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五岳名山文化初探

時間:2023-05-01 02:31:22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岳名山文化初探

【摘要】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五岳名山文化”被視為“皇權”與“神權”的象征,同時也是一種為廣大民眾所認同的世俗文化。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五岳名山;文化

五岳之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積淀有博大精深的五岳名山文化,乃至成為現代旅游發展中的一大富源,并引起了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的高度關注。其中的泰山早已被評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名錄地;嵩山的“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又新近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地之中。五岳名山文化的地位為什么會如此之高,而受到如此的珍重?

一、五岳名山的由來和發展

“岳”,一般是指高大的山,古人解釋為“山之尊者”,傳說為群神所居,五岳即為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按照古代帝王所留下來的傳說,“五岳”是古代天子巡狩祭祀的必到之處。五岳的得名,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堯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岳,那時“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職稱,天子巡狩時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其駐地選擇一座高山放火發出信號,以召集諸侯。于是,最早發信號的幾座山便成了岳官的首府。舜時,岳官的職稱開始與這些名山的山名進行了統一,五岳名山也就成為了其約定俗成的概念。

僅從字義上解釋“岳”字,《白虎通·巡狩》說:“岳者何謂也?岳者為言桷也,桷功德也。”《風俗通》也說:“岳者居德,黜渉幽明也。”意為古代天子巡狩四方,考察諸侯功德,而行使進退升降之權。《禮制·王制》疏、《廣雅·釋山》疏、《尚書》疏、《左傳正義》疏、《爾雅》疏等,都大同小異地闡明了這種觀點。顯然,歷代中央王朝都把“岳”字當作一種權利象征。巡狩四方正是為了顯示和行使天子的權利。古代“岳”、“嶽”相通,古“嶽”字上為“山”,下為“獄”,《說文解字》說:“獄者,確也,從犬犬,從言,二犬所以守也”。監獄是權利的最高表現,于是“獄”字之意,便成為在山上行使權利的意思。所以,古代天子每隔一段時間要到東南西北四方去巡狩和祭祀,并選擇東南西北中各方位中一座名山作為他們會見諸侯、封禪祭天、顯示文德武威的場所。據《南岳志輯要》云:“山高而尊者岳,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最早所列的名山僅東、南、西、北四岳,到周代,才加列中岳,即今中岳嵩山,至此五岳名山便馳名中外。五岳祭祀制度始于漢武帝,漢宣帝時已成定制,每五年—巡狩。《風俗通》說:“巡者,循也;狩者,守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不同也,幽隱有不得所者,故自親行之也”;《唐書·禮儀志》云:“武德·貞觀(618-649)之制……五岳、四鎮、四海、四瀆,年別各一祭,各以五郊迎氣祭之”。足見“岳”字的文化含義之深刻,屬于其廟堂文化范圍,歷代帝王都要向其朝拜,其他的人也就更不敢藐視。

二、五岳名山的空間分布及其封禪活動

為便于古代帝王的巡狩和祭祀,五岳名山都選擇在中央王朝統治中心的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具有象征意義的最佳區位上。古代中央王朝統治中心長期處于黃河中游橫軸上擺動,故而除南岳外的其他四岳都在離其軸向地帶不太遠的地方,且屬于中原及其鄰近地區,道路通直平坦,利于車馬行駛。獨南岳衡山,位處長江以南,但也有湘江舟楫之利。但各岳其山何所指,往往因時因勢而異。如周建都于豐、鎬(陜西戶縣灃河岸),便以華山為中岳,吳山(今隴縣境內)為西岳;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后,以嵩山為中岳,以華山為西岳;漢武帝嫌南岳衡山偏遠,道隔江漢洞庭,特登禮霍山之天柱峰(今安徽潛山縣),封霍山為南岳;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161年)頒發詔書,所確定五岳中的北岳恒山,亦非今日北岳恒山所指的山西渾源城南之恒山主峰天峰嶺地區,而是指河北之曲陽大茂山,而且漢唐以后祭祀恒山一直在曲陽。因元、明、清三朝之都均在北京,而曲陽在其南,稱其為北岳實為其名不正而言不順,直到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才根據其禮臣建議,改祀北岳于山西渾源。五岳中僅有東岳泰山自古以來不曾有過變化,故而泰山被崇稱為“五岳獨尊”、“天下名山第一”。

五岳封禪是歷代帝王的頭等大事。所謂“封”,即在山上筑壇以祭天;所謂禪,即于山下的小山掃除以祭地。封與禪是一種禮儀的兩個步驟,其目的不外乎是宣揚帝王“受命于天”,“功德卓著”,以鞏固其統治。其封禪祭祀活動最頻凡而最隆重的莫過于泰山。據《史記·封禪書》載,自無懷氏起到周代止,就有七十二君相繼來泰山燔柴祭天,舉行封禪大典。把封禪泰山正式列入史籍記載始自秦始皇。他建立大業以后,時刻注視著被推翻的關東(函谷關以東)六國。為了炫耀他的豐功偉績,鞏固其統治,在其繼帝位的第三年(公元前219年)便決定封禪泰山,儀式之隆重前所未有。漢武帝即位以后,漢朝進入強盛時期,為了炫耀其文治武功,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四月于泰山封禪,其盛況同樣空前絕后,甚至把年號都改為了“元封”。此后,東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暨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等帝王的泰山封禪活動,對后世的影響都不亞于秦皇漢武。

三、五岳名山的特質

大自然孕育各具其美的五岳自然山水,人類又在其間創造厚重的五岳歷史文化,因此五岳名山可以概括為既是一幅幅“重彩畫”,又是一本本博大精深的 “史書”,而且特有著其自己的文化特質。首先,古老性與創新性。五岳名山的地史形成時間大致在地質史的太古代,都至少有二十億年的高齡。但作為歷史文化名山,從軒轅黃帝首定四岳,至周五岳有數千年歷史。自從秦始皇于泰山設壇封禪,并正式列入史籍和命丞相李斯篆書刻石,亦有史可循的歷史兩千多年。但每一座五岳名山又是不斷創新發展的結果,尤其是進入21世紀現代旅游時代,都有切合時宜的風景名勝區旅游發展規劃,而且都在開發新景區、建設新景點、修旅游登山公路、架設觀光瀏覽索道、蓋酒店賓館,使古老的五岳名山煥然一新。其次,開放性與包容性。五岳名山多由各種巖體的斷塊山地構成的峰狀山地,撥地通天。但他們并不孤立和封閉,通過其放射狀水系將山上的清泉涌流流向山外的四面八方灌溉田園或供人類飲用。同時又不斷吸收大自然輸送來的陽光和水氣,滋潤其山清水秀、林豐草茂的自然風景,就是這樣山內山外的物質物流交換,永遠維護著五岳名山的自然生命力。在文化上不斷匯聚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和名道高僧,共同締造豐富多彩的五岳名山文化;同時,各路“人仙”又不斷走出山外傳播名山宗教文化。五岳名山數千年來都形成一個共同的文化特點,即來的不論何種面孔盡都接納,凡要走的不論本領多大也都一概不留,顯示出寬廣的胸懷,萬事萬物都可包容。再次,發展性與完美性。從五岳名山發展史可以看出,是一個不絕如縷的過程。其文化生態系統總是處于運動和變化之中,而且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著自己的方向從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演替和發展[3]。如“崧(同嵩)高維岳,峻極于天”的中岳嵩山,聳立于遼闊中洲大地,氣勢磅礴,夏商之際已被稱為中岳,早就有夏禹治水的傳說;到了周代又有“周公測景”的故事及其“周公測景臺”和“觀景臺”勝景;秦漢封禪;唐武則天改嵩山為中岳、封其神為天中王,接著又尊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宋太宗趙匡義又贈五岳封號,名中岳之神為“中岳嵩圣帝”,以及北岳古剎少林寺和宋代的嵩陽書院等,乃使中岳嵩山一直名重天下。南岳衡山等其他五岳名山也都有著類似的發生發展過程。但其總規律是其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而且不斷完美。

參考文獻:

[1]中華書局.五岳史話[M]. 北京:新華書局.1982

[2]周振鶴.中國歷史區域研究[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7

[3]楊載田.中國旅游地理第三版[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

*基金項目:衡陽市社會科學重點項目:(2010B009)

【五岳名山文化初探】相關文章:

“耳文化”初探04-26

慈溪地名與文化初探04-27

土族宗法文化初探04-26

藏族生態倫理文化初探04-27

西方科學的文化基因初探04-30

企業優質強文化初探05-01

名山的秋天作文03-06

技術的人文化走向初探04-27

手機短信文化初探05-01

佛教文化對漢語的影響初探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