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題目是:樹立正確偶像觀念,做新時代好青年。
穆旦曾說:“我給人指出崇高的道路,我的光明能照徹你的迷霧。”那么稚拙、少不更事的我們,穿行于蒼茫的人生之海時,心中也應有這樣指路的明光——偶像。
所謂偶像,自當有堂皇昭彰為國之心,朗朗端正德義之行。
誠然,我們所處的時代河清海晏、物阜民安,已少有在炮火硝煙中“捐軀赴國難”的英雄,但在時代的風雨中仍有無數堅定地身姿挺立,為我們撐出一片晴空。他們是國難當頭、臨危受命,星夜逆行、馳援武漢的國士無雙鐘南山;是心系農民、情灑太行的“當代新愚公”李保國;是潛于深海、無聲有為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為國為民,不計私利。他們,如土厚重,如風清朗,如火燃燒,是堂堂正正的中國脊梁!此等俠義之士,自當為我輩偶像!
尼采曾說:“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 “最美醫生”“蘭小草”用善良為一座城市留下豐碑;“最美媽媽”吳菊萍挺身而出接住從十樓掉落的孩子;“最美教師”張麗莉奮不顧身將學生從車前推開......這些有德行、有義舉的偶像,正是那平靜而明亮的靈魂,照亮了我們這個時代。
舍小我、護他人,獻大愛、暖蒼生。他們,以玉為骨,以冰為心,以愛為魂!此等德義之人,自當為我輩偶像!
面對這些偶像,眾生當傾心以仰之,你我當真心以隨之。
“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當今之世,多有以名利為尺丈量天下者,他們所謂的偶像只在名利場上;處于成長中的少年,對于偶像的選擇更是縱心所欲、少有底線,而真正的時代英雄卻遭到冷遇。這不僅是社會和時代的悲劇,更是我們自身的悲劇。我們的`社會,必須樹立正確的偶像觀;我們的時代,必須唱響高亢的英雄曲!時代的流觴曲水已傳至我輩眼前,如何譜出一首正氣之歌,正需我們斟酌。以時代英雄為偶像,傾心以仰之,真心以隨之,無疑是我們的正確選擇。
欲偶像之鵬翔于九天,我們都當為六月之息。我輩當承偶像為國之心,崇偶像德義之行。讓偶像的精神之花芬芳我們的前路,讓偶像的日月明光指引我們的征程!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一(11)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青春年華,以夢為馬。”
三毛說過:“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當我們有了自己的理想,我們便有了一個讓內心棲息的地方,有了一個不斷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青春與夢想總是攜手共進的。青春的夢想是石,擊起星星之火;是火,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是路,引領我們走向黎明。我們正處于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是敢于創造奇跡的時候,是敢于追夢的年紀。我們有不同于常人的朝氣和精力,我們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魄力,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
為理想奮斗的青春是最美麗的。同學們,你們聽過武亦妹嗎?武亦姝在16歲時,參加了《中國詩詞大會》并一舉奪冠。高考時她以613分的'優異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很多人在驚嘆武亦妹光環的時候,卻不知道她背后的努力。武亦妹帶著對詩詞的熱愛,隨身推帶一本詩集,堅持每天讀書并做筆記,即使在機場候機時她也不忘拿出書來背。同樣,年僅23歲的麻省理工博士生曹原,為了自己的理想,在實驗室中不斷奮斗。即使有一次他六個月的研究成果被證明是偶然,但他并不餒。即使現在他功成名就,他仍謙虛地表示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仍會奮斗。他們奮斗的背影,將是青春中最靚麗的風景!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3
讓善良成為生命的底色
善良猶如種子,請用道德與良知去澆灌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近日,有名女輔警在雨中執勤時,見到過路老人沒有雨具遮雨,主動上前把雨衣脫下來讓給老人,并細心幫著穿好。別人問她為什么這么做,她說就是下意識反應,并且相信換做其他人見到老人這種情況,也會和她一樣。這一幕被女輔警的同事拍下,視頻流傳到網上后,引發了大家的點贊和共鳴,很多人表示非常感動。
在自己也有需要的時候,先顧著別人,這是一種善良,也是一種修養。
善良是一種傳統美德。孟子說人有“惻隱之心”,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王陽明提倡“良知”,都是在勸人向善。在利益面前約束自己,禮讓別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這不是客套,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基本修養。尚在孩提階段,中國人就熟知“融四歲,知讓梨”的故事,明白“要想好,大讓小”的道理;在生活中,處處能看到禮讓他人的習俗;舍己為人的人,更是受到眾口傳頌……遇事多為他人著想,多為群體考慮,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善良更要經過實踐淬煉。有了善的意識、向善之心,還遠遠不夠,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和修養。它可以使善良得到強化,變得自覺。遇到拎著大行李箱的小姑娘,幫著抬一把;見到迷路的老人,幫忙找警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山區孩子義務上課……別小瞧一次次身體力行,它可以把善良變成深植潛意識的“條件反射”。
善良還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正能量。善良是一根火把點燃另一根火把。善良可以驅趕冷漠,讓自己的心情更好,亦傳遞社會以溫暖。用蹬三輪收入助學“感動中國”的白方禮老人,讓多少人淚目!不期然間受到別人溫柔以待,心底油然而生的是感激和快樂。在這個意義上說,傳遞善心,就是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人人拿出一份善心,疊加起來,暖意將形成澎湃的暖流,社會該多美好!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4
親愛的xx:
你好!近來讀到小米掌門人雷軍的一句話,頗有感觸,分享給你。他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創業,其實試錯的成本并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我不由得想了很多,關于勇氣、關于反思、關于未來、關于“錯”與“對”。我迫不及待地要寫一封信給你,希望你——也就是未來的我自己,在面對人生的重要節點的時候,能夠想起今天這番關于“試錯”的思考,能夠懷著勇氣去嘗試,能夠有清醒的頭腦在反思中成長,能夠把“錯”變成“對”。
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
“試錯”,需要邁出腳步去勇敢的嘗試。如果沒有“試錯”的勇氣,馬云、雷軍不會成為新時代的領航者;如果沒有“試錯”的勇氣,居里夫人就不會因為發現鐳而名垂青史,愛迪生也無法因改革燈絲而福澤后人;如果沒有“試錯”的勇氣,人類將依舊活在未開智的混沌之中,永遠也無法找到“對”的道路。勇氣,是“試錯”的基石。
“試錯”需要嘗試和反思。
只“試”而不“思”的“試錯”,猶如無頭蒼蠅亂闖亂撞,雖有闖蕩、嘗試的`勇氣,但毫無方向,終歸是白費力氣,“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們遵循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指導思想。“摸著石頭”,既是一種勇敢的下水嘗試,更是一種在嘗試中反思、總結經驗的方法。反思,是“試錯”的靈魂。人類有一個危險的通病,那就是好面子。人們太想完美無瑕而害怕犯錯,就會漸漸失去嘗試的勇氣和反思的精神。
“試錯”的魅力正在于在一次次的“錯”中找到“對”。
犯錯不是“錯”,犯錯而不思改變才是“錯”。我們要把一次次的“錯”變成“對”。你要記得,在人生最初的時候,正是由于你在一次次跌倒后一次次爬起,在一次次嘗試后積累經驗又邁開腳步,你才從一開始的四肢爬行,到學會站立、行走、奔跑,找到平衡及掌控身體的方法,成為一個直立行走的“人”。人生道路上的種種“錯”,又何嘗不像是學走路時的一次次摔倒呢?所以,不必害怕犯錯,“試錯”本身就是一種“對”。
希望不論幾歲的你,都有勇氣去嘗試,都有耐心去反思,通過“錯”去找“對”,把“錯”變成“對”。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相關文章:
新時代青年主題作文04-05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文10-14
新時代好青年演講稿(通用20篇)05-23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心得05-02
爭做新時代好寶貝教案01-02
新時代中國青年主題作文03-31
新時代新青年奮斗口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