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也是合作者
在大一班“小小新聞坊”的活動中,大家都將自己收集關于“伊拉克戰爭”等新聞帶來了。風風說:“這是薩達姆,我認識他的。”巍巍指著圖片說:“這是我和爸爸從網上下載的地圖,你們知道什么是作戰地圖嗎?”小朋友搖搖頭,都說“不知道!”風風問:“你知道嗎?”巍巍說:“我當然知道,爸爸說是打仗時要走的路線,是軍事秘密噢!”“瞧!這是從報紙上剪貼下來的。”拿著圖片的巍巍越說越開心。當我請晨晨介紹時,他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沒帶,忘記了!”大家都在看巍巍帶來的圖片,沒在意晨晨的回答。
在第二天的活動中,晨晨第一個舉手說:“張老師,這是我帶來的資料。”一旁的蒙蒙說:“哎喲!這張照片剪壞了,這個人的腿也沒有了。”大家都擠上來看,巍巍說:“上一次的新聞坊里好像有這張照片。”“有嗎?”風風說:“好像是前天的新聞噢!”晨晨一臉的不高興,“哼!這又有什么!”被激怒的晨晨跑到自己的座位上翹起了小嘴。
在與晨晨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晨晨的爸爸很忙,當他有問題問爸爸時,爸爸總會說:“別來煩我;沒空;自己去玩吧!明天再說。”這樣經過了許多次后,晨晨收集到的資料顯得越來越少,他也越來越不喜歡與小朋友一起交流了。晨晨說:“別人都有好爸爸,我的爸爸是個壞爸爸!”
這一事件引發了我這樣的反思:家長與探索型主題活動有何關系,家長在探索性主題活動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呢?
一、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幼兒的探索興趣
以往幼兒的各種活動是由教師預設、僅限于在幼兒園中開展的,而現在探索性主題活動的開展成為師生共同建構、同步進行的過程,它擴大了學習的內涵,探索的觸角延伸到息息相關的家庭生活中去。當幼兒在遇到不懂或憑借自己能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他非常希望能得到身邊人的幫助,尤其是爸爸,因為爸爸在他的心目中是最能干的。幼兒回家后,如果家長僅是機械地重復問:“你今天學了什么?老師表揚你了嗎?老師批評你了嗎?”這種被動配合就顯得單一和缺乏創造性。晨晨在活動中沒有得到爸爸相應的幫助,因此久而久之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害怕與同伴交流,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的次數也在逐漸減少。由于沒有得到爸爸的支持,晨晨對事物的探索興趣在逐漸下降,“明天再說!”便成了爸爸的代名詞。而巍巍在爸爸的支持下越來越具有探索的興趣,尤其對小實驗更是具有濃厚的興趣。當然,家長的參與、支持,并不是讓家長給予孩子多少知識,或替代孩子直接解決問題,而是注重在活動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幫助孩子直接體驗,積極探索。從這一角度來說,家長也是探索型主題活動的重要合作者。
二、家長也是影響幼兒早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小小新聞坊”活動中,晨晨的反應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我們通過多種方式與晨晨的爸爸進行溝通。開始,晨晨的爸爸對探索性主題活動并不了解。他認為:我將孩子放入幼兒園,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至于教育,應當由學校、老師來負責。于是我們在家園聯系冊中舉了同班小朋友鵬鵬的例子。
鵬鵬是一個很害羞、膽小的小男孩。每次到幼兒園連哭都不敢哭出聲來,只是默默的流淚。在開展“探索性主題活動”中,只要老師有通知,他們馬上全家動員,如在開展關于“環保”活動時,爸爸、媽媽與他在電腦里、報紙上查找資料,外婆與他去書城購買有關書籍。有一次全家參與制作“環保旗”,鵬鵬與外公、外婆負責剪紙并貼在旗桿上,爸爸和媽媽負責找資料。外婆還帶著鵬鵬一起去采集水樣,并制作小標簽。鵬鵬還與爸爸一起制作了一個“太陽能垃圾分類器”。家長在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讓鵬鵬在幼兒園的活動中能全神貫注、積極熱情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當老師問到:“這個機器的設計師是誰?”時,鵬鵬自豪地回答:“是我和爸爸!”得到家長支持的鵬鵬不僅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更為可貴的是他在整個探索性主題活動中獲得了自信,他確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而家長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并更加重視了家庭的溫馨與親情!
事后,在幾次的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晨晨和爸爸共同收集的資料,在他臉上在也看不到無助的表情,在活動中多了些歡笑,多了些與同伴討論的聲音。晨晨的爸爸在學期結束時候寫了這樣一封信,其中有幾句話讓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曾經是個壞爸爸,經過探索性主題活動的幫助,我贏得了兒子對我的信任與崇敬,我現在又是一個好爸爸了。感謝探索活動,更要感謝老師,讓我知道孩子的發展是需要家園雙向互動、共同參與的。家庭也是孩子活動開展的第二個學習、探索的課堂。”
【家長也是合作者】相關文章:
對合作者不能求全責備05-01
承租經營合作者協議書12-13
也是作文04-28
也是作文04-30
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臥也是立(打一動物名)07-18
這也是課堂02-17
我也是富翁11-30
過程也是美02-29
我也是作文04-20
這也是課堂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