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測量課件
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測量課件
毫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比劃、測量等學習活動,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并能掌握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換算。
2、借助具體的測量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發展估測意識。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建立較為準確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書、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幣、一張銀行借記卡、小棒等。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復習米和厘米,引導學生用手勢來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長。
2、估計數學書的寬和厚大約是多少,動手測量驗證。
3、組織交流測量結果,引出毫米產生的意義。
4、揭示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來表示。設疑:關于毫米,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學生思考、交流)
②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探討“1毫米”有多長,請學生在尺上相互指指,從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請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向全班匯報、交流。
揭示: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們把尺子用放大鏡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邊介紹邊用課件演示)
然后,請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長。
③思考:現在你覺得毫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1厘米=10毫米
④請學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教師準備1分硬幣、電話卡和銀行借記卡,請學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對“1毫米”的體驗。)
⑤引導學生用手勢來表示1毫米有多長,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⑥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單位。(學生舉例,教師提供一些資料)
⑦學生填寫數學書的厚和寬并反饋。
2、畫線段。(3厘米7毫米長的線段。)
提問:用直尺畫線段時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畫出3厘米7毫米長的線段?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畫法:
A、利用刻度尺先畫出3厘米的線段,再接著畫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輸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畫線段。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引導,注意線段從“0”刻度開始畫和不從“0”刻度開始畫的畫法區別。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學生根據本課的新內容完成“做一做”第1、2題。
第1題讓學生根據圖示讀出刻度尺所測量的物體長度。明確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滿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數,這樣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學生讀數,再指名匯報。
第2題讓學生先估算,再測量,然后集體訂正,指名說說理由。
2、完成“練習五”第2題。
以毫米為單位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請你用手勢表示1毫米大約有多長。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測量課件]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測量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軸對稱圖形數學課件04-28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口算題04-09
歷史七年級上冊課件11-20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件07-20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8-10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試卷10-14
小學健康教育課件ppt09-20
小學皇帝的新裝課件(精選12篇)08-24
小學古詩詞大賽課件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