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透視教學活動的梯度
所謂梯度,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能做到由易而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幼兒的思維或動作技能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新天地。在設計和指導教學活動時,教師如果能樹立教學活動的梯度意識,可以使活動環節循序漸進、自然流暢、環環相扣,使教學更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體現因材施教。
一、材料投放有梯度
材料是支撐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材料投放也是教學活動最基礎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到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活動的質量。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有意識地設計材料的投放量與使用方式,使其有不同的難度,體現出層次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自主地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保持積極參與的熱情。如在設計大班體育活動《挑戰飛人》時,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幼兒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教師首先以奧運冠軍劉翔的角色吸引幼兒融入活動,興致勃勃地引領幼兒嘗試練習跨欄動作,并在跨欄高度的設置上分為三種高度,分別在不同高度的跨欄上標上五角星標志:“*”為第一層次(低),“**”為第二層次(稍高),“***”為第三層次(高),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跨跳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自由練習,也可以到自己想挑戰的高度上練習。同時,教師在跨欄數量的安排上采取遞增的方式,從第一次練習時跨過一道跨欄,增加到第二次練習中的兩道跨欄,再增加到第三次競賽中的三道跨欄,使幼兒不會因反復練習同一動作而感覺枯燥乏味,而是在每次的練習中萌發不斷克服困難的情感,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目標要求有梯度
目標要求上的不斷深化,注重幼兒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較為關注的問題。教師要巧妙地為活動安排一個能力坡度,并在逐步遞進的趨勢下不斷提出目標要求,使目標要求層層深入,促使幼兒快速、準確、有序地活動,給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覺。如在小班美工活動中,教師發現小班幼兒的剪紙能力差異非常明顯,為了激發幼兒的剪紙興趣,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精心設計了有梯度的目標,每個階段的目標都著眼于幼兒實際水平層層遞進,難易適度,從隨意剪紙——朝一個方向剪直線——剪簡單轉折線——剪復雜轉折線——剪弧線——剪不同形狀的弧線,目標梯度非常明顯,幼兒在不斷深化的目標的引領下進行剪紙活動,既不感到高不可及,又不感到枯燥呆板。又如在中班體育活動《青蛙跳荷葉》中,活動的總目標是:能在間隔30—40厘米的圓中雙腳連續跳。為了出色完成總目標,教師在了解幼兒動作水平的基礎上分解動作要領,在幼兒的多次練習中提出了不同的、遞進的要求,從雙腳并攏跳——自然擺臂、落地輕跳——動作正確、連續跳——加快速度連續跳,每一次的要求不盡相同,而每一次,幼兒都能在教師的引領下流暢而順利地完成預定目標,效果令人滿意。
把幼兒推向活動的前臺,教師站在后臺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倡導的理念,因此關注教師的指導評價非常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能注重指導評價的梯度,有目的、有針對、有層次地引導和評價幼兒的活動,能使活動增色不少。如在大班的科學活動《小棒變變變》中,教師讓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經驗有創意地玩游戲小棒。在第一次嘗試時,教師鼓勵幼兒先按自己的想法嘗試小棒組合造型,教師只是充當旁觀者,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幼兒探索過程中的優缺點和遇到的困難,不動聲色地在心里面進行評價。當幼兒第二次嘗試時,教師適時引導幼兒在各自嘗試小棒組合造型的基礎上,與同伴自由組合搭建小棒造型,用小棒變出更漂亮、更豐富多彩的組合造型,教師適時地針對幼兒的合作能力進行評價。幼兒第三次嘗試時,教師充當適時的發現者,及時捕捉和發現有創意的小棒組合造型,并用相機拍下個別獨特的造型進行作品展示評價,不斷刺激幼兒的自我表現,使其獨特造型較前一次有所提高。在幼兒的數次嘗試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評價非常有序且層層深入,每次的側重點各不相同,達到了有的放矢的功效。(朱雪)
來源:《學前教育》2007.07、08
【透視教學活動的梯度】相關文章:
聚焦科學活動的梯度04-26
高職《陰影透視》教學探討04-29
透視04-29
透視中學政治對話教學04-29
透視CEPA05-03
《透視》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04-28
透視招遠現象04-28
語文教學三種現象透視04-29
透視BBC網站04-28
企業項目管理培訓梯度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