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以教育手記的方式來呈現的,大量的手記紀實被收入書中,沒有吹噓,也沒有講大道理,而是記述了大量的教育事實,用事實來說話,用事實來呈現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教學的特色,所以讀完這本數之后自己收益良多。
貫穿全書的,是一個“愛”字:“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整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二:
一、手記四—回答心靈的呼喚
這一章節主要是講李鎮西老師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如何去排解學生的心里憂傷,引導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讀完這一章節使我明白了,教師要盡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學會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做一些事。進入高三的生活,每天每時每刻,對于第一次帶班的新手班主任,我和我的孩子們一起經歷著,每周周考和每月固定的月考,我也經歷著身體和心里的雙重壓力,我制定了一個小計劃,每天利用早上、下去的跑步時間,找2名學生來聊天,談天說地,不只是學習,還有班里發生的有趣故事,分享最近好聽的歌曲,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起初只是作為任務,慢慢我發現我在釋放他們的壓力的同時,自己也在其中變輕松了,孩子們也會讓開導我,理解我。其實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把班里的學生挨個“撩一遍”,在其中可以發現班里最近這個階段整體的狀態、個人的狀態以及在聊天過程中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其他科目的上課狀態、任課老師的態度、早戀的苗頭等等。
二、做有思想的教師
李鎮西老師用自己的作為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做有思想的教師。李老師說:“當教師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說自己的話。”這句簡短的話語,值得我們認真的反思。要形成較為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須經過認真學習,多讀教育理論專著,多向名家和大師學習,多參加一些沙龍類的討論,多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李老師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對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積淀。反思我自己,與李鎮西老師相比,真感到汗顏!所以目前我也督促自己及時捕捉教育信息,積累自己的不成熟的教育思想,每天來到學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新建一個word文檔,把每天我在每一節課中處理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找學生談話的內容,只要一結束就立刻敲進我的word文本中,隨時保存,隨時記錄,想到什么就記錄下來,慢慢積累,發現自己原來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竟然也不知不覺做了這么多事,很有成就感,慢慢發現自己原來也有一些可以拿出來說的事,反思總結,如果放到現在我應該怎么處理,當時我是怎么處理的,下次我可以做的更好,更有效。我們班主任經常說:自己很忙,很忙,忙死了~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好像每天就是在重復的做著一些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瞎忙,累的要死也沒什么成就感,因為我們沒有注重平時的積累,沒有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和反思總結,授課如此,教育管理學生更是如此。
我們向教育家學習,不光要學習教育名家的理論和思想,還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恒地學習和總結的毅力。李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這份艱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這份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還想進步,如果我們還不甘淪落為可悲的“教書匠”,那就讓我們快快行動吧!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心教育教育隨筆12-09
愛心教育心得04-08
《愛心與教育》摘要01-02
愛心-教育的金鑰匙12-14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12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2-14
如何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12-08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3-07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3-22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