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旅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博物館之旅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博物館之旅作文1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去了北京博物館,遠遠就看見了那鮮紅的標志,進入了博物館之后,我們首先參觀了“古代中國”展廳。
到了古代中國,我們首先看到了舊石器時代,這時候有了最初的石器,它們是用來捕獵的。那時,還沒有窮人和富人之分,整個社會都很平等。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以后,就慢慢地有了弓箭,人們學會了養家禽,開始播種了,可是要有地,才能播種啊,所以有能力的人就不停地擴地,于是這個社會就分成了兩個層次——奴隸與地主。
當社會更加先進的時候,就出現了朝代,第一個朝代是大禹建立的夏朝。夏朝出土的物品,僅僅是一個青銅爵而已。
大家都知道,夏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夏桀是一個暴君,但是歷史也是人寫出來的,有可能是商湯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就把夏桀寫得十分殘暴。
不過,青銅器可是夏商周時最杰出的藝術品哦。
在整個博物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它的名字叫司母戊鼎,重達八百多公斤,就算四五個人一起用力抬,它也紋絲不動,這讓我驚嘆不已。
之后我參觀了商周各個時期的青銅器,很多青銅器側面有扉棱,這本來是冶煉中出現的瑕疵,但是在這些青銅器上的扉棱在工匠的巧思和巧手下,完全成了精美的裝飾品,我還覺得很漂亮呢。
結束了“青銅時代”,我們還參觀了許許多多的地方,唐代的唐三彩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宋代的青瓷也毫不遜色。還有元代的青花、明清的書畫……
我覺得,古代的中國還是挺“繁華”的哦。
博物館之旅作文2
清明節三天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由于要掃墓所以實際也就2天時間了。N爸爸是車迷受爸爸影響小N對車也比較感興趣的。于是決定帶她去汽車博物館看看。
上海汽車博物館是中國首個專業汽車博物館,展示了汽車誕生以來的近70輛經典車型,時間跨度逾百年。上海汽車博物館位于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博覽公園內,由歷史館、技術館、品牌館、古董車館和臨展館五部分組成。目前開放的上海汽車博物館一期包括歷史館和古董車館。
放假的第一天,天氣下著淅瀝小雨,正好合了我們的室內活動呢。出門晚也避開了掃墓車輛高峰。中午前我們抵達了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觀非常別致。是由德國IFB公司和同濟建筑設計院完成建筑設計,展陳概念設計由美國JRA完成,內容規劃由同濟汽車學院完成,方案設計由德國ATB完成。“空間的溝通與融會,視覺的穿透與交流”是上海
汽車博物館建筑的精髓,也是對傳統汽車博物館的挑戰。內部流動和上下貫通的共享空間,使博物館內部的觀者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視覺溝通。各個不同層面的露臺與屋頂平臺,使參觀者能最多層面獲得與自然溝通的空間場所。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積的通透玻璃,使參觀者能最大程度享受外圍公園的.自然景觀。同時,建筑形態上采用了大量流動的曲線,象征汽車高速狀態下的運動軌跡,具有較強的現代感,體現汽車博物館的運動性主題;建筑外觀酷似疊加的書本,隱喻博物館的知識趣味與文化品位。
博物館的一樓是汽車的發展史。從馬車開始慢慢發展。。。。小N一進展館就被吸引住了。
專業的講解機加上爸爸的補充,小N聽得津津有味的。
博物館之旅作文3
今天,我們要去秋游啦!可惜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傾盆大雨,原本要去的“東方綠洲”最后換成了“上海航海博物館”。
在去目的地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個航海博物館肯定不好玩。可事實并非如此,我玩得可高興了!
在博物館里,我參觀了“兒童活動中心”、“紀念品商店”、“航海歷史館”等地方,看到了許多大開眼界的新鮮事物。但是最令我難忘的是“天象館”,在這里我們觀看了球幕電影《宇宙》,雖然片長只有二十三分鐘,卻讓我受益匪淺。
跨進影院大門,首先經過一條隧道,然后進入大廳。我一抬頭,就看見一個球形的天花板,它整整占了大廳的二分之一。我暗暗猜測這可能是放映電影的屏幕。果然不出我所料,電影開始了,整個天花板上放映出整個宇宙來。只見上面群星閃爍,時不時有星星向我“撲”來。過了一會,我看到了“太陽系”,然后一個藍白相間的行星映入眼簾,我頓時被它的美麗吸引住了。正在這時,小張同學興奮地對我說:“忱忱,你快看呀,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我恍然大悟,原來這身披水藍色和乳白色禮服的就是地球呀!接著,我們又看到了恒星——太陽、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比地球小二分之一的土星、蔚藍色的海王星······在太空中遨游的隕石好幾次都“撞”上了我,嚇出我一身的冷汗。電影里還向我們介紹了行星的誕生、宇宙的.形成和深不見底的黑洞,我們看得津津有味。
充滿奧秘的宇宙之旅很快就結束了,我的心還留在那美麗的地方:“宇宙可真美呀!人類還沒有完全看透宇宙的真面目,我長大了一定要去了解它!”
該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上海航海博物館”。它讓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找不到的新知識,我以后還會來這里,了解更多的奧秘!
博物館之旅作文4
作為一代新寧波人,對寧波這個第二家鄉總是充滿了好奇。聽說寧波博物館能帶我了解寧波的歷史文化,我們一家欣然前往。
一跑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河姆渡時代的各種泥塑畫面,上有先人在種地、打獵、捕魚、挖野果等。講解員老師告訴我們,在距今6500-7000年前,人們以打獵、捕魚、吃野果為生。但河姆渡遺址中水稻種子的發現,讓我們知道了那個時候的寧波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從發現的文物當中推測我們的先人會用骨頭做成一些工具,甚至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會了制陶,可見我們的老祖宗是多么聰明能干。
繼續往前走,我有幸認識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鉞,一個鋤頭形狀金黃色的`物件。講解員告訴我們,這個銅鉞是戰國時期象征地位和權利的象征。它上面的圖案有船、波浪和帶羽毛帽子的人,說明那時候的人們已經會比賽劃船,他們帶的羽毛帽子就像船帆,這個器物從功能和圖案充分反映了寧波先民龍騰虎躍、劈波飛渡的進取精神。
看著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聽著講解員老師的娓娓敘述,我仿佛來到了河姆渡時代,看見了我們身著草衣的先人正在努力想著辦法,盡力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我似乎感受到了先人們那種奮發拼搏的精神。
穿梭在博物館里的各個樓層,穿越在寧波的各個時期,我深深為我們寧波的先人驕傲,為自己成為了新寧波人而自豪!
博物館之旅作文5
今天,我去了博物館,真是大飽眼福啊!在那里,我看得眼花繚亂,簡直到了頭暈目眩的程度。里面陳列的動物和一些圖片幾乎都是我素不知道的。我不由得感嘆自己眼界狹小,猶如井底之蛙呀!
上一天夜里,我知道了這個消息,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盼著天快一些亮。躺了很久我才睡著了。早上起來,我興奮了一個上午。中午,吃好飯,爸爸帶我騎了摩托車流星趕月似的到桐鄉去了。
路上,寒風瑟瑟,我坐在摩托車上更加覺得冷,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但是,我想到了桐鄉就可以看珍稀動物了,就覺得心里暖暖的了。
來到桐鄉,我們直奔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我看到那里好整潔,四周墻上琳瑯滿目,掛滿了許多動物圖片。桌子上的玻璃柜里也放著許多動物,樣子稀奇古怪。大老鼠胖得不得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齜牙咧嘴地朝你看。聽說它的`體重為二十斤,真是不可思議!一只老烏龜在慢慢地移動著,不仔細看還看不出它在移動,還看不出它的與眾不同的地方來。龜背上面長著一簇簇細毛,好像荒地上的野草。瞧,那邊一團圓圓的是什么東西。啊,是蛇!它蜷成一團。我好奇地走過去看它,它卻露出了一副兇相,惡狠狠地瞪著我看。旁邊還有許多珍稀動物,有可愛的熊貓猴、奇異的龍貓、珍稀的也門高冠龍、青翠的小青蛇、兇猛的泰國吃人鱷……
據說這一些動物都是經過千百年的變化才形成現在的樣子的。現在它們大都快要絕種了,所以,他們通過展覽喚起大家的愛護珍稀動物的心。我們大家都來保護它們吧!
博物館之旅作文6
早上,姐姐說帶我和小侄女田田去國家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參觀。
吃完早飯,我和田田就迫不及待地跑下了樓,姨媽和姐姐跟在后面追。我們先坐公交車來到國家博物館。入口處,我們發現許多人都在排隊,長長的隊伍中還有許多外國人,也是前來博物館參觀的。
排好的長隊圍著博物館,左三圈右三圈,一眼看不到隊尾,也一眼看不到入口的盡頭。為了看一看中國悠久的.歷史文物陳列和中國文化,冒著烈日排隊,再辛苦也值得。為了分散疲勞,我和田田吃著零食、聊著天,姐姐還辛苦地給我倆扇扇子。
終于到入口,安檢后走入國家博物館,里面好涼快。我們先補充能量吃點東西,然后觀看了古代許多文物,有唐、宋、元、明、清等幾個朝代的瓷器展覽;有世界各國送給中國歷代領導人的禮物展覽;還有各類古石器、青銅器、佛像等文物。真是收獲頗多!
下午,我們去了自然博物館,姐姐又是排著長隊去領票。我們先看了恐龍化石博物館,里面陳列了4架恐龍化石標本。據介紹,恐龍生活在1億6千萬年前,在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我想什么情況能讓這么一群龐然大物突然消失呢?這可能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問題。
在化石標本陳列館的后面,還有一個恐龍世界,雖然里面的恐龍都是假的,但是很逼真,特別是它們的尖叫聲。這一路觀賞,我看到了霸王龍、翼龍、慈母龍、恐爪龍等等。我認識了很多種類的恐龍。
除此之外,我還游覽了人的由來介紹館、植物館、海洋動物館、動物標本館、古代爬行動物館、古代黃河象等滅絕動物標本陳列館……
這次參觀真讓我眼界大開,不虛此行!
博物館之旅作文7
七月的一天,我們學校四年級組織了“法制陽光,快樂成長”夏令營活動。這天上午夏令營一行人來到了鎮江博物館。
我們隨著人流走進了博物館。哇,這里面可真大呀!還有這么多展覽廳!青銅器、金銀器、工藝品等等,凡事按順序來,既然青銅器展廳在一樓,就先從它參觀吧!于是,我們先進了黑黝黝的展廳——青銅器展廳。
這里約有一半的展品都是西周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西周是制作青銅器的'盛期。我和同學一件件地瀏覽著,雖然古代制造沒有現代的高新技術,但它們柔和的紋路,隱約的光澤,也足以稱得上巧奪天工了。當然在這展廳里最令我詫異的是,居然有夜壺(尿壺)!真有意思!
接著參觀了工藝品、金銀器展廳。在這兩個展廳里,其中“櫻桃樹”、金元寶(錠)我印象最深。起初,我并不在意這棵樹:有什么稀罕!可仔細一看,我大吃一驚:原來果子、樹干是瑪瑙做的,葉子是用的玉,刻得多么細致呀!看到這兒,我不禁由衷佩服古代人民精湛的手藝。另外金錠、金元寶紋路清晰,金光閃閃,也非常耀眼。
同樣博物館里面墻面上的浮雕也美輪美奐。雕了孫權、張玉書、王文治等歷史上的鎮江名人,可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我和同學們贊嘆不已。可笑的是同學劉進居然把“王文治”念成了“王蚊子”!逗得我們捧腹大笑。
我愛家鄉的博物館,因為它是鎮江三千年古老文明歷史的見證者,這里面的歷史寶物代表著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看到它心中就涌起一股對家鄉的自豪感!
博物館之旅作文8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是的,茶是我們中國的象征,杭州也是彌漫著陣陣茶香的。今天,我們前往茶葉博物館,了解中國茶史,體驗中國茶香。
車緩緩進入博物館,小路邊的田野中播種著茶種,一陣微風吹來,帶來了清新的泥土味兒和絲絲茶香。來到正門,一張清澈的水簾從天而降,透過簾幕,一個大大的.“茶”字嵌在墻上,清晰可見。走進展廳,里面陳列著香味四溢的茶葉與中國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實,茶誕生時并不像現在這樣可口。自神農最初發現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眾的強力推贊,“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開千古茗飲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與我們中華民族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茶萃廳中,我們了解了茶祖——劉伯溫,茶父——神農氏,還有各種香濃馥郁的陳茶。瞧,茶不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還富有古老的文明呢!
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差生”陸羽所撰寫的經典著作《茶經》充分表現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這本書問世以來,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許多茶迷的贊賞,可見中國人是多么重視,多么欽佩悠久的茶文明啊!
在今朝,茶能成為一種享譽世界的飲料,維系著每個中國人的品茶、賞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
博物館之旅作文9
經過無數次夜晚的想象,經過無數次對恐龍化石的憧憬,我,終于盼到這一天——爸爸同意我去自貢大山鋪恐龍博物館。我們挑了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驅車前往大山鋪。在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后,大山鋪恐龍博物館終于映入了我的眼簾。
走入恐龍博物館的圍墻中,就會聽到一陣吼叫聲。這叫聲,或清脆,或粗啞。聞聲尋去,聲音是從一座名為龍山的小土丘上傳來的。土丘上植物茂盛,在植物的枝葉中,一只只以假亂真的恐龍模型,跨越廣闊的時間,發出了來自遠古時代的龐然大物震耳欲聾的'吼叫聲,令我們不得不對這些曾經的地球霸主心生敬畏。
領略完“龍山”,我們又進入了恐龍博物館。博物館里的化石又高又大。那些化石之高,一些恐龍的腦袋都伸到了二樓,仿佛在與二樓的游客打招呼;那些化石之大,大到我們都比不過恐龍的小腿;那些化石之壯,壯得幾個大人都抱不下它的小腿。這些恐龍化石被擺放成各種不同的姿態:幾只恐龍正悠閑地散步;一群體型如狼一般大小的恐龍中飛快地跑著;一只大恐龍咬著一只小恐龍,那只恐龍在大恐龍嘴里做著垂死的掙扎......我隨著家人的步伐,看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仿佛來到了遠古時代仿佛來到了遠古時代,看到一只三角龍正在湖邊喝水,一只翼手龍在藍天中盤旋飛翔,不時俯沖到苦練抓起一條魚。遠處,一只隱蔽多時的霸王龍突然突出抓住了身旁的美頜龍。美頜龍在霸王龍嘴中拼命掙扎著,過一會兒便沒了動靜。還有幾只未逃脫的恐龍也成了霸王龍的盤中餐。
我們在恐龍博物館里參觀了一下午。直到廣播中打烊的鈴聲響起時,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我望著逐漸遠去的恐龍博物館,心中仍停留在剛才美好的時光中。
博物館之旅作文10
4月27日我們學軍小學紫金港分校的小太陽中隊部分同學相約去了杭州市低碳博物館。為了能在約定的時間前到達博物館,我早早的起床吃飯后在父母的陪同下按時趕到低碳博物館。
一下車,在博物館門口,我看到了一塊大的石頭,走進一看,原來這不是一塊石頭,是一座防毒面具的模型,而且在模型的后面寫著:這個防毒面具的模型是用沒用的汽車零件做成的。之后我又看到了一個用氧氣瓶做成的一個奇怪的'東西,我用錘子打。它就會發出八個音調。這個氧氣瓶和防毒面具向我們展示了,現在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天氣,讓我們知道保護大自然保護空氣的重要性。
在博物館門口等待許久后,陸陸續續有許多的小朋友都到了。為了能更好的理解博物館展示物品的內容,我們媽媽還請了一個導游姐姐為我們做講解。低碳博物館里共有三個場館,我們挨個的看了下去,到了第二個場館有一輛汽車,這是最吸引我們幾位男生的地方。
低碳博物館里不僅有各展館里展出的低碳物品和知識,更讓我們激動不已的是,3D的電源。電影里面為我們講訴了因為衛星相撞產生了許多太空垃圾,讓我們不要再讓更多的衛星相撞,還設想了未來的太空垃圾回收車,通過漁網的結構回收太空中的這些垃圾。執行任務完的衛星會有一個拉力鐵錘,會將廢棄的衛星帶到大氣層,在碰到大氣層后被燒毀,從而沒有了多余的太空垃圾。
我們在博物館里流連忘返,依依不舍,各種的游戲我們都一一進行了體驗,臨近傍晚,我們才離開了低碳博物館。
位于杭州市濱江區的低碳博物館帶給了我豐富的知識,在博物館里我不僅看到了很多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同時學習到了太空的知識,讓我在今后的科學自然的學習過程中提前了解了許多智慧:人類的智慧,未來的智慧。
【博物館之旅作文】相關文章:
博物館之旅作文07-16
博物館之旅09-23
茶葉博物館之旅作文08-15
博物館之旅作文【精】09-25
博物館之旅作文合集【15篇】11-04
博物館之旅作文[匯編15篇]11-03
博物館之旅作文15篇(優秀)08-11
博物館之旅作文9篇【優秀】03-16
博物館之旅作文匯編(10篇)08-04
博物館之旅作文集錦(15篇)11-02