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
教育感悟1
·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與拓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教育感悟2
為了更好地實施名校帶動戰略,推進集團辦學向更高層次發展,楓葉紅遍的十月末,陰江高中教育集團一行十人,踏上了赴哈爾濱、長春兩市的教育考察之旅。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和東北師范大學附小這兩所全國名校。
走進這兩所學校,撲面而來即是震撼。物華天寶、人文薈萃的地理位置,國家級師范大學的背景,幾十年輝煌的歷程,使這兩所學校彰顯出了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在校園漫步、駐足、聆聽、交流,目之所觸、耳之所及、心之所想,無不洋溢出欣賞與贊嘆。
一、所見、所聞
(一)哈師大附中印象
踏入哈爾濱高等院校薈萃的學府路,你都會被幾幢拔地而起、造型新穎、卓而不凡的歐式建筑所傾倒──這就是省內外聲名赫赫的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走進校園,正對校門的一塊臥石上赫然刻著“公、誠、勤、毅”四字校訓,大門一側的臥石正反面上書寫“厚德”、“勵學”四個遒勁大字,兩塊臥石莊嚴,厚重,讓人肅然起敬。通往行政樓的過道一側豎立著一排宣傳欄,榮譽榜上張貼著一長串20xx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名單,讓人驚嘆。群群落落、高大挺拔的白樺樹簇擁著幾幢白色的洋溢著歐式建筑風格的教學樓,氣勢恢宏。走進教學和行政辦公功能合一的逸夫樓大廳,匾牌、屏風、大理石墻面的書畫裝飾,處處顯露出精致與考究,彰顯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會議室,沙洪澤校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一行。作為哈師大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這位樸素而儒雅的學者型校長,沒有矯情的客套,沒有華麗的辭藻,看似隨意,又思路清晰地向我們介紹起附中的情況:辦學的歷史、師資隊伍的現狀、學生培養的特點、對學校管理的認識、創新拔尖人才培訓的思考……
作為哈師大附屬學校,附中的師資歷來優異,學校在崗教師中,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有109人,獲博士學位1人,在讀博士1人。哈師大兼職教授12人,碩士生導師11人,省級各類學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7人。
(二)東北師大附小印象
1. 打開空間的墻壁,實現環境的多功能性
走進附小教學樓,很快就發現它的與眾不同。樓廊內,寬敞明亮的開放空間令人心境開闊。各教室間的隔斷是靈活、可挪移的。樓內開放式走廊寬達8米,每個班級所占走廊面積達80平米,走廊不僅可供學生擺放學習用具,還可隨時被拓展為教室的一部分。教室的通透性設計與走廊擴展式格局,使東北師大附小的教學活動得以更加縱橫捭闔。
2. 打開時間的墻壁,促進時間的彈性化
附小每節課45分鐘、每年寒暑兩個假期、一張課表管一年——對于我國小學行之一貫的固定作息制度,進行了大膽顛覆。按照“開放式·個性化”的辦學理念,20xx年,該校研究制定了《彈性時間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由此打開了傳統學校教育中“時間的墻壁”。其中最典型的是附小首開先河地運行了“四·四”學期制——縮短寒假的周數,在五一與十一各增加一周左右的春假和秋假,使學生無論春夏秋冬都各享有一個美麗假期。
3. 打開教學的墻壁,實施個性化教學
從20xx年至今,附小以國家新一輪課改為契機,結合“開放式·個性化”辦學理念,重點對課程綜合化改革進行了大量探索,已摸索出4種課程整合與合作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課程內容與時間的優化重組,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益;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課堂教學特色。
二、所感、所悟
1. 先進的辦學理念是鑄就優質學校的根本
辦學必須要有哲學思考,正如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喬治·F·奈勒在《教育哲學導論》中指出:“個人的哲學信念是認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個教師或教育領導人,而沒有系統的教育哲學,并且沒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話,那么我們就會茫茫然而無所適從。”
哈師大附中沙洪澤校長基于對學生大學就讀和就業發展情況的調查了解,反思附中的教育實踐,提出了“教育——為了人的幸福”這一教學觀。他認為:基礎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讓學校成為提升學生幸福水平的樂園;讓每位教師成為幸福的人;讓學校課程成為師生走向幸福的階梯。在具體的實踐中,哈師大附中不求辦學規模的擴張,不求做大,而把質量的發展做強作為根本。多年來,哈師大附中因“校風好、師資強、質量高、有特色”而享譽省內外。
東北師大附小熊梅校長作為國內第一位獲得博士后的小學校長,立足國際視野,基于“以人為本”的思想,向傳統封閉式學校教育挑戰,提出了“開放式·個性化”的辦學理念。立足于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從時間、空間、課程、教學、組織、管理、評價等方面,全方位進行了系統性、整體性變革。尤其是深入到學校改革的核心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差異,把握學科教學規律,揭示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特點,實施個性化教學改革實驗,實踐了“追求卓越,盡善盡美”的工作理念。“開放式·個性化”辦學理念,喚醒和激發了附小人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并逐步轉化和內化為領導團隊和教師團隊的核心價值觀。東北師大附小歷經10年的改革與創新,實現了附小走向實驗性、示范性學校的目標追求。學校因培養學生“輕負擔、高質量、后勁足、潛力大、綜合素質高”而為社會和家長廣泛贊譽。
2. 銳意進取、勇于改革的探索精神是實踐先進辦學理念的不竭動力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變革速度逐漸加快,任何一所學校辦學模式或經驗的有效性周期正在縮短,與此同時,社會卻對學校人才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的要求。學校管理者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尋求新的突破。
熊梅校長帶領附小團隊在實踐“開放式·個性化”辦學理念的過程中,立足于“繼承中創新、改革中發展”的宗旨,銳意改革,勇于實驗,不畏艱難和壓力,通過系列的重大攻關項目,在逐漸探索出了個性化教學范式、綜合化課程實踐模式。
哈師大附中經過50多年的發展,清醒地認識到學校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發展高原期。學校把“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作為了主要的著力點。他們認識到:高中的教育價值不在于培養成型的創新性拔尖人才,而是打下創新發展的基礎;學校要為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教育,為教師提供個性發展的教育;學校要著力培養具有濃厚興趣、較強的思考力、強烈的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四種基本素質的學生。
3. 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塑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實踐先進辦學理念,推動學校持續性發展的基石
“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乃大師之大。”一所學校的發展,關鍵是教師隊伍,但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持續性的周期。縱觀這兩所學校,他們雄厚的師資隊伍是讓人羨慕的,這不僅得益于師范大學的背景支撐,更在于學校的有為。
東北師大附小在實踐“開放式·個性化”辦學理念的過程中,憑借自主辦學的機制,建立了教育研究發表會制度。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個學術品牌;創立了主題文化年制度,從德育文化年、體育文化年、外語文化年到綜合實踐活動年、教學文化年活動,有力的推進了各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塑造了一支研究型、專家型的優秀教師隊伍。
哈師大附中把培養“實踐型的教育家“作為了教師發展的目標,建立了多層次的教師培訓體系,形成了校本培養模式,努力營造有內涵、有生意、有學術的教師文化氛圍。在建立教師培養機制的同時,時刻關注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沙洪澤校長的眼中,對教師人文關懷首先需要體現在校長深刻的認識與寬闊的胸襟:被人管事約束、被人愛是幸福;沒有第一流的教師就沒有第一流的教育,也很難培養一流的學生;學校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地方,也是培養教師的地方;學校應該是教師的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要提高教師的生命質量。
沙校長講得一個故事讓我們感動不已:一位生命垂危的附中老教師向校長提出了他臨死前的最后請求:懇求校長,我死后,在我的靈堂上懸掛一行字“我愛附中”。這個故事,至少在我的眼中,已經足夠成為附中學校濃厚的人文氛圍的一個縮影。在會議室和沙校長的辦公室,都能看到寫有“平民本色 精英氣質”的書畫。沙校長說,這是對育人目標的一種詮釋。我的印象,與其說是育人目標的詮釋,不如說是哈師大附中領導團隊、師生群體在舉手投足間彰顯出來的“人校合一”稟質的精煉概括。
三、所思、所想
1. 利用教育集團優勢,各成員校要快速突破“第一曲線”,努力推進“第二曲線”發展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變革速度逐漸加快,任何一所學校辦學模式或經驗的有效性周期正在縮短,作為新組建的陰江高中教育集團,各成員校情況各有不同,不管是底蘊深厚的高中部、獨領風騷的初中部、異軍突起的實驗學校還是穩中又進的臨港實驗,都或淺或深地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如何在取得的現有成績上尋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找到新的發展動力,是擺在各成員校面前的問題。
1996年,美國未來學院院長揚·莫里森(Y.Morrison)的《第二曲線》一書出版。在本書中,他總結了世界許多著名企業成長發展的規律,提出了“第二曲線”理論。劉軍先生將揚·莫里森的“第二曲線”理論應用于教育,提出了學校發展的“第二曲線”理論(指在辦學成功或陷入瓶頸之后,學校管理者為了尋求新的突破,達到一種辦學目標而實施的一種面向未來的學校發展策略)。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的背景下,陰江高中教育集團的組建,新的教育資源注入無疑給集團各成員校帶來了新一輪發展的契機,各成員校只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充分利用教育集團的優勢,找到各自的發展區,才能在新一輪的教育發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教育集團各成員校在發展中要兼顧共性,彰顯個性
集團化辦學在推進優質教育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合理利用;促進核心母體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經驗、品牌效應等無形資產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促進青少年個性及特長培養的連續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策應地區城市化進程。但集團化辦學也有諸多困難。困難之一,就是是怎樣讓母體與子體和諧共處,互相吸收養分,而不是造成“牛奶”的稀釋。
集團運作以教育生態理論為支撐,用“1+X”的模式運作也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其中“1”代表共性部分,是集團實施同質化運作部分;“X”代表個性部分,是各成員校的異質化運作部分,各成員校實踐“源于母體、別于母體、優于母體”嫁接辦學的理念,使得各成員校運作因地制宜、個性突現。在特色文化建設、特色教師培養、特色課程開發、特色活動開展方面彰顯出異質的個性。
陰江高中教育集團的運作可以做到“三個共享”:共享特色管理、共享特色課程、共享特色師資。教育資源共享分爬坡式與電梯式,集團化辦學則是電梯式資源共享,但核心校和各成員校不僅僅是幫助和被幫助,輸入和被輸入的關系。理想的追求是:教育集團通過文化引領,讓各成員校產生“再生”能力,用充滿個性的文化內驅力推動自身的發展,形成了十二年一貫“無痕式”中小銜接的集團管理特色,推動集團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3. 教育集團各成員校在發展中要堅持文化立校
學校文化建設是凸現學校特色,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基本途徑,縱觀兩所學校,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在校園環境建設方面的顯性呈現、在學校教師、學生精神深處的內化浸染已經彰顯得淋漓盡致。
從20xx年始,陰江高中就將全面建設現代學校文化作為學校中心工作。在過去的五年中,陰江高中堅持走“文化立校、特色名校、質量強校”之路,秉承“愛國、求實、誠樸、進取”的優良校風,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五年的實踐,使學校在百年傳統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更深的積淀。
面對新的歷史階段,教育集團確定了“學府氣質、文化沃土、青春樂園”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詞,已經為集團各成員校揮就了大框架,高中校區的具體實踐也已經給了我們具體而微、可供參考借鑒的樣本。因此,要利用現有的自身優勢,在傳承的基礎上自我創新,從學校精神的培育入手,不斷吸收優秀的文化,鍛造獨特的文化氛圍,通過文化建設來影響人、熏陶人,實現教育集團的發展目標。
東北之行,連日的辛苦勞頓和奔波,毫無倦意,感受到的只是興奮與感動。一路的風景,一路的贊嘆,一路的思考,給我們太多的激發和啟示。“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作為決定地位,實力決定魅力”,作為陰江高中教育集體的一員,我們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站在未來的高度,不斷地為學校的發展尋找新的“奶酪”,我們有責任做好“教育必須做好的事”!
教育感悟3
許多當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兒女的教育問題,大部分擔心的不是教育之品質,而是為孩子將來之競爭力而憂慮,希望他或她不要輸人,於是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不要讓下一代輸在起跑點!」
因為這一句話之作祟,我們將來的主人翁可就要受罪了!早上要喝某某牌子的奶粉,星期一上美語、星期二上正音班、星期三上心算……一周之行程排得滿滿的.,連周六、周日都不放過,隨著年齡增長,升學的壓力更重,天天都在考試與補習中過日子。
說來令人心酸,打從娘胎出生就要為功名利祿而拼命,好不容易拿了個學位,又要五斗米折腰,有時更要偷、拐、詐、騙,為了成功無所不用其極。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什么是生活?」「人要為什么而活?」
當然最近有許多人也注意并反省這個社會長久以來不正常之現象,於是提出一些有關「人本」及「生命」之教育理念,但是這些概念皆僅為補救,并非真正解決問題之根本。
我們的老祖宗其實有過人之先見,提出教育子女要「灑掃、應對、進退」,多少生活之奧妙之處就在這幾個字內,正如許多在上軌道之工廠或公司上班之人都知道日本人所推動之環境管理或品質管理之基礎是什么?所謂的「6S」就是「灑掃」。
一個人有清潔、整齊之環境,才有爽快的精神,如此事事做來得心應手,居家與工作場合皆如此。對環境之維護,是維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之因素。尤其是現在人承受各種壓力與焦慮,更需要維持一個清爽舒服的環境。所以「灑掃」教育日顯重要!
「應對」是人與人相處非常重要之部分,尤其是業務人員、或推銷人員在工作之執行上非常重要。「應對」得當,就可以有漂亮之成績單。當然「應對」不是為了做生意而已,與人溝通本就是生活中重要之功課,要隨時隨地位對方著想,以對方之益處為考量,再加上耐心與毅力,相信可以經營出完滿之人生。同樣「應對」也是教育來的,父母應花時間引導兒女來學習溝通,好使其在社交及工作無往而不利。
「進退」是有關人之宏觀經營,認清自己之責任與義務。現在人強調個人主義,卻常常忽略與群體之互動,自己在組織中之位置與功能為何,常欠缺思考,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甘為人下,弄到最后只有爭權奪利,不知與人分工合作。殊不知,很多是需要發揮組織之力量才能完成。在這個人我關S密切之工商社會中,「進退」教育,益顯重要!
總之,古人將「灑掃、應對、進退」列入日常生活教育,對現代社會也十分重要。專業技能是生財工具,但是基本生活上之「灑掃、應對、進退」更不可缺,要兩者兼顧才能相得益彰。
教育感悟4
孩子往往都是大人們的一面鏡子。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則。
01
這幾年,我們開始更多地談論教養。
因為我們發現經濟上去了,腰包鼓了,但是教養沒上去,所以才有中國游客在國外的各種丑聞。
而國內的話,我不說大家也明白是什么樣的情況。
俞敏洪說:“教養是什么?教養就是當你走到一群人中間,你的行為恰當得體,讓人感到禮貌和愉悅。”
我自己之前對教養也沒有很大的在意,我自己的原則是盡量不打擾他人,不給他人造成麻煩。而有了孩子之后,我開始更加注意這個問題,特別是孩子們的教養問題。
因為我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人,希望他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為什么會有了孩子才會去注重?因為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諸多不足。其實孩子很多時候不明白禮儀要求,父母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時候,也教會孩子。
就比如前幾天帶孩子出去吃飯,和幾個玩伴在一起,馬上就開始大叫起來,孩子一興奮就叫,加之他的嗓門很大。
我馬上把他牽回來,跟他說,這是大家吃飯的地方,不能大叫。但是過了一會幾個人就爬到隔壁桌邊上的沙發座位的靠背上去了,這個時候我就去把他們叫回來,告訴他們不要打攪其他的客人用餐,應該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否則我會動用終極處罰手段了(一個人去外邊門口站著反思,需要的話我可以陪你,因為我沒有教育好你)。
對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來說,很難控制情緒和行為,但是父母一樣要管教好他們,不是說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一頓。那樣只會顯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沒有教養。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然后溫和地告訴他該怎么做。
當然有媽媽會說孩子太淘氣,不聽管教的。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里出了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告訴孩子規矩和自律。
02
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會長大。
當孩子犯了錯或者惹了麻煩,我見過最多的借口就是“孩子還小,沒事!”所以就有兩三歲的孩子在我家倉庫邊上的墻上尿尿,我不能責備啊!因為孩子媽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啊!
所以就有新聞上說的,孩子用石頭劃停在路邊的車,孩子媽熟視無睹,以致于氣不過的車主直接把孩子踢飛,最后引起官司的事。
犯錯孩子那方堅持的理由是:孩子還小,憑什么動手。
這個理由真的是自帶光環,無懈可擊。
合適的做法是不是應該把那個熟視無睹的媽媽踢飛呢?
當孩子惹禍的時候,馬上就用孩子還小來回應。這是對孩子的成長不負責的行為。要知道,你不教育孩子,總有人會狠狠教訓他的。
看到過一個母親在網上發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在還在發抖。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后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后,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皮點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
可是試問,孩子還小,做媽的也小嗎?為什么不及時管束好自己的孩子呢?
我記得我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在高鐵上。他因為太興奮了,要跟我玩游戲,每次玩贏了就哈哈大笑。
前排的一個小哥因為要睡覺,無法忍受,于是對我說,“管好你的孩子!這不是你家里”
當時我跟孩子媽面面相覷,趕緊道歉。拿出繪本,幫孩子換一個安靜模式,給他講故事。
此后帶孩子出門我就更加注意了。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去打攪別人,而最需要注意的人是我。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放縱。因為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
如果父母現在不好好地教育孩子一些為人的.禮貌和規矩,因為孩子小就放縱不管,犯了錯還期待大家的原諒。
那么,當有一天他走出學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那時候孩子就受不了。因為沒有人再那樣順著他。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時候不會后悔。
而且這樣的熊孩子長大了,能夠成為合格的父母嗎?能擔當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嗎?
03
先管好自己,再說管好孩子。
有一個媽媽說,有一次,家里來了親戚,兒子就大方地將所有的玩具拿出來分享。最后離開時,親戚家那4歲的男孩看中了一只恐龍玩具,而這是孩子最喜歡的寶貝恐龍。當然不會給,但是親戚家孩子也是哭著喊著要拿回去。
當時的情景很尷尬,兩個孩子爭著要。這個時候孩子望著媽媽,希望媽媽能夠給自己保住這只恐龍。而親戚也微笑著望著她,等著她開口把玩具送給孩子。
要知道在我們平常的印象里,這只恐龍就應該送給客人,因為客人是尊貴的,可以任性。
可是她知道這只恐龍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蹲下來對親戚家孩子說:“下次姨媽給你買一只新的,好不好,這一只留給弟弟,因為他會睡不著的。”
孩子不依。這個時候親戚出手了,直接把玩具搶過去,塞到了她手里,然后拉著孩子就走了。
連基本的告別都沒有。其實,她第二天就想問地址給孩子買一只。但是對方連電話都不接了。最后還逢人就說她家里人小氣。簡直沒把她氣死,但是她不后悔,因為這樣的親戚不交也罷。
面對這樣沒有教養的熊大人,孩子能得到好的教養嗎?很難。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自己就要先管好自己。
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你一個人的,不要以為全世界都會像你一樣圍著你的孩子轉。
要知道,孩子小,也是一個有尊嚴的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得到好的教養。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家里的熊家長,才讓孩子變成了熊孩子,這也是孩子的一種悲劇,因為小時候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無不是家長一步步影響著搭建的。
熊孩子的問題,責任難道不在家長自己嗎?
我一直希望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不是由你說了算,也不會因為你的任性而自動讓道,成長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你必須對自己負責,也要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定要記住,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但是外邊的世界很殘酷。
你必須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讓別人感覺舒服和愉悅。而不是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人。
教育感悟5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南川西路1號湟川一分校)
人人心中都有愛,作為教師的我們心中的愛又多了一分崇高,愛自己的學生,就如同父母愛子女一樣,也就是說我們不缺乏愛,問題的關鍵是如何釋放我們心中對學生的那份關愛。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教育永遠不變的主題,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能開啟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愛能喚醒孩子們沉睡的靈魂。"愛"應在我們教育者心中。只有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
一個班集體,幾十個孩子,雖然處于同一個年齡階段,但品德、個性等卻因人而異,這就需要全面、長期、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學生。必須充滿愛心和耐心,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張××:因長期的學習壓力,而導致精神及行為偏激,不正常,這個孩子在高一時就出現過因心理壓力過重而導致的不良狀況,通過對其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及時使這種狀況得到改變。但上了高三后,隨著學習的壓力增重,性格內向,不會調整自己,也不會主動找人交談,導致她又回到了比以往更嚴重的狀況。我及時與家長取得了聯系,孩子媽媽把她在家中所觀察到的一切告知了我,了解了這個孩子經常使勁拔下自己的頭發,并對家長說一些非常消極的語言。而且,孩子的爸爸脾氣很不好,對孩子經常發火。針對了解到的情況,我把孩子的父母都叫到了學校,對家長在教育上進行了引導,尤其對爸爸的問題進行了交談,要求家長對孩子改變教育方法與要求。如,第一,控制做作業時間,減少孩子在學習上的負擔;第二,不要壓制孩子,孩子想說就說,想唱就唱,給其一個自由的空間;第三,多與孩子溝通,尤其是與孩子溝通少的爸爸。同時,我把孩子單獨叫到了辦公室,坐下和孩子面對面就她本人從學習、生活、人生等各方面也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交談時我給孩子削了一個蘋果。孩子之后在與家長的共同配合與努力下,對孩子多關注與關心,家長多與孩子聊天,經過不長時間終于使這名學生有了明顯的改變,臉上也開始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對學習及生活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和我之間也主動有很多話聊。在這之后家長為此還專門寫來了感謝信,作為一個媽媽像撿回了丟失的孩子一樣高興,談到了和她孩子聊天的事、談到了我給孩子削蘋果的事、談到了孩子的巨大變化,從信中我看到了作為家長的欣慰、體會到對老師的感激。我想孩子高興的不是吃了一個蘋果,而是她體會到了老師對她的關懷與愛。
作為教師,要毫不吝惜地給孩子愛,愛永遠是教育的真正內涵,如果沒有愛,任何做法都無法開啟一扇封閉的門;如果沒有愛,任何說服都無法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尤其對單親家庭的孩子,要給他們一分更多的愛,那就是信任、鼓勵和寬容,永遠不要放棄一個孩子,永遠要給他們更多的愛。
給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給孩子一些鼓勵,就為迷途的孩子點亮一盞明燈;給孩子一些寬容,就會收獲耐心等待后的一份驚喜。
楊××:高一的時候,有很多壞習慣,遲到、上課講話、不尊重老師,批評她時,就像個刺猬。我的心里是沉重的,但我始終相信,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了解知道了她的家庭情況。經過一番周折之后,我分別見到了她已經各自組建了新家庭的`爸爸、媽媽,并進行了溝通。她和她的繼母相處得很不好。了解她的家境,走進她的內心,你會發現,在孩子的心中除了脆弱還是脆弱,她外表的冷漠、不馴服,是她為了保護自己,硬生生地裝上去的刺,它傷害了別人,其實她自己也很痛。教師只有深深地愛學生才能取得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
當我再一次見到她的親生父母時,我對他們只有一個要求,說說你女兒的優點,她從小到大,都得過什么榮譽。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批評過她,對她除了表揚就是關心,她給我的信上寫道:"老師你是我的母親,是我最近的人。我按照你的方法,正在改變自己,我感覺一切都在變得美好起來,仿佛自己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此為母;你是,此為親。"這次經歷讓我再一次體會到:"教師對學生所做的獨特的貢獻,就在于教師既扮演了父母溫暖與關懷的角色,又扮演了一般父母所不具備的嚴格的角色".
為教師,有時只要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學生,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送上你溫暖的手,扶他一下,對我們來說,可能就是舉手之勞,可對學生而言,可能就是成長的支柱。
【教育感悟】相關文章:
教育感悟01-17
感悟教育05-02
我對教育的感悟04-30
教育反思與感悟05-02
教育實習感悟04-29
教育:生命感悟04-30
《愛的教育》心得感悟12-22
小學教育見習感悟04-29
感悟教育小故事04-27
「教育智慧」讀書的感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