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的人物性格特點
孫犁同志是一位在小說創作上有自己的藝術風格的作家。《荷花淀》是他的短篇代表作,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七個農村青年參軍,因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來不及同家里人告別。他們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沒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們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軍的運輸船,敵人追趕著她們。幸虧她們丈夫的隊伍埋伏一在這里,給了敵人一個迎頭痛擊。這些婦女也在無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一誘敵人進入包圍圈的功勞。
這個短篇充分體現了孫犁創作的鮮明特色*,這里想談三點。
首先是作者善于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對于婦女,刻畫得尤其深刻、細致。
請看作品的第一部分,即水生在區上報了名,回到家里同妻子見面的一段描寫:
女人抬頭笑著問:“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站起來要去端飯。
水生坐在臺階上說:“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他們幾個呢?”
當時斗爭形勢很緊張,丈夫這么晚才回來,臉色*神情也異常,女人立刻覺察到了,擔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回來,其他六個人都沒有回來,所以第一句話就問:“他們幾個呢?”
水生沒有直接把參軍的事說出來,而是簡單地回答:“還在區上。”留下緩沖的余地,然后就問他的父親和兒子小華。當他知道父親已經睡下了,才放了心,準備先給妻子做工作,然后再去做父親的工作。
女人很機警,對于丈夫的回答還不滿意,又緊追著問:“他們幾個為什么還不回來?”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這些地方都寫出女人細膩的感情活動。水生一露面,她就覺察到有異常的情況發生。她問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領,有點吞吞吐吐,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繼續追問,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
當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作品描寫“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一吮一了一下。”
這里沒有直接描寫人物的心里活動,實際上卻是含蓄地描寫了。既寫出女人非常關心丈夫,全神貫注聽丈夫講話,才不留心手里的葦眉子;又寫出丈夫參軍的消息,在女人內心所引起的震動。但女人是識大體的,她克制住自己對丈夫依戀的感情,不讓這種感情過分流露出來,所以毫不聲張,作品寫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一吮一了一下”。這樣細膩的感情活動,就通過一個簡單的細節,形象地表現出來了。這是剛聽到丈夫參軍的消息時的直接反應。
當丈夫比較詳細地說明當時的形勢,縣委決定成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時,作品描寫:“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
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一著豐富、細致的感情活動,是值得我們仔細捉摸、深入體會的。“你總是……”這種口氣,本來是表示不滿的。用不滿的口氣說話,是為了表現女人對丈夫依戀的感情。“總是……”什么呢?“總是很積極的”。“很積極的”,這是對丈夫的稱贊。所以這句話是用一種不滿的口氣表達了女人滿意的心情,寫出女人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的活動。盡管這個普通勞動婦女對丈夫的參軍,還有點戀戀不舍,但她是識大體的,她沒有因為留戀夫婦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相反,她稱贊丈夫的積極,滿意丈夫的行動。實際上,當丈夫比較詳細地說明斗爭的形勢,和自己參軍的經過時,女人正式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支持丈夫的行動。這種支持不是講什么大道理,而是通過這樣一句簡單的日常生活的語言來表現。這是非常簡練的一句話,但它所包含的感情卻是很細膩、很豐富的。
水生他們參軍走了。作品接著描寫:“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著去探望自己的丈夫。“藕斷絲連”,是個普通的成語,但用在這里,卻非常貼切,它富有地方色*彩,富有荷花淀的風味,而且十分準確地表現這些女人對丈夫的懷念。她們湊在一起,就念叨著丈夫,想去看丈夫。但是,她們是在革命一根據地的環境中生活,在一黨一的教育下成長的,都積極、上進,自尊心也很強。何況男人剛走兩天,她們要明白說出,又感到難為情。因此,就想法給自己找到了借口。有的說:“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說:“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雖然都是借口,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心照不宣。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就把她們的藕斷絲連,寫得活靈活現,充分表現這些青年婦女此時此境的復雜而細致的感情。她們的矜持和害羞,終于敵不過對丈夫的懷念,于是“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去了”。
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是孫犁創作的又一個特點。這就使他的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這里可舉出他寫勞動、寫戰斗的例子來分析。
小說的開頭,描寫水生女人編席子。作者把這個勞動場面,完全詩化了。請看小說的頭一個自然段: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一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開頭前三句,作者就點出了勞動的時間、空間和對象。像詩的語言一樣,簡練、動聽、優美。它不僅寫了環境,還反襯出環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這里是個勞動場所,但收拾得很干凈,而且一切準備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現在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接下來就寫女人的勞動。女人勞動得怎樣呢?作者沒有直接說出來,他只是寫勞動的畫面。簡單兩句話,就把女人編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樣柔一滑修長的葦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纏絞著,在她懷里跳躍著。纏絞著,跳躍著,這兩個動詞用得多么好,他不僅把勞動的場面寫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藝,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繪出來了。
特別是下面這一段: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一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你看,本來是在勞動,一下子就變成了“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不是把勞動的場面完全詩化了、美化了嗎?“她有時望望淀里”所引起的關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寫,不僅讓讀者看到了完全詩化了的畫面,聞到了“新鮮的荷葉荷花香”,而且還感受到了女人的內心活動。她為什么“有時望望淀里”呢?因為她心里有事:天這么晚了,丈夫還沒有回來,她一邊勞動,一邊在等待丈夫回家。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說的敘事的方式來表現,而是通過散文詩的繪畫的筆法來描繪,就顯得詩意盎然,引人入勝。
再看描寫戰斗的場面。先看在戰斗打響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緊追過來的描寫: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得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
這個場面寫得非常簡潔、生動,是一幅十分逼真的畫面。描寫她們搖的小船飛快:“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駛船“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兩個地方用了三個比喻,都是寫飛快。打跳的梭魚是形容船的飛快。織布穿梭,縫衣透針,是形容人物動作的飛快、熟練。這些比喻都用得好,切合當時的情景,也切合婦女的身份。這時只聽到“水在兩旁大聲地嘩嘩,嘩嘩,嘩嘩嘩!”再用這樣的象聲詞來寫聲音,真是有聲有色*,十分生動,從而也反映出這些青年婦女的沉著、勇敢、能干。
她們把船搖進了荷花淀。對荷花淀的幾筆描寫是這樣的:“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完全可以當作散文詩來朗讀。這里只有兩句話,一句寫荷葉,一句寫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著作者強烈的感情。這里是荷葉荷花,也是銅墻鐵壁,是監視敵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敵人的戰場。用這樣兩句話,作為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將是一場消滅敵人的戰斗。所以這兩句話,從文章的結構上說,也很有意義,很有作用。
再看下面描寫戰斗的場面。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說的寫法來寫戰斗,而是用散文詩的筆調來描寫。我們常見的小說寫法,總是要比較客觀、具體地描寫敵我雙方打仗的情況。這里卻不是這樣寫,而是通過這些婦女的切身感受和體驗來著筆。
作者的筆隨著她們的船搖進荷花淀,開始記錄當時人物的視覺和聽覺:她們看見的是荷花淀“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聽見的是“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一槍一!”交火以后,對敵人幾乎一句話也沒有寫。作品正式展開描寫的,是婦女所想到的、所聽到的、所看到的:
她們想,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一準要死了,一齊翻身跳到水里去。漸漸聽清楚一槍一聲只是向著外面,她們才又扒著船幫露出頭來。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肥一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一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人了?……
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這是一場緊張的戰斗,作者卻在寫“荷花變成*人了?”寫這群婦女在東張西望,找自己的丈夫。這不是把一場戰爭完全詩化了嗎?它有力地表現這些婦女轉驚為喜的緊張、愉快的感情。通過人物的感受和體驗來描寫,這常常是詩歌的寫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強感情的色*彩。
當然,對這場戰爭也有些客觀描寫,但只有很少幾行文字,顯然不是描寫的重點。重點卻放在打了勝仗、打撈戰利品上。這個重點雖是客觀描寫,但充滿著詩情畫意,洋溢著人物戲謔的情調和歡樂的氣氛,完全可以當成散文詩來閱讀。
孫犁的小說,大多數都是描寫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斗爭。他著重取材于勞動婦女,這是他創作的最大特色*,也形成他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以這篇小說來說,本來是寫七個青年參軍,以及參軍后所取得的第一個勝利。按照一般的寫法,本來似乎應該以這些參軍的青年為主。但作品卻著重寫了他們的女人。作品對于題材的這種處理,是很值得注意的。我們不能僅從個人的藝術愛好、藝術習慣方面去理解,而是要看得更深一些。在舊社會,勞動婦女被壓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們是迫切要求解放的。她們解放到什么程度,常常是我們衡量社會解放的一種標準。因此著重描寫婦女的生活和思想,描寫她們怎樣一步步地站起來參加社會斗爭,對于反映解放區人民的生活,反映革命戰爭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變化,都是很有意義的。所以我們認為孫犁創作中的這一風格和特點,是有著深刻的時代和社會的原因的。《荷花淀》不過五千字的篇幅,但我們從這里卻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據地的勞動婦女怎樣一步步地站起來參加社會斗爭,可以清楚地聽見她們前進的腳步聲。開始,我們看到這些婦女還是帶著一般家庭婦女的特點。由于社會的、歷史的原因,她們都守著自己狹隘的家庭,希望丈夫不要離開。但是根據地一黨一的教育,革命戰爭對每個人的教育,使她們識大體,明大義,她們有積極向上的要求,她們懂得丈夫站在民族解放戰爭的前列是光榮的,應該支持,而不應該由于個人感情和生活的原因而妨礙他們。她們支持丈夫參加抗日戰爭。后來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們看見打仗,經了風雨,見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用她們自己的話來說:“只要你不著慌,誰還不會趴在那里放一槍一呀!”“打沉了,我也會鳧水撈東西,我管保比他們水式好,再深點我也不怕!”這就是說,經歷了一次打仗,她們增長了見識,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婦女同樣也能做到。經歷了一次戰爭,便喚一起了婦女的自尊心,喚一起了她們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樣戰斗的思想覺悟。當聽到水生批評她們是“一群落后分子”時,有個婦女說得好:“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后多少呢!”于是,她們成立了隊伍。這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敵人來“圍剿”時,“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小說就這樣真實地反映了根據地的婦女,怎樣由于戰爭的教育,逐步地打破家庭小圈子,擺脫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女人低男人一頭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會斗爭、民族斗爭的行列里。她們以實際行動為中國勞動婦女爭了氣,為中國人民增了光。
你想,連最沒有地位、最受壓迫、覺悟較低的婦女也起來了,那么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難道還會遠嗎?當然是不會遠的。所以這篇側重從婦女方面來反映根據地人民斗爭生活的作品,同樣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