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斷臂的故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過故事吧,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你還記得哪些精彩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雪斷臂的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雪斷臂的故事
傳說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歷盡千辛萬苦,想方設法,終于渡過長江,追趕達摩到達少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向達摩求教。達摩在南京雨花臺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現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神光并不灰心喪氣,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里面壁坐禪,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離。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真是心悅誠服。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在跟隨師父從山洞回到寺院。
時值寒冬,達摩在后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夜晚入定以后,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不一會兒,積雪逾尺。這時,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窩里。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神光在雪地里站著。達摩問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達摩沉思片刻說:“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里圣僧指點他禪悟的訣奧,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聽:“咔嚓”一聲,一只凍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誰知這虔誠的刀聲穿云撥霧,飛報西天,晾動佛祖如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粉揚而來。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彎腰拿起鮮血淋離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仍侍立于紅雪之中,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此情此景,達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長期侍立身后,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信仰禪宗態度虔誠。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
慧可斷臂以后,表現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雙膝跪在雪窩里,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頂禮拜謝而退。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成為少林寺禪宗的第二代,稱之為“二祖”。
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雪,寺僧們將“達摩亭”改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時,對“立雪斷臂”的故事頗有感觸,逐揮毫撰寫“雪印心珠”匾一塊,懸掛于立雪亭佛翕上方,以戒后生:佛業來之不易。
對二祖斷臂求法,古人有詩云:
眾口銷金喚祖師,而今悔不慎當時。時早渾底,未肯求人斷一肢。
立雪斷臂歷史典故
慧可(神光)與初祖達摩的因緣要追溯到當年達摩在建業(今南京)與梁武帝蕭衍論佛之時。當年,達摩在建業和慧可會見時,慧可傲氣十足,極不謙虛。而當他在神人的點撥之下,識破達摩的祖師身份后,歷盡千辛萬苦,追隨達摩到長江邊,并最終想方設法渡過長江,追隨達摩到達少林寺。達摩在嵩山五乳峰上的洞里面壁坐禪,慧可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離。
面對慧可的此番行為,達摩只顧面壁打坐,根本不予理睬,更談不上有什么教誨。但是,慧可不但不氣餒,內心反而愈發恭敬和虔誠。他不斷用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激勵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時,慧可亦跟隨其后。
時值寒冬,達摩在洞內坐禪,慧可依舊站立在洞外,合十以待。半夜時分,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地壓了下來。很快,大雪淹沒了慧可的雙膝,慧可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條厚厚的雪毯,但是他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地里。
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走到洞口一看,慧可似雪人般在雪地里站著。達摩頓生憐憫之心,終于開口問道:“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
慧可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意思是向佛祖求法)。”
達摩道:“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諸佛所開示的無上妙道,須長時間精進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證得。豈能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所能證得?若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來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癡人說夢,徒自勤苦,不會有結果的)。”
聽了達摩的教誨,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誠意和決心,慧可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咔嚓”一下砍斷了自己的左臂。隨后,慧可放下手里的戒刀,彎腰拿起自己鮮血淋漓的左臂,圍繞達摩面壁洞轉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鮮血染紅的雪中。
達摩被慧可的虔誠舉動所感動,說:“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諸佛最初求道的時候,都是不惜生命,為法忘軀。而今你為了求法,也效法諸佛,砍斷自己的手臂,這樣求法,必定能成)。”于是傳衣缽、法器予他,并為其取法名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