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走進心靈》后感
趁著雙休天,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走進心靈》。李鎮西老師以生動流暢而又自然樸實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他的教育過程以及他的真切體驗。隨著一個個充滿情感的故事,我們會自然而然地進入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情境。這些真實的故事浸透著李鎮西老師和他對學生的純真情感,。李鎮西老師不但在感情上能與學生融為一體,而且在實踐上為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進行了探索,提出了“讓學生在民主中學會民主”、班級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向學生學習”等新的教育思想。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教師地位和角色在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活動中受到了挑戰,他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在師生心靈相融狀態下所能夠達到的教育最高境界。對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不由地讓我深感慚愧。
首先,我覺得作為我來說,還是沒能擺脫“師道尊嚴”的思想的束縛。從來都沒有想過,哪一天會被我的學生像李鎮西老師一樣讓學生當“貓”玩。當我看了《太陽島上的笑聲》他《風雪峨嵋山》所描寫的片段后。我一直在反思:是李老師太野、太傻、太真?還是我們太斯文、太虛假、太明智?翻開專家的著作、品味大師的言語、感悟名師的情感,我覺得被社會同化的老師因“斯文”而顯得虛偽;而李老師的“野”正是為師者激情爆發的體現;他的“傻”正是師者對學生的一種農歷,對教育的一種執著體現;他的真就是人性的裸露,而這種裸露的質樸所發出的閃光正是照亮學生心靈的源泉。而我?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日子,雖然也能同甘共苦,也能高談闊論,可唯獨缺少了像李老師那樣的“野趣”“傻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沒有李老師那種“太野的蠻勁”“太傻的任性”“太真的人性”。雖然我也贏得了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也走進了學生視線。但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看完李老師的著作,我尋找到了良策,我知道我該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我們還缺少了一種精神,缺少了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翻開《走進心靈》,書中詳細的事例字字珠璣,敲打我的心;句句真情,激發我工作的熱情。我知道,就因我缺少這種精神,幾年來,在班級工作方面,還是兩手空空,即使有,也是僅有的一點,我深感悲哀。事實證明,我就因缺少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才出現缺痕。而這種缺痕正反映出人性的惰性,這種惰性就是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啊!
再次,是對“教育經典”缺少一種理性的認識和思考。書中記述了李鎮西老師創建“未來班”的點點往事。這“未來班”不僅成了李老師最珍愛的教育詩篇,也成為全體教育者借鑒的榜樣;他嘗試書寫“學生評語”的方式滿人情味,真正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內涵。
合上書本,真的被李老師這種與學生的濃濃情誼感動了。捫心自問,我們現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奉獻的精神;一種持之以恒的奉獻,一種忘我執著的精神。一本有形的教育名著,體現出的正是一種無形的精神;一本有形的教育名著,鑄造的正是一座豐碑。而這座豐碑正是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的航標、正是指路明燈。總之,學生的成長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我要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提高自身素質,以人格力量育人。最后,我以我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走進心靈》后感】相關文章:
讀《青鳥》后感07-07
讀簡愛后感07-13
讀《童年》后感03-11
春讀的后感08-05
讀《論語》后感03-16
讀《匆匆》后感12-12
讀《活著》后感04-28
讀《竊讀記》后感10-18
讀《草房子》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