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背影》課堂實錄

時間:2024-09-04 11:56:58 智聰 好文 我要投稿

《背影》課堂實錄(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課件,課件可以生動、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那要怎么寫好課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背影》課堂實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背影》課堂實錄(通用15篇)

  《背影》課堂實錄 1

  一、導入新課

  師:有一篇題為《兒子眼中的父親》的文章,流傳甚廣,我們一起來看看。(點擊課件)

  兒子眼中的父親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了。”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說實話,他的看法相當高明。”

  60歲: “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學者,遺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師:看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對爸爸的看法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東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貴。

  師:確實如此啊,雖親近如父子,但有些東西,只有在時過境遷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親、領悟父愛的。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概括課文,把握文意)

  建議學生這樣概說課文:

  概說全文的主要內容;概說文章的行文脈絡;概說你認為的課文重點段落的主要內容。

  活動方式:請每個學生從上面三個角度中選擇一個,對課文進行概說。(用五六個句子對課文進行概說。注意對課文第六段的概說。)

  學生思考,交流

  A.你知道了些什么?

  B.本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幾十年來為人們所傳誦。我今天也想聽聽同學們的真實感受,你能用“我知道文章寫了 ”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談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嗎?

  生1:我知道文章寫了父親在車站為我送行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時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寫了四次背影。

  師:哪四次背影,你能給我們找出來嗎?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開頭“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第二次是父親為我買橘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父親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親的來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到了父親的背影。

  師: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應該是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老師課中小結:這是一篇追憶性散文,寫于1925年,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平常。那是作者追憶1917年,丟了職賦閑在家的父親,送兒子北上讀書,在火車站分別的時候的情景。作者當時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念書,得知祖母去世,從北京趕到徐州,與父親一道回揚州奔喪。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書,父子在浦口惜別。那時的中國,軍閥割據(jù),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斗,廣大勞動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朱自清作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凄涼的情緒。作者的家庭因為社會的黑暗日趨窘迫。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境遇艱難的現(xiàn)實。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寫出來的,不僅是簡單的父子之間的倫理之愛,也暗含著一種時代之難和心靈之痛。

  縱觀本文,父親的背影總共出現(xiàn)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分別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是“虛寫”,而最真實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車廂里,看父親為自己買橘子是出現(xiàn)的。

  (品析:教學內容:概說課文,把握文意;教學角度:概括內容;概說脈絡;概說重點段落;教學手法:學生思考,師生交流)

  速讀課文,指導學生整體感知。

  三、合作探究

  順勢切入課文第六段,進行精段品讀

  (1)建議大家這樣朗讀(朗讀訓練)

  輕聲地朗讀課文第六段,感受關于父親“背影”的故事;

  輕聲地朗讀課文第六段,感受這一段的結構層次,以這一段中兩次背影分層次朗讀;

  輕聲地朗讀課文第六段,感受這一段中的感情抒發(fā)。

  (2)請學生從下面的話題中自選內容研讀課文第六段

  話題:作者是怎樣描寫刻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的?

  背影

  師: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塊情感的通靈寶玉,那么,它的兩面都寫著愛。請問寫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親愛我”,一面是“我愛父親”。

  師:知道這兩種愛是比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們是怎樣表達的,這是我們探究的重點、難點。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構了一個具有強烈視感效果的焦點場景,形成了一個動人的文學意象——“背影”。而且這個“背影”又將“父愛”與“愛父”兩種情感統(tǒng)一在一起。

  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請同學們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背影”產生的客觀條件是什么?也就是說賣橘子的貨攤在什么地方?

  生:賣橘子的貨攤在“柵欄外”,與車廂有鐵道相隔。

  師:那么父親怎樣才能買到橘子?

  生:須穿過鐵道,要跳下這邊月臺,還要爬上那邊月臺。

  師:“背影”是什么情況下的“背影”?

  生:是父親上那邊月臺時的背影。

  師:假如像我們今天常見到的情景:列車旁的月臺上有流動購物車,父親順手買了一兜橘子從車窗遞給兒子,還會有書中所寫的“背影”嗎?

  生:沒有的。順手買一兜橘子,就使這行為很平淡,不能引起強烈的情感刺激。

  師:所以說是車廂與橘攤的空間位置構成了產生“背影”的客觀條件,它增加了買橘人的行動難度。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一般來說付出了較大努力得到的東西讓人覺得怎么樣呢?

  生:難忘、甜蜜、喜悅

  生:付出較大努力得到的東西讓人倍覺珍貴,須加倍愛惜。

  師:難度增加了價值。我們再從父親的情況看,假如父親像你們年輕的體育老師那樣三十幾歲,又身強力壯,身體利落,穿著也利落,能輕快地躍身跳下,能輕快地縱身上跳,那么,還會有文中所寫的“背影”嗎?

  生:沒有的。父親條件愈好,上下月臺越不成問題。

  師:所以文章極寫父親攀爬能力之弱,顯示攀爬難度,這樣,文章的情感力量會怎么樣?

  生:父親條件越差,上下月臺難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發(fā)的集中和強烈。

  師:綜上所論,我們可以這樣進行總結——空間位置與人物行為及其自身條件的矛盾性蘊蓄著濃濃的父子情。由此大家明白敘述空間的作用了嗎?

  生:故事的空間影響事情的性質。

  師:所以,寫作有這樣一條原則:利用空間條件與事件相關元素的關系塑造人物,創(chuàng)造故事。比如,創(chuàng)作一個下河救人的故事,在十來米深的'唐山陡河與不到兩米深的小河溝有區(qū)別嗎?

  生:當然,在陡河要難得多。

  師:所以,我們要樹立“空間意識”。

  下面我們再從兒子這面看“背影”。從兒子這面看“背影”,看見的仍然是父親,但我提醒同學們要注意,這是一種寫作藝術——從兒子看到的父親的樣子中看兒子的心理——以描寫對象的情狀顯示描寫者兒子的眼神,其效果是“一石二鳥”。具體說父親是怎樣去買橘子的呢?兒子眼中的父親是什么樣的呢?盡量用書中的摹狀語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過鐵道,“慢慢探身”,下到這邊月臺下邊,然后在那邊月臺邊“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師:這樣具體,這樣傳神,說明兒子是怎樣看著父親的?

  生:說明兒子正全神貫注地盯著父親的舉動。

  生:我感覺好像兒子和父親一起使勁兒。

  師:這一瞬間,兒子心中的骨肉親情被激發(fā)開來,這是對父親的一種認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愛,所以才會有情至深處、不由自主的“流淚”。同學們要記住——認知是情感產生的條件。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明白其中的緣故,就會有相應的情感。“背影”描寫很具體,間接寫出兒子心理很專注。甚至還寫出兒子對父親心理的體驗。文中寫父親買橘子回到車上怎么說?

  生:看見父親“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師:“心里很輕松似的”是說父親的心里感覺,兒子怎么知道?

  生:“撲撲衣上的泥土”,這本身就是父親的一種輕松的動作,從這樣的動作里,可以看出父親買來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輕松。

  師:這些描寫,其實就是兒子對父樣的認知——從外表到內心。在整個買橘過程的描寫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根據(jù)目標準確使用摹狀詞,比如“攀”、“縮”、“蹣跚”、“左傾”、“努力”,等等,都是在極力體現(xiàn)這橘子來得怎么樣?

  生:不容易。

  師:“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話,我們用一個字怎樣來概括?

  生:難。

  師:是的。用“難”來體現(xiàn)“心”。整個“背影”都圍繞這個“難”字寫。為了體現(xiàn)“難”,甚至還著意寫父親的穿著。他穿了什么?

  生:“大馬褂”、“布棉袍”,這樣的衣著為上、下月臺增加了不少的困難。

  師:是的。寫什么都有目的。這買橘子本來是一個平凡之舉,那么為什么如此打動人心呢?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整個過程,進行了工筆畫一般細致入微的描寫,從父親的衣著形象以及一連串的動作,走、探、穿、爬、攀、縮、傾、抱等,每一個動作那都像電視特寫慢鏡頭一般的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那說明父親買橘子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而是費了不少的周折。幾個小小的橘子,包含著濃濃的父愛。

  這是第一個“背影”。文中還寫了第二個“背影”。第一個“背影”突出了“難”的動作,第二個“背影”體現(xiàn)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個“背影”體現(xiàn)的是“難舍”的情。

  師:憑什么這樣說?

  生:“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這才回到車里。這說明“我”一直注視著父親。

  生:一個人走進人群里,我們盯著看,有時看不到了,過一會兒,就又看到了。不見了,又見到。反反復復,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著了”。

  生:那個“再”字很傳神,傳出“我”對父親的關心。

  師:這就是“難舍”,目光依依遠送人。“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孤帆遠影碧空盡,不見長江天際流”。循著第二個“背影”,讓我們詮釋一下本文標題——《背影》。“背”,一個意思是“脊背”的“背”,一個意思是“離”。“影”,這里應該解作“像”。“背影”者,父親漸漸去我而背之像也。這樣的“背影”里蘊涵的是什么?

  生:人走遠了還在看,難舍之情非常明顯。

  父親為兒子,多為難的事都不在乎,也因為兒子目不轉睛地盯著背影看,滿目含情地在人群中苦苦追尋,這通靈寶玉般的“背影”,自然就永遠銘刻在兒子的心田上,懸掛在兒子的記憶中,讓他一面體味著“父愛”,一面釋放著“愛父”。

  四、教師進行小結:

  這一段中的事件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父親買橘。作者層次分明,語言樸素、情感深沉地描寫了父親的背影。那布帽、布馬褂、布棉袍,表現(xiàn)了父親的家庭敗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蹣跚的步態(tài),那探身、攀手、縮腳、傾身等動作,形象地描繪了父親的費勁吃力;那叮囑的話語,表現(xiàn)了父親的關懷備至;那流淚,又流淚的敘述,表現(xiàn)著作者內心非常復雜的情意。總之,這一段都表現(xiàn)了父親真摯的愛,處處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感動之情。

  【品析】教學內容:段落精讀;教學角度:朗讀——概括——分析——小結;教學手法:朗讀法(體現(xiàn)目標的不同,體現(xiàn)層次的區(qū)別);概括法(概括內容和內部層次);分析法(分析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我是于漪和余映潮尊師的忠實的追隨者,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也是力圖體現(xiàn)些許他們的教育思想。

  語文課堂不能失去“語文”的色彩,必須要立足并扣住文本,回歸本色。還要使學生在閱讀、聽說等語文實踐中同時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讓語言學習和人文精神不著痕跡地自然融合。“因文悟道,因道悟文”,從而實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

  對話過程中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我不是“一言堂堂主,我是“發(fā)言首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課堂上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對話。而“首席”的職責就是:營造對話氛圍——使對話在寬松、民主、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組織對話過程——使對話在有序和有效的狀態(tài)下進行;調控對話方向——使對話始終圍繞當前的話題進行 。但這并不意味著課堂上教師不能傳授知識,因為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我們要把握“到位”而不“越位”的原則。)】

  (3)回扣與順聯(lián):

  這一次的閱讀任務是進行“回扣”和“順聯(lián)”。 “回扣”即回頭扣住課文的開頭部分,體會禍不單行、家境慘淡的特定環(huán)境;“順聯(lián)”即順勢閱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體會父子相戀的真摯情感。從而使全文的教學形成一種選點突破、輻射全篇的格局。

  建議學生這樣探究:

  回扣:從對背影的描寫回扣課文的二、三段,體會禍不單行,家境慘淡的特定環(huán)境

  師:如果就單純地描寫父親去買橘子,故事會這樣感人嗎?

  生:父親已經年老力邁了。

  生:父親的身體肥胖。

  師(引導):不錯,父親的體胖和年老力衰都是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在的原因,聯(lián)系課文二三段,看看有沒有內在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呢?請同學自由朗讀二三段

  生:(沉默。)

  師(啟發(fā)):我們不妨回憶一下父親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

  生:母親去世,悲痛,喪母的悲痛。

  生:家境不好。

  師(引導):是啊!母親去世+家境不好,真是禍不單行的日子。……喪母無論對于誰,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一種切心的痛,都是一種難以撫平的傷。

  師進一步引導:除此外,父親此時還面臨怎樣的境遇?

  生:父親的失業(yè)。

  師:不錯,失業(yè)意味著什么?

  生:已到老年!沒了經濟收入。

  師:我們的父母也可能面臨失業(yè),但并不一定是進入老年了啊!是失業(yè)不是退休!

  師:是的,沒了工作,直接面臨經濟支柱的坍塌,失業(yè)就將面臨家庭經濟的危機,無錢維持生計。我們來看看文中具體的語句。

  生:(第三節(jié))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

  師: “變賣典質” …… 就是把家里的東西典當出去換錢用。那就是傾家蕩產啊! 大家想想看,父親經受著喪母的悲痛,失業(yè)的悲哀,家敗的無奈,它們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父親的身上,壓在肩負一家老少生養(yǎng)之責任的脊梁身上,他的心情是悲酸苦楚的,甚至是無助無望的,此時的背影該是多么沉重啊。在這種情況之下,父親卻并沒有忽略對兒子的愛,父親在這千難萬苦的逆境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貴多少倍。可見,二三兩段對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開頭為整篇作品設置了慘淡的環(huán)境、悲涼的氣氛,與父親對兒子的滿腔溫情形成對照,有力地烘托了父愛的崇高。

  師:我們讀《背影》的結尾。大家有什么感覺?

  生:照應了開頭,兩年不相見,心里很想念,自然就期盼相見。

  生:我覺得文章寫完了,但事情沒有完。

  師:為什么這樣說?

  生:“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盼相見,但不知什么時候。

  師:“唉”的一聲長嘆,留下思念,留下期盼。這是一個沒有完結的結,此時打在了作者的心靈之上,讓他糾結痛苦;也永遠地打在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靈之上,讓我們唏噓慨嘆!從“背影”里,我們應該懂得什么叫“父子之愛”,由此理解我們生活中的骨肉親情。

  (主體教育觀要求語文教育要弘揚人文精神,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真正地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知識,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經驗。

  建構主義的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它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經歷。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教學中,我努力實踐以上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課文理解的情感氛圍。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閱讀教學真正視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實踐證明,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自主品析、交流他們極富個性化的理解和感受,是這一堂課的一大亮點,學生們的思維火花被點燃,他們精彩的發(fā)言贏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五、總結全文,歸納收獲:

  回顧所學,交代本課的學習內容

  趣味學習活動

  請學生就xx與xx這個話題對課文進行發(fā)現(xiàn)。

  如:開頭與結尾

  我與父親不想見已經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哎!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學生進入課文,進行橫向聯(lián)系,進行探尋。

  比如:父親與兒子——

  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黑色與紫色——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內疚與思念——

  哎,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哎,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見面!

  少年與老年——

  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實寫于虛寫——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教師順勢引出下面的內容:

  簡敘與詳敘

  課文第二段,簡敘,用幾句話就寫了一件事

  課文第六段,詳敘,用很多話寫了一件事

  教師講解:簡敘與詳敘(詳略)的處理,在這篇文中里也顯得很重要,在一篇記事類文章中顯得很重要。在這篇課文中,作為簡敘的段落,介紹家境,突出背景,表現(xiàn)心情,進行鋪墊;作為詳敘的段落的作用是突現(xiàn)場景,描繪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抒發(fā)情感。如果沒有略寫,詳寫的內容就顯得不自然;如果沒有詳寫,課文就沒有動人的細節(jié),沒有故事的味道。所以,詳寫和略寫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反思】

  本課設計為三個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合作探究、總結歸納。扣住文本不架空文本。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不離開讀文章。三維目標的體現(xiàn)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融合在一起,水到渠成。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心靈體驗,課堂上既有對學生評點方法的引導,更有對于閱讀文章方法的傳授。將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定位為讀文、讀人、讀自己。方法上的指導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背影》課堂實錄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經常聽到小朋友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也聽到有人把這首歌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來唱,確實,在生活中,父愛和母愛是一樣偉大的,只是父愛可能比母親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實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得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背影》。

  師: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學們已經不陌生了,請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

  生:我們在去年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還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荷塘月色》《綠》等

  師:同學們了解得可真多,介紹得很全面,是的,上學期我們就已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對《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今天的學習同樣會給同學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感知:

  師:這篇文章的課題是《背影》,那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樣的情形下提到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請思考這些問題,朗讀過程中如有生字詞,請劃出來,并查字典解決。

  生:紛紛朗讀課文,邊讀邊作標記(約五分鐘)。

  五分鐘后

  師:讀完課文,剛才的思考題已經解決的請舉手

  生:紛紛舉手

  生1:這篇課文一共三次提到背影,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親給我買桔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在父親和我分別時我看到的背影。

  生2:一共有四次,除了剛才說的三次外,在文章最后一段,也提到了父親的背影"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馬褂的背影"。

  師:對,你看書更仔細。確實,這篇文章一共四次提到背影,而且,注意是提到"背影",每一次背影的提及是不完全一樣的,請同學們再用簡潔的幾個字概括一下。

  生1:第一次:想背影

  生2:第二次:看背影

  生(七嘴八舌)第三次:別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師:概括得很好,這篇文章就是圍繞"背影",通過細小的`具體的事情來寫背影的,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發(fā)現(xiàn),哪一次的背影寫得更具體。

  生(異口同聲):第二次的背影

  師:那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的背影,請一位同學來把第6小節(jié)朗讀一下,其他同學注意思考:(1)請用橫線劃出具體描寫背影的語句。(2)為什么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么詳細。

  生: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

  師:將你們所劃出的具體描寫背影的句子齊讀一遍,然后根據(jù)文中的描寫用你的學習用品模擬出父親去買桔子的路線,并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

  生:學習小組模擬、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邊模擬邊介紹

  生:根據(jù)課文中的描寫,我們小組用筆袋當用月臺,用兩支鉛筆作為鐵路,父親在給我買桔子的時候,先從這邊月臺慢慢探身下去,再穿過鐵路,爬上那邊月臺,然后去買桔子。

  生:我們小組還有補充,就是從這邊月臺探身下去,再穿過鐵路,爬上那邊月臺的時候,文中有很具體的描寫,是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然后身子向左邊微傾,然后再爬上去,從這些爬月臺的描寫,更能看出父親買桔子的艱難。

  師:第二小組同學模擬介紹的更具體,更形象,說明同學們已經深入理解課文了,確實,父親的行動更令我們關注,"探"、"縮"、"傾"這些動作能體現(xiàn)出父親買桔子的艱難,由此,你們能理解為什么要把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么詳細具體?

  生1:能反映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生2:父親給兒子買桔子的行為傾注了分別時的深沉的愛。

  師:正是這樣,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的獨特發(fā)現(xiàn),選擇了"背影"最佳表現(xiàn)角度,將父親的慈愛,艱難和努力,通過"背影"真切的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也顯出了父愛的深沉,博大,他的行為是這樣的,父親的語言更具樸實、簡潔,請找出文中父親的語言,仔細揣摩他的深意。

  生:"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天無絕人之路"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生2:我買幾個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生3:進去吧,里邊沒人

  生4:這些話反映了父親對我的安慰,比如說第一句話,其次,還表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心,我已經是20歲的人了,但父親還把我當成小孩子,幫我買桔子,叮囑著我,牽掛著我,從這些話中都能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深刻地領會文中父親對兒子的愛,那么,文中的兒子理解了嗎?,兒子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父愛的理解和領悟的呢?

  生:兒子的幾次流淚,淚水說明了一切,淚水表達了對父愛的理解、感激。

  三、布置作業(yè):

  生活中,豈止是母愛,父親,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著沒有發(fā)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得珍貴,請你選擇一個角度,寫出你的親情之愛,450字左右。

  《背影》課堂實錄 3

  我們常說母愛是慈祥的,父愛是嚴厲的。但在朱自清的筆下,父愛卻是綿長的的,以至“我”讀父親的來信時,熱淚盈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朱自清的《背影》。(板書課題)感受那份綿長而溫暖的父愛。

  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讀出課文的感情。

  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生:文章講述了父親送我上學時為我艱難買橘的故事,表達父親對我深深的關愛之情。

  生:文章講述了父親為生活勞碌奔波,晚境卻很頹唐的故事,說明舊中國世態(tài)炎涼。

  生:文章講述了“我”家庭遭遇變故,祖母去世,父親的工作也交了卸。

  生:課文以背影為主線,四次寫父親的背影,表達了父與子之間相愛和相憐的故事,和子對父的深深的感念之情。

  生:我覺得文中還透著淡淡的哀傷之情。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文中幾次提出“我”哭了,因為祖母的去世;因為看到父親的艱難的買橘;因為不舍父親的離去;因為讀到父親的來信,父親老了,而“我”這不孝子卻不能在身邊侍奉,內心深深的自責和愧疚。

  師:你說得很好。可見你課前預習很深刻。在四次哭時的感情是否一樣?

  生:不一樣。第一次是“我”看到家庭遭遇變故傷心而哭;第二次是“我”為父親的買橘感動而哭;第三次是因為懷念父親,痛憐父親老境父親的頹唐,無人照顧,深深的自責而落淚。

  師:是呀,為人之子,為人之父的朱自清在寫此文時,真是內心感慨良多。課文幾次寫流淚,這篇文章的題目是《背影》,課文幾次寫了“背影”,在文中圈畫出來,并說說那一處最讓你最感動。

  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邊讀邊圈畫,并進行批注。(幾分鐘后)

  生:課文四次寫到父親的背影。

  師:這四次背影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呢?

  生:第一次出現(xiàn)在第一段開頭,“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給讀者留下懸念:第二次出現(xiàn)在第六自然段,父親買橘時的背影。第三次還是第六段,是“我”和父親分別時的背影;第四次出現(xiàn)在課文最后,讀到他的來信后又再次想起他的背影。

  師:非常好。請坐,概括得很具體。在四次背影描寫中。你最受感到的是哪一次呢?

  生:第二次。

  師:好,下面我們就直接學習第六段,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感激之情來讀第六段。

  生齊讀第六段,對在感情的處理方面,美文朗讀方面給予指導,讓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融入文本。

  師:在描寫父親買橘的背影時作者是怎樣刻畫的呢?

  生:作者著中于衣著、動作的描寫。寫衣著突出顏色“黑”,寫動作抓住(穿、走、探、爬、攀、縮、微傾)。

  生:我以為好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從“蹣跚”可以看出。

  師:說得很好。下面老師想請人來復述父親買橘的過程。(學生小聲在下面復述)指名學生復述。

  生:父親送我上車之后,又跟我說去買幾個橘子,吩咐我不要亂走動。我看見他戴著黑皮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探身下去。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很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的眼淚很快流下來了。我趕快擦干眼淚,為了不被人看見。我看見他抱著橘子往回走了,看見他過了鐵道后,我趕快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師:復述得很具體,從剛才的復述中,我們體會到了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如果讓你給這一節(jié)擬定小標題,你會怎么擬呢?(學生思考,師巡視)

  生:父愛深深。

  師:你從情感的角度去理解。

  生:買橘送別。

  師:從主要事件理解。

  生:甜甜的橘子

  師:這個標題擬得好。請繼續(xù)。

  生:沉甸甸的橘子。

  生:沉重的橘子。

  師:為何是沉重的橘子呢?說說你的理解。

  生:因為它飽含父親對我沉甸甸的.關愛,而我以前還嫌棄他說話不夠漂亮,嫌棄他嘮叨,自以為聰明過份,因此這里也有我深深的自責和愧疚之情。

  師:很好,你分析得很具體,那么作者擬定的題目是什么呢?

  生:背影。

  師:談談你對這一題目的理解。

  生:“背影”是全文的線素,它象一根線,把父親給予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感念之情串聯(lián)起來。

  師:很好,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

  生:文中四次出現(xiàn)背影,但作者只著重刻畫第二次背影,為后文寫自己多父親的感念之情做了很好過度。

  生:先寫作為大學生的我,對父親的講話不漂亮而插嘴,“其實我那年已經二十歲”完全可以獨立,對父親所行為從不理解到感動,到后來理解父親、感激、思念父親的情感變化過程。

  師:是的,父親買橘的背影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才讓作者感慨萬千。

  師:想象一下,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為我買橘送別的?

  生:父親很忙,本來說好叫一個熟識的茶房照顧我,再三囑咐,甚是仔細。但最終還是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躊躇了一會。終于還是決定自己送。

  生:父親在自己失去了母親,丟了工作,又奔波勞累的尋找工作之余來送我,可見父親對我的愛之深。

  師:當時父親的心情怎么樣?

  生:我認為是憂郁沉重的。

  師:說說你理解。

  生:我從“父親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和深青色棉袍看出來的”,加之祖母去世。

  師: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的背影,你會怎么形容。

  生:沉重的背影。

  生:艱難的背影

  師:很好,抓住了動作的艱難。

  生:勇敢的背影。

  師:說說你理解。

  生:父親明知道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很艱難,大他為了給遠行的兒子買橘解渴,為了照顧兒子,他勇敢的爬上月臺,買回橘子,然后感覺是那么輕松,這正是慈父的表現(xiàn)。

  師:的確“兒行千里父擔憂”,你們是理解很深刻,無論我們長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永遠是孩子,是他們呵護的對象。我也知道在座的很多同學,就在不久前,剛剛送走遠去他鄉(xiāng)打工的父母或親人,臨行前的叮嚀,期盼,一定不少。此時此刻,在你們是內心深處,我想一定涌動著對父母依依眷戀和深深的感念。我想,學了這篇文章,你一定有許多話語想對自己的親人說,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感恩,濃濃的思念,和真摯祝福,對遠在他鄉(xiāng)的親人說一句話。好嗎?我說開始,大家一起說。一、二、三。(學生大聲說。)(此時學生雜亂的大聲說,但對于學生來說,此時與父母一別,那又將是長長的思念,許多學生此時已熱淚盈眶。)

  《背影》課堂實錄 4

  一、導入新課

  師: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父母的愛的陽光照耀著我們前進的每一寸行程。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都有無數(shù)有關父母讓自己難忘的故事,對嗎?

  生:對。(大家異口同聲回答)

  師:這些故事里凝聚著父母對我們的深切關愛。那么,哪位同學來和我們說說自己的故事呢?

  生1:我原以為爸爸是不愛我的……。我明白了對爸爸的看法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同。

  生2: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爸爸非常愛我,記得又一次……。(貼近生活,學生都有話說)

  師:很好,幾位同學幸福地說出了他們自己的故事,也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幸福。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背影》去體會那份“深沉的父愛”,體會那份讓無數(shù)讀者感動過的感動。(板書:《背影》)

  二、了解作者

  師:《背影》的作者是誰啊?

  (學生都預習過,自然知道)

  生:朱自清。(齊說)

  師:好,誰了解朱自清的,說說看?

  生:我知道他字 佩弦,我們上學期學過他的《春》;

  師:好,還有么?

  生:他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散文家;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看大屏幕——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原名朱自華,揚州人。現(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散文家。曾在清華大學讀書、任教過,他是民主戰(zhàn)士,他不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多媒體顯示)

  三、整體感知課文

  師:剛才我們有同學說,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春》,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背背看?

  生背誦開頭幾段。

  師:好,我們今天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優(yōu)秀作品《背影》,看看這又將是一篇怎樣的美文?

  師:先請大家來聽一聽這篇課文的朗讀錄音。(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

  生聽課文朗讀后。

  師: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一共提及了幾次背影?

  (朗讀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前提,沒有好的朗讀、沒有語感還怎么領會文意。其次,朗讀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這樣他們就不會泛泛而讀。)

  四、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指導學生談讀課文后的體會和感受。

  師:讀完了,并能回答問題的同學舉手。(舉手是一種反饋)

  (同學們都舉手了,幾乎都能回答。)

  師,我們一起說文章一共提及了幾次背影?

  生:四次。

  師:好,我們請一位同學說說看哪四次?(請一位成績中等偏下的同學回答此問題。)

  生:第一次,開頭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94頁,“…..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

  第四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師:好,在文中把這些語句劃出來,然后試著用幾個字來概括說一下?第一次是 的背影,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說是,難忘的背影;第二次是看到的背影;第三次是分別的背影;第四次是思念的背影。(同時板書)

  師:文章一開篇就提出“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在寫法上有什么作用?

  生:點題。

  生:給人以懸念。

  師:對,不錯。開篇提出來,這是在點題,那么,我們看結尾呢?

  生:依然在談背影,這是首尾呼應。(學生的思維敏銳、活躍)

  師:好的,那么貫穿其中的呢?

  生:也是背影。

  師:這叫什么?(我給學生提示)

  生:以“背影”為線索。

  師:朱自清作為散文大家,他的文章的結構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呢?

  (在此時來講解文章結構是恰到好處的,有助于他們認識結構,更有助于他們指導其寫作。)

  生在下面自由回答。

  師:開篇點題,結尾呼應,全篇以“背影”為線索,文章思路清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例子,我們除了學習文章的思想、情感,也要在文章中學習寫作的技巧、思路。

  師:我們再來看看文章中一共出現(xiàn)過幾次流淚?

  生:四次。第一次是“看見滿院狼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第二次是“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第三次是“我的淚又來了”,第四次是“在晶瑩的淚光中”。

  師:他回答的正確了嗎?

  生齊聲回答:正確。

  師:好,這位同學看書很仔細,我們掌聲鼓勵。

  生鼓掌。

  師:老師看看下一次掌聲要鼓給誰呢?請用幾個字概括一下來說第一次是 的眼淚,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說是,悲傷的淚;第二次是感動的淚;第三次是惜別的淚;第四次是思念的淚。(同時板書)

  師:這位同學回答怎樣?

  好!生共同答道。

  師:掌聲鼓勵。

  師: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先發(fā)現(xiàn)“我”第一次流淚與第二次流淚有何不同?

  師:“簌簌”是什么意思?

  生:紛紛的樣子。

  師:說明什么?

  生:說明很多;

  師:那為什么會很多呢?

  生:因為傷心;

  師:第一次是傷心之淚。家中禍不單行的遭遇,回家又見到滿院狼藉的情景,自然眼淚簌簌而下,這是多;而“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一次呢?為什么很快?

  生:因為,我看到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這一幕一下子震顫了我,使我領悟到了父親的這份愛,于是“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的流淚說明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對我的愛。是的,同學們我們知道愛是雙向性的,正當我們在被愛包圍的時候,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回報!那么,我們再來看看朱自清,當他的父親對他是如此的摯愛,他領會到了么?他有反向的愛過父親嗎?請同學們在文章里找找看?(多媒體顯示問題)

  生1:有,我發(fā)現(xiàn)了。當父親抱著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這個“攙”字真誠表現(xiàn)了“我”的感念之情。

  生2:還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反語的運用,表明我的難過、悔恨。

  生3:我來補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說明“我”一直銘記著他的“背影”。

  師:很好,從這幾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又是一次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的最好詮釋!

  五、拓展延伸

  父親為了給孩子買幾個橘子,不顧危險,不惜自己的身體,在文中一些動詞中體現(xiàn)著濃濃的愛子之情,很讓人感動。可是這篇文章在入選教材時,有一些因為這一段話,認為父親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孩子面前樹立了壞榜樣,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多媒體顯示)

  (學生討論、交流)

  生1:這篇課文主要表述“父愛”的主題,其他的可以忽略,再說孩子二十歲了,且已經上大學了,這點是非還是分的出來的。

  生2:我認為父親應時刻給孩子做好的表率,就算是好心做錯了事,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

  師:同學們對這個問題有自己很好的看法,遠超出了老師的預想,非常好。老師自己也比較贊同第一位同學的看法。我們回去完成一道作業(yè)題:寫一篇200字的作文,寫你和你父母之間讓你感動的一件事,下節(jié)課我們在課堂一起分享。(多媒體顯示作業(yè))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背影》,感悟了親情。知道了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走,除了母愛之外,還有一種堅強、深沉而又無言的父愛,讓我們深深感動。再此老師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享受親情的同時,也要懂得珍惜它,回報它,永遠記住愛的雙向性!下課!

  《背影》課堂實錄 5

  師:這篇文章感動了很多人,你們有沒有感動,請舉手

  師:沒有感動的舉手——刻薄點說,兩次都不舉手說明你那個…好吧,哪個呢,下課再說吧

  生:第六段,

  師:讀一讀,說一說

  生:他囑咐我路上要小心

  師:平常的句子能看出感動,不容易

  生:課文最后一句

  師:恩,那么大年紀,想到這些,可見父子情感之真摯

  生:走了幾步又回頭,依依不舍

  師:細節(jié)寫出了父親的愛

  生:第四段,茶房……再三叮囑

  師: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懷。你很主動,主動的同學是優(yōu)秀的。連不感動的同學也很快主動了

  生:第六段,蹣跚,說明父親很努力才買了橘子,但是回來,撲撲身上的塵土,很輕松似的。

  師:你真是個讀書的孩子,你注意到了很輕松的樣子,大家想過嗎,讓我們感動的內容都與什么相關

  生:背影,都與背影相關

  師:或遠或近,都相關,這是一個怎樣的背影,高大?

  生:不高大,肥胖,衰老的……

  師:衣著呢,不許看書,直接回答

  生:黑色馬褂,黑布小帽,深青色棉袍

  師:走路的動作呢

  生:蹣跚

  師:課文圍繞它寫,那么怎么去感受這個背影呢?大家看這幅插圖,這個插圖能不能表達這種情境?屏顯父親翻月臺圖

  師:如果配文字,應該是哪些文字。

  生:他兩手攀在上面……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師:你們圈畫出最能表現(xiàn)父愛的詞語,教師開始讀……

  生:蹣跚……艱難……照應前面的肥胖等等

  師:換“徘徊”行不行,恩,這個是內心活動,不是動作

  生:向左微傾……吃力

  生:攀縮吃力

  師指著屏幕上的插圖:這幅圖師兩手向上攀?

  生:是

  師:我生氣了,怎么讀書的,這是攀么。(動作示范了一下,借助黑板)

  師:這是攀,還是爬?。所以畫的不好,你們要敢說。

  生:傾字好……很不容易

  師:我就讀出了“不容易”,你們大概是沒有做爸爸的緣故(眾笑)。

  教師板書不容易

  師:如果沒有問題,那么是不是可以下課了。如果背影漸漸是寫一個穿著……的父親,在……給兒子買橘子……表現(xiàn)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那就上完了。

  生:為什么前面寫那么多,為什么不直接下買橘子,攀月臺

  師:有問題比主動更優(yōu)秀。大部分同學寫人喜歡寫眼睛,為什么他寫背影不寫眼睛,假如要描寫眼睛,會是什么樣的眼睛

  生:應該是眼睛很小的,胖子嘛

  師:更應該關注眼睛的內涵

  生:慈祥

  師:還能讀出作者沒有寫出的東西,不錯

  生:還有精明,因為年輕的時候干過許多大事。

  師插嘴說,真正干大事的人往往不精明。眾笑

  生:深邃

  生:疲倦,因為家里的事比較多

  師:疲于奔命,困倦

  生:依依不舍,想留下但必須要送走的感覺

  生:還有悲傷

  師:能讀出作者沒有寫出的東西是很難的。我們看看父子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哪些信息對理解本文有聯(lián)系

  屏顯:1915年,包辦婚姻,兒子生氣——1916年兒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親生氣——917年父親實業(yè),家庭困頓,父子別離——兒子1920年到南方工作-1921年兒子由杭州到揚州工作,父親代領工資,兒子辭職離去——1922年兒子回家,父親不讓進門——1923年兒子回家,父子無言,兒子再次離開----1924年作者寫小說暴露家庭矛盾,——1925年,父親給兒子寫信(大去之期不遠),兒子在淚水中寫“背影”——1928年,父親讀到背影。父子冷戰(zhàn)結束——1945年父親去世。

  生:1917年,父子別離

  生:1925年,父親給兒子寫信(大去之期不遠)

  師:還有沒有跟本文有聯(lián)系的

  生:1928年……父子和解,因為這篇文章

  師:好,以后你們和父親吵架了,就寫一篇文字,就和解了。(眾笑)

  師概括:父子之間有很深的矛盾,有距離,哪位同學能在文中看出父子之間的距離

  生:第五節(jié),聰明過分。說話不漂亮,不滿意,暗笑他迂,覺得父親是白搞

  師:現(xiàn)在的孩子也認為父母比較落后

  生:第五段第六段,父親叮囑我小心,不要著涼,買橘子,而我話特別少,客套

  師:很硬,不親切,言辭之間有點遠,想找機會逃離老爸

  生:第四段,渡江玩了一天,游逛

  師:無所事事,游逛勾留,玩了一天,大家想想,祖母去世,父親失業(yè),你還去玩了一天。這說明父子之間有距離

  生:從第六段,爸爸你走吧,其實車開動還有很長時間

  師:找機會趕走,不膩父親,表面心理的距離。這個矛盾,最后有沒有解決,誰是主動的

  生:爸爸

  師:從哪里看出來是父親示好

  生:買橘子

  生:第四自然段,躊躇了一會兒,不去送也可以的,他是借這個想拉近距離

  師:讀書一定要注意變化的地方,尤其是心理變化的地方。其他還有沒有表達愛的方式

  生:全部句子都放這兒,一個也沒有拿走

  師:每一代人愛人的方式也不一樣,中國傳統(tǒng)的父親是胃炎的,今天都被母親奪走了。父親是不說“我愛你的”,是用行動表達愛,

  生:叮囑茶房,躊躇……

  師:文章中最強烈地表達愛的`句子,同學們還沒有找到

  生:本不要去,一定要去

  生:……很輕松似的……那邊來信,盡到父親責任,后來又惦記,路上平安

  師:還有更深厚的,繼續(xù)

  生:終于忘了我的不好,惦記我的兒子,越來越關心,惦記……變化了

  生:第二段,事已至此,……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生:第五段,夜里警醒些……不要著涼

  師:爸爸一次次表達,兒子有沒有理解

  生:沒有理解

  師:開始沒有,最后有沒有理解

  生:理解了,在淚光中理解了

  生:第七段,少年出門,做了很多大事,獨立支持,不容易,哪知老境如此頹唐

  師:老……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理解了他為什么會發(fā)火,哪個詞兒最能

  生:自然,因為那么不容易,發(fā)火是理所當然

  師:幾個自然,兩個……不容易所以自然而然就控制不住,剛才,“淚光中”的眼淚,你們理解四次流淚能不能都表明充分的理解……第一次因為是祖母死,第二次第三次是買橘子,最后一次是文末

  生:不能說是充分理解,這兩次買橘子流淚還只是感動,不是理解

  師:再看看父子關系的屏幕圖。為什么說前面兩次不能說充分理解呢

  生:如果理解了就不會到杭州去到南方去,

  師:對嗎,如果理解了,文章就說不定寫于1917年,應該是1925年寫的吧,父親給兒子寫信,打開了冰凍,但是文章還沒有寫……看這封信,“我身體平安……大去之期不遠矣,”

  有沒有矛盾的地方?

  生:平安,大去不遠,又說快死了……

  生:信是1925年寫的,其實二十年后才去世

  師:那么哪句是真話,身體平安,這種矛盾的心理有點意思,為什么又說大去之期不遠,既表達了對兒子的愛,又希望能得到兒子的關愛,示愛,也是示弱,然后就得到了愛,寫了這篇文章,父親老了就喜歡他牽掛他

  師:不容易啊,還有那些地方說明父親不容易

  生: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工作沒有了

  師:還有那些,說明不容易

  生:父子關系不太好

  師:都說父愛如山,那么我們在后面加一句話,父愛如山一樣……

  生:沉默生:沉重生:嚴苛

  師:生活中從眼睛里讀出父愛是容易的,但是從背影中讀出父親的愛是不容易的。你們如果有一天從背影里讀出了愛,那么你就真正懂了什么是愛。

  感言:每次聽黃厚江老師的課,總是不由得想起了著名的話劇演員朱旭,老戲骨在電影《變臉》里的表演簡直無可挑剔。黃老師的課只能用已臻化境,爐火純青來形容。大約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吧。輕松,幽默,如坐春風。課堂節(jié)奏把握無與倫比。幻燈片內容簡潔,來回使用,四兩撥千斤……

  另:用猜測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的手法,也有點類似于補白手法,一證。

  《背影》課堂實錄 6

  師:從結構的角度,我們來讀讀《背影》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師領頭)我與父親12……

  生: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讀)

  師:這一段放在文章的開頭有什么作用?

  生:總領全文,開篇點題。

  師:PPT展示作文開頭方法——開篇點題,引出下文。

  師:再讀讀結尾,近幾年來12……

  生: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師: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生:照應前文,點明主旨。

  師:總結作文結尾方法——照應前文,畫龍點睛。

  (PPT)寫作啟示——開頭要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結尾要照應前文,畫龍點睛。

  師:再讀第一段(生讀),這段著重寫了什么?哪幾個字要重讀?

  生:開篇點出“背影”,強調“最不能忘記”。

  師:文章4次提到父親的背影,哪四次?

  生:

  ;1>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2>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3>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4>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

  師:這四次背影中,哪一次背影最不能忘記?

  生: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師:對,這也就告訴我們在選材時要圍繞什么來選材?

  生:圍繞中心選材。

  (PPT)寫作啟示——選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師:如果單純地描寫父親買橘子,故事會感人嗎?

  生:不會

  師:為什么?

  生1:望父買橘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我們在前面了解了他們家當時悲慘的境遇,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父親那樣做確實很感人。

  生2:前面的內容都是在鋪墊。

  師:恩,說得很好。請同學們觀察第二段和第六段,看看寫了幾件事?

  生1:第二段,用幾句話寫出了幾件事。

  生2:第六段,用很多話只寫了一件事。

  師(PPT):

  簡敘:介紹家境,突現(xiàn)背景,表現(xiàn)心情,進行鋪墊

  詳敘: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便于抒發(fā)感情,增強故事的味道

  師:在寫作過程中,朱自清除了寫父親買橘子看到的背影這件事情外,還寫了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生: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我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托茶房。

  師:寫得很細致嗎?

  生:沒有,都是一筆帶過,非常簡略。

  師:所以,這里提醒我們在敘事時還要注意什么?

  生:詳略得當。

  (PPT)寫作啟示——敘事要詳略得當。

  師總結:整篇文章的結構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起來看看。

  (PPT)(第1段)輕點一筆——開篇點題

  (第2—3段)交代一筆——介紹原委

  (第4段)穿插一筆——烘托蓄勢

  (第5段)簡敘一筆——略寫事件

  (第6段)詳敘一筆——突出主題

  (第7段)深化一筆——表達感悟

  (PPT)寫作啟示——記敘文寫作模式

  師:看下面這段話(PPT展示)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師:父親的兩次背影,兒子的流淚,只因為——

  生1:因為父親老了,他那么吃力那么努力地幫兒子買橘子,只因為心里的愛啊。

  生2:因為他太感動了,感動于父親本可不做卻做了的事情。

  生3:因為父親走了,兒子對父親舍不得。

  師:作者用樸素的語言寫出作者內心真實的感受——感動于父親的背影。

  (PPT)寫作啟示——寫作文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師:寫“父親”背影的時候朱自清怎么來刻畫父親的?讀下面兩個句子。

  (PPT)

  1、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2、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

  生:齊讀句子。

  師: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特征?

  生:都用了帶顏色的詞語。

  師:顏色上又有什么不同?

  生1:父親的穿著顏色很暗,而父親懷里的橘子卻是那樣的紅,就像冬天跳躍的火。

  生2:拿父親自己衣服的顏色與給兒子買的朱紅橘子的顏色形成鮮明對比。

  生3:父親衣服的顏色是冷色調,而朱紅的橘子是暖色調。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請問父親為什么要穿著暗色的衣服?

  生:因為祖母死了,家中剛辦完喪事,不適合穿鮮艷的衣服。

  師:恩,冷色調的衣服盡顯家中的凄涼,父親的窘境。

  師:朱紅的橘子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生:就像寒冷冬天里跳躍的火苗,給人溫暖的感覺。

  師:同時,在揚州話中橘子跟“局氣”諧音,代表好運氣的意思,所以父親給兒子送橘子又希望——

  生:希望把好運氣帶給兒子。

  師: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此慘境的父親,卻始終想著自己的兒子能有好運氣,多么感人。

  《背影》課堂實錄 7

  一、 導入

  師:經常聽到小朋友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也聽到有人把這首歌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來唱,確實,在生活中,父愛和母愛是一樣偉大的,只是父愛可能比母親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實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得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背影》。

  師: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學們已經不陌生了,請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

  生:我們在去年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還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荷塘月色》《綠》等

  師:同學們了解得可真多,介紹得很全面,是的,上學期我們就已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對《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今天的學習同樣會給同學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 整體感知:

  師:這篇文章的課題是《背影》,那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樣的情形下提到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請思考這些問題,朗讀過程中如有生字詞,請劃出來,并查字典解決。

  生:紛紛朗讀課文,邊讀邊作標記(約五分鐘)。 五分鐘后

  師:讀完課文,剛才的思考題已經解決的請舉手

  生:紛紛舉手

  生1:這篇課文一共三次提到背影,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親給我買桔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在父親和我分別時我看到的背影。

  生2:一共有四次,除了剛才說的三次外,在文章最后一段,也提到了父親的背影"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馬褂的背影"。 師:對,你看書更仔細。確實,這篇文章一共四次提到背影,而且,注意是提到"背影",每一次背影的提及是不完全一樣的,請同學們再用簡潔的幾個字概括一下。

  生1:第一次:想背影

  生2:第二次:看背影 生(七嘴八舌)第三次:別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師:概括得很好,這篇文章就是圍繞"背影",通過細小的具體的事情來寫背影的,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發(fā)現(xiàn),哪一次的背影寫得更具體。

  生(異口同聲):第二次的背影 師:那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的背影,請一位同學來把第6小節(jié)朗讀一下,其他同學注意思考:

  (1)請用橫線劃出具體描寫背影的語句。

  (2)為什么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么詳細。

  生: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 師:將你們所劃出的具體描寫背影的句子齊讀一遍,然后根據(jù)文中的描寫用你的學習用品模擬出父親去買桔子的路線,并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

  生:學習小組模擬、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代表你們小組邊模擬邊介紹

  生:根據(jù)課文中的描寫,我們小組用筆袋當用月臺,用兩支鉛筆作為鐵路,父親在給我買桔子的時候,先從這邊月臺慢慢探身下去,再穿過鐵路,爬上那邊月臺,然后去買桔子。

  生:我們小組還有補充,就是從這邊月臺探身下去,再穿過鐵路,爬上那邊月臺的時候,文中有很具體的描寫,是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然后身子向左邊微傾,然后再爬上去,從這些爬月臺的描寫,更能看出父親買桔子的艱難。

  師:第二小組同學模擬介紹的更具體,更形象,說明同學們已經深入理解課文了,確實,父親的行動更令我們關注,"探"、"縮"、"傾"這些動作能體現(xiàn)出父親買桔子的艱難,由此,你們能理解為什么要把這一次的背影寫得那么詳細具體?

  生1:能反映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生2:父親給兒子買桔子的行為傾注了分別時的深沉的愛。

  師:正是這樣,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的`獨特發(fā)現(xiàn),選擇了"背影"最佳表現(xiàn)角度,將父親的慈愛,艱難和努力,通過"背影"真切的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也顯出了父愛的深沉,博大,他的行為是這樣的,父親的語言更具樸實、簡潔,請找出文中父親的語言,仔細揣摩他的深意。

  生:"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天無絕人之路"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生2:我買幾個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生3:進去吧,里邊沒人

  生4:這些話反映了父親對我的安慰,比如說第一句話,其次,還表現(xiàn)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心,我已經是20歲的人了,但父親還把我當成小孩子,幫我買桔子,叮囑著我,牽掛著我,從這些話中都能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深刻地領會文中父親對兒子的愛,那么,文中的兒子理解了嗎?,兒子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父愛的理解和領悟的呢?

  生:兒子的幾次流淚,淚水說明了一切,淚水表達了對父愛的理解、感激。

  《背影》課堂實錄 8

  師:提起父親,你會想到什么樣的詞句?

  生:堅強、勇敢、偉大、心胸寬廣等等。

  師:假如你的父親給你寫信,會寫些什么?

  生:他一定會鼓勵我好好學習。

  生:肯定是讓我在家聽話,聽爺爺奶奶、老師的話,否則會揍你。

  師:我們來看一看,作者的父親給他寫了一封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讀了這封家書,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學生反復讀這封書信。

  生:我覺得這不像是一位父親寫給兒子的,倒像是一位陌生人寫的,充滿了請求之意。

  生:讀出了一種悲傷之情,寫下這封家書的人,心情一定是極為沉重的。

  生:我覺得父親寫下這封家書時,是一種矛盾的心情。既不希望在遠方的兒子為自己擔心,又希望兒子能夠重視自己。

  師:你說得很好。有一句老話:兒行千里母擔憂。其實父親又何嘗不是擔憂呢?

  生:父親一邊說自己身體平安,一邊又說自己大去之期不遠矣,他是在寬慰兒子,又非常想見自己的兒子一面。

  生: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似乎在對兒子說:我們能否再見一面,你原諒我吧!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讀出了父親信中的那難以言述的話語。一個有新思想的兒子,一個有守舊情懷的父親,他們之間的矛盾可想而知。也正是因為種種的恩怨,讓父子兩人天各一方。而今,當兒子收到父親那無法說清卻又感懷于心的家信時,他又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生: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生:我不由得流下淚來,想起了他的種種好處來。

  生:作者說,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既表明了自己想與他再相見的情感,更有一種對自己過去所作所為的一種愧疚。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一封家書,勾起了兒子對父親的懷念,也讓兒子對父親的種種過往煙消云散。父子沒有隔夜仇,分隔太久的父子,通過這一封家書,讓往昔溫情的一幕浮上眼前,那是怎樣的一幕呢?

  生:看到了父親的背影。

  生:應該說是車站送別,父親給我買橘子的一幕。

  生:車站送別時父親的背影。

  師:請同學們將作者描寫父親背影的句子勾畫出來,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父親的背影,而不是身影呢?

  學生讀相關“背影”語段。

  生:作者描寫的是父親離開我買橘子的過程,他看到的就是父親的背影,所以用背影顯得很真實。

  生:背影讓人讀起來很有感情,而身影缺少這樣的感情。

  生:背影給人一種越走越遠的感情,而身影沒有這樣的感受。

  師:你說得很好。那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生:通過作者的描寫,給我們的感受是父親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只能看到父親的背影。

  生:身影給人的感受是就在我們身邊走來走去,而背影給我們的感受就是離我們遠去,再也回不來的感受。

  師:買橘子,還有再回來的時候,但在人生路上,離開了,還會再回來嗎?

  生:我明白了,當作者看到父親說大去之期不遠矣時,便想到的是父親離開時的背影,既是一種真實,更是暗含著一種生離死別的意味。

  生:也正是這樣一個原因,作者寫父親的背影,既有一種珍惜更有一種不舍。

  生:對于他們父子二人而言,曾經一定有過很多很的不愉快,但隨著父親的老去,彼此互相原諒。

  生:我覺得描寫背影意味深長得多,不僅僅是父親的漸漸離去,更是背后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

  師:確實,讓我們再讀一讀課文,看看父親遭遇到了哪些不幸?

  學生閱讀,找出并感受。原來在禍不單行、陰云籠罩,哀愁焦慮的日子,父親用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讓遠行的游子幾番落淚。父子之情躍然紙上,父愛在背影的烘托下顯得異乎尋常地深沉和感人。

  生:對于父親而言,他承受了太多太多的不幸,但他從未將這一切告訴給自己的兒子。

  生:對于兒子而言,他有了自己的兒子,才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父親。

  生:我覺得作者通過背影,看到了父親對自己的無限的愛意,也看到了父親的艱難,特別是我自己也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之后,這種情感更為明顯。

  師:確實如此。對于任何一個孩子而言,父親的代名詞是堅強、勇敢、博大、寬厚,但他們也有淚水,有了酸楚,只不過他們是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看到,所以我們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與我們漸行漸遠。將我們溫暖的目光回望,相信你也能看到自己父親滿是愛意的“背影”。

  《背影》課堂實錄 9

  一、導入新課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也不全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了。”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說實話,他的看法相當高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學者,遺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師:這是網上流傳甚廣,題為《兒子眼中的父親》的一篇文章,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

  學生1:我明白了對爸爸的看法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同。

  學生2:我明白了有些東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貴。

  師:確實如此啊,雖親近如父子,但有些東西,只有在時過境遷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的散文《背影》,看朱自清是如何理解父親、領悟父愛的。

  二、速讀課文,指導學生整體感知。

  a.讀過文章之后,你了解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文章寫了父親在車站為我送行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時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寫了四次背影。

  b.本文幾十年來為人們所傳誦,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我今天也想聽聽同學們的真實感受,你能用“我覺得”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談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嗎?

  生1:我覺得文中的父親很慈愛。

  生2:我覺得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3:我覺得兒子首先對父親不太理解,后來才懂得了。

  生4:我覺得文章的語言很樸實。

  生5:我覺得文章特別令人感動。

  師:同學們都很有自己的見解。對這篇文章,你還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嗎?哪四次背影,你能找出來嗎?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開頭“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第二次是父親為我買橘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父親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親的來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到了父親的背影。

  三、合作探究

  1.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小組討論交流,對提出的問題篩選、整理,思考問題是否有價值。

  問題舉例:

  1.作者為什么選擇“背影”這個特定的角度?

  2.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示?

  3.文章為什么要以“背影”為題?

  4.文章寫父親的背影放在什么樣的特定環(huán)境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6.父親買橘子那樣費勁,為什么還堅持自己去,不讓兒子去?

  7.文章為什么把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寫的那么詳細?

  師:同學們的思維很活躍,所提問題很有思考價值。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問題多與“背影”有關,我們就從“背影”入手分析,好嗎?文章為什么要以“背影”為題?為什么要詳寫父親的背影?這對我們寫作有何啟示?請大家緊靠這些問題,再看課文,深入探討。

  學生分小組繼續(xù)探討。

  全班交流。

  生1:文章以“背影”為題,是因為“背影”是文章的線索。

  生2:還因為父親的“背影”感人至深,最能體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

  師:文中哪一次背影寫得最詳細?

  生:望父買橘的背影。

  師:哪位同學能找出描寫父親買橘背影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點名學生朗讀,找出后全班齊讀)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背影?

  生1:這是一個偉大的背影。

  生2: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生3:這是一個凝鑄著父愛深情的背影。

  師:為什么背影凝鑄著父親的深情呢?你能結合詞句具體說說嗎?

  生4:“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中“蹣跚”表明父親腿腳不靈便,還穿過鐵道為我買橘,很不容易。

  生5:我認為“慢慢探身下去”中的“探”字用得好。寫出了父親小心翼翼的樣子。

  生6:文中一連串的動詞如“爬”、“攀”、“縮”、“微傾”都寫出了父親買橘子的艱難。可他堅持自己去買,只想盡心盡力為兒子做點事。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這段描寫除了寫父親的動作,還寫了什么?

  生:衣著。

  師:結合文章的內容,你能從父親的衣著上發(fā)現(xiàn)什么嗎?

  生1:用了三個“布”字,說明父親生活很艱苦。前文說父親賦閑、變賣典質、還了虧空、借錢辦喪事,都能證明這一點。

  生2:父親自己穿得很樸素,但給兒子做的是紫毛大衣。

  生3:父親的衣著描寫里還有兩個“黑”字,那是因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慘淡,禍不單行。父親的心情是沉重壓抑的。

  師:在這種特定的背景下,父親還能無微不至的關心著兒子,就更令人感動了。同學們,知道作者為什么要把父親的背影寫得這么詳細了嗎?

  生:背影真切地體現(xiàn)了父親的慈愛、艱難和努力,是父愛的縮影,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師:你總結得很好,背影濃縮著父愛深情。兒子看了父親的背影,有何反應呢?

  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師:同學們,這段文字這么感人,可作者的語言有華麗的辭藻、有生動的修辭嗎?

  生:沒有,語言樸實,但特別感人。

  師: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樸實而感人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并作點簡要的分析嗎?

  生1: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是父親怕我太傷心給我的寬慰。

  生2: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父親細心的'照顧我,不辭辛勞。

  生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怕我路上口渴,為我想得很周到。

  生4: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考慮再三,還是放心不下我,決定親自送我。

  生5: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父親的背影刻在我心里,我對他有著深切的思念。

  師:文章正是運用樸實的語言,展現(xiàn)父子間的深厚情意。

  師:同學們,血濃于水,親情無價,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遺憾的是很多人在擁有它的時候沒有發(fā)覺。這種愛,可能并不驚天動地,它也許就是床頭的一件衣服,放假回家時的熱騰騰的飯菜,也許是一件特殊的禮物,也許是一次風塵仆仆的看望,也許僅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父母的人,你感受到了嗎?你有過被父母感動的記憶嗎?想一想吧!誰愿意把你的幸福和我們一起分享呢?

  師:同學們,世間的愛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四、自由實踐,把這節(jié)課的收獲加以整理。

  師:學過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我懂得了父愛的偉大。

  生2:我知道了一些日常小事,看似很平淡,但細細體會,能感覺父母對我的愛。

  生3:寫文章要詳寫那些最能突出中心的細節(jié)。

  生4:文章的語言不一定要辭藻華麗,樸實的語言也能寫得很動情,很感人。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背影》,感悟了親情。讓我們在享受親情的同時,珍惜它,回報它,最后請同學們欣賞歌曲《父親》再次品味親情,讀懂父愛。

  下課!

  《背影》課堂實錄 10

  一、簡述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本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者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對每一名學生的發(fā)言給以積極評價,既緊緊結合教材,又適當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珍視他們在研討與探究過程中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教學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點擊課件,播放一段短片,將教材中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插圖動態(tài)化,網上下載,約2分鐘)同學們我們都是華夏子孫,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同時,我們都有偉大的母親父親。他們不辭辛苦,終生為我們操勞,費盡心血。剛才我們看到的那個擔著“禍不單行”重擔的形象,就是《背影》中父親的形象,那個攀爬月臺的形象,就是那個在“禍不單行”的特殊背景下,吃力地攀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形象,今天我們一同走進朱自清的《背影》。通過“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一同感受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現(xiàn)的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共同體會父子深情。

  (二)默讀課文,質疑探究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屏幕出示話題)

  1、文中四次出現(xiàn)“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定語,以修飾限定不同背景下的“背影”,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

  2、四次出現(xiàn)“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這與其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畫有什么不同之處,這一點對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示。

  3、可否調整一下四次“背影”的出現(xiàn)順序,將后兩次安排在第一、二次之間(各小組組長組織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很熱烈,氣氛活躍,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研究成果。

  生:我覺得第一個“背影”設下懸念,給讀者留下無窮無盡的廣闊的想像空間,所以是設置懸念的“背影”。

  師:你說得很好。請問本文的開篇屬于我們作文教學中講過的哪種形式的開頭?

  生:設置懸念式。

  師:很好。

  生:我認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貫穿全文的線索,起到點題的作用。故曰點題的“背影”。

  師:你是從文章的線索與主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不無道理。

  生:我想給第二次出現(xiàn)的“背影”加以望父買橘的定語。

  師:這是從概括文章內容的角度來思考的,很恰當。

  生: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令普天之下所有華夏兒女都感動的“背影”,摧人淚下,感人至深。

  師:可以看出你很激動,朱自清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舉動已深深地感動了你。

  生:老師我可以對李航同學的發(fā)言做點補充嗎?

  師:當然可以。

  生:我覺得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動外,還會有一絲的后悔或遺憾;因為二十歲的他當年并沒有很好地理解父愛,還有“暗笑他的迂”等不應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會有自責之意。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見解獨到。我想朱自清先生是應該有遺憾或后悔之情的。

  生:我覺得此時朱自清先生感動之情淹沒一切。因為這是他平生以來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了父愛的真諦,第一次頓悟到了父愛的存在。

  師:但我們不能否認朱先生此刻內心十分復雜,會有一點點遺憾懊悔之意,你們能理解接受嗎?

  生:可以。

  師:誰能說說第三次出現(xiàn)的“背影”。

  生:我認為這是惜別的“背影”。朱自清在頓悟到父愛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理解父親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即將分別格外依戀。

  師:分析很精彩。

  生:我認為此處惜別的“背影”,寫得非常精妙,作者把它放在人流中來寫,距離由近到遠,視線由顯而隱,但感情卻愈來愈濃,沒有用濃墨重彩,只用白描手法,卻給我們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這是一種很成功的空白藝術。

  師:你這是側重從藝術手法角度理解。

  生:我認為作者此時心情應該很悲酸痛苦,特別是想到父親找工作的前景時,更會為父親擔憂。這樣父親怕兒子路上有閃失擔憂,兒子為父親的前程擔憂,從中我們能體會父子深情。

  師:你的分析更深刻,觸及了文章的主旨。

  生:我認為第四次出現(xiàn)的“背影”,是思念中的“背影”。是完成形象定格,令朱自清先生永世難以忘懷的“背影”。因為此時朱自清已身為人父,更能理解做父親的不易,所以此處更是感人至深。

  師:你的分析,令老師感動,此刻,你是我的老師。

  生: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我想朱自清此時會有強烈的回家看看的心理,而“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的父親則更想看到兒子。但生活就是這樣,難以如愿,再多的思念也只能融入晶瑩的淚光中。

  師:我想到一個成語“錦上添花”,你的分析更進一層,可謂“錦上添花”。

  師:我有點疑惑,難道四次“背影”作者是平行分配筆墨的嗎?

  生:不是。

  生:作者詳寫的是望父買橘的“背影”,因這一情節(jié)感人至深,所以詳寫。

  師:我明白你說的意思,誰還能進一步談這個問題?

  生:我認為材料安排的詳略與否,與文章中心有關。這一情節(jié)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最能體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最能突顯中心,所以理應詳寫。

  師:任何文章都是由材料構成的,那些與中心聯(lián)系最緊密的理應潑濃墨重彩。此外還有一點決定這一情節(jié)得詳寫,看誰能答出來。

  生:因為從這一情節(jié)中,作者第一次頓悟到了父愛,第一次理解父親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其他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所以要詳寫。

  師:對。這正說明將后三次“背影”的順序顛倒是不適合的。道理李明同學已說得很清楚。

  師:同學們,難道沒感覺到這種塑造人物的方法很特別嗎?

  生:說來也奇怪。一般表現(xiàn)一個人物,都有正面描寫,都有音容笑貌,可本文留給我們的.卻是“背影”,我想這個角度很獨特,算是獨辟蹊徑吧!

  師:是的,這是個新視角。

  生:我認為這個新視角之所以能成功,也就是“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為這是一位身體肥胖的、步履蹣跚的父親,爬月臺留下的,其中的努力、費力、艱難的情狀可想而知,實在令人感動。

  師:僅有獨辟蹊徑的精神,角度還不夠,還必須有真實的、感人至深的內容做支撐,否則就會華而不實。

  生:聽了同學和老師的講解,我感受很深。我以前寫作都是前人走過的老路,沒有創(chuàng)新,讓人讀來一眼看穿來龍去脈,直來直去,不會設置懸念,給人回味的空間。

  師:我想對每個人的啟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收獲,這種獨特的手法技巧我們能學來,也應該學會。但更重要的是認真觀察體會生活,才能寫出深刻的作品來。否則再高的手法技巧,也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生:老師,我有個建議,今天的作業(yè)就模仿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寫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表現(xiàn)父子或母子深情,好嗎?

  師:當然可以,我沒意見,同學們以為如何?

  生:好!(齊聲)

  (三)觸及主旨,情感升華

  師:你們寫父親或母親,是要表現(xiàn)父子或母子深情,那本文要表達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我認為所要表達的感情,就是本文中心,無非就是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我認為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只是一個方面,盡管是主要方面,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還有兒子對父親的愛。也就是說,表現(xiàn)父子深情。

  師:真是一語中的。

  生:老師我有個疑問,我們常說嚴父慈母,可文中的父親更多的是像一位母親,無微不至地關懷著自己的兒子,這豈不是對嚴父形象的糟蹋。

  師:你說的“糟蹋”,言之過重了,但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你提出的問題很深刻,我想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生:我也有同感,我總覺得這一父親形象少了一點男子漢應有的陽剛之氣。

  師:我保留意見。

  生:我認為這一“慈父”形象的背后,有陽剛的一面。比如父親的這句話語“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語氣堅定,有一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

  師:你明確而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了老師所要表達的意思。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注意語氣。(生齊讀)

  師:很好,讀出了堅定樂觀的語氣。

  師:你們說得豐富多彩,認識深刻,所提的問題,也很有見解,希望你們牢記父親的諄諄教誨,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多媒體播放《父親》,師生齊唱)

  師:同學們,普天之下似乎只有母愛無邊,但我要告訴你們:寰宇之內仿佛更有父愛永存,真是“可憐天下父親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實就是偉大的無私的愛。讓我們把這種偉大無私的愛傳遞下去,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下課!(大屏幕出示)

  三、點評:

  馬波老師的案例是一個開放的、生動的、以學生為主的、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的、令人回味的優(yōu)秀案例。

  從教學全過程來看,全課教學思路開闊,步驟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樣。導語新穎,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設計獨具匠心。內容分析緊緊圍繞“背影”這一文眼設置問題,重點突出,難點啟發(fā)引導很講技巧,有很強的調控能力,面對學生的疑問,毫不驚慌,耐心講解,以理服人。既走進課文,深挖教材承載的語文信息,又走出語文課堂,積極向外拓展延伸,特別是結尾上升到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上來,更是錦上添花。齊唱《父親》是活動形式的變化,也是對文章主題的深刻表達,真是說得好聽,不如唱的動聽感人,使全課教學余味猶存。

  一句話,全課可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值得細細品味,好好咀嚼。

  《背影》課堂實錄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3、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教師講解,輔導學生自學,布置課堂練習。

  2、討論法、問題法、點撥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領會本文中的父子情深,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光榮傳統(tǒng)。

  【教學重點】

  1、理解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3、分析本文的剪裁,感受本文詳略得當?shù)臄⑹绿攸c。

  【教學設想】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代表的散文,半個世紀以來它以濃濃的愛子之情感動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今天的孩子或許較難體會。大多文章都歌頌母愛,而本文抓住父親獨特的視角——背影來寫。寫父親不美的外表、動作,不漂亮的語言,而這一切均關乎于愛。教學本文,我們主要體會文章中深深的父愛和當年的感受和寫作文章時的感受。

  【教師準備】

  查找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學生課前講話,導入新課

  xx同學的課前講話把我們帶到了真情的世界,是的,有人說,高山是巍峨的,但比高山更巍峨的是父親;大海是寬容的,但比大海更寬容的是母親。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父親,他雖沒有如山般巍峨的身材,但他卻把無私的愛,傾注到了兒子身上,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著20歲的兒子,讓人不禁感動。這個父親是誰呀?(生答)對了,這就是朱自清的父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看“背影”中蓄含怎樣的深情。

  指一生介紹朱自清(《春》中已提到)

  生: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江蘇揚州人,詩人、學者,代表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綠》、《春》。

  師:朱自清大家都很了解,下面老師再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文章的寫作插曲。父親為子送別發(fā)生在1920年,朱自清時年20歲,在北京大學任教,寫作《背影》在1928年,28歲的他在清華教學。當時朱自清收到父親的來信,受到信中一句話的觸動,(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不禁落淚,想起那幕動人的往事,于是創(chuàng)作了《背影》。當父親讀到《背影》時也灑下了眼淚,幾年后辭世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飽含深情的《背影》。

  (字詞已經解決)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

  師: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誰愿意和老師一起完成這篇紀實散文的閱讀。

  指名朗讀,師范讀1、2段。

  師:從大家的朗讀中你都聽到了什么呢?

  生:我聽到了父親給兒子買橘子。

  生:我聽到了父親是個胖子。

  生:我聽到了兒子起初不理解父親,后來理解了。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兒子為什么后來理解了父親呢?

  生:因為他感受到了父愛。

  師:他說的好不好啊!

  生:好。

  師:是的,大家通過預習已經了解了課文內容,通過剛才的朗讀再次領悟到了文中的深情,這就是兩個字——(生)“父愛”,(板書)四個字——(生)“愛子深情”。Good!那父親的愛子深情是通過什么事,什么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的呢?請再次默讀課文。

  2、默讀課文

  師提要求,生完成。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理解的詞句。

  (3)自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句子。

  師:文題是《背影》,仔細閱讀,你會發(fā)現(xiàn)“背影”貫穿始終,我們一起來看看。(師生合作,板書,行文脈落)

  開頭破題 點出

  事情經過 引出 父

  望父買橘 刻畫 背影 愛子情深

  父子分手 惜別 父子情濃

  結尾抒情 照應

  生:老師,其實父親為兒子不光買了橘子,還做了許多事,這些都表現(xiàn)了愛呀!

  師:你說的不錯,那你說說都做了什么?

  生:照看行李;和腳夫討價;結我揀定坐椅,鋪好大衣;囑茶房照顧我,囑我小心。

  師:說的不錯,提到大衣,你能看出愛嗎?

  生思考,一生答:能,大衣是“紫毛大衣”,而父親是“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一毛和一布相對比,父愛不用言說。

  (掌聲)

  師:父親的愛無時無處不在,而在作者眼里,真正體會到愛是——

  生:車站送別,父親買橘子時“我”看到父親的蹣跚的背影。

  師:說得太好了,此時的他感受到父愛了嗎?從哪里看出的?

  生:感受到了,從作者的淚。

  師:誰能復述一下父親買橘子的過程呢?

  生:復述。

  師:是的,父親為兒子買橘子,送兒子送別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為什么要如此強調呢?這就要與家中的境況相聯(lián)系,請找出相關詞句。

  生勾畫,作答。

  祖母去世,你差事交卸,禍不單行,變賣典質。

  師:在如是境況,父親為兒子做了那么多,兒子的感覺又如何呢?作者思想的前后認識有何不同?

  生:先前認為父親說話不漂亮,“遷”,覺得自己“聰明過分”、“太聰明”,后來悟出父愛,最后有了感恩之心。

  師:那這里的“聰明”是什么意思呀!

  生:是反語。

  師:對了,其實是對自己不懂父愛的言行的深深自責。

  三、精讀品讀

  師:同學們,讀一篇文章,抓住主要的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說學《背影》記住3個數(shù)字就OK了,你信嗎?

  學生詫異。

  師:是的。(并板書4、4、5)

  生:(恍然大悟)啊,4指4次描寫父親背影。

  生:4指作者的4次流淚。

  師:那5呢?

  生:父親說的話。

  師:Very Good.

  板書

  4次 父親背影

  4次 作者落淚

  5次 父親話語

  師:快速在書中尋找,鎖定目標“4、4、5”。

  生勾畫,作答。

  生1:“背影”1段“我最不能忘記他的背影”。

  6段“這時我看到他的背影”。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

  7段“……又看見他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生2:“落淚”2段“不禁籟籟地流下眼淚”。

  6段“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

  “我的淚又來了”

  “我晶瑩的淚光中……”。

  生3“父親的話”2段“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4段“不要緊,他們運河不好”。

  6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里邊沒人”。

  師:大家找得很好,請大家合作探究一下,每一句話的作用,生合作探究,完成板書。

  生:背影有對父親的思念,有細致的刻畫,主要是第6段,通過動作、外貌描寫刻畫背影。

  師:再次把我們帶到第6段,請注意動作及外貌描寫,將父親的慈愛艱難與努力描繪出來,表達了父親的深情。

  生:落淚是因為難過,傷心,惜別,感動,內容不一,主要還是第6段。

  生:父親的5句話樸實無華,但看得出父親的堅強,對兒子的牽掛及不舍,一句話,父親愛子之深,卻不去表達。主要還是第6段。

  師:我為你們鼓掌,你們說得太棒了,大家都注意了第5、6段送行,刻畫背影的詳寫,而奔喪,在南京勾留略寫,目的何在?

  生:為突顯中心服務。

  師:Good!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這點,突出中心的要詳寫。

  有人說,20歲的大男孩要父親那樣照顧嗎?20歲的大男孩那么好流淚嗎?我很懷疑。你是如何看的呢?

  生齊說:不懷疑,放在那種環(huán)境、家境下,就能理解。

  四:總結全文

  (背景音樂《懂你》)

  朱自清父親的“背影”感動了半個世紀的中學生,今天我們讀透了父愛,讀懂了父子深情。而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深愛我們呢?那厚厚的繭手,那爬滿皺紋的額頭,那整日勞作不知疲倦的身影……我的同學們,我的朋友們,朱自清父親因其“背影”而不朽,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寫點什么送給我們的父親(母親),送給大家一首滿文軍的《懂你》,希望你能讀懂你的雙親。

  音樂弱漸,布置作業(yè):天下的爸爸媽媽都是一樣的,朱自清的父親因為兒子的作品《背影》而不朽,課下讓我們也動筆寫一寫,看看你會捕捉到怎樣的細節(jié)。

  下課,師生問好。

  板書

  4次 父親背影 懷念 刻畫

  4次 兒子落淚 傷別 感動

  5句 父親話語 樸實 飽含愛

  ▲教學探討與反思

  1、整體把握內容從理清全文脈絡入手,精讀品析課文從內部細節(jié)分析。

  2、文章所流露的真情是重點,作者的心理變化也不容忽視。

  3、教學本文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學生配合得也不錯,我自認為沒有辱沒這篇經典文章。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背影》課堂實錄 12

  師: 同學們,有時候寫信往往比說話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 作家朱自清與父親兩年沒見了,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父親的來信,這封信勾起了他對很多往事的回憶 。 同學們,如果朱自清要回復這一封信,他該怎么寫呢?帶著這個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朱自 清的散文 《背影》。

  首先,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文章,找一找體現(xiàn)父子情感的詞語或者細節(jié),并用橫線標記出來,時間 4 分鐘,開始 。

  (師板書“背影 ”“父 ”“子 ”,生讀課文 。 )

  師: 好,時間到了 。 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 容,進一步體會一下自己畫出的句子,然后代表朱自清給他父親寫一封回信,就寫在老師剛才發(fā)給同學們的信紙上 。 好,現(xiàn)在開始 。

  (生寫信 。 )

  師: 好,時間到,不管你寫了多少,都要先停下筆 。 接下來,請同桌之間交換閱讀,相互學習一下,可以修改 。

  (生閱讀并交流 。 )

  師: 討論交流的時候,同學們要敢于表達 。

  (生繼續(xù)討論交流 。 )

  師: 好,現(xiàn)在我們請這位同學念一念他寫的信 。

  生: 爸爸,您好!謝謝您為我做了那么多 。 那次,您為我買橘子的過程我都看見了 ,您攀爬月臺的背影,讓我十分感動, 我寫這封信是希望您能原諒我 。 謝謝!

  師: 能不能把信后邊的內容也一起念完?

  生: 祝您身體健康,兒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

  師: 很好,請坐!我們請他的同桌點評一下他寫的信 。

  生: 我覺得他寫得還可以,如果能把對父親的歉疚寫出來就更好了 。

  師: 哦,很好!這位同學對同桌的要求還挺高啊!其實,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同學們能在獨立閱讀后有這樣的體會和表現(xiàn),已經非常不錯了 。 剛才,我在觀察同學們寫信時,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同學都像這位同學一樣,在信中都提到了難忘的那一幕,還有父親的背影 。 現(xiàn)在,我想繼續(xù)提問這位同學,父親的背影是一個怎樣的背影呢?文章哪個段落詳細描寫了父親的背影?

  生: 我是從課文第 6 自然段讀到的 。

  師: 哦,很好!這段主要寫了父親做什么事情時的背影?

  生: 這段主要寫了父親為兒子攀爬月臺買橘子的事情 。

  師: 事情?請注意,剛才我們說的是兒子看到的是父親做什么事情時的背影 。 再清楚表達一下可以嗎?

  生: 這段主要寫了父親為兒子攀爬月臺買橘子的背影 。

  師: 這下準確多了 。 作者為什么要提到父親的這一背影呢?

  生: 因為作者看到這一背影時流下了眼淚 。

  師: 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背影,竟然讓兒子流下了眼淚?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來一次深情朗讀 。 請找到第 6 自然段第 3 行,“走到那邊月臺 ”,一起來讀一讀 。

  (生集體朗讀課文第 6 自然段第 4~11 句 。 )

  師: 好 。 誰來說一說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背影?

  生: 我讀出了一個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很努力地爬月臺的背影 。

  師 : 他 提 到 一 個 很 關 鍵 的詞 ——努力。 這說明父親爬月臺時怎么樣?

  生: 很辛苦。

  生: 很不容易。

  師: 也就是說,非常艱難。

  (師板書“艱難”。 )

  師: 這位同學,你能告訴大家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親的不容易嗎?

  生: 我是從“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句看出來的。

  師: 這位同學抓住了作者對父親的什么描寫?

  生: 動作描寫 。

  師: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什么地方能體現(xiàn)父親的艱難嗎?

  生: 父親的背影是蹣跚的,而且父親是一個胖子 。

  師: 很好,請坐!這位同學不僅抓住了父親腿腳不靈便這一特點,更重要的是,他還由父親的體型特征看出了父親的不容易 。 看著父親艱難地爬月臺的背影,兒子流下的淚中包含著怎樣的感情?

  生: 感動 。

  (師板書“感動 ”。 )

  師: 剛才同學們只從兩三句話中就感受到了兒子的感動,這正體現(xiàn)了朱自清散文的特點 ——文字簡樸但情深意長。 大家再想一想,兒子的淚除了感動還包含什么別的感情嗎?

  生: 我從第 7 自然段還看出了他對父親的思念。

  師: 很好。 這位同學從第 7 自然段讀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思念。 但是,剛到火車站時兒子有這樣的感情嗎?

  生: 沒有。

  師: 文中第幾段寫了兒子之前的表現(xiàn)?

  生: 第 5 自然段。

  師: 老師給同學們讀一讀這部分內容,大家看一看兒子的表現(xiàn)。

  (師朗讀課文第 5 自然段第 7 ~10 句。 )

  師: 同學們,你們能從老師讀的內容中,找出一個表現(xiàn)和兒子流淚的舉動正好相反的詞語嗎?

  生:“暗笑”。

  師: 你從“暗笑”這個詞看出了當時兒子對父親有怎樣的感情?

  生: 兒子不理解父親。

  師: 很好,請坐。

  (師板書“不理解”。 )

  師: 正是父親這一艱難的背影,讓兒子發(fā)生了從不理解父親到對父愛有所感動、有所體會的轉變。 同學們,再想一想,這時候的兒子對父親的理解已經足夠深了嗎?

  生: 是。

  生: 不是。

  師: 有分歧,不要緊!我們繼續(xù)讀文章,以加深理解。 我們先看文章第 1 自然段,一起讀一下。

  (生齊讀。 )

  師: 好。 請同學們注意一個字——“不”。 大家想一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輔助體會這個字。 比如,他不聽我的話,主動者是哪方?

  生: 他。

  師: 這里,兒子與父親不相見,主動者是哪方?

  生: 兒子。

  師: 為什么兒子會兩年之久都不去見父親呢? 這得從兒子與父親在火車站分別后的第六年說起。 當時,已經工作的兒子與父親因為一些家庭瑣事產生了矛盾,于是離開家北上工作,并且有兩年之久沒去見自己的父親。 這時,一件事情的出現(xiàn)讓他們之間的狀況出現(xiàn)了轉機。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 父親來信了。

  師: 好,我們再看第 7 自然段。這封信到底寫了 些什么?我們讀一讀。

  (生齊讀第 7 自然段第 9 句。 )

  師: 剛才,同學們有一個字沒有讀準。 舉“箸”提筆,“箸”是筷子的意思。 繼續(xù)讀。

  (生齊讀第 7 自然段第 10 句。)

  師: 請注意“我讀到此處”這個句子。 父親寫來的信可能有很多內容,但這幾句卻讓兒子出現(xiàn)了“晶瑩的淚光”。 聯(lián)系信的內容,大家想一想兒子為何會流淚。

  生: 我覺得是因為信中的“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讓兒子想起了之前父親為他做的一切,并很后悔當初自己沒能為父親做些什么。

  師: 兒子后悔了,兒子開始反省了,是嗎?兒子是怎樣反省往事的呢?我們看第 7 自然段前 6 句。 我們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一生讀。 )

  師: 剛才她有一個字沒讀準,家庭瑣“屑”。 對她剛才讀的幾句話,你們有怎樣的理解呢?同學們可以結合注釋討論一下,前后左右交流后發(fā)表意見。

  (生討論交流。 )

  師: 好,哪位同學先來說一說?

  生: 結合注釋,我知道了當時父親眼見家庭衰落而情郁于中,所以遇到家庭瑣事便容易發(fā)怒,結果父親和兒子便有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師: 很好,請坐!這位同學結合注釋能得到這樣的理解,真的非常棒!這幾個句子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xiàn)兒子已經理解父親,大家找找看。提示一下,這個詞出現(xiàn)過兩次。

  生:“自然”。

  師: 這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生: 應該;應該是這樣;應當。

  師: 兒子是又過了多少年才獲得這樣的`感悟的?

  生: 兩年。

  師: 直到這個時候,兒子才真正理解了父親。

  (師板書“理解”。 )

  師: 現(xiàn)在,兒子終于理解父親了。 學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理解之前為什么會有同學提到兒子對父親有愧疚之情了 。 文章第 5 自然段中,哪個句子表現(xiàn)了兒子對父親的愧疚之情?

  生:“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現(xiàn)兒子的自責?

  生:“太聰明 ”。

  師: 聰明本來是贊美人有智慧的,這里怎么會有自責的意味呢?

  生: 我覺得,這是作者對自己行為的一種自嘲 。

  師: 很好 。“聰明 ”這個詞,在這里是作為一種修辭手法 ——反語使用的。 反語,就是反過來說話,常帶有一種諷刺的意味。 父親的這一封信,讓兒子回憶起了父親那充滿愛的背影,喚醒了 作為兒子應該感恩并報答父親的良知。 這位同學體會出來了,大家做一下筆記。

  (生做筆記。 )

  師: 大家想一想,多年以后,兒子看著父親的來信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 我覺得,兒子最想做的是再與父親相見。

  師: 你是從哪里獲得這樣的感受的?

  生: 我是從“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這兩句中讀出來的。

  師: 這位同學找得很準。 這兩個句子很有意思,標點都是什么?

  生: 感嘆號。

  師: 這兩個句子,感嘆的語氣應該怎么讀?是讀出遺憾、失落、無奈,還是別的什么?

  生: 我覺得要讀出強烈的語氣。

  生: 我覺得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師: 好。 這說明,兒子理解父親之后是非常迫切且堅定地要去看父親。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樣強烈的愿望讀讀看。

  (生讀。 )

  師: 兒子最想見到的是父親,正是父親的背影喚醒了 兒子報恩、 盡孝的良知。 下面,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八年來,父親一直用他的愛深深地關懷著兒子,但年輕的兒子并不理解,直到他看到父親那艱難的背影,才有所體會,但理解還不夠深,直到多年以后,兒子才最終全部理解父親的付出。

  (師一邊總結一邊板書“愛”。 )

  師: 同學們,看到這個板書,你們覺得什么才是父子情?誰來說說?

  生: 我覺得,就是父親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兒子。

  師: 那兒子呢?

  生: 兒子能夠理解父親。

  師: 太好了!父親關愛兒子,兒子理解父親,這就是父子情。

  (師板書“情”。 )

  師: 縱使時間流逝,盡管家庭變故,哪怕偶爾爭吵,就算暫時分別……這些都統(tǒng)統(tǒng)不能阻斷父子之間的感情。 看到這樣的父子,我們不禁要說這真是父子情——

  生: 深。

  (師板書“深”。 )

  師: 太棒了!現(xiàn)在,請大家把你們的感悟寫到信中。 老師相信,現(xiàn)在你們完全可以代表朱自清給父親寫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了。 同學們可以對前面寫的信作修改。

  (生修改信,師點擊課件播放感人的輕音樂。 )

  師: 有同學還在奮筆疾書,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由于時間關系,現(xiàn)在我們請一位已經寫完的同學念一念他那讀懂了父子深情的信。

  生: 爸爸,您好!近來如何?您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我知道您在內心是愛我的,我也愛您!我真希望能與您見面,過去是我不對,我不理解您!這里,我想對您說一聲對不起,請原諒兒子以前的無禮與無知。 祝您身體健康!兒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

  (生鼓掌。 )

  師: 從第一封信的懵懂感知到現(xiàn)在第二封信的深刻認識,他對課文、 父親、 兒子的理解已經很到位,也很深刻。 其實,這封簡單的信,也寄托了我們對這篇課文的深深感動。 同學們,對于這節(jié)課,我曾想過很多種結束的方式,但我最滿意的還是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fā):愛是說不完道不盡的, 同學們只有自己去觀察和體會,才會更懂得愛。 所以,老師改編了一首小詩 《見或不見》,想送給大家。 現(xiàn)在,我們一起朗讀,用心體會!

  (屏顯《見或不見》;師生伴著輕音樂合誦。 )

  你見,或者不見 父親就在那里,不去不離 你念,或者不念 父愛就在那里 ,不偏不倚 你想,或者不想 時間都在流逝 ,不言不語 你懂,或者不懂 父親永遠站在你的身后,不舍不棄 去父親的懷里 或者 讓父愛住進你的心里 默默 相守 時常 憶起

  師: 同學們,父愛如此,母愛亦如此!課后,請同學們也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 老師相信,那些深埋于你們內心的父母的背影,也一定會讓你們深深感動!讓我們一起理解父母,感受世間最美的真情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背影》課堂實錄 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感知內容

  2、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導語:《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紀實性散文,最初發(fā)表在1925年11月份的《文學周刊》上,它的發(fā)表使朱自清聲譽鵲起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清華大學的高年級學生看到從“工”字廳走出的朱自清,會情不自禁地向一年級新生介紹說:“瞧,他就是寫《背影》的朱自清!”那時,朱自清因為他的《背影》而成了清華園一道亮麗的風景那么,《背影》究竟寫了什么,何以有如此魅力呢?今天讓我們來學習《背影》這一課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并劃出不懂的字詞

  (讀完課文,師生共同完成如下工作:)

  生字:交卸(xiè)奔喪(sāng)差使(chāi)瑣屑(xiè)頹唐(tuí)蹣跚(pánshān)躊躇(chóuchú)

  生詞:禍不單行——不幸的事連續(xù)發(fā)生虧空——欠人錢物

  發(fā)之于外——把情緒表現(xiàn)出來妥貼——合適,恰當

  師:我們已掃除了閱讀課文的“攔路虎”那么,讓我們再來通讀課文

  生:讀課文

  師:我們來思考幾個問題

  問題一:本文寫了哪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哪一次?

  生:本文四個地方寫到“背影”,第一段寫難忘“背影”,第六段兩次寫“背影”,結尾一段追憶“背影”,其中重點寫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師:問題二:作者寫父親爬月臺時,用了哪些動詞?請在書上劃出來,大聲朗讀并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生:在書上劃出“戴”、“穿”、“探”、“爬”、“攀”、“傾”等動詞

  ——這些動詞逼真地刻畫出父親的“背影”形象

  師:問題三:課文中第二、三段寫祖母去世及父親失業(yè)的文字是多余記述嗎?

  生1:不多余寫祖母去世、父親失業(yè)是為刻畫父親愛子情深的形象作鋪墊父親在精神打擊、經濟拮據(jù)的雙重困境中,對兒子照顧還那樣細心,這就更使兒子感動

  生2:作者寫這兩段并不是有意要作鋪墊,只是客觀地記述當時的事實罷了這兩段是后面“車站送別”的背景和原因,必須寫要是沒有父子同時奔喪回家,同時起身北上,哪來的“浦口送別”?

  師:兩位同學的回答都有道理本文的二、三段或許不是作者刻意為之,只是出于敘事的需要寫上了但客觀上對送別場面起到了鋪墊和烘托的作用

  問題四:你能說一說這篇課文的文路嗎?

  生:開頭先點出“背影”;中間再回憶幾年前父親送我的前因后果,并仔細描畫出送別時父親的“背影”;最后又回到現(xiàn)實,敘述寫作的起因,追憶父親的“背影”

  師:根據(jù)大家的回答,我把課文的文路用圖表示出來:

  父親爬鐵道時的背影

  家境困頓父親混入人群中的背影父親來信

  難忘“背影”再現(xiàn)“背影”

  結語: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掃除了閱讀障礙,理清了文路下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學習這一課為此,請大家課后完成下面的作業(yè):

  《背影》這一課里寫的事情發(fā)生在1917年,這正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運動時期請同學們利用互聯(lián)網或歷史教材,查找有關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資料,了解那一時期青年人反抗傳統(tǒng),追求個性解放的.熱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重復敘述”切入,對課文思想內容做深度解析

  2、學習課文語言簡練、結構嚴謹?shù)乃囆g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重復敘述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語: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背影》,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讀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它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生1: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

  生2: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懺悔

  生3: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生活的困苦

  生4:透露了父子之間的不和諧

  師:幾位同學說得都有道理,《背影》這篇課文豐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最容易懂得,但又最不易懂得剛才大家談的前三種理解,課文中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而第四種理解,課文中表現(xiàn)得不很明顯,但的確存在,現(xiàn)在,我們重點來討論這一點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子之間的不和諧?試著找一下

  生:課文中有幾處心理描寫,比如:“其實我那時已二十歲,北京已來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兒子嫌父親啰嗦,想自己獨立辦事

  師:說得有道理這幾處心理描寫,事實上構成了一種意義上的重復重復敘述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重復某種東西,常常表達一種特殊的情感比如某個人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你可能會多次想起他,念叨他;再如,上課時老師認為是重要的地方可能會重復講述,多次強調;同樣,作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會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地重復某種東西,我們通過分析這種重復表述,基本上可以見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背影》中作者自我心理的幾次重復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不滿足于父親的安排,而追求個性獨立、爭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面

  課文中還有對父親行為的幾處描寫,請大家找出來,體會一下這些描寫是否也構成重復敘述的效果

  生:課文中講父親跟腳夫講價錢時,沒有兒子插嘴的余地;寫兒子爭著要去買橘子時父親不肯;父親去買橘子時又吩咐兒子不要走動等等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父親絕對的支配地位,兒子沒有半點自主權在父親面前,二十歲的兒子只有聽話的份兒,不得反抗,反抗了也沒有用

  師:這就是重復敘述造成的效果由上面兩組重復敘述,我們不難看出,兒子面臨順從父親和張揚個性的選擇沖突以及內心矛盾,這種選擇痛苦與新文化運動時期青年人追求解放的大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上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是讓你們查找新文化運動的有關資料,找得怎么樣呢?

  生1:我從網上了解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從西方請來了德先生、賽先生,青年人追求獨立自由,渴望沖出封建家庭,掙脫父輩的束縛

  生2:我看過巴金的小說《家》《家》就表現(xiàn)了五四時期青年人對封建家長的激烈反叛

  師:《家》這部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五四時期許多知識分子都反叛舊家庭,但這種反叛并不徹底《家》里的覺慧在他祖父去世時,表現(xiàn)得極其哀傷事實上知識分子在反抗傳統(tǒng)時,往往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所以他們的內心往往是矛盾和焦慮的《背影》的作者朱自清也面臨這種痛苦,這是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共同的境遇

  生:從《背影》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帶著一種復雜的情感寫這篇文章的這篇課文是作者在看了父親來信后寫的,當然,課文主要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之情,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處理與父親的關系上,有許多矛盾和痛苦寫《背影》可能會減少一些痛苦吧?

  師:是的,文學作品的寫作往往是作家釋解情感的一種方式,從這一角度來看,《背影》的寫作使朱自清得到了一絲心靈的寧靜看來,每個同學對《背影》的理解都不同有的看出了其中的父愛,有的體會到了“兒子”的懺悔,有的讀出了時代的動蕩,人民生活的困苦,還有的感覺出了父子之間的不和諧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一篇偉大的作品永遠處在一個解讀的過程中,《背影》之所以美名遠揚,就是因為它恰到好處地記錄了一段真實的感情,這種感情引發(fā)一代又一代人思索晚輩與長輩、繼承與發(fā)展、認同與反叛這樣永恒的話題《背影》意蘊豐厚,為我們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提供了可能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你們將來對《背影》可能會有更多的體悟

  師:《背影》不僅思想內容豐厚,而且它的表現(xiàn)手法也很有特色下面我們通過兩個問題來學習本文的藝術特點

  問題一:找出課文中父親說的五句話談談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的語言有何特點?

  生:父親說了五句話: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5.進去吧,里邊沒人

  這五句話非常簡潔,用了“白描”的修辭手法,單獨抽出來看,這五句話很平淡,但放在文章的情景中,卻很感人

  師:不僅父親的這五句話非常簡練,《背影》全文的語言都有這個特點:簡潔、質樸,沒有鋪陳、渲染,也沒有華麗的詞藻

  問題二:這篇文章是怎樣安排結構的?

  生:全文一共七個自然段,首尾兩段內容較少,但前后照應中間五段插入回憶,內容較多

  師:這樣就形成一個兩頭尖、中間粗的“梭子”型結構這樣的結構給我們以嚴謹、優(yōu)美的感覺,是嗎?

  結語: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探討了《背影》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下面還有些時間,你可以做課后練習,也可以討論有關問題有什么疑問,可個別跟老師、同學交換意見下面是這節(jié)課的課外作業(yè):

  1.重復是一種語言手段,它是指作品中某些東西不止一次地反復呈現(xiàn),每次呈現(xiàn)之間可能約略相似但又有變化重復的類型很多,有詞語重復,事件重復,結構重復等,這些重復往往具有特別的意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此已有了感性認識,課后請從你學過的課文或看過的作品中找出重復敘述的地方,進一步感受重復敘述所造成的特殊效果

  2.朱自清的《背影》在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臺灣女作家三毛、大陸作家張承志都寫有散文《背影》,取材、立意與朱自清的《背影》有相似之處,請大家找來讀一讀,感受一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背影”現(xiàn)象。

  《背影》課堂實錄 14

  1、、識釋字詞

  (1)“差使、狼藉、簌簌、蹣跚

  交卸、奔喪、典質、賦閑

  頹唐、瑣屑、舉箸、慘淡

  情郁于中、觸目傷懷”

  (2)有時當堂背誦開頭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是他的背影”,背最后幾句,“在晶瑩的淚光中……再能與他相見!”

  2、“朱家人”

  師:《背影》寫到了朱家?guī)讉人?

  生:兩個。一個是父親,一個朱自清。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三個。還有一個祖母。

  生:祖母死了。死了也算。

  生:祖母不是朱家人,不姓朱。

  師:將來你出嫁了,男朋友說,你不是他們家的人,你同意嗎?

  師:寫到了朱家三個人,就對嗎?

  生:四個,還有朱自清的兒子。課文后面“他還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師:真精彩!是否寫了朱家五人呢?“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有一位名叫“朱紅”的妹妹賣橘子呢!

  生:“朱紅”是顏色。

  生:還有一個茶房。

  師:這四人,實際是四條鮮活的……

  生:是四條鮮活的生命。

  幻燈打出:

  一個家庭

  兩個祖輩

  兩個父親

  兩個孫子

  三個兒子

  四條生命

  3、“感悟生死”

  師:這四條生命,分成四種類型。

  幻燈打出:

  生命的鏈條

  已逝的

  將逝的

  壯年的

  未來的

  生:已逝的生命,是祖母;將逝的生命是父親;壯年的生命是朱自清;未來的生命是朱子。

  師:孩子們,你們屬于哪種生命類型?

  生:未來的生命。

  師:我屬于哪種生命類型?

  生:韓老師是壯年的。

  師:我五十多歲了,還屬于壯年的,真高興!你們是鼓勵我。實事求是說,我五十多歲了,實際應屬于哪種生命類型呢?請用科學的、實事求是的語言告訴我。

  生:你是將逝的。

  師:將逝,是什么意思?

  生:將逝,就是快死了。

  師(故作慍怒)你才快死了呢!我本來挺高興,屬于壯年,你說我是將逝的,我多么痛苦!

  當然,你們說的是實話,我痛苦也得接受。

  孩子們,你們的生命也屬于將逝的,想想,有沒有道理?你們肉體的生命,會不會永遠活在世界上?

  生:我們也會離開世界,不會永恒。

  生:跟剛出生的嬰兒比,我們也是將逝的。

  生:五十多歲的人,比十二三歲的先死,但是,我們,跟剛剛出生的嬰兒比,我們的生命,也是將逝的。

  師:世上有沒有永恒不死的肉體生命?

  生:所有肉體生命,都將逝。

  師:從每人生命的開端,就開始了生命倒計時。你們也屬于將逝的生命。終究有一天,你們也會離開世界,離開繁華、熱鬧,每個人都必定跟這喧囂、紛紜的世界告別!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日升日落,電影大片,春節(jié)晚會,網絡新游戲等等,統(tǒng)統(tǒng)跟大家無關了。孩子們,想到這,你們是什么心情?

  生:我恐懼。

  生:我難過。

  生:郁悶。

  生:傷心。

  4、“淚水祭灑生命”

  師:朱自清在本文是什么心情?

  生:朱自清傷心。

  師:從哪看出朱自清傷心呢?

  生:他流淚。

  師:流了幾次淚?

  生:流了四次淚。

  師:第一次流淚,在哪里?

  生:(讀課文)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師:朱自清淚水為誰流?

  生:淚水為祖母流。

  生:為祖母死傷心。

  生:祖母死得太早太快了。所以流淚。

  師:請讀第二次流淚的文字。

  生:(讀)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每讀到關鍵詞,師就讓“咀嚼”。)

  師:怎樣走到鐵道旁的?

  生:蹣跚。

  師:從蹣跚,能讀出什么?

  生:年齡大了,是一位老人。

  生:走路緩慢,看出是老年人。

  師:從“慢慢”和“探”,能讀出什么?

  (師用動作表演“蹣跚”、“慢慢”、“探身”。)

  生:看出父親年老了。

  師:說具體。

  生:年老了,走路就慢。

  師:探身呢?能否讀出父親是高個矮個?腿長腿短?

  生:矮個,腿短。

  生:腿短,他要試探。

  師:為什么用“探身”,不用“縱身”?

  生:探,是小心翼翼。縱身,會骨折。

  生:骨頭老了,縱身腿會骨折。

  師:蹣跚,慢慢,探身,都強調什么呢?

  生:都強調父親腿腳老了。

  師:還有哪些詞需要注意,需要“咀嚼”?

  生:(讀課文)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學生找到“攀”、“縮”、“傾”、“努力”咀嚼。師抓住黑板上沿,示范“攀”、“縮”、“傾”、“努力”動作。)

  生:攀,表明父親矮個,攀爬月臺,十分用力,吃力。

  生:兩腳“縮”,身子“傾”,說明盡力、吃力、費力、乏力。

  師:哦,年老力衰,也就是說,朱自清流淚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生:是看到父親年老了。

  生:父親老得太快。

  生父親老得太早。

  師:父親衰老得太早太快,上下月臺都不容易,朱自清感到太意外,感到太不忍心。所以,傷感流淚。這是流淚的最具體、最根本的原因。

  師:蹣跚,慢慢,探身,攀,縮,微傾,這些詞,共同指向、共同表達了,一個什么字呢?

  生:老。

  師:父親老得早、老得晚呢?

  生:父親老得太早。

  師:父親老得快、老得慢?

  生:父親老得太快。

  師:也就是說,老,是朱自清流淚的真正原因。人生,這一輩子,就是一場場風霜雨雪,一個個春夏秋冬,父親遽然間,匆匆間,就一下子老了。朱自清心里分明覺得,去年或前年,父親還是一個壯年,一個中年,怎么今天,匆匆間,突然就變成老年呢?上下月臺,都那么艱難了。朱自清不能接受,不能忍受,不敢深想。于是,淚泉奔涌。

  師:從朱自清對父親的描摹,我們得出生命什么結論呢?

  生:生命太脆弱,經不起時間消磨。

  生:生命太短暫,奶奶說死就死了,父親說老就老了。

  師:肉體的生命并不堅強,它非常脆弱;肉體的生命并不永恒,它非常短暫。

  師:這是同學們通過推敲、咀嚼詞語,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朱自清第一次淚水,是為“祖母的死”而流;第二次淚水,是為“父親的老”而流。

  幻燈打出:

  第一次流淚、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淚,父親老了

  師:按過去所有人的理解,都說《背影》第二次流淚,是因父親給朱自清買橘子,而感動得流淚。這對不對呢?

  生:父親買橘子,朱自清當然會感動,但不至于流淚。

  生:我們的父親也給我們買很多東西,疼我們,我心里感動,但,起碼我不至于流淚。

  生:同學們的意思是說,爸爸為兒女服務、疼愛的事太多,兒女心里當然感動,但不至于流淚。

  (教師提醒注意文中兩個細節(jié),都是爸爸為兒子服務的事,“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父給朱自清“揀定坐位”,紫毛大衣是父親做的,這都是父親疼愛、服務于朱自清的細節(jié)。這里,朱自清是否流淚了?不但沒流淚,還笑父親迂呢!)

  師:父親生活里疼愛、服務于兒子的事情,多不多?

  生:像買橘子、揀定座位、做毛衣,這種疼愛、服務兒子的事,生活里經歷得太多,朱自清習以為常,心里會感動,但不至于流淚。

  生:男兒有淚不輕彈嘛。

  師:那種說第二次流淚,是為父親買橘子而流淚的說法,經不起推敲。流淚的真正原因就是,大家總結的,看到、覺察到父親蒼老太早,衰老太快;遽然間,匆匆里,父親已是一位老態(tài)龍鐘的老人,已不可能回到身強力壯的中年、生龍活虎的壯年,這,才是朱自清流淚的最根本、最深層、最具體的原因。

  生:時光不能倒流。

  生:生命太脆弱,生命太短暫。

  生:奶奶死得早,父親老得快。

  師:第三次流淚的描寫在哪里?

  生:(讀課文)

  “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師:這里流淚的原因是什么?

  生:怕再也見不到父親了。

  生:即使能見到父親,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師:為什么?

  生:父親已是將逝的人,風燭殘年,見一次少一次了。

  師:朱自清此時有沒有不吉利的想法?

  生:也許有,父子一別,也有可能是最后訣別。

  生:從買橘子上下月臺看,父親已風燭殘年。

  師:用一字表達,父親怎么了?

  生:父親走了。去了。

  師:讀第四次流淚的文字。

  生:(讀課文)

  “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師:此時,朱自清流淚的原因是什么?請用父親信里的話,回答。

  生: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師:用兩字。

  生:大去。

  師:知道為什么流淚了吧!流淚的原因,仍然是感覺父親生命如何?

  生:感覺生命脆弱。感覺生命短暫。

  師:父將大去,生命脆弱。

  幻燈打出:

  淚水祭灑生命

  第一次流淚、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淚、父親老了

  第三次流淚、父親去了

  第四次流淚、父將大去

  5、“生之脆弱、生之短暫”

  師:本文主題,是什么呢?

  生:生命脆弱和短暫。

  師:孩子們,生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存在,也是一個短暫縹緲的過程。正如你們所說,匆匆間,遽然間,奶奶說死就死了,爸爸說老就老了。生命,就是如此短暫,如此脆弱。令人感傷,令朱自清落淚。帶著這種感傷,我們一同讀下面的文字。

  生:(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走;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發(fā)現(xiàn)跟《背影》的文字,有什么相同?

  生:都流淚。

  師:《匆匆》和《背影》,其實是一個主題!說的都是生命流逝,時光匆匆,生命死去不復活,老去不復春。兩文都感傷落淚。《匆匆》是朱自清從自己身上看到生命和時光的流逝,不可回轉,那么,《背影》呢?

  生:《背影》是從祖母和父親身上,看到了生命流逝,一去不復返。

  師:兩文主題一脈相承。《匆匆》的主題并非簡單的“珍惜時間”,《背影》主題并非膚淺的“父子情深”。兩文主旨,都是生命短暫、脆弱,不可恒留;光陰匆匆,稍縱即逝,不可久駐。

  師:過去90年,把《匆匆》《背影》分開理解,一個僅理解為珍惜時間,一個僅理解為父子情深,是膚淺和簡單的。總結為“珍惜時間”,“父子情深”不算錯,只是太膚淺,理解成“生命脆弱和短暫”,也就是“生與死”才更深刻。只有深深懂得“生與死”,才能理解“父與子”;只有領悟“生與死”,才能領會“父與子”。不懂“生與死”,怎懂“父與子”?!

  6、“夫之背”“父之背”

  師:我是一位父親,也是兒子,還是男性。

  看我上半身,請說出,上身哪一個部位,最能體現(xiàn)男人特征。

  生:肩膀,男人肩膀寬大,能擔重東西。

  生:胳膊,男人胳膊粗壯。

  生:手,男人的手寬厚有力,能干體力活。

  生:背,男人的背特別強壯,能扛重物。

  生:腰,男人的腰粗壯有力。

  生:喉結,只男人才有。

  生:請只留一個部位,居于上身核心,最能體現(xiàn)男性特征。

  生:背。

  師:說出理由。不能因我們學《背影》,你就說“背”。

  生:背,在上身核心,是力量中心。

  生:背,是肩膀的基礎,男人肩膀的力量,靠背支撐。生:腰部力量,通過背,傳到肩膀和手臂。

  (幻燈打出粗壯有力的黑體字“背”,“背”字在屏幕上“頂天立地”。)

  師:男人,用背,背負重量。漢語有詞,叫“肩背”或“腰背”。背在男人上身核心,腰背相連,肩背相接。背,真是男人的力量中樞。男人的力,靠腰背調節(jié)。而力量,又是男性區(qū)別于女性的特征。男性背的寬窄,厚薄,挺彎,最能體現(xiàn)男人的力量的大小、強弱。

  最原始的人性,女性選擇配偶,往往注重背,因為,擁有寬大、厚實、挺拔背的男性,是勞作的結晶,這樣的男性,在叢林世界,最能沖鋒陷陣,搶到更多獵物,給女性和孩子最多安全感和物質保障。女性眼中,男性的厚實、寬大、挺拔的背,最有魅力。充滿力度的背,最具雄性魅力。這是基于原始人性的心理學、人類學的依據(jù)。所以,背,是男性雄性魅力所在,是男人大丈夫象征,父親的象征。

  師:能否說出一個含“背”的四字成語?體現(xiàn)男人雄性風采。

  生:虎背熊腰。

  師:把這個成語放到標題里。朱自清的父親,在本文里,是虎背熊腰嗎?

  生:父親年輕時,肯定是虎背熊腰的。

  師:課文里的朱自清父親呢?

  生:是彎腰駝背。

  師:放到標題里。

  生:背影,就是,曾經的虎背熊腰的身影,變成了彎腰駝背的身影。

  師:背,如果讀陰平,與“負”組詞,背負,二字等義。善負之人,方為夫;善負之夫,方為父。身強力壯的“善負之人”,才堪稱丈夫;只有身強力壯、勤奮勞作、能養(yǎng)活老婆孩子的“善負之夫”,才堪作父親。

  (板書“背、負、夫、父”)

  背=負=夫=父。

  由此,回到標題,背影,不妨解為“夫之影”,“父之影”。

  7、“溫暖、背債、背井離鄉(xiāng)之影”

  師:大家都讓爸爸背過吧!說說爸爸的背,給你什么感覺?

  生:厚實。

  生:溫暖。

  生:安全。

  生:踏實。

  生:寬大。

  師:朱自清心目中,父親的背,是否也是這種感覺?

  生:人人都對父親是這種感覺吧。

  師:會唱一首歌嗎?(師生同唱)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剛發(fā)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師:蝸牛,是誰呢?

  生:蝸牛是爸爸!

  師:蝸牛是父親的象征。

  生:爸爸拖家?guī)Э冢拖裎伵!?/p>

  師:房價很高,你們家貸款買房子,爸爸還背債呢?課文里,朱自清父親是否背債?

  生:(讀)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父親背債了。

  師:請讀這段文字。

  生:(讀)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

  師:請用一個含“背”字的四字成語,概括?

  生:背井離鄉(xiāng)。

  師:請解釋。

  生:父親背井離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揚州,外出打工。

  生:此時在南京送兒子,仍是在南京謀事,還是背井離鄉(xiāng)。

  師:朱自清本人,是否也是背井離鄉(xiāng)呢?

  生:也是背井離鄉(xiāng),到北京讀書。

  師:把“背井離鄉(xiāng)”放到標題里,解釋“背影”。

  生:兩個男人背井離鄉(xiāng)的身影。

  生:兩個父親背井離鄉(xiāng)的身影。

  生:一對父子背井離鄉(xiāng)的身影。

  8、“背運的、即將見背之影”

  師:請讀三段文字。

  生:(讀)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師:、根據(jù)這三段,說出一個帶“背”字的北方俗語。

  生:走背字兒。

  生:背運。

  生:點兒背。

  生:朱家走背字兒,三重悲劇,禍不單行,祖母死,父親下崗,家里還借債。

  師:把這種理解,放入標題解釋。

  生:朱家走背字兒的影子。

  父親背運的影子。

  朱家點兒背的影子。

  幻燈打出八個字: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師:見背,就是大去的意思。朱自清是清華大學古典文學教授,肯定非常熟悉這句話。朱自清寫《背影》的原因,是收到了父親的信。信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讀到此句,會非常自然想到這句話。于是,提筆命題——《背影》,“見背”的身影。不能否認朱自清真有此意。

  師:請總結,“背影”標題,可以有幾種理解。

  生:(師生共同總結)

  第一,身強力壯的大丈夫之影。

  第二,拖家?guī)Э凇⒈池撝厝蔚母赣H之影。

  第三,虎背熊腰的身影,在歲月中變成了彎腰駝背的身影。

  第四,父親背債的身影。

  第五,一對父子、兩個兒子、兩個男人,背井離鄉(xiāng)找工作、讀書的身影。

  第六,背運、走背字兒的影子。

  第七,即將見背大去的身影。

  9、“幻滅、虛在之影”

  師:我們再來看“影”字。先請朗讀《匆匆》的文字。

  生:(朗讀)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生:《匆匆》也寫到了“影”。

  師:《匆匆》寫“影”,《背影》以“影”為標題。朱自清還有文章也以“影”為標題,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實際是“荷塘月影”,通篇寫各種“影”。朱自清眾多散文里,寫“影”的幾十處。這些都表明朱自清對于“影”非常敏感。“影”是朱自清最感興趣,最激起內心波瀾的事物。

  師:《背影》里的“影”有什么含義呢?請讀幾句詩。

  幻燈打出:

  “《毀滅》

  在風塵里老了,在風塵里衰了,僅存的一個懶懨懨的身子,幾堆黑簇簇的影子!

  什么影像都泯沒了,什么光芒都收斂了。”

  師:這是朱自清成名作長詩《毀滅》中的幾句。這里,我們可以讀出、悟出,影,就是一種意念和感覺的東西,是一種虛幻,一種縹緲,一種無常的虛在。

  回到《背影》,能否悟出朱自清先生的意念,就是,背,是一種肉體的、軀體的活生生的實在,影是一種虛在、虛幻、空無、轉瞬即逝的影像。

  “背”之“影”,就是肉體、軀體生命,哪怕存活百年,也是轉瞬即逝,變成虛幻影像,這是實體、肉體生命的無常。甚至一切物質世界都是影,都是虛在。

  不妨進一步推想,由“背”到“影”,所概括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就是肉體、軀體生命,甚至物質世界,走向到虛無、虛幻的過程。

  師:《背影》和《匆匆》里,什么東西變成虛無、虛幻了呢?

  生:奶奶的死,生命變成虛無、虛幻了。

  生:父親的青春和壯年,也變成虛無和虛幻了。

  師:《匆匆》里,“我的八千多個日子”,也變成虛無、虛幻了。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是“影”。

  人活著,就是肉體的、軀體的“背”,或虎背熊腰,或彎腰駝背;死了,就是虛幻的“影”,虛幻朦朧,短暫縹緲。人生的過程,就是,由“背”一步步走向“影”。

  幻燈打出:

  “生之背,死之影,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師:、孩子們,朱自清愛祖母、愛父親,銘心刻骨地希望他們生命久長,希望青春和壯年長在。然而,祖母生命不可能久長,父親不可能青春壯年長在。

  你們看,《背影》究竟寫什么呢?是寫“父與子”,父子情深呢,還是寫“生與死”,感嘆生命的脆弱、短暫和虛幻呢?

  生:是“生與死”。

  師:不懂“生與死”,怎懂“父與子”。欲懂“父與子”,先懂“生與死”。懂得“父與子”,才懂“生與死”。

  10、“走入朱自清”

  師:天堂里,也許朱自清爺爺聽我們的課呢?

  幻燈打出:

  “孩子們:

  我的《背影》發(fā)表近87年來,一直被人們淺讀、粗讀、誤讀,只有今天,你們才真正讀懂了,讀深了,讀細了,讀對了,因此、,我的在天之靈感到由衷欣慰,謝謝孩子們!

  朱自清”

  師:這是朱爺爺?shù)脑谔熘`,發(fā)來的短信。

  生:(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祖母的生命,我父親的青春,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背影》課堂實錄 15

  第一部分讀“父”

  師:同學們,我們形容成熟男性的美,常常會用一些什么樣的詞語?

  生:帥!

  生:高大威猛!

  生:智慧通達。

  生:身手矯健。

  生:臨危不亂。

  ……

  師:但我們今天在《背影》中會看到另外一個中年男人,也許和大家的期待不一樣。請大家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來朗讀。大家思考—— —(屏顯:《背影》是一篇寫的散文。)

  師:請自由說說吧。

  生:我覺得,《背影》是一篇寫父愛的散文。

  生:我也是這樣認為,就是寫父親對作者的愛。

  生:寫愛,父親對兒子的愛,兒子對父親的愛。

  生:我模模糊糊覺得也有一些好像不是愛。

  師:那我們就按照大部分同學的第一感覺來,先說愛,說父親的愛,說父親。

  (屏顯:讀“父”。)

  師:最集中寫父親的愛的是哪個段落?

  生:買橘子那段。

  師:那我們先聚焦這個段落。

  朱自清筆下的父親很有名,這個形象,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很有特點的形象了。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讀。

  (屏顯。)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師: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讀出了父親的愛。

  師:好!但全篇文章表現(xiàn)的都是父親的愛嗎?請你聚焦這段文字、這段描寫,說說這是什么樣的愛。

  生:偉大的愛。

  師:“偉大”太抽象也太籠統(tǒng)。

  生:無私的愛。

  師:比“偉大”好。涉及到愛的特點了。但還是比較空。再加把油!表達出此時此地此境的愛的特點。

  生:那……表現(xiàn)的是無微不至的愛。

  師:“無微不至”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父親為“我”挑選座位是無微不至,為“我”照看行李是無微不至,千叮嚀萬囑咐是無微不至,決定買橘為“我”解渴是無微不至……但此刻,描寫的是買橘的過程,父親是孤身一人爬月臺,他對誰無微不至呢?

  (生迷茫,低頭,答不出來。)

  師:孩子,不著急。請你讀這段文字。勇敢點兒。

  (生讀。)

  師:這段文字,是寫父親對他人的關心體貼嗎?

  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

  師:所以,不能用無微不至。我們走路,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摺6赣H是——

  生:蹣跚地走。

  師:我們是一腳踏上月臺,可父親是——

  生:爬。

  師:不僅僅是“爬”啊!他怎么爬的?還有哪些動作?他用兩手——生:攀。

  師:如果是身手矯健的你,你不用攀,只需要拉。他的兩腳——

  生:向上縮。

  師:鍛煉過引體向上的人就知道,腳向上縮,說明——

  生:特別特別費力。

  師:父親的身體——

  生:向左微傾。

  師:孩子,感受到了嗎?因為太用力,父親的身體已經快要失去平衡了。而且父親的身材——

  生:很肥胖。

  師:他還穿著——

  生: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師:他的穿著輕便嗎?

  生:不,很臃腫。

  師:其實,父親的這個穿著相當于當時的正裝。穿著很莊重的衣服去爬月臺,會讓人感覺怎么樣?

  生:很狼狽。

  師:這樣的身材,這樣的穿著,這樣的動作,父親是怎樣去愛的啊?是無微不至地去愛嗎?

  生:是努力地去愛。

  師:努力!真好!這個詞語比先前的“偉大” “無私” “無微不至”都好,但是,感情色彩還不夠。非常努力,努力到最高程度叫什么?

  生:竭盡全力。

  師:對啊,孩子,這是竭盡全力地去愛啊!竭盡的不僅是金錢,還有體能啊!買橘子,本來是一件平常事,但是,因為各種客觀的原因,于父親,成了一件需要竭盡全力才能完成的事,所以,它就感人了。孩子,你自己來總結一下。當朱自清看到這個背影時,他看到的是父親穿著的──生:陳舊臃腫。

  師:也就看到了父親生活的——

  生:困窘艱難。

  師:也就看到了父親行動如此吃力背后是身體的——

  生:衰老和疲憊。

  師:他看到的不再是一個年輕的英氣勃勃的父親,而是一個——

  生:老年的父親。

  師:老年的暮氣沉沉的父親。而這位父親——

  生:竭盡全力地去愛兒子!所以,作者感動得流淚了。

  師:真好!這位同學在老師的幫助下,進步很大。咬文嚼字就是這樣,不要只給人物貼標簽,戴帽子,而要貼著語言去分析感悟。請同學們在其他地方找找,看還有哪些地方你看出了父親的愛。請?zhí)貏e關注那些最細微的細節(jié)。

  生:他用紫毛大衣給“我”鋪座位。

  師:可是他自己卻穿著什么呢?也穿毛大衣嗎?

  生:布棉袍。

  生:他給“我”選的位置是靠門的位置,為“我”考慮非常周到。

  師:事實上那時“我”已經多少歲了?

  生:20歲。

  師:是大人了。可是,父親還這樣細心。

  生:父親對“我”很關心,分別的時候,他囑托“我”路上要小心……

  師:孩子,你用錯了一個詞語。不是“囑托”,是——

  (生看書。)

  生:哦,是“囑”。

  師:這兩個詞語看起來差不多,可是情味卻大大不同。“囑托”是對——生:茶房。

  師:“囑”是對——

  生:“我”。

  師:“囑托”是叮囑加上——

  生:托付。

  師:對,托付,把孩子拜托給別人。所以,在臨別時,對茶房是既“囑”又“托”。在第3自然段,對茶房是什么呢?

  (生看書,尋找。)

  生:“再三囑咐”。

  師:那個時候還不是分別的時刻,所以“囑咐”,還沒有“托”。但這個詞語前加上了“再三”,你看出了什么?

  生:父親對茶房說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放心。

  師:對。這一遍又一遍就是愛啊!臨別時刻,對“我”,則是“囑”了。“囑”和“囑咐”有何不同?

  生:“囑”感覺更親切。

  師:想象一下,父親叮囑“我”的內容——

  生:很多很細致。

  師:父親叮囑“我”的神情——

  生:很溫和,很耐心。

  生:也很急切。怕說不完。

  師:父親叮囑“我”時跟“我”的距離——

  生:他和“我”隔得很近,不厭其煩,絮絮叨叨。

  師:孩子們,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對子女,才會有真正的“囑”。所以,明白了嗎?不能把“囑”讀為“囑托”。

  (生點頭。)

  師:真好!同學們讀書很仔細。

  在字里行間,到處都有愛。來,讓我們深情地讀一讀。

  (屏顯。)

  爸爸的愛是那再三的再三的叮囑嘮叨一千遍一萬遍還是不放心爸爸的愛是那件黑布的大馬褂和深青布棉袍不帥不酷卻模糊了我的淚眼爸爸的愛是那件紫毛大衣披在兒子的身上自己穿的卻是布馬褂布棉袍爸爸的愛是那靠門的座位千挑萬揀啊一路上都牽著爸爸的視線爸爸的愛是那蹣跚的腳步是辛苦地走努力地爬衰老笨拙遲緩一點兒也不矯健爸爸的愛是那堆朱紅的橘子像跳在冬天里的一堆小小火焰

  (生朗讀。)

  第二部分讀“子”

  師:前面的討論同學們很努力,很仔細,很深情。現(xiàn)在,我們往前一步。如果《背影》寫的是父愛,那么,父親的愛,作為兒子的朱自清理解嗎?接受嗎?我們也要咬文嚼字,從字里行間來體味。

  (屏顯:讀“子”。)

  生:他當然不理解。文中比比皆是他不喜歡父親的愛的文字。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讀。)

  師:好。語感很好。我們再來讀。琢磨一下,你從這些文字中讀出了什么情緒。

  (屏顯。)

  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

  我再三回勸他不必去。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

  (師指導朗讀。)

  生:作者很煩父親,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生:在作者的眼里,父親不英俊,不能干。總之,他不想跟父親呆在一起。

  師:我想跟同學們請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頭腦里,從我第一次讀《背影》就有了——

  (屏顯。)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

  師:這是第4自然段的開頭,寫的是“我”的`行程。我一直覺得,這些交代根本沒有必要存在,完全可以省去。你們怎么看?聯(lián)系前后文先自己想想,然后再跟同桌互相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比較難,有討論的必要。

  (生讀書,討論。)

  生:我們也覺得可以省掉。可要可不要。或者用更簡單的一句話就交代了。

  生:我不同意。這句話后面的一句是“父親因為事忙”,父親忙,可是“我”挺清閑的。我覺得這形成了對比。

  師:好棒!能夠把句子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和后文結合起來分析,這是非常高超的能力。你這個思路非常好,繼續(xù)說。

  生:第2段說,當時祖母死了,父親又失業(yè)了,家境非常慘淡。

  “我”都落淚了。可是喪事完畢之后,“我”就輕輕松松和朋友一起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可見“我”并不太緊張難過。可是父親的狀態(tài)卻跟“我”完全不一樣。他是在“忙”。

  師:能夠關注到這個“忙”字非常了不起。結合前后文想想,父親可能在忙什么?

  生:忙找工作。

  生:繼續(xù)處理祖母的喪事。我家辦過喪事,非常麻煩的。

  師:當時朱自清家的經濟狀況幾乎面臨崩潰了,父親是幾頭忙,焦頭爛額啊!他有理由不去送兒子嗎?

  生:有!

  師:他起碼是可去可不去的吧?還有哪些事情是他可做可不做的?

  生:所有的事情他都可做可不做。畢竟這個兒子這么大了,都讀北京大學了。

  師:20歲,確實夠大了!“我”可送可不送。請用“……可……可不……”說。

  生:叮囑查房可叮囑可不叮囑。

  生: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

  生:講價錢可講可不講。

  生:選位置可選可不選。

  生:鋪大衣可鋪可不鋪。

  師:但是,所有這些有一萬個理由不去做的,父親都做了,而且,做了,兒子還不高興,還不喜歡。現(xiàn)在你想想,《背影》難道只是一個講“父愛親情”的故事嗎?

  第三部分讀“父”與“子”

  生:我覺得,這篇散文雖然確實寫了愛,但是不像其他寫愛的文章那樣溫馨。我讀了覺得很沉重,總覺得還有些另外的東西在里邊。

  師:有同樣感覺的同學,也可以說說。

  生:就是覺得陰沉吧,特別是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你讀讀第一句。

  生:“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師:你能夠嘗試著給這句話加上一組關聯(lián)詞嗎?加上再讀,你更能體會父親的滄桑。

  (生思考,沉默。)

  師:“近幾年來,父親和我”——加上關聯(lián)詞。

  生:“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雖然都是東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還是一日不如一日。”

  師:真好!同學們,請就這樣齊讀。

  生(齊讀):“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雖然都是東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還是一日不如一日。”

  師:讀出了什么?

  生:悲哀,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

  生:痛苦,無論怎么努力還是無法改變現(xiàn)狀的痛苦。

  生:走投無路。

  師:朱自清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受過中國最好的教育。他的父親也曾經馳騁官場和商場,做過許多大事。但是,如今他們雖然都──生:東奔西走。

  師:但是,家中光景還是──生:一日不如一日。

  師:雖然當初父親曾經鼓勵“我”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但事實上卻是天有——

  生:絕人之路啊!

  師:如果靠著自己的智慧、閱歷、勤奮都不能改變生活現(xiàn)狀的話,那也許就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涉及到社會的問題了。確實,當時不僅是季節(jié)的冬天,整個中國也正在冬天,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朱自清父親面對的,不僅是家中老人離世的悲哀,自己失業(yè)的悲哀,也是當時那個社會的悲哀!可是,這一切,當年20歲的朱自清理解嗎?

  生:不理解。所以他才老埋怨父親“迂”。

  師:父親和朱自清之間的關系是很微妙很糾結的。大家來讀讀最后朱自清父親的那封信。細讀,琢磨這封信有什么不同尋常。

  (屏顯。)

  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生朗讀,默讀。)

  生:這封信到處都是矛盾的。

  開頭說自己身體平安,最后又說大去之期不遠矣。

  師:是啊。還不止一處矛盾,矛盾的地方多著呢!

  生:舉箸提筆不便是因為膀子疼痛,這和死亡好像不沾邊啊!

  生:我感覺父親很想念兒子,但似乎又不想讓兒子太看得出來。

  師:你的語言感覺很敏銳。你從哪里感受到這點呢?

  生:父親說話矛盾,有點兒遮遮掩掩的。想強調自己身體不好又不想讓兒子著急,想見兒子又不好明說,就是那種味道。

  師:有同感啊!我也是為人女兒,遠方的老家還有老人在。我每一次打電話回去問安,老人總是反復強調自己身體好,甚至包括他們已經在病床上的時候還是這樣。這就是中國的父母!一個父親,居然跟兒子說自己“大去之期不遠”,是匪夷所思的,是一定另有隱情的。

  而且,我一直在想,父親既然都說出自己“大去之期不遠”這樣嚴重的話來了,為什么最后不用感嘆號而要用句號呢?

  生:他是在裝輕松,掩飾自己的想念。

  師:同意!其實父親的“大去”是在近二十年之后了。他如此寫,顯然是因為內心情感的復雜。孩子們請看——

  (屏顯。)

  《背影》的背后……

  1915年,朱自清父親包辦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張改“朱自華”為“朱自清”,父親很生氣。

  1917年,父親失業(yè),祖母去世,家庭經濟陷入困頓。朱自清二弟幾乎失學。《背影》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畢業(yè)參加工作,父親為了緩解家庭經濟緊張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資。父子發(fā)生劇烈矛盾。朱自清離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帶兒子回家,父親不準他進門,只能悵然離開。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親不搭理他。父子開始長達多年的冷戰(zhàn)。

  1925年,朱自清父親寫信給兒子:“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在淚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親讀到《背影》。父子冷戰(zhàn)解凍。

  1945年,朱自清父親去世。

  (生默默看完,均感慨。)

  師:這就是秘密!同學們,現(xiàn)在你讀懂這封信了嗎?這封信中藏著什么?

  生:藏著父親的糾結。

  生:他想念兒子,想說又不好意思說。

  生:他自尊又自卑。

  生:他在用這樣的方式主動跟兒子求和。

  生:有點兒欲說還休的味道。

  師: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一言難盡啊!王老師是在人到中年之后,才明白為什么一開篇朱自清會這么寫——

  (屏顯。)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師:我想,從惜墨如金的角度來看,為什么朱自清不直接寫“我與父親分別已兩年余了”,“分別”不是更精練嗎?后來我明白了,哪里是想見就能夠見的問題,“不相見”三個字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欲說還休啊!

  (屏顯: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余了……)

  師:孩子們,結合你的學習和感悟來說說。

  生:我覺得是“不敢相見”,矛盾太多了。

  生:我覺得可能是“不愿意相見”,過去的傷害太多了。

  生:也許是“不能相見”,沒有相見的勇氣。

  生:我認為還是“不相見”三個字最好,最讓人產生無窮無盡的聯(lián)想。說白了反而不好了。

  師:朱自清父親的這封信直接促成了《背影》的寫作——

  (屏顯。)

  《背影》是一篇紀實散文,寫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中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現(xiàn)在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師:同學們,讀了這么多,了解了這么多,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背影》是一篇寫什么的文章?除了親情,除了父愛,你還能說出點兒其他的感悟嗎?

  (屏顯:從《背影》中,我還讀出了。)

  生:我還讀出了愛是艱難的。

  生:我還讀出了人生的苦痛。

  生:我讀出了男人的不容易。

  生:我讀出了愛是一種忍耐。

  生:我讀出了愛的無言。

  ……

  師:下邊是老師的一點兒感悟,希望給你們一些啟示——

  (屏顯。)

  背影

  身處亂世的凄惶家道中落的傷感母親離世的悲涼事業(yè)衰頹的辛酸父子生隙的隱痛送子遠行的牽掛年事漸高的頹唐死期將至的惶恐

  一個時代的風雨飄搖一個家庭的凋零沒落一對父子的情感戰(zhàn)爭一個男人的事業(yè)敗退

  (屏顯。)

  生之苦痛與愛之艱難

  師:這篇散文,很淺,也很深。

  經歷越多,懂得越多。同學們,慢慢地去悟吧!

  【悟課】

  和學生艱難地對話

  這是我上得很艱難,但也極有成就感的一堂課(兩個課時)。同時,也是這些年來我在課堂對話探索上的一個高潮。其中,有兩個片斷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片斷一:關于理解爬月臺一段父親的愛的特點。

  說實在的,這次對話當時真是讓我差點兒“汗涔涔而淚潸潸”了,很吃力,很艱難,耗時也很多。后來回味,覺得特別有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得到了聽課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因為它真實。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被“體制化”了,為了應付考試,他們早早地學會了嫻熟地應用一些概念化的詞語,比如偉大、無私、生動、形象等等。這些詞語,放之四海而皆準。于是,成為了他們分析課文回答問題的“鑰匙”,其流弊之深,危害之大,相信每一個老師都深有同感。要矯正,教師在課堂上就不能避重就輕,必須和學生“較真”。什么是“較真”,較真就是強力引導學生真正親近文本,手把手地去幫助他們咬文嚼字。重新打鑰匙,親自遞拐杖,攙扶著學生在文本中去走一遭。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是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

  片斷二:關于對《背影》主題的進一步認識。

  于我而言,這個教學片斷的價值在于急中生智,以學生的回答為抓手,既深化了學生的發(fā)言,又順承推出自己的教學設想。我以為,分析父親的信和展示朱自清父子的矛盾,是解讀《背影》的關鍵。只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跳出單純談父愛的傳統(tǒng)教學定位,讓孩子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背影》之愛的非同尋常:愛是擔當,是責任,是無私,是奉獻……愛同時也是誤解,是等待,是妥協(xié),是包容……《背影》的價值,并非寫出了愛的偉大,而是寫出了人性的不完美和愛的不完美。讓孩子通過《背影》初步感受到父愛的艱難,父子情懷融合的艱難,比單純地說愛更有意義。

【《背影》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背影》課堂實錄03-03

《背影》課堂實錄(合集)03-13

《背影》課堂實錄[優(yōu)選10篇]03-03

《背影》課堂實錄【范例10篇】03-03

《背影》課堂實錄(通用15篇)09-21

趙州橋課堂實錄12-18

稱贊課堂實錄12-19

《春》課堂實錄03-16

《太陽》課堂實錄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