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滿族傳統節日之填倉節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歷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
節慶簡介
“添倉節”是古代民間祈年節俗,在農歷正月二十五。《帝京歲時紀勝》,“(正月)念五日為填倉節。”屆期,人們或飽食以表示填滿了倉,或用灰等圍出倉的形狀,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或祭祀倉籠之神,以祈一年糧豐倉滿。填倉節分大小,小填倉在農歷正月二十,為祭以祈年豐,亦稱“小天倉”、“小添倉”;大填倉則在二十五。《介休縣志》:“二十日,名‘小天倉’。煮黃米糕,燃燈禮佛。”《大同志》:“二十日,為‘小添倉’;二十五日,為‘大添倉’,添買米面、柴炭等物。”
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里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托了人們對于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愿望。添倉節,在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征性地往糧倉里添加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和餃子,并把這些食物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
有的地方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后,揭開鍋先看哪些月的燈盞里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裝甲在哪個月需雨水最多來推斷這一年收什么,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滿族的添倉節時,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匹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在山西晉中,孝義汾陽一帶,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倉節,孝義西部山區有舞窗花表演。用紙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掛在天窗里面,隨著風吹,在外面就看見婦女除糠傾倒的動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借以慶賀五谷豐登。到正月二十五,孝義的家家戶戶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餡做成素糕,壘成好幾層,再用糕面做燈瓜瓜,即燈展。有的把燈盞做成各種動物、植物等形狀。燈盞盛麻油,谷子裹棉做捻,到晚上點燃祭祀,院中燈盞四布、香火繚繞,十分壯觀。民謠云:“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燈”和“登”諧音,“糕”和“高”諧音,寓意五谷豐登,糧倉升高。如今,添倉節的祭祀活動早已銷聲匿跡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習俗,只不過吃素糕變為吃油炸糕了。
背景簡介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載道:“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畢竟而去,名曰填倉。”“填倉”意即填滿谷倉。相傳北方曾連續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可是,皇帝不顧人民死活,照樣強征皇糧,以致連年饑荒,餓殍遍野,尤其在年關,窮人走投無路。這樣,給皇帝看糧的倉官毅然打開皇倉,救濟災民,并在正月二十五這天放火燒倉自焚。后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的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從這天起清倉掃囤,晾曬種子,整修農具,準備春耕。
農歷正月二十五日為填倉。是日,糧商米販,致祭倉神。農民用柴灰灑圓圈于地,內放各種作物種籽,用瓦蓋上,祈求風調雨順,五谷滿倉。也有正月二十為小填倉的習俗。
填倉節填倉節分為小填倉、大填倉兩個節日。小填倉為正月二十日,大填倉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過填倉節。
正月二十五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撤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雜糧,象征五谷豐登。按照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填倉,是為了紀念一位好心的無名氏倉官。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
節日由來
在古代,填倉節(Fillpositions insection)是一個隆重的節日.每當節日到來,民間親朋往來,佳肴盛餐,醉飽方歸。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這樣記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國北方民間都要過填倉節。在華北農村.還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填倉填倉、小米干飯雜面湯。”這一天要吃香噴噴的小米飯,細絲滑韌的雜面湯,慶賀節日。可見北方人民生活的儉樸了。
立春以后北方還有填倉節。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就有記載:“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必竟而去,名曰填倉。”關于此節又一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中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未收。可是封建帝王不顧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樣,橫征暴斂,弄得怨聲載道,餓殍遍野。卻說有個看守糧倉的官吏,目睹這一慘景,于心不忍,便將糧倉打開,救濟了百姓。他知道這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于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后,就放把大火把倉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件事發生在正月二十五日。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重補被燒壞的“天倉”,于是相沿成俗,這一天便成為“天倉節”,后來成為填倉節。
不過,后來填倉的意義擴大了,人們又賦予了其它各種不同的含義。在北京,正月二十三是“小填倉”,“大填倉”是在正月二十五日。此俗曾流行于全國各地,尤以北方地區盛行。關于填倉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這一天要吃飽吃足,這樣一年都不會挨餓,會很順心。實際是以酒食飽腹為填倉。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引明朝陸啟宏《北京歲華記》說:“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盡飽而去。謂之填倉。”第二種說在這一天要糴米積薪,收貯煤炭,把這叫做“填倉”。清朝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說:“京師之民不事耕鑿,素少蓋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曰為填倉。”實際是提醒人們,居家過日子實屬不易,要時時注意積攢過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過了今天不顧明天。這正是中國人特有的勤儉節約的美德。第三種說法,是在農村,這一天把少許灰撒在場院的地上,畫成糧囤的形狀,在其中放少許谷物,象征圍倉,叫做“填倉”。這是一種企盼豐收的儀式。這三種說法老百姓更喜歡第一種,它更實際。
填倉節民俗講究喜進厭出,這一天,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以便求得一年順當富足。農民也忌在此日賣糧食,但是糧店卻喜歡在這一天收購糧食,為的是討個喜兆。為了吸引賣糧食的主顧,糧店特意擺酒設宴,對前來賣糧者熱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農民,就選擇在此日賣糧了,先不管吉利不吉利,反正能賺頓好飯。至今,一些上年紀的城市居民,仍習慣在填倉日購米買面。
填倉節填倉節,民間有許多填倉活動,皆與飲食習慣緊密相連。特別是山西,晉北地區習慣蒸莜面窩,取其形如糧囤。用蕎面作丸,置莜面窩中空處,是謂填倉。晉東南地區用黍米面作團,置于糧倉,晉中地區又是用谷面作團填倉。呂梁地區喜吃糕。文水縣將糧倉內燈熏的墻土取一些謂之填倉。晉南地區要用稀面攤極薄餅,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婦,新媳婦要親手將煎餅置放糧倉。全省大部分地區晚間點燈以祀倉神。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均要置燈。俗稱“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呂梁地區最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數,各人屬相,用面捏成相應的本命燈。然后再捏上兩條狗、一只雞、一條魚,以及人口盤子、倉官老爺,酒盅、酒壺、銀錢、元寶、馱炭毛驢等等。夜晚,再將這些面燈注油點燃。本命燈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門口,雞放院中,魚浮水缸、驢站畜圈,倉官老爺掛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燈時,口中還要高呼相應的吉利發財語言,如“倉官老爺送糧來”!“雞娃雞娃多下蛋”等等。
與填倉相類似的風俗叫“填窮坑”,這種風俗主要流行于陜西。在銅川一帶。夏歷正月初五這一天,人們吃早飯時要吃得特別飽,相傳這樣可以填平窮坑,引來富源。在關中,正月初五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并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著了窮氣。
【滿族傳統節日之填倉節】相關文章:
快遞倉管文員的工作內容06-19
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中元節08-14
傳統節日端午節英語作文(精選30篇)06-26
京東換貨申請 商品返還方式不能選填只有自己郵寄回去?12-31
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節12-13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作文(精選35篇)02-22
自我評價之文化素養07-10
春之懷古閱讀答案03-21
養生探秘之陰陽和合05-10
食物相克之洋蔥爆羊肉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