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抑郁癥
個案一:娜娜的笑容不見了
娜娜的爸爸是某公司的業務經理,媽媽是一名列車員,他們通常在家的日子很有限,因此5歲的娜娜便由外婆帶著。以前的娜娜活潑開朗,很喜歡笑。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星期天有爸爸媽媽領著到公園玩,娜娜就很羨慕,因為她很少有這樣的機會。
最近一段時間,爸爸媽媽發現娜娜變得不愛笑了,她常常一個人坐著發呆,整天不說話,好像一下子乖了許多,但這種“乖”總顯得有點不對勁。另外,幼兒園老師也反映娜娜現在上課經常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呆呆的,遠不像班里其他孩子那么活潑。
個案二:小麗4年不長個
小麗今年12歲,身高卻只有1.2米,看上去比同齡孩子矮了許多。8歲那年,父母離異后,小麗隨父親一起生活,從那以后,小麗的身高幾乎就沒怎么長。盡管小麗非常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但性格卻十分孤僻抑郁。
父親帶小麗到了醫院,醫生詳細檢查后指出,小麗不長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快樂、心情抑郁,從而降低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屬于典型的生長發育遲緩。
個案三:炯炯不想去學校
9歲半的炯炯讀四年級,近段時間以來,他突然常發脾氣,不做作業,不去媽媽給他報的輔導班上課,也不想去學校上課。炯炯不僅說謊,還和家人大吵。星期一早上,炯炯被媽媽送到學校門口后,他繞過媽媽不愿進學校。老師家訪時,炯炯就說頭痛。媽媽帶著炯炯到醫院檢查身體卻發現沒有任何器質性異常,醫生認為炯炯得的是“心病”,主要是學習壓力太大,已經患上了兒童抑郁癥。
點評:娜娜、小麗和炯炯都患了兒童抑郁癥。抑郁癥主要是指以情緒抑郁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礙,不僅包含有抑郁寡歡、憂愁苦悶的負性情感,而且還有怠惰、空虛的情緒表現,但是,以往我們常誤以為抑郁癥只會發生在有自我意識能力和情感豐富的成人身上,而忽視了兒童也可能得抑郁癥。抑郁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有害,會使孩子心理過度敏感,對外部世界采取回避、退縮的態度,還可以造成兒童身高發育不良。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當一個既往表現良好的兒童出現不當行為時,家長要高度警惕抑郁癥的發生。
被“抑郁”侵襲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應當是繽紛多姿的,充滿歡笑和快樂,可是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卻總是郁郁寡歡。孩子的不良情緒牽動著家長的心。由于各種原因,有許多孩子時常被抑郁的情緒所侵襲,嚴重的就會成為抑郁癥。這是一個令孩子本身和他們的家長都感覺痛苦和困惑的問題。那么,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遠離“抑郁”的陰影呢?
讓孩子遠離抑郁
家庭應該是孩子娛樂放松、宣泄減壓、調適心理的“心靈港灣”,父母也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詢師,是讓孩子遠離抑郁最好的醫生。
1.營造溫馨民主的家庭氣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持久動力。父母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尊重孩子,順暢地和孩子溝通,為孩子創造一個親密、融洽、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家里的溫暖感和安全感。
2.學習教育要有度。父母應適量給孩子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不要對孩子期望太高,不要過度縱容孩子或是太過苛求,應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和興趣來培養他們。
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父母自己應真誠待人,并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多組織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活動,培養孩子廣泛的愛好和樂觀寬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溫暖。
4.生活不宜過分優裕。物質生活的奢華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自我滿足,因此貪婪者大多不快樂。
5.完善人格,培養抗壓能力。父母應多發現孩子的長處并恰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并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在困境中尋找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游戲、聊天等等。
6.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抑郁癥狀,這時父母要給予孩子適時的積極暗示,教導孩子理智調節自己的情緒,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尋找一些令孩子開心或是振奮的事情,讓愉快的活動占據孩子的時間,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教導孩子學會適當的發泄,比如:傾訴、哭泣、寫日記、運動等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使心情平靜;引導孩子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實行目標激勵。另外,可及時找心理專家咨詢,予以積極的治療。
父母是最好的醫生
兒童抑郁癥的表現
我幫兒子趕走抑郁
兒童抑郁癥的主要特征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郁郁寡歡、悶悶不樂、無精打采,它往往可以出現許多伴隨癥狀,常見的有:
情緒癥狀:目光垂視、呆滯無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鬧,好發脾氣,焦躁不安,厭倦,膽小,羞怯,孤獨,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常伴有自責自罪感,認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沒有價值,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唉聲嘆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退縮、抑制、沒有愉快感等。
行為癥狀:多動,攻擊別人,害怕去學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從管教,沖動,逃學,表達能力差,成績差,記憶力下降,離家出走,甚至有厭世和自殘、自殺行為等。
軀體癥狀:睡眠障礙,食欲低下,體重減輕,疲乏無力,胸悶心悸,頭痛胃痛,惡心,嘔吐,腹瀉,遺尿遺屎等。這類情形常容易被誤診為軀體疾病,但是吃了藥以后“病”也無好轉跡象。
有一陣子,兒子曉海變得很孤僻,在家里性格很暴躁、無精打采。據老師反映,曉海最近一次的考試成績下降很多,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對班級活動不感興趣。
了解了這些變化,我在晚飯后專門找曉海聊天,很耐心地聽他傾訴。原來,曉海在最近的考試中發揮失誤,成績從上一次的名列前茅下滑到了中游位置,因此他感到羞愧和自卑,心里有一種負罪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覺得難以面對昔日佩服他的同學、贊賞他的老師和對他期望很高的父母,感覺壓抑、沮喪。
我反思了一下,的確是我們平時對他的要求和期望太高,以至于成為了一種巨大的壓力。于是,我就安慰曉海不要太在意這一次的成績。無論如何,只要他努力了,我們就會為他喝彩和驕傲。另外,我還找出曉海以往的成績記錄,幫他正確評價自己,分析了他的很多長處,以及本次考試失利的原因,幫他制定了一個提升成績的計劃。有了這個改變消極情緒、構建積極思維方式的良方,曉海漸漸又恢復了自信快樂,愉快地學習和生活,抑郁的陰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林白鉉 男 36歲 醫生
為什么孩子會抑郁
遺傳因素。家族遺傳性因素在兒童抑郁癥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約50%的抑郁癥兒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癥。
意外事件。親人之間的分離、重大的突發性災難等意外事件,會引起兒童強烈的矛盾情感,產生絕望的情感體驗,從而導致抑郁癥的產生。
家庭氣氛。消極的、不愉快的和充滿壓力的家庭氣氛,親子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愛護和關心,心理需要不能滿足,從而導致抑郁。
精神壓力。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學習與考試壓力過大,同學關系緊張等,往往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面對壓力時,缺乏適當的心理調節策略和減壓技巧,以及缺乏來自周圍環境的必要幫助,就會出現情緒抑郁。
心理“先天不足”。有些家庭過于功利性的教育,強化了孩子的虛榮心,也加劇了孩子心理的脆弱和不穩定,造成他們在挫折面前“輸不起”,不能接受現實,心慌意亂,煩躁不安,甚至感到絕望無助,心態突變,自我評價系統坍塌,產生抑郁。
【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抑郁癥】相關文章:
讓我們遠離白色作文02-23
讓我們遠離骨質疏松困擾04-30
讓孩子遠離便秘的喂養絕招05-01
如何使孩子遠離灰色童謠04-29
讓孩子遠離近視的食療湯飲05-01
遠離垃圾食品,孩子更健康04-30
讓孩子遠離性早熟食品05-02
教您七招讓孩子遠離電視05-01
孩子如何遠離肥胖健康成長04-28
飲食忠告:孩子遠離膨化食品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