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早期教育應以感性知識為主
早教專家提醒廣大家長避免步入幼兒教育小學化、家庭教育學校化誤區
從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的專家一致認為,在心理健康與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得到均衡關愛的兒童,相比得到此類關愛較少的兒童,無論在認知、社會交往還是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占有明顯優勢。進入學齡期后,這些孩子的平均智商也比其他孩子高出8個點左右。
一位姓吳的女士很自豪地說,她的孩子今年6歲,鋼琴練得很好,過兩年準備讓他參加演出。她還說兒子是從3歲左右就開始學鋼琴的。
據了解,一些幼兒園特別是私立幼兒園和特色幼兒園以孩子在園內能學多少知識作為吸引家長的優勢。
學前孩子究竟該學啥?北京師范大學教科所專門研究家庭教育的趙忠心教授認為,學前教育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知識:
首先是掌握母語,學會與人交流、交往和溝通。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談,讓孩子多接觸社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與別的孩子和家長交流,為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鍛煉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培養其基本的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3歲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培養其行為思維,如吃喝、坐臥行走等,注重活動實踐能力。3至6歲的孩子側重于培養形象思維,讓孩子識別一些實物以促進其發展。
再次是為上學作準備的學前教育。應該讓孩子多接觸社會與大自然,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識,如帶孩子去郊游、逛公園等。學校教育是學習一些理性知識。掌握理性知識必須以感性知識為基礎,掌握的感性知識越多、越豐富,就越能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性知識。
最后是學習一些生活規則或稱為規矩,如禮讓、團結、尊重他人、公私分明等禮貌性的行為。
趙教授還提醒家長,學前教育必須遵從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步入幼兒教育小學化甚至成人化、家庭教育學校化、片面化等誤區。否則,雖然在短期內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是以犧牲孩子全面發展為代價的,勢必會影響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
早教問答
孩子不愿學習家長怎么辦
問:我的孩子已經19個月了,她以前很愛看書,現在已經能認三四十個字。可是近一個月來她越來越好動,不愿意靜下來學習。請問該怎么辦?
答:孩子厭倦學習的時候,要改變教育方式,將書本上的教育改變到生活中,如到菜市場去認識各種蔬菜和水果,到動物園去認識各種動物等,以此增加她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用實物和圖片對照起來學習,增加記憶。
【早期教育應以感性知識為主】相關文章:
節能應以市場手段為主04-25
寶寶秋季應以優質蛋白為主05-01
人口普查應以調查現住人口為主04-26
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04-30
考研數學暑期備考應以高數為主 線代為輔04-29
活動的感性:知識論的動力原則04-29
感性的句子11-05
感性的說說04-30
養生應以「自慎」為首04-30
理性與感性的句子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