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月二十三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月二十三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臘月二十三作文1
臘月二十三
民間稱這一天為“小年”,意味著宣告春節正式開始。舊時有糖瓜祭灶、祭拜祖宗等習俗。京津地區有民諺:“要命的糖瓜,救命的餃子。”這是指過去小年是債主催債討債的高潮,也是窮人躲債逃債之時,熬到除夕夜煮餃子時,就不會再有人登門討債了。如今祭灶活動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放鞭炮、吃糖瓜的傳統仍被沿襲下來。
臘月二十四
民間通常把這一天定為“掃房日”。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撣塵掃房子”的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這時的大掃除與平時相比,掃房要更徹底,不留衛生死角,以達到讓家煥然一新的效果。
臘月二十五
舊時民間在這一天有“糊窗戶”的`習俗。早年的住房一般沒有玻璃,主要靠糊紙擋風。臘月二十四掃完房子后,轉天要把舊窗紙撕下,房頂、墻紙都要除舊布新。貼上新窗紙、紅窗花,糊好白墻并貼上新年畫,以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如今許多家庭在這一天仍有擦玻璃、貼窗花的習慣。
臘月二十六
沐浴又剃頭。天津有民諺稱:“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有錢沒錢,洗澡過年。”按照傳統民俗,從這一天開始到臘月三十前,大人孩子都要洗澡、理發、洗衣,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新春的到來。過去這一天也有“燉大肉”的習俗,以籌備過年所需的肉食。如今洗澡、采買肉食已很方便,但仍有人會在這一天理發燙頭。
臘月二十七
“二十七,宰公雞”,是因為“雞”和吉祥的“吉”諧音,人們都希望討一個吉祥如意的好彩頭。過去年俗有不少講究:做好的雞要放到除夕才能吃;吃時要擺在桌子中間,而且要整只放,不能切塊;除夕夜不能吃完,要留一點,因為春節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才算圓滿。如今已沒有這么多約束。
臘月二十三作文2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從早上開始,鞭炮聲不絕于耳,渲染了年的氣息。因為今年回姥姥家過大年,所以小年陪爺爺奶奶過。
下午五點,我和弟弟和往常一樣寫著作業,奶奶開始做飯。不一會兒,爺爺、爸爸、媽媽、二叔和二媽陸續地回來了,我和弟弟寫完作業去玩了,爸爸和二叔跟爺爺聊天,媽媽和二媽進廚房幫奶奶準備飯菜。
不一會兒,香味從廚房里飄出來了,奶奶大聲地說:“吃飯了——”我便去幫忙拿碗筷,轉眼間,空空的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香噴噴的魚;有可口的豬肘子;有香飄四溢的燉羊肉;還有美味的炒圓菜及色香味美的.各種涼菜。開始吃飯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說笑著,顯得其樂融融。陽臺上的紅燈籠,亮著光,給家里增添了喜慶。
炒圓菜是我的最愛,非常好吃,還有豬肘子蘸醋,哇!真香啊!。二叔邊吃邊贊不絕口:“啊!這魚可真好吃,謝謝老媽!”“這魚差點就燒糊了。”奶奶樂呵呵地說。我也開始夸獎:“這炒圓菜真是太美味了!”“當然了,這可是你爺爺炒的。”奶奶說,我一聽,吃了一驚:爺爺什么時候進的廚房?原來爺爺的廚藝這么好!可他卻謙虛地說:“沒那么好!孫女說好吃就好吃。”“謝謝爺爺!”我邊說邊夾了一大筷子菜放到嘴里,自稱“食肉動物”的弟弟聽了,也把筷子伸到了這盤菜里,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吃完飯,媽媽和二媽去洗鍋,我們坐下來,吃著橘子、草莓,看著電視,聊著天,這情景多溫馨呀!媽媽和二媽洗完鍋后,也坐在沙發上,吃起了水果。窗外各種禮花炮在天空中展示著風采,把黑夜變成了白晝。
十點多了,我們要回家了,跟爺爺奶奶說了再見,乘著電梯下了樓,爸爸、二叔分別開車,我們便向家的方向行駛去。一路上燈火通明,整個城市沉浸在年的氣氛里……
臘月二十三作文3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三,老人們紛紛把家里灶王爺的嘴用糖粘起來,寓意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因為傳說中今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帝匯報各家一年情況的日子。這不,灶王爺吃完了糖,覺得今年給他糖的人沒少多少,抹抹嘴,背上一年的供品,滿意的上天匯報玉帝去了。
不料,他剛走到南天門那兒,就被兩個士兵攔住了:“對不起,請回,玉帝有旨,今天只許灶王一個人進去,閑雜人等不得入內。”灶王冒火了:“一年不見,怕是把我老灶王的樣子都吞到肚子里去了吧?”兩個士兵仔細一看:“呦,灶王,您別見怪,我們確實是把您忘了,不過這一次我們會把您記住的!”“哼,每回都這樣說,也沒見你們啥時候記住過我。算啦,不跟你們羅嗦了,我進去了。”
灶王繞過楊戩的`真君神殿,還有幾年之前歸豬八戒管的水庫(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走過上面布滿了云的橋,來到了瑤池,玉皇大帝見他來了,連忙宣布上朝,并找人去請王母娘娘,人都到齊了的時候,玉皇大帝發問了:“這一年地上的人們對你還有我們依然尊敬嗎?”“尊敬是尊敬,可是人似乎少了點……”“什么?這幫人簡直太無法無天了!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他們是不知道還有我這個玉皇大帝了!讓龍王下一場大雪,現在聚集烏云,準備!!”“且慢,皇上,由于今天(今年)和昨天(去年)中國又是開奧運會,又是“神七”飛天的,有不少給咱們上供的人認為是咱們的功勞,所以供品也不少啊,您看!”說著舉起了那個袋子。(實際不是這樣,可是灶王吃了人家的糖,不能再說人家的壞話吧?)玉帝看完之后,說:“不錯,不錯,還算可以……哎呀!我不能再讓老龍王下雪了,趕緊去通報,別讓他再下雪了,把天放晴,不過,每年正月十五的大雪還是要下的……”
你們如果不相信我的故事,可以看看窗外天上——現在天還沒有完全晴那!這準是老龍王還沒干好玉帝給他的活呢!
臘月二十三作文4
昨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個傳說,說:昨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匯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昨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后還買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媽媽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面餅。我一按,好軟啊!于是我問媽媽:“為什么面這么軟?”“記住,軟面餃子,硬面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說。我按完了面餅,媽媽又把面餅搟了搟,面餅變得薄薄的,然后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后把面皮中間對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昨天真是好快樂!
臘月二十三作文5
傳說農歷臘月二十三晚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的善惡疾苦,臘月二十四日再回到凡界。因此,這兩天家家都要向灶王爺獻上飯菜或糕點、酒食,形成了傳統的“祭灶日”。
祭灶日起于何時,難以細考。從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詩》可知當時祭灶活動的場面非常隆重。“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酌酒燒錢灶君喜。”這樣認真對待灶王爺只是有錢人家的事,窮苦老百姓吃穿都十分困難,只得湊合著對付,獻上簡單的糖果、茶點,正象古代民謠所說:“灶糖一盤茶一盞,打發灶君上青天。天宮見了玉帝面,不當說的且莫言。”這句話正好應了灶神兩旁的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當然這是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祈求平安富裕的一種期盼。在一些文人學士眼里,早已看穿祭灶只不過老百姓因期盼而產生的良苦用心。他們寫詩或以嘲諷,或以感嘆。元代詩人程文海有一首祭灶詩:“何年呼得灶為君?鼻是煙囪耳是鐺。深府乞靈余不會,但令分我膠牙餳。”直接嘲諷灶王爺只不過是一座灶臺。宋代詩人呂蒙正也有一首祭灶詩:“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全詩真有一種“把酒問青天”的感慨氣味,也留下了“亂世文章不值錢”的名句。
古時祭灶與撣掃同時進行,故有“張王李趙,二十三日祭灶。”“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之說。撣塵,即有“掃塵”(去陳)之意,也有迎歸灶王爺“下地降吉祥”之意。今日帶有迷信色彩的祭灶現象已不多見,而春節前灑掃庭院、撣拂塵垢、拆洗衣被的優良傳統已被現代的清洗手段和衛生習慣所代替。
寫于xx年臘月二十三日
【臘月二十三作文】相關文章:
臘月二十三習俗01-16
臘月29習俗05-06
臘月年味豆腐香作文08-09
臘月冬季養生喝哪些酒05-01
在老家過的臘月二十八05-03
寒冬臘月的意思是什么11-18
臘月初三是什么日子05-01
西北地區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05-01
日出作文作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