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入園:家長放心,孩子才能安心
入園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就像是一場戰爭。孩子“沖鋒陷陣”,家長暗自心焦——孩子是否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會不會想家……看著孩子楚楚可憐的眼神,家長“明知山有虎”,但為了孩子的綜合發展,卻不得不“偏向虎山行”。話說回來了,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孩子的焦慮自然難免。然而,在我們的調查中卻發現,孩子的焦慮,除了來自于陌生的人和環境,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同樣焦慮的家長!
這種痛楚,我們感同身受。這種痛楚,我們愿與您一同分擔。所以,我們做了這樣一期策劃——入園,別把您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個案回放隨孩子一起走進幼兒園
人物:茵茵(女,4歲)
記錄:張偉英
簡歷:4個月大時,由于父母工作忙,茵茵被送到安徽鳳陽的爺爺奶奶家。平時爺爺奶奶都順著她,在家里比較嬌氣。但爺爺奶奶對家庭教育比較重視,比較注重對她自理能力的培養,所以茵茵性格開朗,不愛哭鬧,自理能力強,身體素質好。
去年,茵茵回到廣州入讀幼兒園。剛開始時,茵茵像大多數同齡的孩子一樣哭鬧,經過老師和家長一段時間的幫助和引導,茵茵終于順利地度過了她的入園焦慮期……
第一個月:惶恐不安
幼兒園報名前夕,茵茵家人就對家附近的幼兒園密鑼緊鼓地進行“視察”,經過一番比較,終于選定了現在的幼兒園。
入園第一天是半天親子活動,爺爺奶奶帶茵茵到幼兒園,兩位老人仔細地檢查著課室、臥室、廁所,看看桌子的棱角是否有危險,摸摸被子是否松軟,詢問老師菜譜的營養配給是否合理。之后,他們與同班的孩子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活動,觀看中大班的小朋友表演節目。茵茵高興得纏著奶奶不肯走。
第二天,爺爺奶奶送茵茵到幼兒園門口。奶奶的心一下子像被掏空了似的,強忍著眼淚對茵茵說:“乖孩子,以后在幼兒園身邊就沒有奶奶了,你渴了就問老師要水,吃飯要是不飽要叫老師添。”茵茵迷惑了:“奶奶,你不跟我一起進來?”“好孩子都是自己上幼兒園的,知道嗎?”奶奶說完就挪開茵茵的手準備走。茵茵馬上掙扎哭吵:“奶奶,我要奶奶!”她緊緊地抓住奶奶的手不放,老師半抱半拉地想把她帶到班上。這時候,奶奶實在忍不住,緊緊地抱著茵茵也不走了,兩個人都哭了好一會,爺爺嚇她:“茵茵是好孩子,要聽話,不然就不要你了。”說完,爺爺趕緊拉著奶奶往外走,茵茵在大哭中被老師抱進了課室。她加入了新生哭鬧的行列,早餐也不吃。直到哭累了,就呆呆地坐著,兩手扯著小手帕不放。
第三天,茵茵死活不肯進幼兒園,奶奶安撫她說:“茵茵乖,今天已經上了第三天,再有兩天就到星期六不用上了,奶奶帶你上公園劃船。”茵茵一邊哭一邊說:“我還要去釣魚。”一陣糾纏后,茵茵抽噎著跟老師進了課室。她怯怯地問:“老師,奶奶幾點來接我?”經過老師安慰,她稍微喝了點粥,但一想起奶奶,又忍不住哭開了。
奶奶依然躲在課室窗下,一直等到聽不見孩子的哭聲,才舒了一口氣離開。
一個月下來,爺爺奶奶發現茵茵在家經常發呆,每天情緒都非常緊張,晚上睡覺抱住奶奶不放手,夢里也哭,有天半夜醒來,哭著要回安徽老家,跟以前活潑開朗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爺爺奶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奶奶搖頭嘆氣:“孩子被折磨成這樣,不如我們還是帶她回老家,等大點再送吧。”茵茵爸爸馬上打消了他們這個念頭:“沒事,個個孩子都要經歷這一過程,過一段就好了。”
評析:
茵茵從小由祖父母撫養,比較嬌氣、任性,她不曾離開過爺爺奶奶,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突然“失去”親人,內心感到恐懼、無助,表現得極為不安,是很正常的。同時,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擁抱、安撫,孩子也易出現自信心不足,交往能力相對較弱。
當孩子較長時間出現焦慮,家人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焦慮情緒,反過來,家長的焦慮又通過他們不恰當的言行影響孩子。比如,爺爺奶奶對幼兒園考察得絲毫不漏,對幼兒園本身就不放心,這會給孩子對幼兒園造成戒備心理,影響她融入集體生活;再者,爺爺奶奶想把孩子送回老家自己繼續帶,這樣一來,孩子必會產生逃避心理,失去一次成長的機會,并引發新的焦慮。此外,遷就會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態度是舍不得自己,甚至會抓住這個弱點向成人提要求。這個時候,成人若不調整自己的心態,將會加劇孩子的不良反應。
對策:
家長應該多與老師溝通,建立信任。信任是一切工作的基礎,這樣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人手中。家長只有自己首先信任幼兒園和老師,孩子也才能信任幼兒園、信任老師。家長可以透過手冊或直接交流,詢問孩子在園吃喝玩樂的狀況,共同探討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家長要認識到,孩子進幼兒園是走向獨立生活、融入集體的必經階段,既不是受折磨,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成人不適當的看法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導致孩子對幼兒園失去親切感。正確的方法是明確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目的,并使用一些技巧跟孩子分別,以使開始的幾天好過些。
第二個月:走出困惑
國慶放假一周,一周后回園那天,與奶奶分手時,茵茵紅著眼睛問奶奶:“是不是睡好覺,奶奶就來接我?”奶奶拉著她的手指說:“一言為定。”之后,茵茵哭鬧的現象比其他小朋友有所減少,基本上只在早上分離及午睡前哭一會兒就收聲了。雖然她每天依然拿著小手帕,但她開始愿意和班主任老師接近,留意周圍的小朋友,尤其喜歡音樂活動,表現得非常開心。
評析:
對于茵茵這類孩子,從家里帶來一件熟悉的物品,如小手帕等,其實是她心理的一種安慰,起到發泄的作用,有助于減輕她對家和家人的依戀。老師和家人都沒有必要急于取締她的物品,要等她日后情緒相對穩定時再進行教育。
對策:
要讓孩子盡快走出焦慮,家園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根據茵茵的表現,老師及時與家長制定計劃,對她的要求在幼兒園相對放慢、放寬,在家則由家人抓緊,孩子在家的事情盡量讓她自己做,不包辦代替,對孩子說話注意藝術,不拿幼兒園的借口來“教育”孩子,使她對幼兒園產生好感。
家人可以和老師商量,在開學初期階段,找一些合適的時間,設計一些活動內容,帶孩子到老師家玩,培養老師與孩子的感情。由于茵茵的班主任老師家與她住同一小區,老師也有一個女兒,所以爺爺奶奶經常帶她到老師家與老師的女兒玩,老師也帶女兒到她家做客。茵茵回到幼兒園后,感覺到有一個熟悉的人可以依靠,陌生感逐漸消除。同時,茵茵爸爸也常帶她跟同事、朋友的孩子玩,讓她多交朋友,學習與同齡人交往。
第三個月:消除焦慮
兩個月后,茵茵已很少哭鬧,老師看她進步了,馬上選她當小旗手。每天在幼兒園門口,茵茵都會高高興興地與爺爺奶奶說再見,回到幼兒園主動與老師打招呼。有一天她身體不舒服,爺爺想跟著她進幼兒園告訴老師,結果被她攔住:“老師說過,要自已背書包進幼兒園。”
評析:
茵茵個性較強,自尊心也較強、好勝不服輸。對于這樣的孩子可以采取激勵的手段,及時鼓勵她,以增強她的自信心。
對策:
孩子進步后,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嘉獎是少不得的。在家里,家長對孩子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到由衷的高興,可以在每個休息日帶孩子到戶外玩,為孩子買些小禮品,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他能在幼兒園安心上課,所以休息日就可以放松地玩,并獲得爸爸媽媽的認可,從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徹底消除新入園的焦慮。
孩子上幼兒園了,這是兒童社會化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朋友和老師,孩子會有一系列變化:開始時對新環境感到好奇,一兩天后開始哭鬧、依戀親人,繼而擔憂、拒絕甚至恐懼,這些因入園而產生的負面情緒統稱為入園焦慮。
我曾經進行了近兩年的《城市幼兒入園焦慮與干預研究》課題研究,最初對三所幼兒園新入園的105名幼兒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觀察,記錄表明:有100名幼兒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種不適應的表現,約占95.23%。完全沒有問題的孩子極少,但情況嚴重的也不多。一般情況下,兩周時間后,孩子基本能適應。個別較為嚴重的,老師也摸索出較為有效的對策。
專家小結幫孩子順利渡過“斷奶期”
對兒童來說,從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家庭環境中一下過渡到有一定規則的集體環境中,猶如是“第二次斷奶期”,極易產生不確定感和不可控制感,自然加深他們入園的不適與焦慮感,除了哭鬧、拒絕、發脾氣,食欲變化和睡眠結構紊亂、排便習慣改變等都是非常突出的表現,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愛心和支持。
此外,對于個別孩子,由于處于一個新環境,可能會再現嬰兒期的行為,如吮手指、易哭、摔打東西、說兒語等,家長對此要表示理解。3歲兒童,成長的速度可能減慢,食欲會下降,特別是又換了新環境。孩子還常會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尤其是想趕上其他大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時,更是這樣,所以睡眠時間會紊亂;喜歡抓住自己熱愛的東西不放等等。家長對此還要適當地提供幫助,順應孩子的天性與需要,如提供機會讓孩子練習自理技能,實現幫助成人做事的愿望等。
一定的焦慮有助于孩子的成長,但長時間的焦慮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這也正是許多家長所擔心的。孩子入園的不適應困擾著家長,甚至動搖送孩子入園的信心;然而,家長的擔憂、搖擺和焦慮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的焦慮。所以,要有效緩解孩子入園的焦慮,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相信老師有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家長放心,孩子才可能安心,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做好入園準備工作,幫助孩子順利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
入園焦慮產生的可能原因
入園適應性問題:對環境的變化、生活習慣和行為規則的變化、人際交往、情感暫時性缺失等的不適應。
家庭的教養方式:過分照顧、過分依戀、期望過高、自由放縱、隔代教養等。
幼兒園的教育教養方式:教師的經驗、幼兒年齡偏小、入園與升班同時進行、全托制等。
溫情提示
-為孩子提供愛心和支持當他哭時,給以安慰,當他害怕時,消除其疑慮,設法減輕孩子的恐懼。
-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告訴孩子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那里有許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許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媽媽下班了就來接他回家。
-與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用具陪孩子一起買新書包,家人贈送文具,祝賀孩子長大進入幼兒園。
-陪同孩子參觀幼兒園在教師的安排下,可以參與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在幼兒自由游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可以親切地交談,讓幼兒感到父母與教師很熟悉,以促使幼兒放心地與教師交往。
-結伴入園在參觀幼兒園的過程中,家長有意與其他家長交談,幫助自己的孩子主動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入園時見到有認識的小朋友,幼兒會比較容易且愉快地融入集體。
-為孩子提供機會練習生活自理技能會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收玩具;告訴孩子有問題而自己又不能辦的,要會請求大人幫忙。
孩子觀點家長放心,孩子才能安心
到了每年新生入園這一天,無論你到哪家幼兒園,哪怕已是中午時分,依然會看到為數不少的家長在幼兒園周圍往里張望,他們肯定都是新入園幼兒的家長,因為不放心自己的寶寶,偷偷地跟蹤觀察。面對入園問題,家長比寶寶表現得還要焦慮。
到了兩三歲,孩子總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從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幼兒園這個小集體。對于從未離開過家的孩子來說,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會有不安全感,入園焦慮由此產生。這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心理、生理難免受到一定的影響。寶寶的焦慮當然會使家長們忐忑不安,如何使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就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
孩子和父母分開,孩子和父母同樣都要經受分別的陣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來時的絕望都足以把爸爸媽媽的心撕成一塊塊碎片。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邊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但讓孩子學會獨立,卻是他人生情感成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父母是不可能阻止孩子長大,不可能不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的。身為家長,如果自己立場不夠堅定,態度不夠鮮明,就很容易給孩子找借口不回幼兒園。
父母焦慮不安的情緒只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癥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及早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以利于將來能力的發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要比您短期的陣痛和孩子的哭聲,更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而,家長要做的,首先是自己放心,然后才能讓孩子安心。
【入園:家長放心,孩子才能安心】相關文章:
孩子入幼兒園的家長寄語04-11
奔馳-認真才能造出放心車05-02
入園家長須知..........04-27
如何讓孩子快樂入園?01-03
新生入園——“家長十三忌”04-26
幼兒新生入園家長須知04-28
入園前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04-30
為何初入園的孩子易生病?04-30
如何說孩子才能聽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