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

時間:2023-01-31 11:16:01 讀后感 我要投稿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7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7篇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

  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泵總人都需要愛,孩子更需要愛,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是獲取師之樂的最大保證。李鎮西就是這樣的一位有愛的老師。

  書中的很多故事都體現了李老師為人師表的盡心,他對學生的愛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他不但愛優生,更愛差生。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其實李老師所做的事情都很普通,我們都可以做到,但是為什么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他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正如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教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像李鎮西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讀完《愛心與教育》,感受頗多,用“感動”、“震撼”這樣的字眼已不足形容。我掩書而思,煉出幾點收獲:

  一、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

  每位名師在介紹自己時都會提到某部書對其成長的影響。因為教語文的緣故,李鎮西老師更是經常向學生推薦各種有意義的課外讀物,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當然,推薦給學生的書都是李老師先讀過的,有的學生甚至從李老師的書架上借去讀。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學習,雖然我是教小學的。我覺得,語文老師本身就應該多讀書,讀書可以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豐厚,能夠承載更多生命的底蘊。讀書伴隨著積累,然后在需要的時候才能“厚積薄發”,給學生提供適當的精神營養。李老師說:“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我在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所以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連書名也充滿‘人’的魅力”的教育專著《要相信孩子》、《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關于人的思考》和《怎樣培養人》、《給女兒的信》等等會成為我接下來借閱的書目。

  二、教師應該真誠地喜愛學生,帶著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

  也許,我們都有這樣的感想:工作的忙碌、生活得壓力使我們喪失了很多生活興趣,更別提童心了,總感覺這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一件事。李老師書中曾有這么一段話:“教育技巧或者說教育藝術而言,我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因而在我的教育歷程中,有過不少至今想起來還使我臉紅的失誤。但是,只有一點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我有一顆童心!這顆童心,使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的每一屆學生、每一位學生;這顆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這顆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學生的情感世界,也讓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撥動了我的情弦。”這段話道出了他走進學生心靈的秘訣,他是這樣地愛著他的孩子們。

  本來我覺得自己是一位具有愛心的老師。我們班的一位后進生,有諸多令人難以容忍的壞習慣。我為他付出了不少心血,也曾為他寫下了一系列教育手記發在我校讀書在線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作難度的加大,我對這個孩子的改造已逐漸喪失熱情,總覺得自己為他已經付出夠多的了?戳死罾蠋煘檗D化后進生萬同而做的一切,我真是自慚形穢。他有耐心面對萬同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變化,耐心細致地和他談心、講道理、家訪,光憑那份長達50頁的轉化手記就足以令所有人動容。他所做的一切,得用多深的愛和多大的耐心來支撐啊。所以,如果有人問我:“做一個好老師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這樣回答:“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在這里我們得尤校長跟孩子一同放飛風箏,丁艷用相機記錄那精彩的一瞬間,楊上課英語展示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劉校長時刻關心王有嬌給她跳繩跟她講話讓謝倩幫助她——

  三、好老師與勤奮為伴。

  在《愛心與教育》這本手記中,他常常整篇摘錄過去教過的學生的優秀日記或作文,作為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可信度。相比之下,我在學生資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指導這屆學生寫字,他們一到三年級的作業中傾注了我很多心血,孩子們也有很多的變化和進步。我一直很后悔,為什么沒有把他們的作業等資料好好保存。

  我常常把“天道酬勤”當成座右銘,實際上心動不如行動。曾經有過的成功都是勤奮與幸運的牽手使然。而寄希望于僥幸和偶然,總讓人心里不踏實。我想,今后如思進取,則需要套用梁啟超激勵女兒的一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四、做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

  教師職業,雖然辛苦,但卻極富挑戰性。在和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相處中,要針對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材施教,面對一個個活生生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工作要時時創新。在《愛心與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師教給學生的自我激勵方法是“每日十問”的要求:“一問今天在家早讀沒有?二問今天上課開小差沒有?三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什么問題沒有?四問今天的功課復習沒有?五問今天預習明天的功課沒有?六問今天做過閑事沒有?七問今天‘過電影’沒有?八問今天計劃完成沒有?九問今天有未弄懂的.難題沒有?十問今天有沒有浪費時間?”他要求學生把十問做成表格,按日完成。他愛學生,他愛得深入,但更理智,不僅能滿腔熱情地去愛,而且能從愛出發,嚴格要求學生。“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老師的收獲是他想象不及的。曾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寫這本書?他說:“我承載了太多的愛!蹦鞘菍W生對他愛的回報。我想,李老師是幸福的,他付出了比一般老師更多的愛,也收獲了比付出多得多的愛。作為老師,他很幸福。我想,只要我們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真心,我們的教育生活也會異常幸福。

  情在左,愛在右。《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她啟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心靈的靈丹妙藥。讓我們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的一句:“我幸運,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背蔀槲覀兣Φ慕K極目標吧!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2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想,自身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起初是想當做故事書來看的,然而,當我靜靜地閱讀他的一個個小故事時,我竟從一名讀者逐漸變成那走入他的班級,仿佛跟他一起經歷了那一樁樁平凡但又耐人尋味的事情。

  要說這么本為什么這么吸引我,我想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的故事讓人感到真實,而只有一個真實的人才干夠寫出那么一本真實的書。我一直認為,最有資格評價一名教師好壞的只有他的學生。書中的學生是這樣描述他眼中的李老師的―― “是!我們尊敬李鎮西老師,但決不只僅因為他是一名老師,更在于他是我們的“鎮西將軍”,是我們的“老李”。我們因為他具有正直、質樸、勇于進取、敢于創新等實實在在的品質而尊敬他,因為他那杰出的才氣而佩服他,因為他那令我們折服的教育思想感激他,當然,還有他的激情,他的幽默,他的“小朋友氣”……都讓我們感到親切因而敬重他。但這一切決不是對他的頂禮膜拜,而是在三年朝夕相處、互相了解的基礎上,發生的朋友般的真摯情意。我們把他當作一個有血有肉、感情豐富甚至有缺點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個至高無上、完美無缺的神;我們更多的是把他當作知心朋友,而忘了他是老師。正因為這樣,我們將永遠擁有一位實實在在的朋友——老李,而不是只在高中三年擁有一個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還有一個多月,我們就要高中畢業了,李鎮西老師將不再是我們的“老師”了,但他將永遠是我們真誠的朋友!”我想作為一名老師,能夠得到學生這樣的一段評價遠遠比一張榮譽證書來得不易,而文中的“老李”這一稱謂應該比“優秀教師”這樣的稱號來得更讓人覺得心暖吧!

  書里面的故事都滲透著李老師的汗水,我能夠感受到他是如何與他的學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級搞得有聲有色。

  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他人關心、保護,就能學會用自身的愛心去關心保護他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身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保護的時候充沛體現自身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考慮”、“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考慮,舒展中流動著智慧…… 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我一直固執的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相當少,怎樣失望的估計都不過分,而且到現在,愛心越來越成為教師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送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局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時地被感動,不時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后進(資/料來.源,于:gzu521學;習/網]gzu521.com生是倒霉的。因為他們長期接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假如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一路閱讀中,我在問自身:假如萬同是我的學生,我會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也會如李鎮西老師一樣耐心細致地對待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反復嗎?我想不會,我會傷心,會憤恨,會覺得萬同是不可教育的學生,我自身已經盡了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

  讀完了《愛心與教育》,受其感染,我又特意爬到網上瀏覽了盡可能見到的關于李鎮西的帖子,李老師的博士導師是蘇州的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無疑李鎮西是教授的理想學生,在《愛心與教育》里,他更象一個孜孜以求的學生,學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鏡子,學生成績了李鎮西,李鎮西也培養了形色不一,成績不一,前途不一的學生。成為李鎮西的學生是幸運的,我能夠感受到楊嵩苦求成為他的學生,黃金濤不悔成為他的朋友,萬同內心里要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這和李鎮西的人格魅力有關系,而這種魅力強烈影響了他的學生生長。教授說過: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例文。網絡里有一篇火藥味極濃的“鎮西走了”,然而就在4月里,李鎮西重新回到了講臺,回到了學生中。聽其言,觀其行,作為一個普通教師無法不升出由衷的贊嘆和喝彩,李鎮西太少,我們理當珍惜。我是教體育的,無法體驗到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這個雙職工的艱辛,但是《愛心與教育》中真實的文字卻在我掩卷之后不時沖撞我的靈魂。班主任是和家長最密切的教職崗位,最能得到家長的殷殷囑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罷了,但是李鎮西關愛他的學生竟到了無意復加的程度,學生生日、困難、交友、病痛、困惑、犯錯都成他切入學生心靈的最佳的契合唯其心靈溝通,學生如彼之十指的那種要命的感覺,真的讓我們汗顏。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3

  年前就有幸買到了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只粗粗地過了一遍,讓它在書柜沉默了很久。最近,重拾這本書,細細捧讀,書中所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還是深深地感動了我,更為李鎮西老師那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就這樣,在陶醉中、感嘆中,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

  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在三大方面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愛心,二是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師,三是他的對教育的反思。

 。ㄒ唬⿶坌 “愛心”充滿了李鎮西老師《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為他的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就如李老師在書中所說的“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他愛得真實,愛得徹底,愛得偉大。只有愛,才能激起學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為國家、社會創造更多溫暖與和諧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就如李鎮西老師在書中說的“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也非常贊同李老師說的,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和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說愛心和童心是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擁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同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于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贊美,你會發現他們臉腮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顆智慧的愛心!因此,成功的愛的教育,不僅是老師愛學生,更應是“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養成一種愛的素養,將“小愛”發展成“大愛”,將“獨愛”發展成“眾愛”,在這些愛中,當然也包括“愛的回報”! 如果每個人都能象李鎮西那樣愛學生,或者學到他一半,那我們的教育或許會發達得多。讀完書后,我深感:在教育這條路上,我還需要更多的磨練,更多的學習,更多的理性思維,更多的積極探索??

 。ǘ┳鲇兴枷氲慕處 “李鎮西是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這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蘇霍姆林斯卡婭對李鎮西的評價。讀罷此書,我感覺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滌,掩卷深思,李鎮西老師演繹的對教育和學生的摯愛背后是依靠他的教育思想做支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我覺得我們學李鎮西,最重要的是學他“做有思想的教師”。不能否認現在確實涌現出一批像李老師這樣有思想的教師群體,但數量極少。大多數教師仍然扮演著“教書匠”的角色:重復著別人說過的話,復制著別人寫過的教案,模仿著別人上過的課。

  李老師說:“當教師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說自己的.話!边@句簡短的話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的反思。要形成較為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須經過認真學習,多讀教育理論專著,多向名家和大師學習,多參加一些沙龍類的討論,多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李老師曾感慨地說:“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崩罾蠋煹某晒σ舱堑靡嬗趯逃宜枷氲募橙『头e淀。 我們向教育家學習,不光要學習教育名家的理論和思想,還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恒地學習和總結的毅力。李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這份艱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這份豐厚的回報。反思我自己,與李鎮西老師相比,真感到汗顏! 大師的成長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往往都經歷過“昨夜西風凋敝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迷茫、彷徨,經歷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的學習積淀過程。與其天天盼機遇的垂青、幻想一鳴驚人,不如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和反思總結。如果我們還想進步,如果我們還不甘淪落為可悲的“教書匠”,那就讓我們快快行動吧

 。ㄈ⿲逃姆此汲恕皭坌摹焙汀白鲇兴枷氲慕處煛保瑫羞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什么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睍r,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真的,跟李老師比起來我感到卑微和慚愧,回想以前,面對個別學生的頑劣、松散和不聽話,我總是忍不住會煩躁,會發怒。可每當發過脾氣,總會有一點自責: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會找借口親切地同他們聊聊天,似乎這樣心里才有一點平衡,F在想起來,孩子們曾經給過我多少尊嚴和寬容!和他們的愛比起來,我們這些老師甚至是大人的愛附加了太多的東西,顯得那么單薄! 我喜歡隨意的生活,盡管我工作的也踏實認真。但讀完李老師的書后讓我明白“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云彩!狈此歼^去的“隨意”與“從容”,越來越覺得我的隨意是低層次的,我的從容包含著更多的惰性。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蕩,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讓愛心與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4

  假期里,在整理書籍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本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剛剛捧讀這本書時,說實話,一點興趣都沒有,純粹是為了完成任務,但是后來這本書確實越讀越有味道。在不知不覺中,我被書中師生之間的真實情感深深的吸引了,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我為之感嘆著,我想每一個看到這本書的人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震撼。這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論文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

  三年前我懷著對教育事業滿腔赤誠而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才兩年的工作經歷要我在這談教育感想實在感覺慚愧,但從這本書中看到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確實讓我感到震撼。我踏進教師這個行業最開始想的就是該如何上好一節課,讓學生喜歡我,后來就想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力爭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在進步,最后就是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什么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笔刮疑钌钫鸷沉,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雖然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經深深融入到李鎮西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他的教育追求。我想做為我們工作在一線的老師,更應該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真心,看到他和學生之間的通信,感覺那是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因為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尤其我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內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是什么呢?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

  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如果萬同是我的學生,我會怎么做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我相信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剛開始可能也會如李鎮西老師一樣耐心細致地對待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不可預料的反復嗎?我想不會,我會傷心,會憤恨,會覺得萬同是不可教育的學生,我自己已經盡了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這么一問,羞愧無比!萬同勾起了我的.回憶,在上學期我們班有兩名后進生,剛開始我對他們的表現很不滿意,對他們直接批評,之后他們的表現很讓我氣憤以至于讓我對他們失去了信心。后來在班主任的提醒下我私下里找他們聊了聊,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他們并不是不想學,而是一定的學習難度讓他們覺得很吃力,從而失去了信心。從那之后,我就對他們耐心講解,他們也漸漸跟上了其他同學。后進生我們要給他們更多的愛,正如李鎮西老師說“后進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

  李鎮西老師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而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愛有所不同。我看到過不同的老師表達過對學生的愛。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這當年也沒錯,但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鎮西師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整部書中我最以為然的結論!所以鎮西師的愛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倍偽鲙煏r時都在收獲!我為李老師對學生“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而感動,也為李老師給學生信中的署名“你的朋友李鎮西”而感動。幾句簡單的話,幾件平凡的事啊,分明是那一顆真誠、愛生的心!李老師說:“我覺得我的運氣好,每教一批學生,他們都對我特別好。比起學生對我的感情,我欠他們的實在太多太多!”

  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么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獲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鎮西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栽谡緯校偽鲙煵]有流露出一種功成名就的感覺,沒有流露出對學生施過恩德的那種隱隱的得意,而是不斷地感謝,感謝學生,感謝編輯,感謝同事,感謝同學,感謝一切幫助過他的人,正是這一份做人的態度,才提升了鎮西師的生命,并且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看著李鎮西老師的一個又一個教學實例讓我為他對教育傾注的無數心血而欽佩,同時也為學生對李老師的真情回報而感動并深深的羨慕。為了這份感動和羨慕,我會堅持向李老師學習,以愛育人,讓愛滋潤童心!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5

  古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钡拇_如此,因為借來的書就有還期,必須每天有計劃地讀一些,到時候才能如期償還。圖書館的綜合類圖書區是我常去的地方,很多好書讓人愛不釋手。為此,我給自己制定了每天讀書不少于30頁的讀書計劃。這樣,我的借書卡每次借一個月就可以讀完兩本300頁左右的書了。寒假到了,于是我特意借來一本教育類的書籍——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代表作《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每天細心研讀,在感動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啟發,致使每天都多讀一些,比計劃提前讀完了這本號稱“讓所有人感動流淚的教育故事”,甚至連“前言”“后記”“補記”“附一二三四”都一字不落地如飲甘露一般讀過了。讀書必有感觸,即使學校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我自己的讀書習慣也是要摘記讀書筆記和在博客中留下感受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睂τ诰幼】臻g有限而閑暇時間也極少的現代人來說,讀書無疑是開闊視野最好的捷徑。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便常常感嘆于“開卷有益”的道理所在。首先讀書是一種享受,可以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空間位置,和書中的人物、事件一起做一次神游,進行精神上的旅行;其次,讀那些名家名篇的時候,可以不知不覺地學到一些精彩的文學描寫的方法,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和感染。第三點,我在讀教育類的'書籍時,就如同在跟大師對話,能從中獲得許多啟迪,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從容,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在小的時候,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凡讀書就有摘記,每每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美文掩卷之際,都要在腦海中回味半晌,陶醉于文中的故事里,盡享文字給人帶來的那種酣暢淋漓的仿佛品嘗藝術盛宴的美妙滋味,F在,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不想改變這種現在看似迂腐的習慣。

  關于自己的讀書個性說了很多,現在該說正題,我的讀后感了。

  感受之一: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讀各種各類的書,尤其是文學名著更要捧讀不輟。這一點,我在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時,就深有感觸。因為在書中,他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提到某部名著對其成長的影響,竇桂梅的書中更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一輯專門介紹了自己的幾篇讀后感,我在讀這樣的書時則參照著把未曾讀過的書名列入預購書單。李鎮西老師更是經常向學生推薦各種有意義的課外讀物,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的動力。

  感受之二:教師應該真誠地喜愛學生,并走進學生的心靈。李鎮西老師時時反思自我,時時向學生學習,他也認為學生的心靈純潔可愛,學生的心靈比老師高尚得多。在這里,我之所以用“也”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認識,而讀到這里的時候就和他產生了共鳴。我們老師卻常常用“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其實孩子是多么天真無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學生,細細想來,他們個個都是那樣可愛;有時候老師對學生好一點,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實那都是作為一名老師的分內之事。〗窈,在和學生相處中,我要格外注意樹立教師的形象,用真心喜愛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愛學生,才能對學生的缺點寬容處之,慢慢等待他們戰勝自我,取得進步,并和學生一起成長;愛學生,才能細心指導學生,如李鎮西老師在給新生的信中,對新學期的準備就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愛學生,就有耐心和學生真誠溝通,用談心、寫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評去教育學生。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鑒。

  感受之三:李鎮西老師特別勤奮。在《愛心與教育》這本手記中,他常常整篇摘錄過去教過的學生的優秀日記或作文,作為第一手最真實的資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可信性。對比之下,我在學生資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為口頭禪,但是實際上行動卻不如心動。曾經有過的成功都是勤奮與幸運牽手使然。而寄希望于僥幸和偶然,總是讓人心里不踏實。我想,今后如思進取,“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感受之四:做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師職業,固然辛苦,但卻極富挑戰性。在和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相處中,要針對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材施教,面對一個個活生生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工作要時時創新,但更應遵循教育的規律。在《愛心與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師教給學生的自我激勵方法是“每日九問”,而在“手記三”中他在指導優生黃金濤學習時提出了“每日十問”的要求:“一問今天在家早讀外語沒有?二問今天上課開小差沒有?三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什么問題沒有?四問今天的功課復習沒有?五問今天預習明天的功課沒有?六問今天做過閑事沒有?七問今天“過電影”沒有?八問今天計劃完成沒有?九問今天有未弄懂的難題沒有?十問今天有無浪費的時間?”他要求黃金濤把這十個問題制成表格,每天按實際情況填寫。并鼓勵學生“一兩天做到這每日十問并不難,但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唯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步入學習的良性循環。”而我教小學,但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痹谧鹁础⑿湃紊趸虺绨莸幕A上接受老師的教育,學生受到的教育會更深刻,效果也更好!還有,教師也應該努力和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師在書中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復證明的那樣:“師生間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塊基石。”而離開了老師的愛心,感情的建立便是無源之水。

  感受還有很多,李鎮西老師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雖然他的方法可能針對中學老師更實用,但我這個小學老師也受益匪淺,我不學他的實例,而學他的精神。我想,即使是一個成功的小學老師的事例,我也不能完全套用,因為面對的學生是不可復制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百試不爽。關鍵是要把握素質教育的實質,著眼于人的培養,,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對得起學生那一聲聲“老師”的呼喚!我也向往當學生離開我的時候,會這樣說:“我幸運,因為我遇到了程老師!”我會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為這個愿望而不懈努力。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6

  《愛心與教育》是教育家李鎮西關于教育學生的書籍。我花了整整兩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一睹這本書的風采,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以手記的形式來敘述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全書共分為七個手記:手記一:愛心和童心我和學生的感情故事 手記二:與頑童打交道后進學生的轉化 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優秀學生的培養 手記四:回答心靈的呼喚青春期教育的嘗試 手記五:沉重的思考由一位女生自殺引發的德育剖析 手記六:生死兩地書和遠方一群中學生的通信 手記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人

  這些內容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書中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們所熟悉的文字: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 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枝頭上最美的花!我們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里選幾則印象最深的來敘述我的一點體會。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愛。教育根植于愛,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老師自身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時刻把學生當作朋友,以感情為紐帶,讓學生體會到你在關心他、愛護他,這是李老師對待學生的宗旨。李老師在《愛心與教育》里提到: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所以我們應給學生以微笑,給學生以師愛。李老師不僅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然牽掛著他們從此,在緊張的工作中,我的心靈深處多了一份惦念和憂思,我常常收到許多來自大學學生的信,每當這時,我忍不住想:寧瑋現在在什么地方呢?仿佛剛放下電話,寧瑋就像失蹤似的。于是不停的問,不停的追憶,不停的敘說所以他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對比自己,雖然作為小學老師的我,沒有初中那樣的升學壓力,但與學生朝夕相對六年了,師生之情也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增加,因而也切身體會到學生的確是自己的牽掛,我也希望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渡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特別是像我們這樣年齡的人,處在尷尬之中,對教學工作也有點力不從心了,但責任感又使我不得不竭盡所能地支撐下去。正如有人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 ,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在教學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了老師的耐心,也證實了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對學生真摯的愛,這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要明確的是,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我們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我們不是禮節性地點點頭而是充滿真誠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氣溫驟降,我們感到寒冷時,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瞇瞇地送上一張賀卡;節假日,我們邀約學生(或被學生邀約)去遠足郊游、去登山探險;在課余,與學生一起評論甚至爭論一下對近來發生的新鮮事的看法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只把我們當作老師,甚至當成了親人、朋友。這時我們獲得的尊嚴,就不僅僅是教師的尊嚴,更有朋友的尊嚴、同志的尊嚴、兄長的尊嚴、父親的尊嚴。換言之,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愛是我們的語言,和學生相處,只有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試想,有哪位老師能夠在學生畢業這么久后,還依然保持著和他們的聯系,受到他們的愛戴呢!

  回想以前,跟李老師比起來我感到卑微和慚愧。面對個別孩子的頑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復不定時,我總是忍不住會煩躁,會發怒。可每當發過脾氣,總會有一點自責: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于是,每次又都會找借口親切地同他們聊聊天,似乎這樣心里才有一點平衡。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知道是真的原諒我,還是純潔無瑕的心根本就不會去多想,回應我的都是真誠的笑臉。現在想起來,孩子們曾經給過我多少尊嚴和寬容!和他們的愛比起來,我們這些老師甚至是大人的愛附加了太多的東西,顯得那么單!試問自己;對于一個責備或是訓斥過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長,你能這樣去寬容和包容嗎?可這些孩子們能做到。他們眼中沒有絲毫的雜質,透出的都是單純、坦誠。學生幼小的心靈更需要我們去呵護、去關心、去琢磨、去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始終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用這顆無私的心去關心、理解、尊重、鼓勵、愛護他們,嚴格地要求他們,期望他們做得更好。這樣,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無形中樹立起了老師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7

  拜讀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非常的震撼,李老師結合自身的教學體驗,深入簡出地闡述了愛心與教育的深層關系,展現了李老師教學的不凡風采,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付出真誠的愛心之與學生們的重要。李老師給予我的無限的啟迪,要讓愛心掌舵,揚起教育風帆,讓學生們都能在我的引導和教育下,開始幸?鞓返娜松。

  李老師說,當好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的呀,只有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才會真誠地與學生們交朋友,切身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學習困惑和心理障礙。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你會愛上這些孩子們,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傳授知識和技能給他們,讓他們更好的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從而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充滿信心和希望,積極進取,奮發圖強。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薄斘业谝淮巫x到蘇霍姆林斯基這段真誠的話時,我竟感動得眼睛都濕潤了:一個享譽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這樣一顆愛孩子的童心!還是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個春天,和他的學生們共同買了一條小木船,然后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去探險。教育家寫道:“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例來炫耀自己 特別關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于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保ㄌK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學》)

  這是李老師書中的一段話,令我深有感悟。反映我的教學中,我也常有跟同學們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困惑,在很多時候也幫到了他們。我每周都會布置他們寫周記,讓他們把想和老師說的話,或是一個星期來的表現自己作個總結,都一一寫出來,然后每個同學的周記都會認真地看完,并做一一的回答和批注,這樣也成為我和同學們交流的好方式。現在想來,這樣做,還遠遠不夠,我還需要進行一些有創意的交流,像李老師所做的,讓同學們把自己所有的困惑的問題都一一寫出來,提出來,可以是書面上的,也可以是面對面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各階段的真實想法,解決他們的真實困難和疑惑。慚愧的是,我對表現好壞不同的學生,還是有一些偏見,我需要通過更大的努力,讓同學們感覺到我對他們的愛,慢慢的信任我,理解我,支持我,讓學習不好的,思想上有不同問題的學生,一一解開心結,找到各種問題的真正原因,然后,對癥下藥,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同學們的疑難問題。

  李老師在書中提到了“后進學生”的教育方式。他提到幾點:1,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2,科學: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3,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這是對待后進生的態度,我們要民主地,科學地,教育學生,并且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我們只有與學生平等地對待,以心交心,他們才會信任你,才會聽取你的意見和教導。學生都有向善向好學習的天性,所以,要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們,只要他們自發的想完善自己,改進自己,他們就會主動地學習自己需要的知道和道理。同樣,對于后進生,不要以分數論英雄,要懂得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并且由衷地贊美他們的長處,并善于用各種方法去引導他們改正缺點。關于轉化“后進學生”,李老師也提出要主意的.幾點:第一,注重感情傾斜。教師對“后進學生”真誠的愛,是轉化他們的第一劑良藥。上進心。第二,喚起向上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蔽蚁耄@對“后進學生”同樣適用。第三,引導集體輿論。教師要善于把自己對某一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變成集體對這個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第四,講究有效方法。李老師書里講述了他與“后進生”萬同的事例,其中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考究和學習,也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到,李老師對他學生們的真切之愛。

  李老師關于“優秀學生”的培養方式。他提到“優生”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思想比較純正,行為舉止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強,一般沒有重大的違紀現象。2.求知欲較旺盛,知識接受能力也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學習方法較科學,成績較好。3.長期擔任學生干部,演說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較強,在同學中容易形成威信。4.課外涉獵比較廣泛,愛好全面,知識面較廣。5.由于智力狀況比較好,課內學習較為輕松,因而容易自滿,不求上進。6.長期處于學生尖子的位置,比較自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7.在畸形的“升學率”壓力下,有的“優生”之間容易產生互相嫉妒、鉤心斗角的狹隘情緒和學習上的不正當競爭。8.從小就處在受表揚、獲榮譽、被羨慕的順境之中,因而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遠不及一般普通學生。相應要注意的幾個關鍵:第一,引導“優生”樹立志向。第二,幫助“優生”認識自己。第三,教育“優生”保持童心。第四,激勵“優生”超越自我。第五,訓練“優生”受挫心理。第六,培養“優生”創造能力。這也是李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愛,結出的智慧果實,都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我會嘗試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學生。

  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是教育界不可多得的珍寶,也是我們教育學生的難得范本。李老師對學生傾注了畢生的愛心,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將奉獻出我的愛心,讓愛心掌舵,揚起教育風帆,讓學生們都能在我的引導和教育下,開始幸?鞓返娜松。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心教育教育隨筆12-09

愛心教育心得04-08

《愛心與教育》摘要01-02

愛心-教育的金鑰匙12-14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12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2-14

如何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12-08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3-07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3-22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