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心里健康論文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大學生心里健康論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里健康論文【一】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經成為我國心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只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有所了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從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方面闡述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其中理論研究包含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途徑、模式研究;實證研究則包括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概念相關的研究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趨勢。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開展二十多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由于受到師資隊伍、學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急需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完善。
1、大學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把握好大學生心理特征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根據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大學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一部分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扭曲,過分的追求物質享受,忽視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忽視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一些學生存在著嚴重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傾向,金錢欲望和享樂欲望強烈,思想道德觀念淪喪,這不僅不利于大學生的學習,也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第二、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與以前相比,目前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著下降趨勢。由于現在家庭的獨生子女較多,家庭教育又不當,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在學習和生活中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有很大的心理反應。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感情受挫,求職受挫而引起的退學、自殘等現象時有發生。第三、心理疾病比較嚴重。心理疾病的存在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一些大學生存在著焦慮癥、自閉癥、強迫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不僅影響大學生與他們之間的溝通,對他們今后的就業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第一、課堂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應當通過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與學生之間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幫助學生解答疑惑,提高教學效果。但是目前課堂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嚴重不足,有些學校的課時較少,有些學校師資力量缺乏,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水平較低。教師水平較低,大多數是非專業的老師,心理咨詢醫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出于形式,效果較差。第三、輔導員工作能力欠缺。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缺乏,難以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為了應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今后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輔導,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進一步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消除不良心理癥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應該轉變思想觀念,進一步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開設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建立專業化的課程體系是必須的。應該提高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增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通過教學工作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心理疾病的類型,并掌握正確的`消除心理疾病的方法。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建設。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團隊,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關鍵。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重視和普及,教育團隊建設也在進一步推進。心理健康老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技巧,懂得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專業、系統、全面的心理健康網絡將成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渠道,它不僅能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還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心理教育網絡效率高,聯系方便,適應性強,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結束語
總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認識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積極采取相應的策略,從多個方面入手,消除大學生的不良心理癥狀,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使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大學生心里健康論文【二】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今天社會,知己知彼仍然至關重要,尤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剖析自我,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把握自己的長處并使其得到充分發揮,才能脫穎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們才能解決好各種問題與矛盾。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如何調節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壓力,解決好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及戀愛中的矛盾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本著“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題,來進行自我梳理,作此論文。
關鍵詞:剖析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 成功成才
正文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據了解,關于心理健康的定義,國內外不少專家都有過專門的研究和論述。英格里氏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不僅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認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能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本身帶來快樂。”我國傅連璋強調健康的含義應包括以下因素:1、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健康,沒有疾病。2、體質堅強,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勞,擔負各種艱巨繁重的任務,經受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3、精力充沛,能經常保持有較高的效率。4、意志堅定,情緒正常,精神愉快。【摘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而大學生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學習方向專業化、學習內容多元化、學習的自主性等學習上有了改變,而且在人際環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那么,究竟要怎么調試自己的心里,從而使自己能夠較好的認識自己適應大學生活呢?這首先要剖析自我,給自己定位。
二、自我剖析
(一)性格分析
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熱衷于參加各種活動,喜歡結識各種朋友,所以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樣子。可是,每個人都有著不為人所知的一面。也許是因為表現出來的堅強給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看似堅強的人越脆弱,因為堅強的外衣下掩蓋的是不為人知的不堪一擊。所以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這種偽裝的堅強是否有意義,可總是在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時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因為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個弱者的事實。
也許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時候會覺得因為我的這種外在的堅強會讓大家認為我什么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擊都能扛得住,認為我是一個不需要顧及、不需要保護的人。從小到大,在學校跟在家里的我扮演著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是個處處被保護的小孩子,不管是來自于爸媽還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么都不會做的人,所以他們認為我很弱;可是在學校,我卻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不管是作為一個班干部還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同學們總是會認為我是一個足夠堅強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輕易不會有什么回報。可是時間長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讓自己成為強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被保護,我想要大聲的向全世界吶喊出我心里的委屈,可事實確實總是把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里,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沒心沒肺的堅強與樂觀,也許這才是真我吧。
我不是一個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強者。在所有人看到的樂觀、堅強背后也盈滿了心酸、委屈與淚水,只不過這些都是屬于沒有星星的夜晚。一個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將心事付瑤琴,所以只能讓委屈隨著淚水在黑暗中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燦爛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壓抑的不正確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點:不要因為自己不爽就連帶別人遭殃,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到是可以改變心情,改變不了事實但卻可以尋找另一種心態對待。總之,不要轉嫁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我確信是正確的。
(二)學習特點
學生的學習是狹隘的學習。馮忠良教授在《學習心理學》一書里對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認為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學習區別有三:1、掌握前人的經驗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2、從總體上來看,學生的學習是以間接經驗的形成為主,以直接經驗的形成為輔;3、由于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不斷發展的時期,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之所以提到這種特點與區別,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而與權威的研究做比較以求異同。
我是一個學習比較自主的人,我認為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識和能力都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主動接受與學習的效率遠遠高于被動接受。因此,我習慣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應該得到的知識的學習,不管是做作業抑或是自我補充都是如此。從小到大,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來自于父母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環境的關系,我一直都認為自己肩負著一種職責,那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所以我的學習都會是自己主動接受室的過程。
雖然學生的學習很狹隘,但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必然的包括適應社會能力及學習生活的能力。亦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認為不管是哪方面的學習,都不能脫離主動接受這一中心要點,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才會有想要學習的欲望,才會想要主動學習與接受,因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學習,都一定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興趣第一。
(三)人際交往能力分析
大學生由于自身成長中的固有特點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對于人際交往有一定的障礙,比如認知錯覺、性格障礙、能力缺陷等。大學的同學在生活習慣、性格、過去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校園內交往的主體同為面臨艱巨適應任務而又缺乏經驗的個體,雙方的人際適應困難較為突出。
性格決定我的人際交往態度,我認為與人交往貴在一個主動。主動的與人溝通、交流才會讓你更快的打入人群,拓寬你的人際關系面甚至人際關系網,只有這樣你才會擁有寶貴的人力資源與人際關系。當然,圈子大了,那么沖突也越容易發生,在我看來解決人際沖突的關鍵是要相信一切沖突都是可以通過理性的建設性協商獲得解決的,這也少不了一個主動:主動的弄清楚沖突的原因、主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地面對錯誤從而主動的提出可能解決沖突的方法。
(四)戀愛心理分析
戀愛是一種高級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雙方相互傾心、相互愛慕,以愛情為中心培養愛情的社會心理行為。斯滕伯格認為不論人類的愛情有多么的紛繁復雜,它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分構成的:動機、情緒與認知。進而又將動機、情緒與認知三者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系,分別稱之為熱情、親密與承諾。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相信會有最完美的愛情,即完全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作為互相吸引的兩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親密與激情,但是我認為完美的愛情承諾確是最重要的,這種承諾并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種基本的對人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擔保,這是我們獲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在人格結構中,氣質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人的氣質類型包括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我是一個多血質為主體的人,平衡靈活善于交際,行為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內部心里和諧發展,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展友誼;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運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動的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熊建] 王巧云 上海交通大學,2006
《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教程》 齊力主 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大學生心里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論文10-10
大學生論文致謝大全09-22
大學生論文提綱怎么寫09-25
大學生論文答辯稿10-13
大學生畢業論文評語11-03
大學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08-14
關于大學生論文寫作指導10-15
大學生職業規劃論文10-25
心里難過的句子08-18
心里難過的句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