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河的讀后感(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古江河的讀后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1
帝王將相、皇家貴胄以及諸如此類的成功人士,在中國古代史中占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的強勢使得平民大眾在歷史中難以有一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為老百姓說過話的人很多,但是為他們書寫歷史并且傳諸后世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由是觀之,許倬云先生和他的《萬古江河》一書實在是殊為難得。
先生論史,追求的是將艱深的學理用平和溫婉的筆觸娓娓道來。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讀史之讀者,不同于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未必都是帝王將相的后裔,我們并不能從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譜的歷史中了解自己究竟從何而來。因此,許先生所做的,正是為老百姓立傳,留存整個社會的.記憶。
在《萬古江河》中,許先生以長江黃河比喻中國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講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從源頭的涓涓細流蜿蜒而下,逐漸包容各種文化,一個多元而復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于成形。許倬云先生得益于梁任公《中國史緒論》的啟示,將這一過程當作中國文化圈不斷擴張的過程,分為中原的中國、中國的中國、東亞的中國、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國、世界的中國以及中國近百年現代化浪潮的蹣跚歷程。這種劃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國傳統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斷代手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將敘述的重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從社會史的角度透視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這種氣魄與視角,非大家不能為。
千秋歷史,萬古江河。在許先生看來,歷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將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不能與后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講座中所說:“自然是長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似乎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最近出版的諸多史學著作,仍然擺脫不了以政治史為綱的舊習,日常生活少見著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論,F在的歷史暢銷書《品三國》、《明亡清興五十年》也不能脫離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補了中國通史的某種空白,也給人以極大的啟發。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2
記得特朗普訪華時參觀故宮,特朗普問到中華文明沒有斷過嗎?一邊手指著故宮的地面,好像在提示這是外族清朝的皇宮,不是你們漢族政權的皇宮。
其實國人中也有崖山之后無華夏這樣的論調。
中國一向以來的正史多是基于漢民族的文化觀和歷史觀,所以我以前讀中國歷史也只喜歡看諸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景之治這類盛世華章,這是漢民族作為天朝上國的高光時刻,我們看到了文化的輸出,漢文化主導的普世價值和社會秩序在國際社會確立傳播,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這樣的歷史片段上的。而對于漢民族盛極而衰的那些低谷時期,諸如五胡亂華,靖康之恥,安史之亂,土木堡之變這些則不想看只想翻篇,更不用說清末以來的苦難歷史。
但是萬古江河的`作者卻提醒我們,看中華文化不能站在漢文化的單一角度,而且漢文化本身也是一直變化發展的。雖在先秦時期主要思想大咖都已為我們奠定基礎,但是中華文化始終處于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比如后來佛教加入,儒釋道的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內核,比如胡服騎射我們向北方民族學習,如此等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這些最開始并非蔑稱。戰爭是交流融合的一個極端手段,是激烈的碰撞,那些漢人的低谷時刻恰恰是文化對撞最激烈象揉面一樣產生新的變局時刻。這種吸納和融合在盛世輸出的時候往往很少,沒有這些變局,中華文化不會象今天這么豐富。南宋偏安一隅,胡化嚴重的中國北方反而因為少了儒家功名入仕的理想渠道而滋養了數學,醫學等等科學的發展。元朝大批士族文人沒有做官,所以元代文人畫反而空前發展。
中原向東和南的融合較為溫和因為都是農耕文化,向西和北的融合則存在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不斷反復。到了近古時期的明,專業化的手工業生產和外貿海運在南方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將南北經濟差距拉大,日后就一直保持了南北差異的格局。近代工業的開展又進一步帶來了巨大城鄉的差異。
北魏,元,清這些朝代看到的統治階級漢化的過程也伴隨著中華文化和人口結構有了改變和新的成分加入,單純的只講漢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漢化是自大和片面的,漢文化在漢化別人的同時也一直在吸納變化。
我們不但要正視正史中北魏,元,清這些在漢民族看來是異族的統治時代作為中華的一部分。本書在講明朝時期的時候提出一個讓我耳目一新的觀點。正史大紀年表元之后是明,此時元統治者的后代退回草原成立的后元我們一般都不關注,我們通常不把遼,金,后元這些草原民族政權納入中華正統歷史,但這是狹隘的,和崖山之后無華夏一樣是狹隘的。作者認為這個時期其實可以被看成是中國近古時期的又一次南北朝,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歷史的一部分。雖然后來反清復明或者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有其歷史的重要性必然性,但對于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如果不把這些北方草原政權納入正史,那么就還是以漢民族的眼光在看歷史,這個不符合多民族的價值觀。
本書最后一章對晚清以來中國的社會發展和變革這些寫的很客觀,有不少我以前沒有想過的視角。為什么日本的明治維新能夠成功,我們的戊戌變法會失?為什么我們在西方啟蒙運動蓬勃發展的歷史環境下會錯失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機遇?這些以前在學歷史的時候都討論過,許先生則給我帶來了新的反思。
感謝許倬云先生,為我帶來很多新的視角。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3
這是一本很好的歷史書,雖然作者的觀念也許是很個人化的,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一個不客觀的人文學科,只要能夠合理的解釋人類歷史,就是一本好的歷史讀物。
洋洋灑灑這么厚一本書,許倬云真的知識太豐富了,寥寥幾筆帶過的知識點可能需要我們私底下讀很多本書才能夠覺察考證的,讀這本書真的驚嘆作者的知識面之廣,無所不包。
從中國這片土地上的遠古人類說起,直到中華民國結束為止,洋洋灑灑的把中國的發展進行了系統化的總體論述,無論多么重要的歷史事件,在這本書里可能都不超過一段文字,能夠在一句話里解釋來龍去脈的人物和事件都算是頂頂重要的了。每一章的末尾還橫向對比了同時期存在的其他文明帝國,根據他們總體的特點和得失,來讓讀者了解同一時期世界的其他人類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他們的興亡史又是如何。
許倬云竭力想讓讀者跳出狹隘的中國歷史觀,把中國的發展同世界其他人類的發展共同看待,以一個更具有人類大歷史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發展與特點。
他成功的做到了,起碼我了解到青銅器的發明是從西邊,中亞地區傳過來的。至少是因為我們了解到了有青銅器這么一種東西,才能夠啟發自身發展出自己的青銅技術,在短短的時間內趕上其他文明的發展。這種文明技術的交流至關重要,沒有旁的刺激,閉門造車,會有現在重新煥發生機的新中國嗎?
連同佛教也是一樣,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但是在佛教一千年的本土化中,中國人不但完全內化了佛教,也因為佛教的傳播啟發了道教的形成。儒,佛,道三家文化的互相影響,奠定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方式。現在我們還會覺得佛教是外來的文化入侵嗎?不,它早已浸入我們的血脈,成為我們看待世界的潛意識之一。
后來的中國人,因為科舉制度的僵化,陷入了對經典典籍的無休止的疏證和注解當中無法自拔,不論我們多么的嚴謹認真,都無法啟發學生探究新的知識,創造新的思想。正因為這種保守主義,喪失了對自然對世界的好奇心,我們的文化差點完全毀滅。
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好奇心,不盲從,懷疑精神,以及包容心態的`可貴之處。唐朝的人完全沒有華夷之分,那些在斗爭中喪失了土地和家園的胡人部落可以被唐朝統治者安置在境內,而誰也打不過的宋朝卻特別在意華夷之論,女人裹小腳的風俗也是宋代開始普及的。正是因為處于弱勢,所以才格外需要區分你我,而唐朝確是普世價值下的帝國,這才是中國文化普世性的代表,F代的中國因為民族主義才幸免亡國,奮起抗爭,但是也錯把西方的民族國家價值觀學來了,搞得四不像。中國的文化是普世性的,只要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是一樣的,不管血緣如何,都被接受為中央帝國的屬民。而現在就算是劉亦菲也理應是美國人,可是如果劉亦菲真的把中國當做他國,我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無法接受。
明長城連成了一片,卻無法阻止北方民族的入侵與征服,而且劃分了中國內地與北方部落的心理界限。秦漢的長城是堡壘據點式的,不打仗時漢地與北方游牧民族互通往來,并沒有什么界限,反而可以把彪悍的匈奴打跑。
這部講中國歷史的書,反而讓我對其他文明產生了興趣,原來不止是中國有偉大的思想家,發明家,古代的中亞,印度都有讓人敬佩的改變人類社會的思想與技藝,而中國從來不是獨自發展的,我們從遠古起就受惠于其他人類的發明創造,而這些基于商業貿易的交流活動刺激了本土的發展。世界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快,以前700-1000年的人類歷史可以化為一個時期作為整體論述,而之后的一百年就是一個大變局,人類走向了發展的快車道。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4
夜闌,終于讀完了許倬云老先生的 《萬古江河》。
先生于書中論及“假如用河流為比喻,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如黃河、長江……兩個水域分別在中國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兩個地理環境,呈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非常贊同許先生把文化發展比喻為江河匯流、奔流入海,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中華文化猶如長江、黃河,發軔于雪山之巔,匯集千百條河流,激蕩、沖突、對抗,而后融合、消化,奔流向東,最終匯入世界文化組成的大海。”
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從源頭的涓涓細流蜿蜒而下,逐漸包容各種文化,圓潤貫通,包容圓融,一個多元而復雜的中國文化體系,終于成形。
這種劃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國傳統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斷代手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將敘述的重點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從社會史的角度透視文化的轉折與開展,這種氣魄與視角,非大家不能為。
既言之,中國的世界既封閉又開放,各地區之間似乎分離,實際上卻又聯合。正好像在中國這個巨大的舞臺上,各個角落的演員們以各自的聲音唱出多變的旋律,有牧人的胡笳,獵夫的號角,高地的蘆笙,船夫競渡的鼓聲,田間低沉的中音,山上高亢的唱腔,有時夾著狂風暴雨與浪濤,有時則伴隨著江南的和風細雨或山地的松濤瀑布,諸音雜陳,但最后卻交織成一個最復雜、最豐富的交響樂。
萬古江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將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響遠遠不能與后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講座中所說,自然是長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似乎將這句話顛倒了過來。比較通俗易懂的歷史出版物仍然擺脫不了以政治史為綱的舊習,日常生活與生活文化少見著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論,F在的歷史暢銷書也不能脫離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萬古江河》 中所做的努力,既填補了中國通史的某種空白,也給人以極大的啟發。
許倬云先生在總結中國文化的特點時說道:“主流文化的同構性與地方文化的異質性長期共存,而且互相刺激。理想文化的神圣性和日常文化的世俗性并行而不悖。兩股發展的趨勢又互相糾纏,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復雜性和多姿多彩。”這樣一種具有包容性的`多元格局是全球化的今天所應該追求的目標。
淡化了以往以政治史為綱的通史中的朝代更迭國家興亡,沒有了帝王將相圣賢名流們的“嘉言懿行”,許老先生從更多的角度向我們還原了歷史發展的脈絡與變折。而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了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兩本歷史方面的杰出著作有著驚人的相似。
呂先生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及學者的社會關懷意識,這一點上與許老先生不謀而合,精心發掘史籍中社會各項制度的變遷情節,在研究中重視文化、社會結構的變遷而不是像過往的帝王將相史研究一樣,把視野集中在上層,尤其是上層的政治領域,這點在同時代的史學家來說是十分罕見的。書中能自覺地運用唯物史觀,而不為其所限,較為全面地研究社會各個層面、諸多領域,具有自己的特點。
兩位史學大家都不僅是用簡單的語言講歷史,更是帶著讀者找到每件歷史事件中的“理”,也就是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就是歷史的真正形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并造就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他們將歷史蘊含著的每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著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表達得酣暢淋漓。學習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我們新一代中國人應當以歷史作為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
許先生在自序中說:“今日讀史之讀者,不同于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懂得中國的歷史,才能使我們無愧為中國人,才能對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有信心,但是正如先前所說,中國的歷史書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為主,對我們這些對古文不怎么“感冒”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味難咽的苦藥!度f古江河》 以全新的角度對中國歷史進行闡述,無疑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滋潤我們那早已干涸的歷史細胞。歷史蘊含著經驗與真知,它記錄了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輝煌與悲愴、交替與更新,也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5
對于其他人來講,這本書也許并沒有什么學術深度,它只是一位教師對于過去幾十年自己教學內容的文字集結,不過對我而言,卻是一個極好的學習中國社會、歷史和地理的課本。作為一個初二就再也沒有學過地理,高二就再也沒有學過歷史的偽理科生來說,我的歷史知識可以忽略不計。上一次有機會全面了解中國歷史發展還是小學時讀的上下五千年和東周列國。我無法僅通過對于萬古江河的閱讀對中國歷史做到條清縷析,了然于胸,但還是有些點狀的思考和收獲的。
一是人類源于非洲大地,大概率的共識是所有人類只有一個祖先,而不是多個源頭和祖先。
二是無數年的農耕發展后,人類開始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開始社會制度建設的嘗試,無論藝術、宗教、城市規劃等如何發展,最終把國家統一成社會的巨大力量來自于法律。這在歐洲和中國既表現出了驚人的相似,又是分別獨立發展形成的。古羅馬法典的創設,秦代法家在諸子百家的勝出,均證實了這一點。
三是同樣是無數的征戰和討伐,歐洲似乎相對完整和單純地保留下來了它的人種、宗教乃至文化;而中國更多地是所有的民族、文化及宗教都融合到了一個強大的.混雜的被稱為漢民族中來。對照中國歷史,還是很難理解這個民族如何在過去3000年的遷徙和流離的過程中,一直保持民族、宗教的純潔性而未被路途中國任何一個國家、文化、宗教等完全規劃和吸收,3000年后仍然有足夠的人數、財力、信仰去建設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國家。這就好比說天龍八部里面的慕容復突然變成了一個正面人物,并且持續男主直到鮮卑復國一般不可思議。也許歷史就是這么吊詭,雖然大家的發源起于一端,但是一旦各自發展起來,就好比無性繁殖克隆出來的無數小人,最終變成什么樣誰也不知道了。
四是原來中國的落后真的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情啊,中國真的曾經很強大啊。那么中國是從什么時候不強大的呢。似乎漢唐是中國最好的時代,那個時候歐洲在最黑暗的中世紀,戰神們把匈奴一直打到了歐洲,唐朝的經濟、文化、藝術、貿易都達到全盛,難以想象那個時候中國有黑人、日本人、波斯人等等,明清時候鄭成功的海軍稱霸海上,與荷蘭、日本開戰屢戰屢勝?墒嵌潭痰膸装倌觊g,甲午海戰時,中國的軍隊不堪一擊;改革開放之前,一張外國面孔往往會引起無數人的圍觀,這些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似乎一個社會的進步不是線性的,退步也不是。究竟什么是一個民族強大的象征呢?軍事的強大?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燦爛?而這些并不總是同步的。
人們總說讀史可以知興替,也許我們可以以史為鑒,但又不能刻舟求劍,什么時候都得摸著石頭過河吧。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古江河》讀后感10-04
萬古江河的讀后感范文04-30
關于《萬古江河》讀后感范文04-30
沱江河05-02
贊美江河的詩句06-12
美麗的清江河05-01
淥江河作文07-15
美麗的江河作文03-08
江河的作文300字11-05
家鄉的清江河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