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
看過《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教育出什么樣的孩子,雖然這本書重點講的是卡爾·威特的父親是這樣培養孩子的,但由于孩子的大部分幼年時光都是在幼兒園里度過的,我們就應當負起做父母的責任。
卡爾·威特能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賦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認為是個有些癡呆的嬰兒,而是全依賴他父親教育有方,卡爾的父親把小卡爾長到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這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詳細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辟蹊徑的教育方法。
愛爾維修曾經說過: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么他們的命運就決定于其稟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卡爾·威特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一樣,僅僅由于環境。”人如同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么樣的雛形。
老卡爾·威特在早期看卡爾·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兒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在書中,老卡爾·威特闡述了自己是怎樣對待孩子的關鍵期的。一、孩子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德國有句諺語,意思是“人的性格取決于食物”。看來食物同人的性格是有關系的。二、保持孩子的健康心理。愉快是健康的關鍵,我們也一直在提倡“快樂教學”,使孩子們能在我們的呵護下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使孩子們不僅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而且使幼兒養成正確的生活衛生習慣,也是健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所以,經過營養和體能兩方面的精心培育,卡爾從出生時體弱多病的嬰兒長成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另外,為了盡早開發兒子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卡爾的父親做了很多的事情,這些事情很瑣碎,小到一個詞匯的記憶,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還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作為孩子成長的伴侶,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更重要的是,他從不輕視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認為想象力的發展和培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凡是年幼時充分發展了想象力的人,當他遭到不幸時也會感到幸福。當他陷于貧困時也會感到快樂。所以說,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象的人。”
老卡爾·威特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為他打開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夠敏銳的觀察到社會上的壞事,洞察出社會出的矛盾和缺陷,他認為,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具有同情心。為了能把他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父母他們很少將兒子抱在懷里,而是讓他隨便的爬,父母應該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而不應該是他的保護神。當兒子不慎摔倒在地上時,在大多數的時間,他不會去扶起兒子,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孩子應該從這些小事中學會獨立的能力,應該讓孩子明白,他永遠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讀過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覺到不僅僅是因為卡爾威特的聰明和天分,更多的還是卡爾威特的人格和品德,這是老卡爾威特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神童”不僅僅是因為具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學問,更重要的有各種良好的習慣,會與人友好相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真正的“神童”應該是快樂而健康的。一個人的童年其實很短暫,人的發展和超越都是在這短短的童年時期。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02-25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11-18
身心健康的培養-《卡爾威特的教育》摘錄204-27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書心得08-29
基本能力的培養-《卡爾威特的教育》摘錄304-27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后感12-29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后感01-30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后感04-25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后感04-25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