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早餐里見世界
從前教書的時候,我很喜歡和學生們討論早餐都吃了些什么,問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吃的東西來自什么地方。比如面包,它用的面粉當然來自麥子,但那些麥子又是哪里生產的呢?其實,即使雞蛋、火腿、牛奶和黃油這些最不起眼的食物,也都各有身世。什么是全球化,答案實在無須外求,我們的飯桌就把我們和全世界不同的地方聯系起來了。
想象一下,這些食物曾經漂洋過海,曾經是某頭豬的大腿,曾經在某片土地上茁壯生長,如今就要進入我的身體,天地萬物之因緣巧妙,莫過于此。但是這種關于食物來源的想象,也不宜過于浪漫,只要把人的因素放進去,整條食物鏈頓時就有血有淚了。
在香港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已經讓“公平貿易”四個字不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如今大家都知道,那些每天辛勤工作把我們喂飽的人,很可能他們自己就得餓著肚子工作。假如在冬天,你想喝一杯熱巧克力,暖暖身子好出門抵御寒風。這時你可曾想過,非洲的科特迪瓦有這樣一個家庭:孩子在晚上不能讀書,因為沒有電;媽媽病了,卻看不起醫生;父親每天勞動超過10個小時,但是只吃兩頓飯。這是一個在可可農場工作的典型家庭。隔在你這杯甜美暖香的飲品和這個貧苦家庭中間的,是賺取超過九成利潤的跨國食品公司。
“公平貿易”運動針對的,就是我們食品鏈中不公平的貿易現象,它一方面向大型企業施壓,要它們把更多的利潤分給那些真正生產食物的農民;另一方面干脆自己下海,與第三世界的農民成立合作社,自行包銷公平食品,保證農民有更好的收入。這場運動在十多年前開始的時候,只不過是個小眾的良心事業,提倡大家去買稍貴一點的公平咖啡和公平香蕉,這對于第三世界的貧農而言,要比給他們捐錢來得更實際。但是當年公平食品的種類少,質量也不一定好,跑去找家專門賣公平食物的小商店,圖的就是心安而已。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歐洲的消費者對印著“公平貿易”認證字樣的產品越來越歡迎,公平食品走出小巷里的專賣店,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大型超市。在輿論的壓力下,連星巴克和麥當勞的子公司也都開始售賣公平咖啡與公平巧克力。
斯里蘭卡有個叫Sivapackian的茶場工人說:“一年以前,我們的房子里沒有電,整個村子里的人都在想從哪里可以找到錢來通電。然后‘公平貿易’來了,它借給我們一筆基金。現在有電了,我的孩子在晚上可以溫習功課,早上我可以替他們熨衣服,更妙的是我們可以用電爐去煮食物。”食物永遠要講究質量,生活的質量。當你早上起來泡一壺紅茶、翻開報紙的時候,想到為你采摘茶葉的這家人不用啃干面餅,而是也能吃上一頓熱飯,這個上午你會不會過得更美好呢?我們希望飯桌上的東西是有質量的,也應該希望那些把它們生產出來的人同樣能過有質量的生活。
【早餐里見世界】相關文章:
早餐的家常做法04-09
蒂凡尼的早餐經典臺詞05-12
健身最佳早餐——美味香蕉蛋糕10-21
一針見血的句子07-08
一見鐘情的愛情語錄07-23
寧可餓死也不能吃的4種早餐06-21
早餐店創業計劃書模板(2)09-23
早餐帶教室里吃的檢討書09-12
90后的一見鐘情表白情書08-02
桂林米粉早餐店創業計劃書(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