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境界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境界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境界作文1
爺爺走了,是笑著離開的……
當夕陽的余暉消失在城市的盡頭,當靜夜的寧靜彌漫在村口的石墩,當穩重的腳步出現在院子的門口,我便知道:哦,爺爺回來了!
爺爺每次推開遠門,就會看見他可愛的孫子過來迎接,他便蹲下身子,用歲月打磨過的胡須輕輕地蹭蹭我那紅潤的臉蛋,這會兒,在廚房燒火的父親,和做飯的母親也會笑呵呵的應一聲:爸,回來啦!
“恩,回來了。”爺爺笑呵呵地說。
一家人就是這樣搭著歲月這趟列車,平平淡淡的駛過春夏秋冬,坐看生活的種種境界。
一天,爺爺下棋的石墩沒了,村頭的幾個老人氣得直跺腳!“這幫兔崽子,把石墩搬去做地基,太不像話了!”爺爺看著他們,一個勁的傻笑,把一旁的孫子都給難住了!我瞅著爺爺發呆,爺爺摸著我的頭說:“來來,老王,上回那局我還沒輸呢,咱接著來!你可不能再賴啊!”
“棋盤都沒了,怎么來?”王大爺瞪了瞪爺爺說。
“咱就圍地作棋!古人瞎盲棋,以心做棋,成為佳話;今天,咱就地畫棋,也圖個痛快嘛!”說著,爺爺蹲下身子,勤快的畫了起來,幾位大爺也好奇的看著地面。不一會兒,一張棋局便浮出地面,一陣陣不服聲又熟悉的響起。“不行,不行,咱再來一局,再來一局……”
爺爺總是這樣,以樂觀的生活境界面對生活。
汽車轟隆隆的駛過村頭,鋼筋鐵骨大舉進攻,揚言要吞沒整片村落!村子里的幾位長老一起來到爺爺的院口。爺爺放下調皮的我,笑瞇瞇的說:“什么事讓幾位長老勞煩大駕呀?”
“都這會兒了,你還開玩笑啊!你看村頭的……”王大爺焦急的說,滿臉的無奈布滿額頭。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幾塊破銅爛鐵嘛!我去看看……”說著,幾位大爺都跟著去了,一路笑呵呵的。我也跟著笑了,只是不知道他們笑什么,更不知道爺爺笑什么。
但最后還是拆了。大片大片的樹林被冷血的鐵爪連根拔起,露出赤裸裸的根。老屋也應聲而落,像枯葉從枝頭緩緩飄落……
從那以后,幾位大爺開始變得冷漠,不再親我紅紅的臉蛋,更別提到爺爺家串門了。爺爺新做的棋盤落滿了灰塵,但爺爺常常抱出來一個人下棋,一杯茶,一盤棋,一下午,想到關鍵之處,還會高興的說:將軍!然后,那種熟悉的笑聲便又從棋盤中滲出來,像兩個人的,三個人的……
時間就在爺爺的棋局上一盤一盤的走過,像棋子,落地無聲。
王大爺的死訊是父親帶回來的。爺爺聽了,只輕輕地說:“走就走吧。”后又笑了笑,“呵呵,都走了,都走了。”父親不解的'站在那,看這爺爺坐在空棋局前下棋,我也不解,不解他的笑聲,不解他的生活的境界。
歲月到底是個無情的主。把爺爺的頭催白了,催落了,我也被它催長大了。偶爾,也能聽見爺爺的笑聲,可總是攪和著咳嗽,不過,卻從沒聽見他像別的大爺那樣說:老了,不中用了。他常說:我還能再吃一碗!每每聽到這,心中便有一種莫名的酸楚,可那里卻飽含他的生活的境界。
爺爺也是要走的,每個人都有他的歸宿,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所能改變的只有面對事實的態度。
那天,爺爺是笑著離開的,那笑聲和我小時候在石墩旁聽的一模一樣,溫暖,厚重……還有那熟悉的微笑,里面藏著爺爺的生活的境界。
關于境界作文2
有這么一種說法,人的一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個階段則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個階段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經過這三個階段,也許過程所經歷的事情截然不同,但最終殊途同歸。其中所升華的、隱藏在表面下流動的淡淡流光則耐人尋味。
約瑟夫·查斯特羅作為治愈系心理學家也曾在書中如斯寫道:“沒有一個人是一生完全常態的,即使有,像這樣的人也就無價值無興趣了。然而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必須由常態的人,在常態的情形下,用常態的方法,去應付人生常態的情形。”看似常態,實則在靈魂上得到了質的飛躍。或許在一般情況下,你對某些事不屑一顧,甚至對完成了這些事的人嗤之以鼻。
不能否認,現實中確確實實存在著這樣的人。或許是你,或許是我,又或許是他。
曾經,你認為老師說的總是正確的,媽媽告訴你的一定是對的,所以你有理由胸有成竹地用手指著說“誰誰誰你錯了”。
曾經,你認為書中的知識一定要全部背下來,這樣你的成績才會提高,即使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你也可以壯著膽子向父母解釋說自己的肚子里有何等多的墨水只是發揮失常罷了。
曾經,你認為朋友就是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會陪你瘋到天黑直到爸媽氣勢洶洶拿人而來才戀戀不舍分開的人,你們無話不談,無事不歡,以為可以地久天長。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件變成不相信。”想必龍應臺也有很深刻的體會。
是啊,后來。你開始懷疑這些想法究竟是不是對的。
原來初中老師講的很多理論到高中之后被毫不留情地推翻了,當你面紅耳赤地與老師爭論之后只剩下尷尬的嘆息,后來你學著融會貫通。媽媽告訴你的事情在同學陳述的科學解說面前變得蒼白無力,從前只信媽媽,后來開始信度娘。
原來書中的知識是不用全部死記硬背的。你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后,知道了這么一句話:死記硬背可以讓你通過大學四年,但是會榨干你接下來的四十年。你背得再多在靈活的題目面前終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從前的夸耀都變成一根根細密的繡花針扎著你心底最脆弱的地方。
原來朋友也會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甩手而去,會在你苦苦地懇求之下果斷堅決地掛掉電話,回答你的.除了那急促的推辭聲就是余音不斷的忙音,你的臉上露出苦澀與無奈。你一定體會到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悲哀與凄涼。
那時候的你一定覺得世上的一切都欺騙了你,你踽踽獨行在幽深的小徑上,內心孤助無依,看什么都是驚悚怪誕。
再后來,也許你才會發現很多事情你都可以相信,只道之前錯認了世界。
青春不是用來揮霍,不是用來消磨,也不是用來打發。青春就像一個逐漸膨脹的氣球,里面積蓄著力量和勇氣。而對青春的執著就仿佛夜空里的星星,有些你看不到它的光亮,但是它一定有光芒。
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為你已經在那過程中體悟到了青春的含義——那里有喜悅、有傷痛、有生離死別、有纏綿糾葛。
但那終將過去不是麼?到頭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山皆是山,看水皆是水。那時的你已經可以安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種常態,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