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精選10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1
法布爾原名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博物學家、動物學家、科普學家。他創作的700多幅真菌的水彩畫,廣受社會各界喜愛。被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
1823年生于法國南部阿韋龍省的小鎮圣萊翁。法布爾在圣萊昂附近勒馬拉瓦爾的祖父母家度過自己的童年。7歲時因上小學需要回到圣萊昂。3年后,全家隨父前往羅代經營起咖啡店。17歲那年,由于咖啡店生意慘淡,又搬到圖盧茲。
由于家庭經濟困難,法布爾當過鐵路工人、檸檬小販。在艱辛的環境下,法布爾仍然堅持自學,獲得了阿維尼翁師范學校的入學資金。畢業后,法布爾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教學生涯。后來,在工作之余,他還先后獲得數學、物理的學士學位。
1879年,搬到沃克呂茲省的塞里尼昂買下一所房子與一塊相連的荒地。園子命名為荒石園。在荒石園,法布爾專心觀察,實驗,寫作,童年《昆蟲記》首卷面世。1915年,法布爾以92歲的高齡在荒石園辭世。
對于我來說,倘若我擁有一個學士學位或博士學位,我肯定不會像法布爾一樣去研究昆蟲,至少也得去研究高科技,怎么可能呆在一個破園子里去看那些小蟲子,更不用提還擁有兩個常人窮極一生都得不到的學位。可是法布爾呢,他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
要問他是怎么寫出這本書?除了他擁有爐火純青的文學造詣外,還需要長久和細心的觀察。對著一個蟲子觀察幾個小時,我沒有這樣的定力和毅力,但法布爾可以堅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如若換成我,我盯著看幾分鐘就感到眼睛酸痛了。
法布爾探索大自然的精神令我嘆服,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超越以往。
《昆蟲記》真不愧為一本世界級科普名著!
美好的自然環境是人人所向往的:鳥語花香,寂靜安詳,遠離城鎮的喧囂,浸泡在清新中。大自然界,水里、陸地、天空,各有動物存在。300多年前,一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對種類不同、形象各異的蟲子著了迷,耗費畢生心血,寫出了傳世佳作——《昆蟲記》,寫出了蟲界魅力。他,就是法布爾。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部科普巨作,共十卷,約420萬字。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言詼諧幽默,充滿著盎然的情趣。被譽為講述昆蟲生活的楷模,也被稱為“昆蟲的史詩”。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蜜蜂的群體生活;看到了螞蟻的兇殘;了解了蟬的自食其力;了解了螢火蟲麻醉其他昆蟲的高超本領;知道了黑步甲能裝死;看到了昆蟲不為人知的秘密。
它還記錄著一些十分常見卻不引人注意的場景,誰沒有見過蒼蠅倒掛呢?可法布爾卻把這極為普通的一幕記錄了下來,這正提醒我們: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留心觀察才能發現,而從中得到的樂趣和啟示就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法布爾用生動脫俗的語言把枯燥乏味的科學描繪得有聲有色,而且在他的語言中沒有半點虛假,因為他堅持“科學可以被修飾,但不能被修改。”這使我們能在《昆蟲記》中學到真實可靠的科學知識,而且能把它們好好吸收。
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蛻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復地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科學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風,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的精神內涵。
地球很大,有許多生命因為太過微小而被我們忽視,《昆蟲記》告訴我們:即使它們很不起眼,但也是生命,是這個大家園的一份子。它們的一生很短暫,但只要它們存在過,哪怕只有一秒鐘,就同樣值得尊重。
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真理而投入畢生心血的精神,讓我感受到昆蟲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讓我感受到了法布爾超人的毅力和細致入微的觀察,他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我們只有在這部傳世佳作中去體驗。
法布爾讓我們了解昆蟲世界,而《昆蟲記》則讓我們永遠記住法布爾。
說起昆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很多小朋友可能會害怕它們。在自然界,有許多昆蟲雖然從來不被人類喜歡,但是它們在這個世界上做著極有價值的工作。
碧蠅,大家都應該知道吧?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綠頭蒼蠅”。每當聽到綠頭蒼蠅發出“嗡嗡嗡”的響聲,我和大家一樣都會厭惡地向它瞥一眼,狠不得一下子拍死它。然而,當我看到到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之《大自然的清潔工》,卻對它產生了大大的改觀。
碧蠅有一對紅色的大眼睛,漂亮的金綠色外套散發著金屬般的光澤。它們聞到有動物尸體氣味的時候,會立刻趕到那里去產卵。幾天以后,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小動物尸體變成了液體,里面有幾千條頭尖尖的小蟲子。也許你會覺得這種方法有點令人反胃,可是除此之外,沒有什么更快捷的方法去消滅這些腐爛發臭的動物尸體,讓它們分解成元素被泥土吸收,然后再為別的生物提供養料。而且碧蠅的幼蟲有一種驚人的本事,那就是能使固體物質變成液體物質。它們就是靠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肉湯來維持生命的。
除了碧蠅之外,灰肉蠅和另外一些肉蠅也能做這種工作。我們常常看到這些蒼蠅在玻璃窗上嗡嗡飛舞,小朋友們,可千萬不要讓它們停在食物上面,因為它們會使食物充滿細菌。
法布爾還告訴我們沒有必要像對待蚊子一樣,毫不客氣的去拍死碧蠅,只要把它們趕出去就行了,因為它們是大自然的功臣。碧蠅它們以最快的速度,用動物的尸體產生新的生命;它們讓動物尸體變成一種無機物被土壤吸收,使我們的土壤變得肥沃,形成新一輪的良性循環。因此,它們當之無愧的被稱為“大自然的清潔工”。
《大自然的清潔工》只是《昆蟲記》中的其中一篇文章。我很喜歡《昆蟲記》這本書,它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巨著。這本書把一只只不起眼的'昆蟲,寫成了擁有了人一樣性格的靈性動物;作者法布爾告訴我們,其實科學知識就是存在于身邊的每一只蝴蝶、螞蟻、甲蟲上,如果我們也像法布爾爺爺一樣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我想長大后我也能自己寫一本“昆蟲的史詩”了!
在書中,法布爾用趣味性的語言和細膩的筆觸,真實的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既表達了他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和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體現了他細致入微的觀察,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同時也帶我們了解了這些在平常毫不起眼的“小蟲子”。
說實話,我之前其實挺害怕昆蟲的,但在看了《昆蟲記》后,我開始不再害怕昆蟲,反而還很希望去了解它們,認識它們。但媽媽不讓我捉蟲,無奈之下,我只能捧上《昆蟲記》去腦海里研究了。
通過法布爾的筆觸,我看到的是一個和我們的世界不相上下的昆蟲世界,這些小蟲子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生存的考驗,也有自己的執著,它們的一生甚至比一些所謂的“人”更加精彩,這些“渺小”的小生命震撼到了我,他們從誕生就有自己的使命,一生只為完成這個使命,即使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也不會退縮。
第一次的閱讀《昆蟲記》我了解的是昆蟲們的生活,如:蟬是如何脫殼的,蜘蛛是如何織網和獵食的,蛾子是如何產卵的……所以讀完之后,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學蜘蛛織網,于是,我看了看頭頂的蜘蛛,嗯,不錯,織一半了,然后我就和它學了起來,這一學就是兩個小時,它織的太慢了,學完以后我對比了一下作品,雖然人家織得慢,但人家的作品堪稱完美,而我的,嗯……不堪入目,最后我放棄了,默默地為蜘蛛點了個贊,就和它告辭了。
而第二次的閱讀,我則看到法布爾細致地觀察毛蟲的旅行,看到他不顧危險地捕捉黃蜂,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風。這一切,讓我感覺到了他的熱愛以及偉大的科學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渺小生命宏偉的一面,讓我明白,看似弱小的昆蟲,也有不亞于人的精彩一生,它們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因此它們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2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看了《昆蟲記》后,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后,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于是,我接著往下看《昆蟲記》。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范的網來”,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后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系,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巨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 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娓娓道來。法布爾用了畢生時間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了解了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這真是一本極其珍貴的生命樂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昆蟲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松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繁衍、養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帶進昆蟲的世界。多么可愛的小生命啊!我也因此知道它為什么被魯迅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了。確實如此啊!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且推翻了我以往的`看法的是兩種昆蟲,分別是蜣螂和螳螂。蜣螂就是我們非常厭惡的屎殼螂,整天和那些糞便糞便打交道,揉成團占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清潔工”,特別愛打掃干凈那些不講衛生的寵物們留在草地上的糞便,公園里的草坪因此而變得更清爽,花朵才更加香氣撲鼻;穿著綠色霓裳羽衣的美麗螳螂,它可是一種肉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蚊子、蝗蟲、蛾類、蟋蟀等,它的兩條手臂是最可怕的利刃,別看它身材纖細優雅,只要有蟲子飛過,它馬上就揮舞起大刀,迅速捕殺。我常常想:蜣螂雖然外表丑陋,但是任勞任怨擔負起清潔地球的使命,讓人類的家園更加美麗;螳螂外表美麗,可是內心非常兇殘,我們要看到它兇殘的本質,不要被它的美麗外表所迷惑。所以不管他是美麗還是丑陋,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地球上的生物只有和諧相處,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只有通過競爭選擇,才能求得物種的進化。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它也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3
法布爾是位法國科學家,他和他的《昆蟲記》都誕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但是在他謝世八十多年之后,他那洋洋十卷本的科巨著,仍然被當今的出版界列為暢銷書,并且被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羅大岡先生認定為:“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有它的地位,也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比它在科學史上的地位更高些。
法布爾窮其一生研究昆蟲,而且真的是“窮”。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想喝口酒,只有自制的酸蘋果汁,想施舍乞丐兩法郎,囊中卻只有兩個蘇,要想買一本必須的書籍,就得節衣縮食。但是,濃厚的興趣和倔強的性格使他并沒有向貧窮低頭,正像那些在變幻莫測冷酷無情的大自然中頑強生存的昆蟲一樣,他也在幾十年的堅忍不拔中進行著自己的研究。
也許法布爾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要當文學家,他所關注的只是活著的昆蟲。他對一些科學家說:“你們是剖開蟲子的肚子,我卻是活著研究它們;你們把蟲子當作令人恐懼或憐憫的東西,而我卻讓人們能夠愛它;你們是在一種扭拽切剁的車間里操作,我則是在藍天之下,傾聽著蟬鳴音樂從事觀察;你們是強行將細胞和原生質置于化學反應劑文中,我是在各種本能表現最突出的時候探究本能;你們傾心關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觀察的是生命。”
一語道破天機,戰勝艱難的體驗,對于生命的熱愛,都便法布爾具備了一個文學家的特質,這也就難怪在他的科學描述中充滿了人文的關懷和激情。當他與那生動活潑的相處時,它們就成了他的'家人和朋友,當他和那些趣味無窮的昆蟲心心相通時,他也就成了它們當中的一份子。所以,當他在研究和描述他的昆蟲們時,他的筆下就會充滿了生動的情趣,就像文學家在描寫著人類的世界,但又是文學家們聞所未聞的大自然中的奇聞逸事。
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般文學家無法企及的,因為它有著嚴謹的科學依據。法布爾的《昆蟲記》又是一般科學家無法企及的,因為它有著讓文學家也拍案叫絕的形象和生動。
別名叫做圣甲蟲、食糞蟲的金龜子,很難引起文學家的關注,但是,由于科學的研究,法布爾卻能夠把它們的體態行為描寫得惟妙惟肖,天趣橫生。
比如:“一堆牛糞的周圍,竟出現了如此爭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場面!從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亞的探險者們,開發起金礦來也未曾表現出這般的狂熱。太陽還沒有當頭酷曬的時候,食糞蟲已經數以百計地趕到這里。它們大大小小,橫七豎八,種類齊全,體型各異,多種多樣,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塊蛋糕上,每只蟲子抱定其中一個點,緊鑼密鼓地切鑿起來。露天工作的,搜刮表層財富;鉆進內部打通道的,尋找理想礦脈;開發底層結構的,則順勢把食品直接埋進身體下面的地里;那些小字輩們,暫時站在一旁,只等強有力的合作者大動干戈時有小渣塊滑落下來,它們便前去加工成碎屑。”這場景的描寫,使我們聯想到人類的采金礦、挖大渠等熱火朝天的場面。
再如:一只金龜子把制作好的糞球滾回自己的家中時,半道上總會遇到傾心盡力的合作者。它們是一公一母嗎?法布爾想起了那首歌:“為把幾件家具添哪,我說咱倆怎么辦?咱倆一道推酒桶吧,我在后來你在前。”但是,當他解剖了那一對合作者的尸體之后,卻推翻了自己美好的一廂情愿,因為它們對半是同性。經過長期的觀察之后,法布爾才確鑿地告訴我們:“那位殷勤的同事,打著富于欺騙性的幌子招搖過市,明里幫人一把,暗中心懷鬼胎,一旦時機成熟,立刻侵吞不殆。把小糞塊滾成球,這不僅要吃苦,還得有耐心。如果能把現成的糞球奪到手,或者退一步,能強行當一位座上賓,那該是多便宜的事呀。糞球主人稍一放松警惕,人家就會裹攜著財產,溜之大吉;主人如果寸步不離地監視著,人家就會以沒少出力為理由,索性與你就地共進美餐。如此伎倆,不管怎樣都能獲利,掠奪已被干成了利潤極高的一個行當。”在這里,法布爾筆下的金龜子就和人類一樣,不但有了心理學的韜略,還有了經濟學的收獲。這時的我們,就會聯想到《三國演義》、《東周列國》等文學經典著作中的人物性格。
文學作品見長于對場景和故事的描寫和對典型形象的刻畫,在這些方面,法布爾的《昆蟲記毫不遜色。不僅如此,作為科學家的法布爾還在他的文章中,毫不留情地解剖并糾正了曾經廣為流傳的文學經典中的謬誤。
那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作者——拉封丹,那是一個全世界都津津樂道的寓言一—蟬和螞蟻:夏天來了,蟬在大樹上放聲歌唱,螞蟻卻在勤勞地工作。冬天來了,蟬一無所有,跑到螞蟻的家里去討吃的。螞蟻卻說:“那會兒你唱呀唱,現在你就跳呀跳吧。”由于這個故事的影響,在無數代人類的心中,螞蟻就代表了勤勞,蟬就代表了懶惰。果真如此?法布爾用他的科學研究告訴了我們一個完全相反的事實:
夏天,蟬兒在歌唱之余,就用尖細的嘴插在樹皮上,打出一眼汁液飽滿的井,滋潤自己的歌喉。而就在這時,卻是成群結隊的螞蟻聞風趕來,分享甜汁,甚至還要使用種種伎倆把蟬趕走。
冬天,蟬兒在竭盡了自己的歌喉之后,早已長眠地下,它們的后代也都在地下沉睡,等待著來年像它們的前輩一樣快樂地放歌,根本就不會到螞蟻的家里去乞討。
文學家的憑空想象令科學家的法布爾難以容忍,他在他的《昆蟲記》里,洋洋灑灑地翻譯了一篇歌頌蟬鞭撻螞蟻的長篇詩歌,為蟬恢復名譽。
近年來,將藝術與科學聯姻并作為研究對象的人越來越多,風天也越來越健康。那么,早在八十年前就將文學和科學聯姻的法布爾就該是這些人的鼻祖了。也許當時的法布爾并不自知,但是,越是不自知的成果才越是天然成型,沒有人為的雕琢。
法布爾是真實的,他研究昆蟲,無官無職無薪無奉,不需要去懼怕誰或者迎合誰。法布爾是真誠的,他一貧如洗,把自己的每一點收入,每一點時間,都投在了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上,不圖名不圖利,但求不違我心,不負此生。
當法布爾為買一本書花去了一個月的工資時,他說:“我那每年七百法郎的高收入,總不能同時解決一切需求,不能既要肉體食糧,又要精神食糧。為一種食糧多支付一筆,就得從另一種食糧的款項中扣除一筆;不論何人,只要你是把科學本身當作日常生活需要。那么你就注定得服從這種平衡法則。”
八十六歲的法布爾在自序中又說:“非常遺憾,如今我被迫中斷了這些研究。要知道從事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唯一僅有的安慰。閱盡大千世界,自知蟲類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讓我最后再獲得些許氣力,甚至有可能再獲得幾次長壽人生,我也做不到徹底認清蟲類的意趣。”
人們常說文學需要激情,科學需要冷靜。但法布爾卻用自己的一生和他的《昆蟲記》告訴我們,文學和科學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它們都需要激情和冷靜,而在這二者之上的是需要真實和真誠。舍此,不論是文學還是科學都不會成功,甚至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文學或者科學。
當我們閱讀著《昆蟲記》里的大千世界時,請不要忘記去體味法布爾求真求實的精神。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4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作家巴金說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后。沒有哪位昆蟲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家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為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說我們幸運,還有更深的道理。法布爾之所以頑強,是因為他有著某種精神。如果他放棄了,喪失了自己那種精神,這世界同樣不會出現一部《昆蟲記》。
《昆蟲記這是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布置的寒假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說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才讀了一點,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為我沒時間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象著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斗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著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 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擺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 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觀的昆蟲。每一只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后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 蛛再捕獲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這么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后,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
我嘆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更令人贊嘆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里,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后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后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松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致入微,令人贊嘆。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然而,法布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后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余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余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盡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辟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愿望始終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學界們,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歷,看不貫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偽,庸俗,妒嫉心里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爾的偏見。法布爾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后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后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然而,發布而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擴充知識儲蓄,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一枚枚錢,購買壇,罐,箱,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極了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為昆蟲學之富有。
他為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卻安于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這張;板凳上。
讀完這本書,我踮起放大鏡就跑出了家門。剛剛下過大雨,小草上還掛著露珠,顯得綠意盎然,青翠欲滴。屋檐下,晶瑩的雨滴一點點流淌下來。哈,在潮濕的墻壁上,我捉住了一只正在散步的慢吞吞的小家伙——蝸牛。我舉起放大鏡細致地觀察著它。它粉嫩的軀體從肉色的殼中探出一半,兩根天線似的觸角不安的抖動著,伸著。在我目不轉睛的注視下,它緩緩向前移動著。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透明的痕跡,這是它的黏液。端詳完蝸牛,我想: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昆蟲真可愛,真有趣!
法布爾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為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為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 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爾的精神。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領略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 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5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群微小但有趣的動物——昆蟲。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我對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他寫昆蟲都寫得非常詳細,可以讓我清楚地了解昆蟲。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買了《昆蟲記》,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走進了《昆蟲記》中。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以后,讓我對很多昆蟲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裝死》這一篇文章,它寫了膽大兇殘的黑布甲面對危險時,它會使出絕招裝死。只見它仰面朝天,一動不動,儼然一副已經死去的樣子。它折攏爪子,讓爪子挨靠腹部,展開觸角交叉成十字,并張開它那鉗子似的肢爪。它這靜止不動的姿勢可以保持五十分鐘,騙走敵人,自己逃之夭夭。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禁感慨,原來這小小的昆蟲也和人類一樣,有智慧,有心機。但讓我特別感動的卻不是黑布甲的才智,而是法布爾的細心觀察與不懈的努力研究。為了洞察黑布甲裝死的玄機,法布爾先是三次把它從不高的地方掉落到桌子上,持續幾個小時觀察它的反應;接著他又躲了起來,悄悄地觀察它的反應;然后又找來蒼蠅、天牛來試探它的反應,最終才得出結論:黑布甲的裝死不是真的,而是暫時的麻醉。
這本書,讓我了解了關于蟬的很多特點,比如:在一則叫《蟬與螞蟻》的寓言里,就有很多關于蟬的錯誤(1)在冬天里沒有蟬,因為,成年蟬的壽命很短,活不到冬天。(2)蟬是不會去吃麥子,因為蟬的嘴是像吸管一樣,用來吸食樹皮里的汁液,而且實際上在夏天,是螞蟻去搶,蟬在樹上打的一個用來吸食樹汁洞。(3)在很多本書里,這則寓言的插圖畫的完全是蚱蜢的形象。
我還從《昆蟲記》里了解到蟬是如何鳴叫的:蟬的種類有很多,每一種發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一種蟬的發聲器也不一樣。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南歐熊嬋,它的體積是蟬類中最大的,人們通常所描述的就是它的發聲器。它的最主要的發聲器是兩個音鈸,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如果它的音鈸都壞了,這只蟬,也就啞了。音鈸是一小片干燥的薄膜,白色,成橢圓形,向外突起。光靠音鈸發出來的聲音是不夠的',它還需要一個擴音器,和一個共鳴器。蟬的尾部就幫它完成了這點,那是一個很大的房間,可以很好的完成擴音和共鳴的效果。
法布爾以散文式樣的文筆,向大家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情況,有關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交合和養育后代等等,都做了詳盡的描述,讓我真實地領略到昆蟲世界的千奇百怪。
許多學者和科學家為了探尋它的秘密,放棄了工作,甚至拋開了家庭,只為了更好地探索,認識這些奇特的生物。其中,法布爾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昆蟲學家。
他從小喜愛花花草草,小蟲小鳥,常常看蟲看深夜。長大后,他成為一名數學老師,在一次幾何課上,發現了壘筑蜂,就毫不猶豫地花了一個月工資買了一本昆蟲學著作,直到后來,他終于攢錢購得一處舊民宅,并取名“荒石園”,開始了與蟲為伴的艱苦但快活的歲月。
他從不隱瞞什么,他只求真,這位“老小孩”用敏銳的目光,細致的筆促把昆蟲朋友們描繪得栩栩如生,他是這樣描述螳螂的:“他梯形矯健,上衣雅致,體色淡綠,薄翼修長。他沒有張開如剪刀般的兇殘大顎,相反卻小嘴尖尖,好像生來就是用來啄食的。借助從前胸伸出的柔軟脖頸,它的頭可以轉動,左右旋轉,俯仰自如。昆蟲之中,唯有螳螂引導目光,可以觀察,可以打量,幾乎還帶面部表情……”原本被人們公認為最兇的螳螂,法布爾則換了新的角度,寫了螳螂的確模樣可人,而且他用筆細膩,描繪傳神。
他除了求真,還敢于質疑和批判古老的寓言,比如《螞蟻和蟬》這一篇人盡皆知的寓言,他的朋友為蟬打抱不平,寫詩痛罵螞蟻是“竊賊”、“無賴”、“轉撿便宜的家伙”,而法布爾也很支持朋友,并寫作抨擊《螞蟻和蟬》。雖然寓言只是一種文學,一種告誡,但法布爾依舊為他的昆蟲朋友申冤,沖上去“打抱不平”。
他還描寫了富有人性的金龜子,癡迷愛情的大龍雀蝶,行動遲緩的小蝎和千萬種昆蟲朋友們。
《昆蟲記》這本書真實而細致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征。我最喜歡的是描寫蜜蜂的故事,法布爾寫了隧蜂、切葉蜂、黃斑蜂、沙妮峰等,它們采蜜的方式不同,生活習性也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有感情的,時刻為自己的蜂寶寶著想。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是《看門護家人》,隧蜂寶寶長大后,要獨自出去采蜜,隧蜂媽媽因年邁就守在家中,為寶寶開門、關門,這就是昆蟲界的“母親”。當然昆蟲界也有互相殘殺的情景,但大多數時候,它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昆蟲記》中關于寄生蟲的描寫,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寄生蟲因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幾乎被所有人唾棄的昆蟲。然而,法布爾卻認為它們是一種行獵行為,也是付出勞動的,為寄生蟲洗去了千古罵名。法布爾還列舉了很多事例來證明這一點,讓人信服。昆蟲界中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但它們都遵循一個不變的規律:只有付出,才有收獲。
《昆蟲記》這本書不僅給了我無盡的樂趣和無窮的啟發,而且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美。因此,人們贊譽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我想,只要你打開《昆蟲記》,一定會愛不釋手的!
在法布爾筆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只只生動活潑的昆蟲,更是一位堅持不懈、任勞任怨的昆蟲學家。他也許不知道,在他那支筆下,有多少人癡迷的不僅是他的著作,更是他孩子般的敏銳朋友般的坦誠,最重要的,是他追求科學的心!
我認為這本書寫得很好,它讓我了解了更多的關于昆蟲的知識,拓寬了我的知識面,解決了很多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關于昆蟲的問題。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任何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長期的觀察,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做起,相信我們也能取得像法布爾一樣的成績。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6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科學書籍讓人免于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看來科學性與文學性是選擇讀本的重要標準,那我們就真的很有必要靜下心來,用心去品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因為它就是一部將科學性與文學性完美集于一身的經典巨著。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用自己的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而形成的一部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的桂冠。
強烈的好奇心和對夢想的堅守是這部偉大作品產生的原動力。1823年12月22日,法布爾在法國南部一戶農民家中出生,童年時代他就迷上了戶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蟲鳥,對此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不足19歲時他就立志研究昆蟲,直到1880年56歲的法布爾在普羅旺斯鄉間小鎮塞里尼昂附近購得一處坐落在荒地上的老舊民宅,潛心研究活蟲子的愿望才得以實現。
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寫這樣到:我有個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野外有個實驗室,當一個人在為每天的面包問題而焦慮的生活狀況下,這真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差不多四十年來都有這種夢想——一塊小小的土地,四周圍起,冷僻、荒蕪,日光暴曬著,生滿薊草,而且特別為黃蜂和蜜蜂所愛好……
人生一世,春夏輪回,四十華載,堅守一夢,令人慨嘆。法布爾的堅持是我們常人無法企及與超越的,我也曾對這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之心,我也曾給自己的未來人生編織過夢想,而在現實的無奈中又不知自己有過多少次捏碎初心,拋棄自己出發時的`夢想,而今在人生不惑的年齡里悲嘆自己半生的庸碌蒼白。嗚呼,哀哉!法布爾的成功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持了對昆蟲世界童年時的好奇心,堅守自己研究昆蟲的夢想,從不曾改變。而自己卻為何沒有沿著曾經熱衷的那條路一路走去?
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執著的探索精神是這部科學巨著成功的重要秘訣。
法布爾是嚴謹求實的,所以他從不妄下斷語,一貫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當法布爾不知道為什么西班牙蜣螂母親既有建筑修理的本能,又不愿為自己爭取自由的小蠐螬助上一臂之力從外面打開它精心做成的窠時,他這樣寫道:我不能做肯定的答復,因為我沒有看見過這種事情;當他沒有觀察到蟬的若蟲是何時開始吮飲第一口時,他如實記錄:我現在還不清楚。他也從不迷信,專家關于“隆格道克蝎子在9月份生育”的說法,他通過自己的細致觀察告訴大家事實并非如此。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法布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他的每一篇觀察記錄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法布爾亦是執著的,他耗費一生的光陰去觀察、研究“蟲子”,為“蟲子”們寫傳記。他可以為了觀察昆蟲的行為習慣、生理結構在地上一蹲就是幾個小時;可以為了知道“隆格道克蝎子”的生育過程,耐著性子進行了長達四個月的觀察;可以在漆黑的夜晚提著燈籠去野外考察,把一個沒搞清楚的問題藏在心里達25年之久……
法布爾與那些生動活潑的昆蟲朝夕相處,他以求實務真、堅韌執著的精神努力探尋和追求著大自然的真實與生命的奧妙,在書中他為我們詳細紹了三十二種昆蟲的特點,讓我們真實地了解到蟬在地下潛伏4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5個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善于捕食、織網;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蟈蟈也存在著同類相食的現象;樵葉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圓葉片做巢穴蓋子……
生動而富有趣味的語言是這部文學經典華美的外衣,理性的哲思和人性的光芒則是其高貴的靈魂。雖然《昆蟲記》寫的是科普知識,但讀來并不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因為作者常以比喻、擬人的手法表現昆蟲世界,語言生動優美,活潑凝練,幽默詼諧,讀來情趣盎然。魯迅先生說:《昆蟲記》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讀起來也還是很有興趣,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在他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法布爾筆下的每一只昆蟲都是獨特的、有靈性的、動人的,這源于在法布爾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你們傾心關注的是死亡,我垂心觀察的是生命。”法布爾深深地愛著他所研究的昆蟲,愛著為昆蟲們寫歷史與傳記的事業,法布爾的愛與窺探,給了昆蟲自由與生命,也給了自己完整而真實的科學。在他的眼中“蜘蛛”“黃蜂”“圣甲蟲”“蝎子”……都在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它們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們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一只只渺小、柔弱的昆蟲也時時閃耀著人性的光芒,合上書本,心中怎么也無法忘記那令人充滿敬意的西班牙蜣螂為了保護自己的小蠐螬免遭損壞,日夜守在門外,不吃不喝,寧可自己挨餓,也不去碰一下給它的子女預備下的食物,因為它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痛苦。每當我讀到動情之處,便會淚光閃閃,因為我也是一位母親,疼愛關切自己的孩子亦是我的本能。
法布爾在全書的字里行間中,唯一流露出厭惡之情的便是對螳螂,因為在螳螂纖細而嫻雅的外表下竟隱藏著一顆殺手的心,專吃活物,還滿不在乎地蠶食自己的姊妹,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產完卵、建好窠,就毫無留戀地跑走了,不再管自己可憐的孩子,熱愛昆蟲的法布爾同情那可伶的小蠐螬,因而對這毫無溫情的螳螂竟也無甚興味。
對螳螂的淡漠恰恰反映出了法布爾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溫情的呼喚。天地萬物,無論是萬物靈長,還是渺小如蟲,有生即有命,理應也必須得到尊重與關照。這是在小小的昆蟲中蘊含的人性力量,讓我們不得不用蟲性來反觀人性,思考生命的意義,悲憫萬物。
人生難得是清歡,在那些清冷、幽暗的歲月里,我不知道法布爾的內心里有沒有過孤獨,但我知道他沉浸在自己熱衷的事業里樂此不疲,他在一只又一只的昆蟲世界里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我常常覺得無論是在他家中的某個角落,還是在實驗室玻璃管中的一只蟲,都應該是幸福的,因為蒼茫天地間,有人為其付出所有,傾愛一生。
像《昆蟲記》這樣的傳世之作還會出現嗎?
在盛夏寧靜的夜晚,星兒低垂,看著那美麗的螢兒散著柔和、平靜的幽光在夜空的草叢間低飛,靜聽著蟋蟀的彈琴、蟈蟈的歌唱,手捧一卷,醉心在《昆蟲記》那溫暖優美而又充滿情趣的文字中,和昆蟲密語,探尋生命的真諦,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和享受的事啊!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7
今天,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昆蟲記》,爸爸很快就給我買來了。這本書我剛看了一兩頁,就愛不釋手的讀完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他把昆蟲都抓起來做研究,才能寫出這本書。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這本書使我走進了昆蟲這個微小而奇妙的世界,法布爾讓人性化的昆蟲翩然登場,使我們更細致地了解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是法布爾為人類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是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家、科普作家,生物學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蟲,并真實地刻錄下各種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這本書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昆蟲,比如:螢火蟲、紅螞蟻、天牛、蟋蟀、蝗蟲、螳螂、金步甲、松毛蟲、蟬還有大孔雀碟等······這些昆蟲里,我最喜歡螢火蟲。
這個稀奇的小家伙為了表達對生活的歡欣,竟在屁股上掛了一只小燈籠,能發出微弱的光芒。夏天炎熱的夜晚,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它在青草叢中漫游。螢火蟲有六只短短的腳,它是用碎步小跑的昆蟲。螢火蟲還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栗棕色,胸部呈紅色,環形服飾的邊緣上還點綴著一些小斑點。別看螢火蟲表面弱小,它可是一個兇猛的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人,而且在獲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由于這些,我開始喜歡探究螢火蟲。
說實話,我以前并不喜歡昆蟲,甚至還有一些怕他們,見到他們就跑,可能是因為他們長得太怪了吧!但看了《昆蟲記》之后,我便對昆蟲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昆蟲不是冷血的動物,它們也有感情,甚至還會惡作劇、偷竊呢。
蜘蛛、被管蟲等一些昆蟲媽媽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寧可犧牲自己,它們的愛子之心令人感動。蜘蛛媽媽為了孩子們,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一直待在旁邊守護著它們,即使捕捉到獵物,也給孩子們吃,自己只吃一些剩下的殘骸,有時候實在困得支撐不住了就躺下小憩一會兒,一聽到動靜就會立刻起來偵查,可見它即使睡覺時神經也是繃緊的,絲毫沒有放松啊!蜘蛛媽媽一天天愈來愈消瘦了,好像隨時可以死去,可它的守望工作絲毫不見有松懈,它在等待著什么。蜘蛛的巢封閉的很嚴密,小蜘蛛根本就無法打開。原來它是在等孩子們出來,當它感到袋子里的小生命想出來時,便拼盡自己的最后一絲力氣,然后爆發于一點打出一個洞,好讓孩子們出來,完成這個任務后,蜘蛛媽媽便安然去世了,可懷里還抱著這個已經沒用的巢。看了這篇“蟹蛛的巢”之后,我不覺潸然淚下。蜘蛛雖小,小的微不足道,可它的精神真是太偉大了,毫不亞于人類的情感啊。我想,用“可憐天下父母心”來形容蜘蛛媽媽,應該很貼切吧!
蟬是最笨最傻的昆蟲,它在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昆蟲也在上面產卵。可這種蟲子生長的比蟬要快,當它們剛從卵里孵化出來時,便把蟬的卵當作食物。其實,它們就在蟬媽媽的眼皮子底下,它一抬腳就能把它們踩死,這樣寶寶們就不會被吃掉了,可它就跟沒看見一樣,無動于衷。你說它傻不?
螳螂是最最殘忍的昆蟲,除了肉類什么都不吃。它們甚至會捕殺姊妹,吞吃丈夫,貪婪殘忍至極。不過這么兇狠的昆蟲,在剛出生時還是會死在最瘦小的螞蟻爪下的。這就叫弱肉強食。
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有史以來,就被看作是團結合作的象征,但法布爾發現,螞蟻有時也會貪婪和兇悍,它們會將蟬辛辛苦苦獲得的食物洗劫一空。可見,螞蟻,也不是各個方面都好的啊!
在《昆蟲記——綠蟈蟈》這一章中,我還了解到,法布爾為了捉到足夠數量的成對的綠蟈蟈來觀察,花了很大的功夫,一年沒有捉到,又等到第二年。我讀了《昆蟲記——綠蟈蟈》, 更愛這個美麗奇妙的世界了,也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充滿生命力的小小昆蟲;我還知道了,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小朋友們,你們也來讀一讀這本有意思的書吧。
讀完《昆蟲記》,知道主角大明星是——蜘蛛!你定會問:“蜘蛛?人見人惡的東西,怎么會是主角?不可能吧?”不!的確是這樣的,你可能還不知道吧,光《昆蟲記》里的蜘蛛就有十多種。結網,配偶與捕獵成為蜘蛛的拿手好菜!卵巢更是母蜘蛛的絕活。蟋蟀的“提琴”和蟬的“琴弓”是樂器,還提到了可笑的松毛蟲。
蜘蛛的織網和卵巢真是讓我大吃一驚,那么講講織網!蜘蛛每天夜里吃了舊網,再織新網,反反復復,辛辛苦苦。蛛網是拈性的即便是蒲公英輕飄而過,也未能飛走。真是“蛛網恢恢,疏而不漏。”
悲劇性的婚姻,吃新郎的魔鬼新娘——母蜘蛛,它是個復仇女神!我做了一個對比:新郎——膽小如鼠;新娘—— 滿不在乎。
蜘蛛的卵巢,園蛛的熱氣球卵巢,像我們的被子,裝著蜘蛛的小卵。我還編了一首小詩呢!
被子的用處
我們有被子——棉被
晚上睡覺用;
蜘蛛有被子——卵巢
保護自己用;
麥苗有被子——雪
冬天不怕冷;
天空有被子——臭氧層
細菌——“入侵者”莫入!
小小的蜘蛛真是一個寶庫啊!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聚精會神地觀察螢火蟲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勇敢地探索精神。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法布爾的《昆蟲記》,使我,再也不怕昆蟲了,甚至還喜歡上了它們!昆蟲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啊,還有許許多多的奧妙等著我們去探索呢!法布爾的一絲不茍、細致入微、嚴謹的科學態度也令我佩服不已!《昆蟲記》這本書
我非常喜歡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里有許多我沒見過的、形狀各異的昆蟲, 也告訴了我許多昆蟲的新知識。勤勞的紅螞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原以為螞蟻是弱小的,沒想到它還能搬起比自己大很多的東西。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建議大家多看看哦!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8
通過學習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我認識了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并認真閱讀了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今天,我放學看完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霸王鐮刀手——螳螂》。拿到《昆蟲記》這本書的時候,我本身很排斥,我不喜歡這樣的封面,土黃色的封面中間是一只蜜蜂,蜜蜂上面是一個戴著帽子的老學究的畫像。那就是作者法布爾,看起來嚴肅又古板。
媽媽說:這是一本值得傳世的書。《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優秀散文集,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生活習性、捕食動作等有趣的科普知識。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連魯迅先生都稱贊過這本書。
打開《昆蟲記》我跟著法布爾進入了他的昆蟲世界,昆蟲們排著隊向我走來,有勤勞的蜜蜂、有威武的螳螂、還有唱歌的蟈蟈等。它們都像我親密的朋友一樣,可我似乎一點也不了解它們,看了《昆蟲記》我開始喜歡、了解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分泌物的。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昆蟲記》為我講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他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比這更規范的網來”。100多年過去了,法布爾看到的那些小精靈,在這個日益惡化的環境下是否還存在呢?如果我們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它們是不是就能活下來呢?
我對螳螂很感興趣,每年秋天我都會去山區的莊稼地里捕捉螳螂和螞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放在一起的螞蚱竟然成了螳螂的食物,為此我對螳螂情有獨鐘,我現在家里還養著好多只螳螂呢,有的已經下了好多卵了,也有的已經成了標本了。
螳螂的外號叫“禱告蟲”,它在昆蟲界里可是遠近聞名的,有許許多多的昆蟲都對它望而卻步,連比他大的昆蟲都對它束手無策,螳螂很兇猛,凡是被它打敗的昆蟲都會變成它的食物,螳螂有雄螳螂,和雌螳螂,雄螳螂溫柔和善,可是雌螳螂非常兇猛。螳螂的前腳和那雙讓人膽戰心驚的大刀是螳螂的致命武器,螳螂鐮刀般的前腳可以自由伸縮,平時螳螂會將前腳折起來舉在胸前,當發現有獵物靠近時,它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擊對方。在它打架的時候他會立即展開大刀,時刻準備著突擊。
在攻擊別的昆蟲的時候,螳螂的眼睛會充滿殺機,螳螂的眼睛有一定的距離,這樣就能精確的判斷出獵物在哪個位置,再加上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腦袋,螳螂的裝備可算是非常強大了,就算獵物從它后面攻擊他,它也能非常快的察覺到,并攻擊對手。螳螂不畏強者,哪怕比自己體積大很多的昆蟲也敢于挑戰,穩、準、狠形容它最貼切,站得穩,看得準,出手狠。一旦得手便會連環出擊,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一直到秒殺對方。并且將對方殘忍的吃掉,在昆蟲界真是出名的快刀手。
我喜歡螳螂,因為它是那么靈活,因為它是那么敏捷。同時它又富有愛心,對孩子對家人呵護有加,它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出去闖,如果你不能成為強者就會被其他昆蟲吃掉。它對弱肉強食看的如此清楚,甚至超過了人們的生存理念。
在昆蟲記中,我也挺喜歡描寫金步甲的那一篇,金步甲吃東西時,一百五十只毛蟲剛一到罩子里金步甲就醒來了,一個個都激動的沖了上去,毛蟲的背部,腹部成為了金步甲攻擊的地方,有的'金步甲沖上去撕下一塊肉就跑到角落里貪婪地吃著。過了一會,那一百五十只毛蟲都被金步甲吃光了。
不過,也有讓金步甲不敢下手的食物,就比如大孔雀蝶,幾只金步甲貪婪的看著大孔雀蝶,可是又不敢下手,因為它們一靠近,就會被大孔雀蝶扇走,后來,法布爾把它們的翅膀剪掉后,立刻上去把大孔雀蝶吃光。看來,這金步甲只會以大欺小,不敢吃比自己強大的東西。
作者用生動的故事情節帶我們走進了有趣的昆蟲世界:蟈蟈兒是葷素食性的一種昆蟲,它不僅吃甜味的水果,還吃蟬肉,甚至還會吃些春天的四角金龜;螢火蟲是葷食性的昆蟲,它的食物是扁形蝸牛,當它想食用它們時,它會在彎鉤上分泌液體,去咬那些蝸牛們,當蝸牛們不動彈時,螢火蟲就開始津津有味地食用它們;金步甲在開始它們的婚姻時,性情很柔和,可是結束婚姻時,新娘竟然不顧一切地把它的丈夫吃掉!就是因為它是葷食性的昆蟲。不過也有些家族例外,比如剛剛講過的蟈蟈兒,它雖然是葷食性,卻只吃同類的尸體,從不會活生生地吃掉同類。大自然界中的昆蟲是多么有趣呀!
感謝法布爾,是他生動的語言讓我認識了神秘的昆蟲王國。法布爾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說,我們要像法布爾那樣堅持、努力、不放棄。一定還有更多的未知世界,在等著我和我的同學們去探索,同學們一起來吧!大家一起來閱讀吧,螳螂——真正的鋼鐵戰士!我真的喜歡你!
我告訴大家一件事情哦,我以前有些害怕昆蟲,但現在讀完《昆蟲記》后,知道了昆蟲的習性,而且還知道大部分昆蟲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就不害怕這些小昆蟲了。大家喜歡這些小昆蟲嗎?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去愛護這些小生靈們吧!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9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呼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題記
自然這個詞語,是非常龐大的。它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壯,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壯闊,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細膩,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
夏天的到來必定伴隨著蟬鳴。不管是在寧靜的鄉下還是繁華的大城市,只要有樹的地方就一定能收獲蟬鳴。空中的小蛾子,在學校花壇里長期居住的小蝸牛,都是那么的可愛,在自然的世界里,昆蟲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位置。
但是,在自然面前,人類總是那么的渺小。
人類渴望去了解自然。從許多年許多年以前開始,人類就已經進行了他們自己的探索。到了今天,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還停留在萌芽階段,卻開始用自身的行動來影響地球的發展,并且漸漸忘卻了自己本來也不過是無數動物中的一種罷了。想要人們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了解其他動物便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便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選擇。
法布爾的《昆蟲記》,不管是在生物研究方面,還是在人文自然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首先,法布爾是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文學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后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法布爾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一生用心血去研究不被重視的昆蟲。通過這本書,我們更能看見法布爾那熠熠生輝的科學研究精神。他有時像孩子一樣為昆蟲欣喜,有時候像老人一樣沉思,有時像青年那樣充滿朝氣,永不放棄地堅持著自己的研究事業。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一顆尊重生命的心,去記錄,去歌頌,去贊揚自然。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昆蟲。達爾文甚至賦予了每一個昆蟲它自己的性格,讓昆蟲也變得可愛了起來,也讓《昆蟲記》與其他的科普讀物有了區別。
我也很喜歡昆蟲。在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在中午午休的時候去花壇坐著玩。密密麻麻的灌木叢遮擋住了陽光,所以灌木叢里的世界對我來說是很神秘的。而在灌木叢中晃晃悠悠,慢慢爬出來的蝸牛就像是使者,見到了我們無法見到的東西,帶來了我們從未知道的消息。小時候根本不知道害怕,就用手輕輕夾住蝸牛的殼,然后將它放到手心仔細端詳。蝸牛的兩只觸角一動一動的,我總喜歡用手去戳,然后看它飛快地縮進去,再有些后怕地慢慢探出個頭來。還會去看蝸牛爬過的痕跡,看那一攤水跡在陽光下勾勒出一幅圖案。茫然地尋找蝸牛的食物,在校園里摘了各種各樣的葉子湊到它面前想讓它嘗嘗,還為了蝸牛貢獻出了自己的蜂蜜,涂在葉子上吸引它來吃。因此在我的童年回憶中,學校的花壇上永遠有那么幾只蝸牛在永不停息地移動。上了初中,早已經忘卻了蝸牛。只是在一個下雨天,幾個同學捉了幾只蝸牛到教室里面來,讓我一下子有了興趣。趕緊沖出教室去尋找蝸牛。這時候的蝸牛還是在灌木叢中,雨滴答滴答地下著,打在一片又一片的葉子上,綠葉被迫低下了頭,晶瑩的珍珠咕嚕嚕地滾了下去,在下水道的蓋子上整整齊齊地排著隊,等待下一次的旅程。蝸牛則事不關己地沿著一條條的小路繼續行走,有時也會順著墻往上爬。它們有的隱藏,有的在外游蕩,都被這一場雨激了出來,仿佛都想呼吸新鮮空氣。它們還是和幾年前的那些蝸牛一樣。蝸牛還是那個蝸牛,我還是當初的那個我嗎。
我也挺喜歡蜘蛛,它編制著一個又一個晶瑩的夢,卻捕捉著一個又一個的生活。
我也挺喜歡蜻蜓,它停留卻什么都不留下,它留下卻只有瞬間。
我也挺喜歡蝴蝶,它化蝶成蛹,用生命去歌唱生命。
在達爾文筆下的昆蟲也很可愛。閱讀法布爾昆蟲記,無疑是一次智識與靈性的提升,一場藝術與人文的盛宴,更是一場無與倫比的生命感動。我認為,可以稱法布爾為自然科學家,也可以成之為作家。但是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家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他是第一個,也可能會是唯一一個將生物與文學結合得如此恰到好處的一個作家。法布爾的作品亦或者是他的精神,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在將來,都將永遠被人們記住。法布爾自學成才,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放棄一切并且把它堅持下去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我覺得興趣其實是一種比較不穩定的東西,法布爾能夠把這種愛好堅持到這樣的地步,是一種頑強的精神,也是一種拼命的賭博。
在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自己時多么的渺小,而世界是多么的龐大。不過,正是因為我們的渺小,所以我們從不能停止自己探索的腳步。越了解的多,就會明白自己不了解的還有很多。
“自然”這個詞,聽著就很自然。所以,你真的不打算準備找一個陰沉的下雨天,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本書開始閱讀嗎?一邊欣賞窗外的雨點斜飄,一邊感受手邊熱茶的氤氳,跟隨作者去感受自己平時無法感受到的點點滴滴。這樣的好書,可以讓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在卑微的世間,在喧囂的人世中獲得些許安寧。
向自然致敬。向所有的文人致敬。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 10
今年暑假,我看了《昆蟲記》一書,我獲得了許多收獲。
這本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從事研究昆蟲學,他用了一生的時間,長期在荒山野嶺收集了成千上萬種昆蟲的資料,如:昆蟲的生活習性和成長過程等等。最后撰寫了科學巨作《昆蟲記》。
看完了這本書,我認識了捕食高手螳螂、愛美的被管蟲、快樂的蟋蟀、挖隧道的礦峰、不會迷失方向的蜜蜂、環境清潔工綠蠅、有兩顆毒牙的狼蛛、小鬼恩布沙、吃枯露菌的甲蟲、捕食蒼蠅的捕蠅蜂、嬌小的赤條蜂、喜好唱歌的蟬
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昆蟲就是松毛蟲了!它們也叫列隊蟲,至于它們為什么叫列隊蟲呢,你先好好想想,再來看我的答案吧!看!第一條松毛蟲走到哪,其余的就跟到哪。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中間沒有一點兒空隙。它們總是單行排,無論第一只松毛蟲走的路彎彎曲曲、打轉,后面的松毛蟲依然照做。就算是在原地打轉了幾天幾夜,它們也都照著第一只松毛蟲做。松毛蟲走路是都會一邊走一邊吐絲,這些絲都是讓它們回家時會更方便。現在知道他們為什么也叫列隊蟲了吧!。瞧!這些小昆蟲是多么的有趣呀!
通過看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在昆蟲世界也有許多好媽媽,它們為自己的兒女們到處尋找食物,就算在去世之前,也時刻為自己的兒女們著想。比如捕蠅蜂媽媽,它的孩子會越來越大,食量也越大,捕蠅蜂媽媽就得出遠門給寶寶找食物,如果找不到,寶寶就會挨餓。直到寶寶完全長大,繁忙的媽媽才可以松口氣。我的媽媽也一樣,她每天辛苦地工作,照顧我們,時刻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操勞。
聽完了我的介紹后,你已經迫不及待地要來看這本書了吧?說不定你的收獲比我還要多呢!
看了《昆蟲記》后,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看昆蟲記,不知怎么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時不時還會惹人捧腹大笑,就像跟著法布爾走進了大自然,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去大自然探索昆蟲的奧秘。翻開書本往下看,便會了解許多知識:螢火蟲有六只短短的腳,它們是用碎步小跑的昆蟲,雖然螢火蟲的外表弱小,但是它卻是個肉食動物,是個獵取野味的獵人。
天牛是破壞樹干的罪魁禍首,每逢中秋時節,它們躲在樹干中吸取養分,用半圓鑿形、無據、黑而短但極強健的上顎挖掘通道,并用挖掘出來的碎屑作為食物。
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著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
還有松毛蟲是怎么產卵和孵化、動物是怎么催眠狀態自殺的、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液有多強,一只朗格多克蝎子和一只納尓包那狼蛛這兩只都有毒刺的昆蟲誰會吃掉誰、金步甲的食物是什么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好像都跳出了書本。以前,我是不怎么喜歡大自然中的'昆蟲,覺得所有的昆蟲都是壞東西,自從我讀了這本《昆蟲記》之后,我發現喜歡上了昆蟲,不像以前一樣厭惡昆蟲了,有時候還會仔細的端詳昆蟲,由于掌握了很多關于昆蟲的知識,現在大部分昆蟲名字我差不多都叫得上了,我真感謝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又一次接觸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中昆蟲的奧秘。
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試著去接觸它們,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而法布爾的精神讓我也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信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跡的。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里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蟋蟀在田野里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為什么能彈出那么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復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里,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聲音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著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著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著我,讓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于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弦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懂得這個世界的虛無縹緲,并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快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著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生命,它們的快樂和痛苦,比無限大的天空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著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巨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昆蟲記讀后感5000字】相關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27篇)08-13
《昆蟲記》讀后感(通用46篇)08-14
昆蟲記讀后感高中(精選40篇)02-02
昆蟲記簡介(附讀后感12篇)07-26
《昆蟲記》小學生讀后感(精選39篇)05-19
昆蟲記每章節讀后感(通用35篇)06-25
昆蟲記第五章讀后感(精選21篇)08-14
昆蟲記優美句子120句08-30
昆蟲記摘抄賞析110句08-01
昆蟲記名著讀書筆記摘抄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