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設綠色校園文化方法
“綠色校園”不僅能使教師和學生的環境素質得以提高,學校環境品質得到改善,而且還可通過學生的環保行動使學校的校園文化校園品質得以提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建設綠色校園文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色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在互聯網+背景影響下,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已從傳統單一文化逐漸呈現出文化的多樣式傳播。由于,校園文化的傳播方式廣泛,使高校綠色校園文化在建設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如個別網站平臺傳播的負能量信息,使得一些大學生沉迷于一些色情、暴力、迷信的垃圾信息中,使其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建設綠色校園文化的意義在于,高校內創建“綠色”的互聯網與校園環境,為學生們創造身心健康、言行文明、心態積極向上的綠色文化氛圍。同時,師生共同維護這種氛圍,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使大學生在綠色校園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三觀”,已抵制外界傳播的各種不良思想。
綠色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模式
1、建設高校綠色校園文化的目標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綠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就是將校園文化建設成積極向上、以人為本、豐富多彩、身心健康、言行文明的具有高校特點的校園文化。在互聯網+背景下,在高校內營造創新綠色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得學生、教師都可以文明上網,促進師生、校園與互聯網的健康與和諧發展。
2、建設高校綠色校園文化的方式
(1)互聯網+背景下綠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我們在建設高校綠色校園文化的同時要以人為主體,遵從人的思想,在高校內校園網絡平臺展示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精神風氣。首先,作為高校內教育者在進行正確的言行引導和校園文化宣傳的同時,也要提高全體師生從思想上對綠色校園文化建設重要的認識。其次,我們從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兩方面進行培養,在綠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使其在高校內網絡平臺上展示精神風采。再次,我們要強化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法律及法規、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學生對綠色網絡環境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從而使得大學生在內心上提高對綠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意識。
(2)互聯網+背景下綠色校園“資源”文化建設:高校綠色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網、學校網站以及網絡安全中心的建設。應加大投資力度,做好高校綠色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針對外界網絡信息的來源、發布者的身份、及其信息的內容加強審查,及時對該網站上發布的不良網絡信息進行屏蔽,使得學生在校園內遠離不健康網站的同時,既提高了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建設,又保障了學生在面對網絡平臺時身心健康的發展。
(3)互聯網+背景下綠色校園“行為”文化建設:是指在校園網絡平臺上通過言行舉止去詮釋文明的網絡行為風氣。教師和學生共同用行為去維護綠色校園網絡環境,文明使用網絡平臺,不去傳播、不去捏造不健康的網絡信息,不去破壞網絡平穩秩序,更不沉迷于網絡虛擬空間,以保證校園網絡安全。那么,我們在綠色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中考慮,如建設校園站、學科教學網站、各院系網站、班級網站、專業、協會、學生會等網站,建設成一個有吸引力的網絡“老師”和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導航”,促進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交流。
(4)互聯網+背景下綠色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指高校管理人員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上網規范體系,從制度上約束不健康的上網行為。其一,全校范圍內實行實名上網制,有效規范師生的信息行為。加強師生有關網絡方面的素質教育,以正確言談引導師生文明健康的使用和網絡信息資源;其二,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網絡在線投訴,發現有不健康信息要立即舉報;其三,在網絡平臺上制作和發布,或傳播信息,要遵守網絡有關法律規定,正確引導師生共同文明使用網絡,增強網絡判別信息對錯、思想道德意識等等,自覺的抵制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傳播。
(5)互聯網+背景下綠色校園“隊伍”文化建設:我們要從隊伍建設目的出發,以提高教學素質、優化教學結構、教學隊伍相對穩定的原則,努力培養建設一支具有“思想覺悟高,網絡技術水平高、工作認真負責”的網絡師資隊伍。這支隊伍的工作人員主要涉及網站建設、網絡監管及網絡教育等工作。他們能夠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交流,通過教師自身素質影響其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及網絡道德素質的提升,教會學生對網絡信息、網絡文化的判別能力,以及可抵制不健康信息的能力,從我們的師資隊伍上保證了學生健康、文明、安全的使用網絡平臺。
具體措施:
1、學校分年度、有計劃地投入綠化美化資金,發動全校師生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工程。
2、發動學生搞好捐花獻草活動,讓校園更綠、更艷、更美。
3、充分爭取社會力量,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支持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
4、加強對綠化成果的管理。養護工作,落實工作責任制,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潔、病蟲害防治關口,運用科學,藝術手法修剪喬、灌木,提高植物觀賞效果,達到樹綠,花鮮,草美及綠地內無雜草,無雜物,無病蟲害標準。
5、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在“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原則指導下,努力實現校園綠化美化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體現班級特色,突出學校特點。
建設綠色校園文化的方法
(一)加強領導機構
1.組織建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專設環境教育辦公室,并具體分管環保工作。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優化措施,校長親自抓,政教處、教務處和總務處緊密配合,將環保教育納入到教育教學、少先隊等各項活動中。同時外聘市環保局領導指導環保教育工作,切實落實工作。
2.強化領導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會、自然、思品等學科的教師為骨干的教管機制。
3.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堅持記錄,定期總結,按計劃逐步開展教育活動。
4.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推動校環保工作。
(二)完善環保隊伍建設
1.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環保教育的學習活動,增強教師環保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2.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機制,以學校為中心,帶動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使環保教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3.發揮外聘環保領導的指導作用,利用培訓講座等方式促進環保意識發展。
(三)大力開展宣傳,促進全社會環保意識發展
設立宣傳欄,在各班級設立宣傳墻報,校園內張貼宣傳標語,充分利用板報、廣播、圖書室、電教設備、閉路電視系統介紹、宣傳環保知識,環保動態,并抓住各個環保宣傳節,如:植樹節、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組織大型主題宣傳活動。
(四)發動學生,組織“青少年環保宣傳隊”,自編節目走上街頭宣傳環保知識,并積極投入到實際活動中,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開展環;顒。
1.環保小記者
學校組織部分具有環保意識,又有組織能力的少先隊員成立“環保記者團”,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校內外采訪,并寫出有價值的稿件,同時在校園電視臺內播放,形成良好的環保輿論氛圍。
2.環保小組
以班級或大隊為單位,成立環保小組,充分考察校內外污染情況,并帶動全校學生凈化、綠化、美化校園的活動。
3.監督小組。
在環保小組基礎上,組織監督小組,對全校師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文明監督。并落實責任制堅持長久進行環保活動。
(五)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動中
1.樹立榜樣,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
在學生和教師中發現環保標兵,樹立榜樣。在學生中形成環保氛圍,并帶動社會和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環保宣傳,調查和監督活動。
2.環保志愿日
利用雙休日和假日,由環保、監督小組負責,開展“環保志愿日”活動。如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廣告,平日注意垃圾分類,宣傳環保知識。
3.環保知識競賽
學校定期組織環保知識競賽,強化學生對環保知識的掌握。
4.開展“保護環境,珍愛生命”主題活動。
在六月“世界環境日”時,開展“保護環境,珍愛生命”系列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人類與人類生存環境的密切關系,從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片綠葉、每一寸土地。
(六)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充分發揮“綠色學校”的育人作用
在學校已有的基礎上,擴大綠化面積,明確“窗明幾凈、一塵不染”的衛生意識,提高“人人都是責任者,人人都是清潔工”的衛生標準,做到校園無衛生死角,操場無雜物,教室無蛛網死角,食堂無蒼蠅,廁所無異味。并切實實行垃圾分類,妥善處理污染性垃圾,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建設綠色校園文化方法】相關文章: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09-07
校園文化建設口號12-06
校園文化建設總結03-09
校園文化建設論文07-26
建設和諧校園與加強校園文化建設12-08
建設綠色家園作文03-07
建設綠色學院暢想12-09
2022校園文化建設創意方案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設計11-08
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總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