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個人材料
我們確山縣盤龍五小是1965年創辦的一所小學,現有15個教學班,900多名學生,42名教師。自從我擔任校長以來,我們始終圍繞“師生規范齊抓,創建綠色學校”這一目標,賦以硬件以生命,賦以軟件以靈魂,從文化的視野來認識,從生命的視角去實踐,做好綠色學校創建的各項基礎工作,豐富了師生的生命內涵,使學校成為師生實現人生價值的綠洲,努力把學校建成合格的綠色環保學校,從而有力地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一、我的認識
教育從根本上說是起著一種文化傳遞的作用,使人通過對文化價值的攝取,獲得人生意蘊的全面體驗。小學階段是人生的啟蒙階段,讓學生在人生旅途的起步階段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在成長的體驗中陶冶人格、情操,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綠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通過兩方面來統一認識。
1、從文化的視野來提高認識。我們認為文化是人們精神價值的依托,是促成主體內在品質形成并通過群體自主建構而出現的一種“教育潮。因此,在綠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我們努力構建這樣的教育場,在校園內千方百計創設文化情境,不露痕跡地將教育意圖深深地隱蔽起來,這種悄無聲息、了無痕跡的教育透過文化內核的引導來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
2、從生命的視角來加以思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完善、促進人的潛能得到充分展現,促進完滿人性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從生命的視角來思考,我們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去發揮生命的價值,幫助每個學生聰明地、愉快地成長。我們在創建綠色學校過程中,努力營造這樣一種環境,使各項創建活動成為師生生活中最具魅力的生活和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創建活動的扎實開展。
二、我們的行動。
綠色學校重在建設,在近年來的創建工作中,我們努力堅持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注重創建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特色化,實現教育的長效化。
1、賦予硬環境以生命。學校硬環境建設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為了把學校環境建設好,我們努力避免見“物”不見“人”的現象,讓全校師生自覺主動參與學校硬環境的建設,使學校設施體現人文關懷,讓每堵墻壁、每塊綠地、每個角落都生動體現生命的氣息。如通過開展“我為校園獻一計”活動,匯集全校師生的集體智慧,讓大家熱愛我們生命的搖籃,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同時開辟了藍天、碧水、綠地等環保宣傳專墻,在適當位置張貼著同學們的環保書畫作品,使校園內形成了濃濃的環保氛圍。
2、賦予軟環境以靈魂。學校軟環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師生的身心發展產生著實際影響。在抓學校軟環境建設中,我著力以塑造靈魂為目標,切實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重視校園人際環境建設,營造民主平等的生命活動氛圍。進行校園人際環境建設,關鍵是要努力營造一種尊重教師、信任學生的良好氛圍。為此,學校管理層積極為尊重教師、信任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完善教代會制度,認真聽取教師對辦學的建議和意見,讓教師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教師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參與,獲得成功。如開展“慶祝教師節,情系特困生”活動,減免學費,為他們贈書購物并捐資助學;開展“慶祝三八節師生同樂拔河比賽”,讓教師與學生同學、同樂,融洽師生關系;“歡聚一堂迎新年美言美語話文明”聯歡活動,每位教師交流、撰寫了文明執教口頭禪,編寫師德警言、座右銘等,有力提高了全體教師文明執教的水平……
在信任學生方面,我們努力做到在傾聽中理解,在欣賞中激勵,在平等參與中發展。改革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每班推薦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升旗手,國旗下講話則由學生根據話題通過書籍、網絡、采訪等多種形式獲取資料,撰寫演講稿,登臺演講。這一活動不僅面向全校同學,而且使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轉變成主動的自我教育者,使校園內掀起“人人爭做榮譽演講者,個個爭當榮譽升旗手”的熱潮;在激勵學生方面,我們堅持開展“每周五星”、“好兒童,好少年”等方面的評比活動,每學期除評比“三好學生”外,還開展文明學生、優秀班干部、勞動星、環保星、安全小衛士等評比,使每位同學的優點與特長得到廣泛的欣賞和獎勵;學校還注重讓每個生命體都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使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增強。全校性的“慶祝建隊日,班班有歌聲”等活動,讓每位學生都登臺亮相,獲得學習鍛煉的好機會,舉行“公德在我心爭做環保小小志愿者”、“遠離‘網吧’”、“‘愛我確山’爭做文明小學生”簽名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2、注重教師的文化傳承作用,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文明意識的培養應立足課堂進行長期的滲透教育。教師的文明素養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為此,學校特制定“環保公約”、“盤龍五小道德規范五十條”、“盤龍五小教師忌語忌行”等文明執教規范,開展“師德警言、座右銘、文明執教口頭禪”活動,要求教師讀三本書,參加讀書交流會活動,有力提高了教師的文明素養,人人爭做一個現代的文明教育工作者。教師們立足自己的崗位,從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從點滴小事教育起,使學生逐漸養成了禮貌從嘴上說起,禮儀從手上做起,文明從腳下行起的良好習慣。
3、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實現生命的可持續發展。在創建文明學校中我們將綠色文明的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到了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整體性活動之中,融合到了學校、家庭、社區的三結合網絡之中。堅持以育人為宗旨,以科研為先導,以各科教學滲透為重點,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以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以一個社區促進整個社會為目的開展活動,使環境保護意識深深扎根在全體師生心中。
關注環保紀念日。每年10多個環保紀念日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最好載體,我們把活動都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如植樹節、地球日開展“我為地球添新衣”活動;世界動物日開展“我和動物交朋友”、“觀看保護野生動物展”;紀念“xx世界環境日”,全體環保志愿者向全校同學發環保倡議書;部分環保志愿者到靖宇廣場向行人進行了環保宣傳和環保調查活動。
培養環保骨干分子。學校成立了環保興趣小組和植物興趣小組,在輔導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環保知識的學習,環保主題講座,環保課內外的實踐活動等。
家校共建話環保。學校通過學生向全體家長發出“爭做環保家庭”的倡議書,擬定出25條切實可行的建議要求學生與家長共同做到。并通過每學期的家長學校為家長進行環境教育學習宣傳,要求家長參與環境教育活動,鞏固學校環境教育的成果,起到了輻射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基本起到了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由家庭帶動社區,由社區帶動城市的目的。
通過環境教育與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深入人心,特別是使教師端正了對生命的態度,既強調開發生命潛能,又強調保護生命資源,形成教育生態意識,從而實現生命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承擔著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陶冶功能、社會功能、教育促進功能、導向功能等價值功能,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文化氛圍,使生活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有意無意地與既定文化發生認同,從而實現對人的精神、心靈、性格的模塑,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達到社會化的目的。
(1)、以各個節日為平臺,各種文化協調發展。擔任校長職務以來,我堅持以藝術節、兒童節、元旦、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賽、讀書征文賽等各種大型活動為平臺,讓學生逐漸形成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意識型的觀念文化和綠色的環境文化協調發展的態勢,使學生的生命潛能得到開發,人生價值得到實現。如:去年讀書活動從開學起就確定了主題“讀十本書行百里路寫千字文”,引導學生讀書做人,使讀、做、行有機結合起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創造性把活動內容與環保教育結合起來:有讀書與環保游園會;讀書與環保故事演講比賽;讀書與環保書畫展、小制作展、小報展、征文展、剪報展;環保知識競賽;環保實踐活動等。
(2)、依據人本發展理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結合學校每年第二課堂活動實踐的經驗,經過科學論證,確立寫作、奧數、舞蹈、合唱、書畫、田徑、乒乓、棋類、電腦、環保等多個特色項目興趣小組,并發放活動項目志愿表,尊重學生自由選擇,根據興趣小組項目特色,讓學生自愿報名挑選,達到全員參與,主動發展的目的。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開展,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廣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完善學生人格。為了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完善人格,我們把54633部隊蔬菜基地和旅史館作為我們常年的德育活動基地,開展了豐富的活動。
學校組織學生多次去旅史館參觀、學習,觀看解放軍叔叔軍事訓練,組織全校學生去54633部隊蔬菜基地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并在校內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勞動大比武活動,從而有力地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讓每位同學體驗到了勞動的辛苦,快樂,收獲和喜悅。這些活動極大地鼓勵了全體學生,他們被解放軍叔叔好學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表示要向解放軍叔叔那樣勤學苦練,勇于拼搏,爭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三、我的收獲:
擔任校長職務以來,我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求“創新發展強素質,環境育人出成效”的有效途徑,逐漸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團結友善的生生關系、理解尊重的干群關系。通過幾年的努力,“塑師表形象,造時代新人”已成為我校教師的行動口號,“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細微之處見精神”已成為我校教師的行為準則,“工作上向上比,永不滿足;生活上向下比,知足常樂”已成為我校教師的價值取向。良好的師德感召著學生,全校師生精神面貌好,文明班級、文明學生的典型事跡不斷涌現,良好的校園人際環境建立。
四、我的思考:
綠色學校創建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艱巨的工程,需要全體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過去的幾年努力中我們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深切地感到,我們的軟、硬環境需進一步改善,文化內涵需進一步豐富提升,教育科研需進一步發揮作用,我將與全校師生一起,以綠色學校建設為平臺,以校園改建為契機,努力在提層次、增內涵、強底蘊上下功夫,將學校建成師生學習的樂園、精神的家園。
【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個人材料】相關文章:
兩型示范學校創建申報材料05-04
文明生態庭院創建材料03-06
在計生工作創建示范典型座談會上的發言材料12-19
特色學校的申報材料05-04
學校德育工作材料02-28
綠色的作文09-06
綠色作文03-22
綠色生活10-09
綠色的作文[精選]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