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谷歌還在中國做什么?
ELLEMEN2015-08-11 02:48:00顯示圖片正如你所知道的一樣,10小時前,拉里·佩奇的一封公開信讓世界認識了名為 Alphabet(abc.xyz) 的控股公司。這意味著 Google 正在經歷重大人事以及股權結構變動:它將和 Calico、Google X 等項目一起成為 Alphabet 的子公司。一石千浪,這家大洋彼岸的科技巨頭正在經歷的變動毫無意外地成為了互聯網頭條。而我們好奇的是,這對谷歌中國在大洋此岸的業務有所影響嗎?截至發稿前,谷歌中國并未就我們的疑問做出置評。但在一周之前,《ELLEMEN睿士》恰巧與谷歌大中華區總裁 Scott Beaumont 有過一次深入的對話。在下面這篇提前放送的獨家專訪中,你將看到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的谷歌在中國的野心,以及他們打算如何依靠廣告業務翻開的新的篇章。谷歌大中華區總裁Scott Beaumont:不要擔心,我們會翻開下一章Q:外界對谷歌的印象通常是創新,在谷歌工作多年,你自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A:這是一家令我驚嘆的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確實面臨很多挑戰,但最好的一部分是,人們非常享受彼此之間的關系,每一個人都喜歡和身邊的人共事。這也是一個給我很多啟發的公司,每一個人都把自己和使命聯系起來。谷歌允許、要求人們去創新和挑戰,人們必須重新思考做事情的方式,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上十倍。谷歌同樣允許失敗,希望人們從中學到經驗,馬上開始下一個目標。Q:知道自己要來中國出任CEO時,你是怎么想的?A:那時我和太太在歐洲,我熱愛歐洲的團隊,但已經看不到什么挑戰了,以我的性格,這就有問題,所以我想是時候找一些新的事情做,當然,我并不著急。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說現在有件事情,可能會令我感興趣,是一個在中國的機會。我喜歡挑戰,喜歡建立團隊,喜歡解決問題,我也知道那時谷歌在中國遇到一些麻煩。不管怎樣,我回家后告訴太太,說,機會來了,但不是在英國,她問我是要去加州嗎?我說不是,是相反的方向,去上海。我有兩個兒子,一直希望他們能體驗不同的文化,所以整個家庭很快就作出了決定。我們也有顧慮,這是我第一次在亞洲工作,盡管2000年我曾經來中國旅行過三個月。Q:當時對自己的期望是什么?A:如果回頭看,我發現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當時我考慮的是在中國市場如何做出一些不同的產品,如何管理。來了之后,我發現這里有很棒的員工,他們在谷歌工作了很多年,但依然保持熱情。那個時候,團隊關注的事情可能有些偏差,卡在2010年的事情上,而且工作的方式不太正確,我很高興能為此做一些改變。當我們做品牌調研時,好消息是人們依然很信任谷歌這個品牌,但我問我的員工,谷歌還在這里嗎?這一點比我想象的糟糕,但也給我提供了機會,畢竟我們還在這里,依然在做很多事情,依然有令人驕傲的工程師團隊。人們常常會問我,中國怎么樣,我發現任何關于中國的問題都很難回答,總是會產生細小的差異,我必須考慮再三。所以關于之前的期待,我其實并不那么明確,我帶著學習的熱情來到這里,就想幫助谷歌,好好利用我們擁有的資源,我依然懷有這個想法,時間會告訴我是否能成功。Q:中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相比,哪些對你提出更大的挑戰,哪些具有更大的吸引力?A:中國最大的一個優勢在于“我們可以做到”這種態度,這里很有活力,樂觀,有發展和改進的欲望。總體來說,歐洲是碎片的,消極,悲觀,謹慎。大部分發展成熟的市場,人們都很舒適,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努力工作。但語言會是一個挑戰,我在這里的一個合作伙伴,英語說的不太好,但我幾乎不會說中文,我可以感知到他與我有相同的幽默感,我渴望與他對話,如果在歐洲,這個問題會容易得多。Q:從財報數據來看,谷歌的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廣告,中國市場占據多少比例?A:我們不能透露具體的數字,但我不斷挑戰我的團隊,說,到2016年,我們要成為谷歌全球前十位市場。谷歌在中國的業務比人們想象的大,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讓更多中國客戶受益,雖然搜索無法在中國使用,我希望可以克服這個情況。Q:中國市場的增長有多快?A:增長很快,是谷歌全球平均增長率的兩倍多,我們也比中國市場本身的增長要快,但之前的基數比較低,所幸現在處于一個正確的軌道。Q:目前廣告業務是否包括服務出口、展示廣告和移動廣告三部分?A:如果只說廣告業務,我們有臺灣和香港地區的業務,在大陸有兩條收入線,一是針對想在海外拓展業務的中國企業,也就是出口業務;另一個是針對在中國本土拓展業務的廣告業務。對于前三個,我們可以討論所有谷歌工具,包括谷歌搜索和 YouTube,但針對在中國本土拓展業務的廣告業務,我們只能移除搜索和YouTube,第三方展示廣告和移動廣告,這些市場谷歌都有。記住所有廣告產品的核心都在于,告訴你如何花錢,幫助你定位,幫助你衡量自己現在所做的,這些都是我們正在中國進行的工作。Q:關于中國的廣告業務,你是否看到一些變化?A:是的,有很多事情在發生,一是從中央政府層面來看,他們在鼓勵企業更多出口,我們和幾個地方政府聯合投資了一些項目,幫助當地中小型企業利用廣告得以進入全球市場。第二,中國國內的消費在放緩,這鼓勵人們更多向海外發展,這是我們努力的新方向,也是在加速的領域。第三,電子商務不僅是一個分銷渠道,也成為廣告客戶不可或缺的戰略組成部分,在全球有這么幾個市場,可以通過電子商務觸及到消費者,中國無疑是其中之一。阿里巴巴打開了這個局面,現在又有京東,以及其他大品牌,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這些渠道。第四是中國的視頻領域,會產生巨大的需求。我相信如果線上提案更加豐富,一大波廣告費會向往線上發展。第五是手機浪潮,中國是這個領域最大的市場之一,有些手機用戶之前都沒有買過臺式機,人們可以在手機端做任何事情,這正在改變人們的思考方式。Q:除了廣告,谷歌中國還有什么亮點?A:谷歌文化學院。這是一個中國全面參與的項目,它將原來只能在各大著名藝術機構的欣賞到的藝術品,通過互聯網傳播到了全世界。Google不遺余力的支持那些想要通過網絡給更多人提供探索和享受藝術盛筵機會的文化組織和機構。它覆蓋60多個國家,愈6萬件藝術品,有15個合作伙伴來自于中國大陸。Q:最令你期待的數字技術是什么?A:是的,我很樂觀。令我最興奮的是健康醫療領域,我記得大概兩年前,看到一個和麥克風大小的設備,它有個類似相機鏡頭的感應器,當你把感應器貼在額頭上,這個設備會進行8-10個測試,其中有一個是心電圖,測量你的血流量和氣溫等指標,然后將測量報告發給智能手機,并郵件給醫生,所以當你身體不適,沒法看醫生時,你就使用這個設備,醫生根據這些數據給你電話。這個設備據我了解,應該在今年年底上市,美國是第一個發布,然后是中國。它特別適用于醫生和醫療水平不如大城市的鄉村地。有一位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現在谷歌任職,他聲稱現在在世的人有可能活到1000歲,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們從小受制于教育,固定在線性思維中,當你學習數學,你學習兩倍乘法法則,5倍乘法法則,10倍乘法法則,發現在這些數字之間的乘法法則更難學。所以我們的思維非常線性,但科技允許指數級變化,這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我們低估了科技改變人類的潛力,這就回到了之前提到的谷歌的使命,它不是一個廣告公司,而是一個期望用科技讓人類生活更好的公司。Q:所以你認為這是谷歌想要成為的企業。A:我想谷歌已經是這樣的企業了,但是大家對谷歌的認知可能還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或者YouTube等等,它靠廣告掙錢,這沒錯,但廣告業務并不是目標,而是達到目標的方式,正是谷歌的這種機制,才得以成立這些更利他主義、看得更遠的項目。Q:說說你眼中的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A: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Sergey 無疑是富有創意。Larry,真不知道如何用一個詞去形容,他那么有動力,想正確地使用科技,做不同的事情,他們都是令人驚嘆的科學家,也是獨一無二的創新者。Larry 為使命燃燒熱情,Sergey則是一個天才。Q:在谷歌的工作經歷是否令你發生了一些改變?A:我要想一想,我不知道會是什么答案,你可以問問我身邊的人。如果問我自己,我比過去快樂很多,自己是一個好答案。谷歌允許我去做自己,并把自己最好的那部分發揮出來。谷歌不期望員工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也不會要求一個員工要這樣,要那樣,我們會說,“好的,你喜歡這個,你喜歡那個,讓我們坐下來談談,如何讓你更好地工作。”成為你自己,在這里是被尊重,被肯定的,這是件很棒的事,真的,很棒的事。Q:你是否有過失敗的經歷?A:當然。在谷歌,我們每周五早上和美國開會,當時我們做了一個新產品的演示,每一個軟件工程師都認可那個產品,并且對將要實現的目標很期待,但6個月之后,這個項目沒有達到我們要的目標,沒有往我們要的方向走,我們結束了這個項目。谷歌的一個理念是,跳出失敗,從中學習,并且改變狀況。有意思的是,在中國,我們隨時面對很多問題,當我一說到創新,我敢保證會遭遇疑問:是嗎?我們真的可以失敗嗎?當然我不希望人們失敗,但是就像運動員,不把自己推到一個快要崩潰的極點,你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好。我并不會要求他們這么做,這其實是一種心態。Q:谷歌的企業文化如何表現在一名CEO身上?A:如果你和我的團隊對話,我希望他們會說我是一個積極看問題的思考者,我有一些創意的解決方案,我喜歡數據,我能夠感同身受,并給予員工指導,這是我希望的。我相信這些就是谷歌文化的體現。在其他公司,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你想做一件事,我也想做一件事,然后我們因此打架,在谷歌出現這種情況后,馬上會有人站出來問,“等一等,什么對谷歌是最好的?”如果你要做的對谷歌更好,沒問題,你去做,我可以幫助你,因為我很自信,馬上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讓我去做。尊重彼此,合作去做對谷歌最好的事情。我希望人們能在我身上看到這一點。另一點是積極看待問題。當我剛來中國時,辦公室里有悲觀的情緒,因為2010年的事件,大家不知道將來會怎么樣。我常常在內部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美國讀到的實驗,關于如何理解悲觀和樂觀。實驗中,一些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被帶入一個房間,他們需要回答一些問題,然后離開,其實真正的測試是在走出去之后,他們打開門,正要往街上走,地上有一張10美元的鈔票,大部分的樂觀主義者看到了,但沒有一個悲觀主義者看到。很關鍵的一點,一個樂觀主義者要站在現實的基礎上,你永遠向機會敞開,但不是天真,比如Google IOIO,我們對它會將我們帶到何處存有疑慮,所以努力的同時,也要意識到潛在的問題,但如果你不從正面去思考問題,你永遠發現不了你可能達到的成就。Q:什么事情是你最害怕的?A:我曾讀過幾本關于谷歌的書,有幾章是關于谷歌中國2010年發生的事情,當我們打包行李準備來中國時,我太太看到了這本書,并閱讀了關于中國的那幾章,她說如果之前就讀,也許不會這么容易做這個決定,我對她說,不要擔心,我們會翻開下一章,這也是我對團隊說的,我們現在進入下一章節了,希望下一章節是更積極的。所以如果說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我們沒能成功地書寫下一章。還有一個害怕是,我的家庭在這里不開心,如果他們不開心,我沒法在這里工作,但目前為止,我們享受這里的生活。采訪、撰文、編輯:費文晶攝影:瞿王菲 資料整理:邵雨航(采訪全文將刊登在《ELLEMEN睿士》2015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