家,這可以被理解,但是,在反反復復的折騰下,人們對你失望,而現實冷酷又殘忍。夫人病死了,女兒女婿死了,兒子死了,孫子吃豆子撐死了,可您依舊對世界認真,您用僅剩的養老錢買下了一頭將死未死的老牛,一同相依為命。您給老牛取您的名字,實在讓人動容。
您的一生不過那么長,幾百字,便了結了太多,我不知道您眼看一個個親人去世的心情,但您的一生,曾在我腦海如電影般一掠而過。
說真的,看這本書就像學兔子啃青菜那般平淡無味,唯一讓我哭出來的是兒子有慶獻血而死卻無人問津的片段,唯一讓我驚喜的是余華質樸的文字,唯一讓我心懷感恩的是故事結尾買老牛的片段,我感恩福貴的成長,時間的變化令少年心懷仁慈與惺惺相惜。你或許要問為什么要用“您”這樣一個敬語,不過是一個紈绔子弟,愚昧無知,敗盡家財,但是買下老牛后的'一切讓人動容,想拍手稱快人性原本的美好—一個吊兒郎當的少年,在經歷生死后一步步變成看破一切的老人。
余華筆下塑造的一個個福貴家人都樸實勤懇,兢兢業業,可卻在那個年代,一個個親人離開人世,這令人何其唏噓,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誰都無從知道。我們,需要的是思考這個世界的不平等,對待真實世界,道理都懂,但可以做下去的人知之甚少,因生而苦,雖死不亡。
“生命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讀后感12
人類所面臨的考驗不僅來自大自然的無常和多變,更來自于由人類社會自身所制造出的動蕩與紛亂。在歷史滾滾的洪流中,有幾人能成為弄潮兒,又有多少人的沉浮能夠自我把控?面對“活著”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凝重的命題,多數人交出的答卷也僅僅是“活著”。早已窺破其中奧秘的上古先賢們從此將命理與儒道薪火相傳,并最終變成了一個民族的`DNA,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繁衍生息,但卻始終難以稱霸一方的原因。
活著是一種訴求,也是一種人生觀,它始于周而復始的苦難,卻也造就著苦難的輪回,沒有民族的犧牲和反抗也許很難跳出這樣的輪回,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和掙扎才做出如此無奈的選擇,這究竟是智慧還是奴性,恐怕也很難輕易地給出定論。歷史浩瀚、人生短暫,人究竟為何而活、怎樣去活始終是令人糾結的千古難題,然而唯有活著才能思考,才能繼續。是烈焰燃燒、百煉成鋼,還是細細潺流,滴水穿石,在灼熱與寧靜、富貴與平安的選擇中,中國人往往會選擇后者,這種文化上的取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世界的融合,面對列強的環伺,強權政治和狼性文化步步緊逼,生存的空間將會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擠壓,活著,談何容易!
余華的小說撥開了所有的粉飾,讓我們如此清晰地看清血淋淋的瘡疤,也觸發我們去反思面對苦難我們是該繼續的堅忍,還是要去嘗試掙脫歷史賦予我們這個民族的宿命。
《活著》讀后感13
在這個初春,我得到了一本書,是我弟弟推薦給我的,這本書是余華的小說《活著》。書中講述了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去當壯丁歷經死難而幸免于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再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兒鳳霞產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和一頭牛的故事。這個故事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到毛澤東的時期。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讀完這個平凡的故事后,令我意味深長也讓我明白了絕望的不存在。
余華在序中這么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里面有一句話非常棒,“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生命只有一條,這是無價的,是用金錢也買不了的。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時候,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舍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出的光華值得我們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好好活著,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活著,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知足常樂就是幸福!
《活著》讀后感14
余華用平淡的語氣講述著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生命的故事,一個人與命運的故事。讀完《活著》我淚流滿面,當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時,我濕了眼眶。當福貴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我以為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結果,真正的悲劇正在等候著他,正如魯迅所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捧著《活著》,總是沉重、難受,冰冷的文字躍然紙上,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活著,我們為什么活著?有些人為了人生追求,有些人為了家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什么活著,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過活每一天。是呀,我們為什么而活著?
以前,我以為為了高考而活著,家人所有的'期望都押注在自己身上,只有不顧一切去追逐那個目標。高考后呢?陷入迷茫期,活著,又因為什么活著呢?人呀,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目標,固定各種目標,為了給自己一個活著的理由。
但《活著》中福貴的命運卻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是虛妄而已,或許,人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種存在,與萬物一樣并沒有任何意義。活著僅僅是因為活著,生命或許就只是為了活著,而那些理由與目標全是我們自己給自己上的枷鎖,生命其實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這或許就是余華想要告訴我們的。
《活著》讀后感15
余華這么說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拿到這本書,我的內心是欣喜的,畢竟這本書足足讓我等了一月有余。之前沒有了解過這本書,也不知道是散文、小說,還是什么,買它只是因為聽說過它,知道它是余華寫的,它是讓我在疫情期間消磨時間的一本書。所以,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讀完之后,讓我長嘆口氣,雖為活著,但卻讓我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緊湊的故事中一個個死去。因為福貴的吃喝嫖賭敗壞家業,氣死了老爹,老母隨之病死、兒子因救縣長夫人抽血而死、女兒難產而死、妻子也隨之而去、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最后唯一的外孫竟在那個饑餓的噎死了。真不知道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完的,本來所有的事情因他而起,他如果不吃喝嫖賭,結局是不是又不一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用不滿老繭、粗擦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和內心的傷痛,卻還得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這大概就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好死不如賴活著。看完之后我在想,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悲慘的人和事兒嗎?
福貴到最后只剩下人生存的`唯一理由——活著。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活著的,只是再想起這本書時,也許剛好在疫情期間,每天能看到很多生死別離的新聞,內心有了些許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遠比我們想象的寬廣,而活著,就要擔當更多難以承受的苦痛,這是對生命最后的敬畏,也是一個人最柔軟、最純凈的秉性——活著。我讀《活著》。
【《活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活著就老了》的讀后感09-26
活著•人生-活著讀后感01-05
人為何活著?-《活著》讀后感12-16
活著10-31
活著……12-13
活著12-13
活著的讀后感活著讀后感人為什么活12-17
對活著的感悟02-26
活著的經典句子03-02
《活著》心得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