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自欺才為高境界
自欺欺人,一種很危險的行為。良好的傳統教育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必須不自欺,也不要欺人。在生活中,不欺別人或許容易做到,而不自欺則很難做到。
很早以前就讀過一個故事,講的是日本的餐飲業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即餐館的盤子必須用水沖洗七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一位在飯店打工的留學生計上心頭,洗盤子時少洗一兩遍。果然,勞動效率便大大提高,工錢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盤子的日本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隱諱,說:“你看,洗了七遍的盤子和洗了五遍的盤子有什么區別?少洗一兩次嘛。”日本學生諾諾,卻與他漸漸疏遠了。餐館老板偶爾抽查盤子的清洗情況。一次抽查中,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測出盤子的清洗程度不夠,并責問這位留學生時,他振振有詞:“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樣保持盤子的清潔嗎?”老板只是淡淡地說:“你是一個不誠實的人,請你離開。”為了生計,他又到其他餐館應聘洗盤子,再也沒有老板用他。他屢屢碰壁,不僅如此,他的房東要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聲對其他住戶(多半是留學生)的工作產生不良影響。他就讀的學校也找他談話要他轉學,因為怕他影響了學校的生源……萬般無奈,他只好收拾行囊,搬到另一座城市,一切從頭開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誡同伴和將要去日本的留學生:“在日本洗盤子,一定要洗七遍呀!”少洗了兩遍,沒人知道,沒人看到,但這種行為,不僅是不誠實的問題,也是一種自欺行為。
獨處的時候,容易認為自己的不合規范的行為無人知道,于是,就會產生自欺行為。能在只有自己的時候做到履行規范,是一種境界。這種約束自我的行為,必須要懷有對規范的敬畏之心。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所欠缺的。這種欠缺,已經像丑惡的霧霾一樣,向我們的幼小一代蔓延。幼小的孩子吐露大人一樣世俗、庸俗的成人腔調,我們會說這個小孩是小大人,而絕沒有反思孩子成人化的同時,失去了童稚的天真可愛。孩子自小就是自私而無規矩的,更沒有什么對制度、信仰的敬畏。
前不久,讀到一則故事,很能給人啟發。猶太人有一條規定,不準在安息日用手摘水果。這條規定對于大人不是問題,但小孩執行起來就有了難度,于是一到安息日大人就把水果藏起來。小孩饞壞了,便跑進了離家不遠的叢林中。這兒到處是水果,當然都是野果子。野果好啊,新鮮,不用花錢,味道嘛,別提別提,一提就流口水。但野果也是水果。為了不違反規定,孩子們便互相踩著肩膀,像猴子撈月一樣站到樹下,伸著脖子,把果子直接吃進嘴里。這種行為,看似自欺,實則內心有敬畏而未自欺,更是不欺人,亦不違規。
敬畏規則,從內心做起,這才是最大的敬畏,最深的敬畏。這種敬畏,讓人肅然起敬。記得有一年的國際女排錦標賽在日本舉行,賽事間隙,女排姑娘們晚上出去看夜市。經過一處紅綠燈路口,四處無人,但女排姑娘們還是等綠燈亮起后才過路口。敬畏規則,不需要讓別人知道,而是把規則放在心上,自己去監督自己,讓良心驅動自己的步履沿著規則行走。
而現實中,往往是明明有規則在眼前,卻熟視無睹,這才是最大的危險最深的自欺。比如貪腐,明明有法律法規的紅線在眼前,卻自以為無人看見無人知道,做出貪腐的行為。自己不收,老婆孩子收,以為這樣就不是貪腐;平時不收,節日收,以為這樣不是受賄;不直接收,而是讓情人收,以為這樣就可以規避責任。凡此種種,都是自欺欺人的行為。
不欺人,也不要自欺,恪守規則,不越雷池一步,不因常在水邊走而濕鞋,即使在無人知道的時候,也不會動那個不該動的念頭。這,才是為人的最高境界。確實,任何時候都勸阻自己不動貪腐念頭,非常痛苦。但這種痛苦是一種陣痛,一會兒就過去了。那引起陣痛的飛來的財富,本不屬于自己,不必眼紅,也不必傷痛。公職人員,自有俸祿,何必心動外財?須知,那些外財是動不得、拿不得、碰不得的,是必須拿自己的權力去兌換的。這世上,會有免費的午餐嗎?所以,還是守住自己的節操,莫動歪心邪念,才是平安著陸的唯一途徑。
【不自欺才為高境界】相關文章:
怎樣才算“高情商”09-27
職場上如何說“不”才不傷人08-22
境界的近義詞是什么_境界造句05-27
眼界決定境界,境界決定成就07-31
恬淡為上,勝而不美09-25
員工犯錯了,高管們如何批評下屬才得當?06-20
我建個HR聘才群,大家會加入不?06-12
為何男人不娶初戀女友為老婆?07-08
春運大幕開啟:高鐵為返鄉潮標志06-09
HR的最高工作境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