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項目建議書

時間:2024-07-05 06:10:38 優文網 我要投稿

項目建議書常用(12篇)

  在現在社會,建議書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建議書的寫作格式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幾部分組成。你知道建議書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項目建議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項目建議書常用(12篇)

項目建議書 篇1

  一、總論

  1、項目名稱:xx市綠化花卉基地項目

  2、項目主管單位:xx市林業局,負責人:王正

  3、項目實施單位:xx市林業開發公司,法人代表:黃進

  4、項目性質:擴建、改建

  5、建設地點:防城區華石鎮(市中心苗圃)

  6、生產規模:每年培育500萬株名優綠化苗木,100萬株(盆)花卉、盆景等。

  7、主要建設內容:建設育苗大棚15個及有關的育苗基礎設施等。

  8、建設年限:建設期為一年。

  9、投資規模及資金籌措:

  (1)投資規模: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

  (2)資金籌措:實施單位自籌資金200萬元,申請國債資金200萬元。

  10、結論與建議:

  項目投資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顯著,年利潤率為65%。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均有較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此項目的實施,可增加我市經濟收入,促進我市林業事業的跨越發展。

  二、 項目建設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

  1、項目實施單位的基本情況

  項目實施單位(xx市林業開發公司)系主管單位(xx市林業局)下屬國有企業,創建于1995年,現有固定資產6000萬元。目前主要從事種植速生豐產林和林產品的開發利用。公司現有員工36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占50%。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項目實施單位已承包xx市林木良種繁育中心苗圃的部分場地40畝和場地原有少部分的育苗設施。為充分利用場地資源,發展我市的花卉、盆景,綠化苗木產業,必須對原有的場地和育苗設施進行擴建和改建。

  三、市場調查分析與需求預測

  本項目的產品是花卉,綠化苗木和盆景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就必須要美化綠化城市環境、生活環境。目前,全國上下大搞城市美化運動,包括各類道路綠化、廣場綠化、公園綠化、植物園建立、各種類型的小游園建設及居住區室外環境綠化等。總之,該項目的市場前景很好,產品是供不應求的。特別是名優綠化苗木、盆景更是如此。本項目作為外向型林業發展的配套項目,產品主要銷往市內外、區內外和國內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

  四、項目建設條件

  1、社會經濟條件

  項目區總人口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9萬人,占總人口的 70%,勞動力20萬人。

  項目區20xx年工農業總產值50521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 26254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2%。人均產值6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

  2、勞力資源條件

  項目區內共有勞動力10萬人,農村有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富余,林業系統管理人員171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45人,具有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65人,初級職稱76人,可滿足項目的技術及生產管理所需。

  3、基礎設施條件

  項目區內水電、通信、交通等都很方便,有各種等級公路1000公里,其中有欽防高速公路、南防鐵路、防東二級公路。

  五、項目建設方案

  1、項目建設指導思想

  以保護森林資源為前提,以營林為基礎,以科技為保障,以效益為中心,以工業為龍頭,為林業產業協調發展,不斷優化結構,壯大林業綜合實力,形成林業規模經濟,為xx市經濟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2、建設期為一年,20xx年為建設期,20xx年開始為投產期。

  3、建設內容及規模

  (1)建設規模及構成

  項目建設總面積40000平方米,基地內擴建15個育苗大棚及有關的'育苗基礎設施。綠化花卉基地計劃年生產500萬株綠化苗和100萬株(盆)花卉、盆景。

  (2)基礎設施建設

  ①項目保護與管護設備

  購置有關辦公設備,為項目組織實施、計劃財務管理、項目監測質量、效益評價提供服務場所,同時建設500m的簡易房為管護站,作為工作人員的.臨時住所和其它物資的存放地方,另建一個瞭望臺作為值班用。

  ②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以項目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現有的檔案信息為基礎,結合項目建設,購置兩套計算機系統建立一套加工生產管理監控系統,為項目組織實施提供全方位服務。

  ③其它基礎設施建設

  其它設施如通訊設備,輸變電線路,機械貨物裝卸車等,可結合現有設施,并根據現實需要適當增加。

  (3)項目技術措施

  基地選擇在防城區華石鎮(市中心苗圃內),總面積在40000m左右,項目建設所需的場地要寬敞,光線充足,通氣良好。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苗木、盆景培育技術和設備。

  六、項目組織機構

  1、經營管理形式

  本項目由xx市林業局統一領導、指揮、調控,xx市林業開發公司負責實施建設。項目建成后,由市林業開發公司負責組織實施和經營管理。

  2、機構設置

  本項目建成后,下設辦公室、財務部、銷售部、采購部、生產技術部等部門運作。

  3、人員設置

  本項目建成后,設主任1名,負責全面經營管理工作,副主任2名,協助工作。下屬各部門設主任各1名,員工若干名。

  七、投資概算與資金籌措

  1、投資概算

  項目總投資包括項目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總計400萬元,其中項目建設資金2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詳見附表1)。

  2、資金籌措

  項目實施單位自籌投入資本金200萬元,占總投資的50%,申請國債資金200萬元,占總投資的50%。

  3、資金使用計劃

  項目建設投資200萬元,一年建成。流動資金200萬元,投產后第一年開始使用。

  八、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與評價

  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生產500萬株綠化苗木和100萬株(盆)花卉、盆景。年總收入為1600萬元,總成本為560萬元,盈利1040萬元,利潤率為65%(詳見附表2),投產后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該項目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2、社會效益分析:

  (1)項目建成投產后,可為區內外及國內外提供名優綠化苗木、花卉盆景等。

  (2)項目建設過程中和投產后,均需要一定的勞動力,為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機會。

  (3)項目建成后,可增加地方經濟收入,促進項目區的經濟發展。

  總之,項目建成后,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其社會效益也十分顯著。

項目建議書 篇2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區所在位置

  項目區位于xx公路以西,xx鎮內,涉及新碰、野為、征拖、七氦、周開、平垛、蔣論、南可、四還、董是、小袁11個行政村,總人口2.06萬人,農業研究報告指出:其中農業人口19209人,耕地總面積26427.82畝,20xx年農業總產值7874.91萬元,其中:種植業6369.32萬元,漁業896.2萬元,林牧業109.6萬元,養殖業49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項目擬建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時積溫較高,日均氣溫13-16℃,無霜期較長,達220-240天。該地區地勢高低洼不等,水網密布,河溝面積3198畝,80%左右的耕地面積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澇漬型低產田面積達9200畝,因此,在前幾年農業結構調整時,開發了近380畝提水養殖魚池,區域內土壤屬勤泥壤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良,灌溉水質較好,無污染,是發展稻漁共作無公害農業的理想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涉及5個防洪聯圩,現有聯圩基礎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聯圩內有圩口閘42座,活口門15個,排灌動力蘇ⅱ泵5座,50泵5座,貫流泵2座,灌排總動力660千瓦,現有機耕路56條,機耕橋14座,基礎設施已具一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灌排率達100%,渠系水利用系數100%,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這些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稻麥連作為主,提水養殖為輔,其中稻麥種植面積近2.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6.8%。近年來,由于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加之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全,良種推廣未能全面的種種原因,特別是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大量發生,農民的種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災年份,形勢更是十分嚴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號水稻有三分之一絕收,三分之一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還有三分之一的最高產量也不過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產的稻谷為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十分暢銷,由此可見,實行中低產田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發展無公害農業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xx公路、xx河從xx鎮內腹部穿過南北長27華里,公路從鎮域的中部橫穿東西長13華里,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而且xx鎮又是位于xx市的較東部地區的家禽養殖重鎮,東與陶破鎮相靠,南有戴跨相鄰,西與和垛接壤,北與昌還鎮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xx鎮是發展優質種植業和無公害農業的有利區域。

  ——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項目區內2.64萬畝,雖有部分低產田和部分提水養殖,但灌、排、防等生產設施相對齊全,規范化程度較高,種植條件很好,條田方整化面積較大,十分有利于農業的綜合開發。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東臨靖鹽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車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條件十分優越,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發展稻魚共作和農業綜合開發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提水養殖,包括家禽養殖的多年歷史經驗,廣大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有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農技、農機、水產、水務等主導職能部門均在項目區內。今年省下達實施的優質弱筋小麥項目建設就在該項目區內,并正在進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整體推進工作。全省水稻機插秧的試點工作就在我鎮進行,省長xx#親自來我鎮視察和指導,插秧機達50臺套,實施機插秧面積達1萬畝以上。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的依據土地治理、低產田改造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xx市是個農業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國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魚米之鄉”,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改造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對推動我市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建設的必要性項目區內有畝澇漬型和設施不夠配套有低產田,嚴重影響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必須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從而提高這類低產田的綜合生產力和抗御片段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所以既是農業發展的需要,又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農民增長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項目規劃設計

  1、設計標準

  ①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②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按流域或灌區統一規劃,并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采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③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2、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田間灌溉設施、橋、涵、閘等建筑物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統健全,排水出路暢通,渠系、橋、涵、閘等設計合理,建筑配套。

  3、農業措施

  ①農田工程:做到田(地)塊要按有利于農業機械化和田間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較大溝渠為基準形成格田。

  ②田間道路:做到布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并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過農家肥的施用,秸稈還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

  ④良種繁育與推廣:項目區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100%,在有條件而又需要的項目區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場和侖儲設施,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

  ⑤農業機械化:做到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作業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4、護林措施

  ①項目區內主要道路、溝渠、河流兩側,要適時適樹進行植樹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達到二級以上的標準,造林當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達到85%以上,林相整齊,結構合理。

  ③農田防護林建設,要達到林業部門規定的標準。

  5、科技措施

  ①農技服務體系:做到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完善項目區農業服務體系和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強化科技服務功能。

  ②技術推廣:在項目建設期間,推廣一定的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與非項目相比,至少提高3個百分點。

  ③技術培訓:做到在項目建設期間,對項目區基層干部、農民技術是和科技示范戶先進適用技術培訓,做到每個行政村有3—5名農業科技骨干,每10戶有1戶科技示范戶。

  6、建設目標項目建設堅持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來改造低產田,提高農田綜合生產力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實現高產高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和形成地方特色,促進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田間建設實現農田標準化、方整化改造低產田,通過路、橋、渠、站、電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農業產業,改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開發適銷對路的定型產品推向市場,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態農業產業,并帶動有關產業的發展。

  ③發展科技型龍頭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培植和建立一批與相適應的科技型龍頭企業,并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實行訂單生產、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④發揮項目區示范帶動功能。把項目區建成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的示范樣板,為xx及全省的農業發展提供經驗。有效地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

  四、建設內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機耕橋12座;

  ②新建小電灌站25座;

  ③新建蘇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質渠0.48km;

  ⑤新配套小溝建筑特186個;

  ⑥架設電力線路14km;

  ⑦新增100kv變壓器4臺套。

  2、農業措施

  ①全面條田方整化實現農田標準化20000畝;

  ②新筑機耕路砂石路面5.5km;

  ③新增農業機械收割機10臺,插秧機100臺。

  ④新建種子倉庫800平方米。

  3、林業措施:栽植防護林意楊10萬株。㈣培訓措施:項目區根據季節特點,農事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培訓。

  五、投資概算及籌資措施

  1、投資概算:本項目計劃總投資850萬元。其中:水利措施655.35萬元;農業措施160.1萬元;林業措施30萬元;科技推廣3.25萬元;前期工作費1.3萬元。

  2、資金籌措:申請中央財政480萬元;省、市地方財政配套160萬元,群眾籌資210萬元(約需投工10萬個,折幣200萬元,群眾自籌10萬元,合計210萬元)。

  六、預期效益

  1、經濟效益:通過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后,2.64萬畝,產量產值將有顯著提高。

  ①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小麥100公斤,畝增收入75元,計增收198萬元;

  ②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稻谷150公斤,畝增收入120元,計增收316萬元;

  ③項目建成后,每畝可節約成本55元,計節本145萬元;

  ④項目實施后,合計可增收659萬元,畝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弱筋小麥600萬公斤;

  ②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優質稻谷95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后,主體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④項目實施后,將促進我地無公害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項目實施后,能帶動我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⑥項目實施后,由于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戶灌水機械的重復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態效益:項目實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范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鎮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七、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xx20xx年度土地治理項目領導小組,由xx市開發局,xx鎮人民政府及項目實施的相關村、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名單(略)

  2、監督機制:項目實施中,實行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分離,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建立項目內部相互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和資金管理正常運轉。

  3、保障措施:由項目管理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細化建設目標、內容、標準,強化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理,確保工程按時完成。

項目建議書 篇3

  一、項目建設的基本情況

  英武鄉位于盤縣東部,素有盤縣東大門之稱。大寨村位于英武鄉南部,是貴州省100個一類重點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1180戶,3460人,其中貧困人口1442人,地質是以泥土沙土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濕多雨、日照時間長。平均溫度16.3℃,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10℃。年平均降雨1900㎜,無霜期達275天,日照時數1750小時,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適宜多種農作物種植。基礎條件簿弱,生產生活滯后,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靠的是傳統模式種植,無法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加之剩余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居住本土的都是留守老人與兒童,土地多,均坡度大于25度,為了減少我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目的。現申報此種植項目。

  二、項目建設的必性

  核桃種植能給當地的經濟帶來改善,當地自然條件如氣候、土壤、水分等非常適合核桃樹的生長,核桃市場行情穩定并且價格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當地的核桃種植已具備較好的群眾基礎,與當地農民迫切擺脫貧窮的愿望相結合,顯示出發展核桃已成為一大明顯趨勢。

  三、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項目區有相對充足的光、熱、資源和豐富的荒山、耕地、人力等資源,交通便利,良好的群眾基礎等條件便于項目組織實施,因此該區域具有發展核桃種植的良好條件、技術基礎和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鄉黨委、政府重視產業發展。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把核桃作為本地區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并制訂了“十二五”綠色產業發展規劃,產業項目扶貧規劃,要求各相關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實施建設工作,并積極爭取資金,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資金支持。

  四、市場分析

  項目實施后,五年見效益;畝栽23棵,盛果期每棵年產75公斤,現在市場價每斤以15元計算,每畝每年可收2250元。項目的全面實施將充分挖掘我村的資源潛力,有效改善我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顯著提高群眾經濟文化生活水平。核桃便于運輸,不受時間的影響。因儲藏方便,市場價不良時,無需出售。因核桃屬本地特色,還可以運輸到其他地區銷售或加工。

  五、產業組織形式

  成立領導小組。由鄉主要領導負責,鄉林業站、農業服務中心抓好業務技術的指導,村組干部和農戶具體組織實施。

  六、避險能力

  抗自然災害、市場風險能力強,對種植技術要求不高,只需對果樹進行病蟲害防治。

  七、項目建設內容規模

  我村預計發展核桃種植3800畝,覆蓋農戶1180戶,覆蓋人口3460人,項目建成后,為我村480戶、1442口人脫貧致富打下良好基礎,并帶動我村其他行業快速發展,增加廣大村民的經濟收入。

  八、資金用途

  1、種苗投入:每畝按株行距為4米的標準,3800畝需購桃樹苗87400株,每畝346元,需投入資金138.32萬元。

  2、肥料:每畝需磷肥70公斤,3800畝需266000公斤,每公斤單價1.5元,需投入資金39.9萬元。

  3、技術培訓:技術培訓期為3天,需培訓學員膳食、資料費用5萬元。

  共需上級投入資金138.32萬元。

  九、項目申請依據

  根據盤縣產業項目扶貧規劃進行申報。

  十、項目技術標準和技術路徑

  技術標準:由林業、農業部門指導好項目的建設,對種植農戶進行培訓,做好不同時期的管理工作。

  十一、項目投資概算和資金來源

  投資概算:項目總投資 138.32 萬元,爭取財政扶貧資金138.32萬元。

  十二、項目綜合效益分析

  我村總人口3460人,其中貧困人口1872人。項目實施后,我村的人均純收入將從現在的4000提高到7000元以上,實現我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使我村群眾生活水平得到較好的改善。核桃項目的建成,不但為社會解決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同時向社會提供純綠色果品,為外地游客增加旅游景點的同時還對當地環境美化、減少噪音、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水土保持等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項目建議書 篇4

  一、項目背景

  1.自然條件

  雙河口鎮太坪村位于巴南區東北部,屬三峽移民村和麻柳沿江開發區范疇村。地處北緯29°09′與29°47′,東經106°20′與107°00′之間,屬四川盆地東部、重慶市市區東南部的丘陵地帶,東與巴南麻柳嘴鎮、長壽江南鎮比鄰,南與涪陵區新妙鎮相連,西與木洞鎮為鄰,北與江北區隔江相望。東西寬2.9km,南北長2.3km,總幅員面積約6.5平方公里,下轄6個合作社,耕地面積3187畝,其中農田面積1850畝,土地面積1337畝,林地面積1500畝。平均海拔約500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134.0小時,高低海拔175—650米,平均氣溫攝氏18.6度。

  項目擬建設在太坪村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兩個合作社森林覆蓋率高達60%,綠化率達96%。屬亞熱帶溫潤氣候,平均氣溫18.6度,年降水量1100mm,相對濕度80-95%,無霜期308天,土壤PH值5.5,有機質含量高。云霧多,濕度大,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工業等污染始種植優質茶葉的理想生態環境。

  2.基礎條件

  太坪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交通便利。南涪路橫穿該村,正在修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在該村有一個出口,十二五期間擬修建的涪陵至機場的快速干道也將橫穿該村,并規劃有1個出口在該村。據重慶市27公里,據長壽14公里,據涪陵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時該村還修建有農村公路、人行便道等10余公里,基本達到集中三戶以上通人行便道,集中10戶以上通公路的標準。在供電方面,雙河口有35KV變電站一座,可覆蓋全鎮的基本用電。在通信上,無線、有線和寬帶網絡覆蓋全村。

  3.政策條件

  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屬于三峽后續項目建設范疇,種植生態茶葉也符合三峽生態屏障建設的要求。同時在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興建生態茶園也符合雙河口鎮現代工貿旅游生態鎮的打造要求,更符合巴南區的總體規劃。

  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項目是適應市場要求,壯大茶葉茶葉的需要

  茶葉系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飲料專家斷言,21世紀將是茶的世界。我國每年出口茶葉20多萬噸,創匯4億多美元。全國茶葉消費約40多萬噸,消費量逐年增長。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茶含有豐富的營養和藥效保健成分被人民共識,各種茶飲料、茶食品應運而生。茶葉已被公認為現代最佳保健飲料,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2.項目建設是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雙河口鎮產茶歷史悠久,我鎮生產的茶葉曾是明朝貢茶,有600多年歷史。但由于缺乏開發資金,優質良種茶葉栽培面積小,茶葉產量低而不穩,生產效益差,村民管理較為懶散,茶葉產出較低。另一方面,茶葉加工落后,設備、工藝較低,產業組織程度低,制約了當地茶葉產業發展。為了充分發揮太坪村得資源優勢,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茶葉產業,同時開發生態旅游項目,我鎮迫切需要新建生產茶園,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

  (二)有利條件

  1.政府高度重視,政策措施得力

  早在20xx年,區農委(原重慶市巴南區農牧漁業局)出臺的.《巴南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年)》中提出,要培育壯大了花椒、花卉、茶葉、干果四大產業,同時區旅游局也出臺了《巴南區旅游產業總體發展規劃(20xx-20xx年)》,明確提出要打造茶文化旅游產業。

  為深入貫徹區委、區政府關于茶葉產業發展精神,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茶葉產業作為支撐農村經濟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支柱產業來抓。大力恢復,改建原有的茶園,茶葉產業已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我鎮農村經濟中最具發展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

  2.綜合環境好,項目實施優勢明顯

  從自然環境上看,項目建設地屬亞熱帶東溫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條件好,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8.6C,年降充沛,土壤富硒而有機質含量豐富,根據歷年種茶實踐來看,適合多種茶樹苗木生長。

  從政策環境上看,雙河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產業發展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并以此作為全鎮農業產業調整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加大茶葉等產業支持。

  3.市場前景廣闊

  從市場需求來看,茶葉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它以其保健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二十一世紀,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綠色無公害茶葉產品的消費量將會迅猛增長,茶葉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實施生態茶園建設項目,可為茶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給予。從雙河口地域優勢來看,區位優勢明顯,借著區委、區政府努力推進“巴南銀針”等茶系列品牌打造政策,急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增加茶葉產業發展。

  (三)必要性

  1.有利于發揮當地農業資源優勢

  雙河口擁有悠久的產茶歷史,僅千秋磅、姜家嘴社現有茶園面積500余畝。目前,千秋磅社、姜家嘴社多處荒地、山地空缺,無人開發。如果建設生態茶園,可借原有的茶園擴大規模,充分利用閑置的荒地、山地,帶動農戶增收。同時,若該項目實施后,將帶動更多的附加產業發展如茶文化。

  觀光旅游等,這對當地農業資源開發,第三產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雙河口為農業大鎮,產業化程度低,產業結構主體為傳統農業,主要農產品為糧食作物,經營方式粗放,經濟結構老化單一,農村經濟增長緩慢。雙河口自然條件優越,具有茶葉生長的良好條件,長期以來,茶葉資源未得到有效開發,茶葉產業發展滯后。而茶葉產業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建設生態茶園,有利于促進當地農業產業調整,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3. 生態環境的保護的`需要

  雙河口鎮屬于三峽后續項目建設范疇鎮,生態屏障建設是后續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建設生態茶園,可以很好的將生態建設與農業產業調整完美結合,暨增加了群眾收入,又保護了生態。同時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人類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開發有機產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農業生態平衡,是農業生產朝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方向。因此開發生態茶園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三、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新建生態茶葉基地2500畝;

  2.改建原茶園500畝;

  3.引進茶葉加工坊1個。

  四、資金概算

  (一)新建有機茶葉基地2500畝,擬投資950萬元

  1.茶苗。每畝補助無性系良種茶苗5000株×0.3元/株=1500元,合計450萬元;

  2.開墾,種植費。300元/畝,合計75萬元;

  3.有機肥等。400元/畝,合計100萬元;

  4.茶園區水池等建設,按照50畝/個,每個5萬元標準,共計250萬元;

  5.管理費,三年每畝約300元,共計75萬元;

  (二)改建有機茶基地500畝,擬投資130萬元

  1.茶苗,每畝補栽3000株,共計45萬元;

  2.開墾,種植費。共計15萬元;

  3.有機肥等,共計20萬元;

  4.水池等基礎設施,共計50萬元。

  (三)茶葉加工廠房20xx平方米200萬元

  加工廠房20xx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200萬元

  (四)葉加工設備引進70萬元;

  五、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1350萬元,其中自籌資金500萬元,擬申請三峽后續項目補助資金850萬元。

  六、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項目正式投產后畝年產名優茶鮮葉60公斤,可加工名優茶20公斤;產普通茶鮮葉100公斤,可加工大眾茶25公斤;名優茶按150元/公斤計算,大眾茶按20元/公斤計算;畝茶葉產值可達3500元,3000畝有機茶園年產值可達1050萬元。

  (二)社會效益

  項目建成后,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1000余人再就業,帶動當地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效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同時,又可保護植被,涵養水源,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并能依托豐富的茶園基地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觀光旅游,帶動雙河口鎮都市農業休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三)風險評價

  本項目發展空間大,前景廣闊,對于產值、價格、投資額、工期、經營成本等因素的變化均不敏感,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七、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本項目建設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投資回報率高。

  (二)建議:懇請上級將本項目建設立項,列入三峽后續建設項目,并解決建設資金850萬元。

項目建議書 篇5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江西xx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態茶園

  2、承辦單位概況:

  (1)全湖鎮蘇區村位于全湖鎮西部,與塘城村、全豐村接壤,版圖面積13平方公里,轄22個村民小組, 1800多常住人口,山林面積9.2萬畝。

  (2)全湖鎮全豐村位于全湖鎮中部,與蘇區村、黃沙塅村、經幫村接壤,版圖面積14平方公里,轄25個村民小組,3100多常駐人口,山林面積10萬畝。

  3、擬建地點:全湖鎮蘇區村及全豐村。

  4、建設內容與規模:

  (1)、整地2600畝;

  (2)、栽植茶葉650萬株。

  5、建設期限:3年。

  6、投資概算:總投資1080萬元。其中:

  (1)征地、整地費用640萬元;

  (2)栽植、撫育、工資費用210萬元;

  (3)苗木、施肥、相關設備等費用210萬元

  (4)各種稅費合計20萬元。

  7、效益分析:

  (1)成本:第一年征地、整地、栽植、撫育、工資、苗木、施肥及相關設備費用在740萬元左右;第二年撫育、施肥、栽植、工資及征地整地費用為250萬元元左右;第三年撫育、施肥、征地、征地、購置相關設備費用在90萬元左右。三年合計大約成本為1080萬元。

  (2)收益:茶葉第三年盛產后每畝可收新茶300斤,每斤茶葉價格在60元左右,每畝收益在18000元,即收益為18000元x2600畝=4680多萬元。

  (3)比較分析:盛產后只需一年即可收回成本,茶葉園生命周期在40年以上,即可獲取總收益為1.8萬元/年·畝x2600畝x40年-1080萬元成本=18億元。

  8、資金來源

  (1)自籌資金600萬元;

  (2)創業無息貸款20萬元;

  (3)商業貸款200萬元;

  (4)獎補資金20萬元;

  (5)資金缺口240萬。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1、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1)群眾致富增收的需要;

  (2)發展生態林業的需要;

  (3)建設生態修水的需要

  2、建設條件分析:當地群眾積極支持,政府大力扶,有關部門出臺了大量的優惠政策。另外土壤適宜,氣溫與海拔高度都較適合栽植綠色生態茶葉。

  三、建設規模

  1、1000畝生態茶園;

  2、栽植茶葉80萬株;

  3、品種為西湖龍井、寧紅茶等;

  4、建旅游休閑設施10000㎡。

  四、工程方案

  1、茶葉苗必須是2-3年生;

  2、修建配套排水設施,防止水土流失;

  3、實施立體種養,發展循環經濟。在茶園套種蔬菜及藥材,養殖少量家禽,利用家禽排泄物做肥料;

  4、實施滴水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5、發展綠色旅游項目,集觀光、休閑于一體。

  五、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生態茶園所屬公司每年收入4680萬元,可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促進當地群眾350人就業,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二)社會效益

  本項目屬返鄉創業項目,對當地有志人士取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能促進更多的成功人士返鄉創業。

  (三)生態效益

  消滅了荒山,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增強了林業發展后勁,再造了一個山川秀美的新全豐。

  六、保障措施

  1、組織領導體系

  項目所在鄉鎮全湖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茶園的'實施工作,特成立了生態茶園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由全湖鎮政府鎮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環保、農業、林業、農技等分管領導和部門領導擔任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實施小組,由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任組長。

  2、技術支撐服務體系

  主要由縣茶科所的技術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必要時可與省市有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對接,進行對口支援。

  七、結論

  該項目是一項惠民工程,實施該項目能有效促進林農增收群眾致富,能有效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

項目建議書 篇6

  一、項目摘要:

  項目名稱:xx縣桑園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技術研究和示范

  建設地點:xx縣xx鄉鎮xx村。

  建設年限:xx年12月~xx年12月。

  建設規模:建設試驗面積12畝,建設示范面積100畝。

  建設性質:該項目由省xx縣農業區劃辦、xx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擔。

  二、項目建設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農作物間套種是近時期xx地區農業增效的有效措施

  農作物相互間套種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高效農業生產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間套種研究,是事關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戰略問題,也是近來農業技術研究的熱門課題。

  2、xx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研究取得初步進展

  從xx年開始,xx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在xx開展冬季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取得初步成功,在xx縣果園冬季連片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示范中,畝產量達到 1500公斤 以上,為xx地區冬季間套種馬鈴薯打下了較好的研究基礎。

  3、根據《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xx-20xx》中的布局規劃,馬鈴薯是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糧菜飼兼用,加工用途多,產業鏈條長,增產增收潛力大,因其營養豐富,被譽為“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在增加食品營養源、豐富市場食品種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但是,我國馬鈴薯生產也面臨著優質高產品種缺乏、脫毒種薯供應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機械化水平低、貯藏技術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約,亟需提升生產、加工、貯藏、流通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xx5個優勢區。其中,xx馬鈴薯優勢區包括xx、xx、xx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主要包括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薯和出口鮮薯品種。

  4、以xx縣為主要代表的xx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增收效應將十分明顯

  xx地區桑園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間和時間適宜進行馬鈴薯間套種植的。xx縣的桑園面積在xx萬畝左右,間套種植馬鈴薯每畝產量可達 1000公斤 左右,每畝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計算)計算,如果全縣桑園全部進行馬鈴薯間套種,種植面積按一半進行統計,預計全縣xx萬畝桑園(實際面積為xx萬畝)可多增加生產收入x億元。

  5、在我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寬我縣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符合國家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和xx省錢糧雙增的農業產業政策,該項技術的推廣,將給xx地區桑蠶生產增加產值奠定更好的基礎。

  6、本項目的技術依托單位xx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是省綜合研究實力三強所之一,長期進行馬鈴薯的育種、栽培、免耕及間套種技術研究,xx年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馬鈴薯品種3個,“xx冬種馬鈴薯新品種篩選和春夏繁種技術研究”通過xx年xx科技廳研究成果鑒定。現本單位又是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xx綜合試驗站的實施單位。有過強過硬的技術支持本項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xx縣開展冬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廣項目技術成果,帶動xx地區春季桑園間套種植馬鈴薯產業發展,增加農民和農業的.收入,意義十分重大,符合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七大體系建設的產業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以xx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作為技術依托單位,本項目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2)增加農業生產總值

  農民種植效益方面,經初步估算,應用本項目研究、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進行高效間套種栽培,每畝增加收入1000元,我縣桑園種植區將增加x億元的總收入。

  (3)增加桑農生產性純收入

  按每畝投資500元計算,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畝增加純收入500元,我縣xx萬畝桑園全部進行間套種,將為桑農增加純收入xxxx萬元。

  2、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1)產業效益:本課題研究將在xx帶動和培養一批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研究和種植技術人員,增加桑園種植效益,改善和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實現農業和農民錢糧雙增收。

  (2)農業人力資源效益: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培訓一大批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人員,為今后農業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3)桑園間套種馬鈴薯的產業發展,在農資供應、產品技術服務、產品流通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增加就業人數,在很大程度上擴大項目發展的受益人群。

  3、生態效益:

  在我縣進行桑園冬春季間套種馬鈴薯,充分利用了桑園生產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改善桑園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4、項目風險評估

  (1)本項目的研究成果是篩選出馬鈴薯間套種的新品種,以及桑園冬春季節間套種馬鈴薯的技術模式、技術示范,資金全部應用與試驗和示范工作,不存在資金風險的問題。

  (2)項目實施過程中,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化肥,不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不存在環境風險。

  三、結論

  1、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業發展趨勢,農村和桑蠶行業也需要新的技術模式來促進蠶桑業綜合效益的提高,所以本項目研究意義重要重大;而且本項目以xx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試驗站為技術依托單位,在技術上是可靠的,操作上是現實可行的。

  2、建議xx省農業區劃辦對上述項目的立項予以研究,批準立項。

項目建議書 篇7

  一、項目提出的理由

  xx公交公司于xx年十一月正式成立運營,現共開公交線路7條,車輛40臺,為城鄉人民提供了安全、舒適、快捷、廉價的公交服務,填補了縣城公交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城區基礎設施水平,提高了城鎮化水平。公司的運營狀況也進一步規范,為了使城區公交事業配套設施更完備,服務更周到,人民更滿意,恒新公交公司計劃今年在1、2、3、6路部分站點建設高標準候車亭30處,徹底改善公交候車站點無遮蔭避雨設施的狀況,以方便群眾出行,解決誰為候車人打傘的`問題。

  二、項目實施基礎

  此項工程屬城市公交性設施,建設局規劃定點,無償提供建設用地,行政上納入市政統一管理,莊浪縣恒新公交公司投資建設經營。

  三、項目建設范圍

  根據縣城公交路線實際情況計劃建設候車亭30處:一路車沿線14處;二路車沿線14處;三路車沿線設1處,六路車沿線1處。

  四、環境保護。

  該項目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無污染。

  五、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該項目概算總投資5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資金來源:xxx公交公司自籌資金22萬元,請求市建設局解決項目建設資金50萬元。

  六、固定資產投資估算

  固定資產投資400萬元,其中設備購置80萬元,土建工程20萬元。

  七、經濟效益

  項目正常生產后年可實現租金收入、廣告代理及發布費用15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300個。

  八、結論

  該項目能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民群眾出行條件的好項目,應盡快支持建議,促其盡早建成。

項目建議書 篇8

  一、總論

  1 、項目名稱 :xx鎮xx村大棚蔬菜種植基地

  2 、項目內容:棚菜種植和棚體建設

  3、承辦單位: xx鎮xx村

  4、擬建地點:xx鎮xx村

  5、建設年限:2年

  6、概算投資:規劃推廣種植面積8畝,種子、種苗投資 4萬元,建棚材料的購制和用工人員投資6萬元,共計10萬元。

  7、效益分析:2年收入為16萬元左右。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

  1、建設的必要性分析:蔬菜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們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大棚蔬菜是一項投資少、效益高的農民致富項目。xx鎮地處、縣政府所在地,鎮內常住人口近20萬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4000萬公斤以上,而目前,僅擁有各類蔬菜大棚20xx畝,蔬菜供應的缺口量較大。特別是在冬春季節蔬菜供應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調供應。急需生產自產“反季節”蔬菜才能滿足淡季居民消費需要。新建20棟蔬菜大棚預計年產蔬菜8萬公斤,仍然遠遠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需求,市場前景廣闊。同時,本項目投資能有效地幅射和帶動周邊村發展高效農業,打造特色品牌,促進農民增收。

  2、建設條件分析:廬江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力高,耕性適宜,適種性廣,保水、保肥性能較好,完全適宜蔬菜和其它農作物生長。且xx水陸交通方便,合銅、軍二、廬巢等干線公路貫穿全境,合九鐵路和正在建設的滬蓉高速公路臨鎮而過。

  三、投資估算和主要建設內容

  新建高標準蔬菜大棚20棟,占地8畝。

  經測算建設1棟蔬菜大棚需投資5000元,其中,棚架及覆3000元,保溫被1000元,灌溉設施1000元。

  20棟蔬菜大棚共需投資10萬元。

  四、資金籌措

  采取撥付發展集體經濟項目資金與自籌相結合的辦法籌措項目資金。總投資10萬元中,其中縣撥付項目資金5萬元,自籌資金5萬元。

  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建設1棟面積1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年產蔬菜0.4萬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計算,年產值為1萬元,去除成本年純收入可達0.4萬元。20棟蔬菜大棚年純收入8萬元,1.5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資,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2、社會效益:項目實施后,能滿足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保證市民吃上放心菜;廣大村民能從中受益,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不僅可以為我村蔬菜產業做大、做強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而且將帶動周邊蔬菜產業鏈的發展,保證蔬菜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六、結論

  種植大棚蔬菜,必然會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市場前景廣闊,見效快,償還期短,經營風險較小,項目實施后將產生較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種植大棚蔬菜項目是十分可行的好項目。

項目建議書 篇9

  一、項目名稱:

  合資生產(經營):xxxx產品項目

  項目主辦單位:

  單位負責人:

  二、興辦合資經營企業的理由:

  從國內外技術上、產品質量上的差距,從利用外資、產品出口、培養人才、增加收益等方面,說明興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中方合營者的情況:

  介紹中方合營者的基本情況和興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有利條件,包括企業性質(國營或集體)、人員情況、技術力量、領導班子、固定資產、設備、場地、原有產品產量、產值、利潤、產品出口等情況。

  四、外國合營者的情況:

  外國合營者公司名稱、國別、資本、業務范圍、規模、產品聲譽、銷售情況等。

  五、合資經營主要內容:

  (一)生產(經營)范圍和規模。

  (二)合營xx年。

  (三)合資經營企業的地址、占地面積、建筑面積(新建、擴建、改造)。

  (四)合資經營企業的職工總數和構成(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五)投資總額、注冊資本和各方出資比例。

  (六)投資方式和資金中方以土地使用權、建筑物、房屋、機器設備等作價的估算,現金投資(外匯、人民幣)和來源(自籌、貸款、租賃);外國合營者以現金、機器設備、工業產權(專利權和商標權)或專有技術等作為出資,對其作價、估價方法和估算金額。

  (七)產品技術性能及銷售方向

  合資經營企業的.產品擬達到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外具有競爭能力,產品內外銷比例的估計。

  (八)生產(經營)條件

  合資經營企業所需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交通運輸及協作配套方面的近期和今后要求及已具備的條件。

  (九)初步的.技術、經濟效益分析。

  產品的性能和價格(內外銷)、成本、收益估算。生產手段、生產效率提高程度。 能源和原材料的節約效果。中外雙方經濟收益匡算:合營期間各方利潤、項目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年限的估算等。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合營期間的稅收、勞動就業人數、技術水平的提高等。

  六、項目實施計劃:

  何時進行技術交流、出國考察、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組織洽談、簽約、施工、試車和投產等。

  如屬一次規劃、分期實施項目,應列出分期工程的時間安排。

項目建議書 篇10

  一、項目概述

  項目名稱:xx村里莊公路建設工程

  建設地點:里莊村民組

  項目責任單位:xx鄉人民政府

  項目責任人: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里莊公路的建成將成為以xx鄉通道為主干線,與全鄉54個村民組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實現縣委提出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戰略目標,加快當地農村奔小康步伐,切實擺脫貧困村落后面貌的.現實需要。當地群眾改路修路積極性很高,愿意集資、投勞。建設里莊公路極大改善該區的交通條件,促進深山地區農民群眾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三、項目建設綜合條件評價

  1、地形

  項目區屬山丘區,四面崇山峻嶺中間地勢平緩,是典型的盤地形狀。整個項目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2、水文、氣候、地質

  溪流兩邊居住農戶,溪水匯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屬錢塘江流域。

  項目區沿線大量分布花崗巖、石灰巖、平板巖與泥土混合工程地質條件好,就地取材簡易。

  3、筑路材料及運輸條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邊開采邊利用,一舉兩得。間砂可在xx河開采篩選。所需間砂、水泥、鋼筋等材料以農用車運輸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項目建設標準、規模

  根據當地具體地理位置,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再結合資金、施工技術等因素確定主線采用鄉村公路建設標準,路線全長2.2km,路面寬4.5m(彎道5—6m),最大縱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資:根據我鄉相繼幾條公路建設慣例和當地農民群眾修路的積極性,人工粗工工資不作編制說明,主要實行自愿投勞施工。技術工資根據基本建設工程的有關規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計算,計6萬元。

  其他費用及不可預計費用3萬元。

  總計所需資金概算33萬元。

  六、工程的實施計劃

  根據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該項目的特點,對工程進度如下安排:

  20xx年3月份前做路線測量、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經濟林補償等前期準備工作,6月開工。

  20xx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開挖,檔墻、路基、橋梁涵洞。

  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溝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車。

  七、結論

  里莊公路的建成解決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鄉村道路與主干線的`合理銜接,提高區域內的綜合運輸能力,為深山區群眾加快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改善了投資環境,必將帶動該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該項目實施是我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及加快我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實可行。建議上級給予批準建設和支持。

項目建議書 篇11

  一、項目建設背景

  關口村位于新場鄉政府所在地正北面5公里,安順市城南20公里,東抵本鄉橋頭村,南與本鄉窩枝、花嘎兩村接壤,西接本鄉窩枝村,北與龍宮羊補村相鄰,蔡新公路由北向南穿境而過,海拔1180米,常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1100㎜,屬二類貧困村,轄7個自然村寨,總戶數421戶,總人口1990人,少數民族78人。

  該村國土面積8153畝,現有耕地2842.6畝,其中:水田1008.2畝,旱地1834.4畝;林地2786.2畝;草地6.6畝;居民地及工礦用地274.9畝,交通用地41.2畝,水域10.3畝,未利用地2191.2畝。退耕還林1239.5畝。該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具有豐富的林地資源,而重樓這種中藥材為喜陰植物,可在該村推廣種植該中藥材,以此拓展農民的增收渠道和調整地方產業結構。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該藥材屬傳統中藥,在藥材交易市場有成熟的交易渠道和穩定的市場份額。又由于該品種藥用價值高,野生藥瀕臨滅絕,目前野生的該藥材的`存量極少,全國有很少的種植戶開始種植此藥材,但一般只會用塊根繁殖,難以擴大規模。

  2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新場鄉關口村有適合發展種植中藥材的土地資源,且目前通過實踐,已經掌握利用種子繁殖種植該藥材的技術,且已經有一定的種植基礎,可通過示范性種植后進行推廣種植以擴大該藥材的種植規模。

  三、市場預測及分析

  重樓(七葉一枝花),藥用價值高,它是很多名貴中藥產品的主藥。主要功用為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治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痄腮、肺癌、直腸癌、子宮糜爛、胃炎、胃潰瘍等。同時,該藥材種植成本投入下,并且由于其收獲的周期較長(約為5年),所以市場缺口巨大,價格高(目前每公斤干品均價為260元左右)、穩定、而且還有上升的空間。

  四、建設規模和設計方案

  1、建設規模

  租用關口村石廠組長環土地進行示范性培植

  2、設計方案

  根據扶持農業產業就是扶持農民的原則,充分土地資源優勢,引進種植稀缺的中藥材品種,通過扶持種植,推行科學管理種植技術,增加農民收入。

  五、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

  1、技術來源

  利用現已掌握的種子繁殖技術,進行示范性種植,有效推廣該種植技術,并通過實踐種植,為該藥材大規模種植奠定基礎。

  2、交通和水源條件

  可修建蓄水池改進水源條件。

  六、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一)購買種子:120元/千克×900千克=108000元

  (二)基肥:(一次性)400元/畝×5畝=20xx元

  追肥:300元/年/畝×5畝×4年=6000元

  農藥:120元/年/畝×5畝×4年=2400元

  (三)土地租用:500元/畝/年×5畝×4年=10000元

  (四)配套設施:

  蓄水池:12000元

  房屋:16000元

  照明電:20xx元

  自來水:3000元

  (五)人工種植:1200元/畝×5畝=6000元

  (六)人工管理:15000元×4年=60000元

  總投資合計22.74萬元。

  2、資金籌措

  申請科技項目資金

  七、實施地點和進展情況X萬元,自籌資金X萬元。

  實施地點選在關口村石場組,土地條件具備,已種植2周年,生長狀況良好,但缺乏育苗資金,缺乏擴大商品苗種植資金。

  八、要達到的目的和技術指標

  1、目的

  通過示范性種植,帶動新場鄉中藥材產業發展。

  2、技術指標

  (1)應用科學管理手段,推廣中藥材種植技術;

  (2)通過示范性種植,不斷完善種植技術;

  (3)通過引進種植,有效調整地方產業結構。

  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每株每年增長15克(3錢),及0.015千克,四年共0.06千克。每畝定植約11000株,共增長660千克,加上種塊根用量300千克,減去疾病損耗部分20公斤,得到每畝到期(四年后)產量940公斤。5畝到期后產量4700公斤,按現在單價120元/公斤計算,總產值為564000元。減掉總支出227400元,5畝純收入336600元。種植技術成熟后,進行大規模種植推廣還將產生更大的收益,有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2、生態效益:因為該藥材的種植四年中不再翻土,所以可以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因為是規模種植,使該珍惜中藥品種得到保護。

  3、社會效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土地使用率,促進產業結構的根本性調整,是一項既有利于環保,又能創收的好途徑。

  十、結論

  根據新場鄉實際,合理開發山地資源,改善增收門路,以示范種植帶動行業發展,形成產業,有效利用山林優勢,實現經濟基本好轉,是一項切實可行的應用性項目。

項目建議書 篇12

  一、項目概述

  項目名稱:xx村里莊公路建設工程

  建設地點:xx村民組

  項目職責單位:xx鄉人民政府

  項目職責人:xxx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xx村民組位于xx鄉東南部,東北與xx市及xx朋鄉相接,東南毗鄰xx市xx鄉。該村民組現有農戶xx戶,人口xx人,境內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獨特的森林及地勢山貌得到很多專家及旅游開發商的青睞。具林業部門森林資源調查該地森林覆蓋到達97%,木材儲藏量3.1m。再是上核桃年產量25噸,人均1000多公斤。新種的山核桃約500多畝,產量將逐年攀升。

  里莊公路的建成將成為以xx鄉通道為主干線,與全鄉54個村民組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實現縣委提出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戰略目標,加快當地農村奔小康步伐,切實擺脫貧困村落后面貌的現實需要。當地群眾改路修路積極性很高,愿意集資、投勞。建設里莊公路極大改善該區的.交通條件,促進深山地區農民群眾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三、項目建設綜合條件評價

  1、地形

  項目區屬山丘區,四面崇山峻嶺中間地勢平緩,是典型的盤地形狀。整個項目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擬建路線與xx公路相銜接,地形標高在610m至820m之間,全長2.2公里,路基寬4.5m,行車道寬3.5m。

  2、水文、氣候、地質

  溪流兩邊居住農戶,溪水匯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屬xx江流域。

  該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氣溫12℃極端最高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12℃,無霜期180天。

  項目區沿線超多分布花崗巖、石灰巖、平板巖與泥土混合工程地質條件好,就地取材簡易。

  3、筑路材料及運輸條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邊開采邊利用,一舉兩得。間砂可在xx河開采篩選。所需間砂、水泥、鋼筋等材料以農用車運輸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項目建設標準、規模

  根據當地具體地理位置,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再結合資金、施工技術等因素確定主線采用鄉村公路建設標準,路線全長2.2km,路面寬4.5m(彎道5—6m),最大縱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資:根據我鄉相繼幾條公路建設慣例和當地農民群眾修路的積極性,人工粗工工資不作編制說明,主要實行自愿投勞施工。技術工資根據基本建設工程的有關規定,技工xx工,按40元/工計算,計xx萬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實行農民自愿捐助,不作編制說明。鋼材3t,鋼材3600元/t,計xx萬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運費),計xx萬元。炸藥、鋼扦及轟鉆設備等估計xx萬元。

  土地征用、三費補償:水田征用3畝,按1.4萬元/畝計4.2萬元。坡耕地8.0畝,按0.7萬元/畝計5.6萬元。經濟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補償7萬,共計xx萬元。其他費用及不可預計費用xx萬元。

  總計所需資金概算xx萬元。

  六、工程的實施計劃

  根據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該項目的特點,對工程進度如下安排:20xx年xx月份前做路線測量、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經濟林補償等前期準備工作,xx月開工。 20xx年xx月底完成土石方開挖,檔墻、路基、橋梁涵洞。 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溝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車。

  七、結論

  里莊公路的建成解決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鄉村道路與主干線的合理銜接,提高區域內的綜合運輸潛力,為深山區群眾加快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改善了投資環境,必將帶動該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該項目實施是我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及加快我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實可行。推薦上級給予批準建設和支持。

【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敬老院項目建議書04-29

項目策劃[經典]05-01

(精選)項目策劃05-08

項目策劃07-24

(精選)項目策劃08-26

沼項目自查報告|項目07-19

項目項目經理崗位職責05-25

建議書05-02

軟件項目和基建項目管理的比較分析04-28

加強項目管理在科技項目中的應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