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說》知識點整理學生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說》知識點整理學生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圣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愿問老師;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卻丟了[2]。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于諂媚。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沒有被時代的風氣所影響,向我學習。我贊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一、通假字
1、傳道受業解惑(受通授,傳授)
2、或不焉,或師焉(不通否)
二、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2、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譯為㈠用來……辦法(方式、工具、依據等);㈡……的原因(或緣由)。(今)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無論,不論。(今)沒有。
4、小學而大遺:(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5、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6、今之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許多的人。
7、吾從而師之:(古)跟隨。(今)連詞,表目的和結果。
8、師不必賢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2、吾師道也(動詞,學習)
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2、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名詞,古代解釋經書的書)
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
(3)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屬關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后指學生的)
7、其出人也遠矣(代詞,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于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于余(恥學于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于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
5、師不必賢于弟子(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5)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助詞,的)
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
6、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結構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代六藝經傳)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
四、詞類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遠矣(方位名詞作動詞,低于)
2、而恥學于師(意動用法,以……為恥)
3、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或大的方面)
4、位卑則足羞(意動用法,以…為羞)
5、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6、吾師道也(名詞作動
五、文言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賓語前置句)
2、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賓短語后置句、被動句)
【《師說》知識點整理學生版】相關文章:
《除法》知識點整理與歸納05-04
小學語文知識點整理「人教版」12-09
《游褒禪山記》學生知識點整理11-06
數學高一函數知識點整理10-14
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整理02-21
高二英語語法知識點整理02-23
搞笑版結婚邀請短信的經典語句整理08-28
2.6.6 整理和復習人教課標版09-29
2.2.4 整理和復習人教課標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