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趣味諧音歇后語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鼻孔里灌米湯—— 夠戧(夠受的)
炒了的蝦米—— 紅人(仁)
冬瓜皮做甑子—— 不爭(蒸)氣
豆芽炒蝦米(小蝦)—— 兩不值(直)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一腳踢翻煤油爐——散伙(火)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嘆(炭)
糞坑關刀──文(聞)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
老爺下轎——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涼
#拓展知識#
歇后語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后”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后體”(一種“歇后”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語。
《辭海》: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里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后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后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里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里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后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后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后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語源起于"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關于歇后語的分類,向無定說。何況還有不少歇后語,一身兼有幾種性質,要劃分得十分科學,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便于查閱,我們將歇后語條目中凡帶有諧音字的歸入一類,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質分為三類。
【趣味諧音歇后語】相關文章:
關于諧音的歇后語合集10-10
諧音歇后語大全及答案07-31
漢字諧音特點歇后語(精選165則)10-14
精選諧音對聯10-14
經典諧音對聯精選08-01
諧音對聯07-28
諧音數字對聯精選08-08
有趣的諧音笑話10-11
精選有趣的諧音對聯09-15
精選漢字諧音對聯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